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795章 你们搭个车呗

可以说,这玩意对他们来说是彻底的扬长避短。

他们比不上海河口手表厂,其实最核心的就一个东西,发条驱动稳定性不行,没有人家做得好,这东西做不好,带来的就是一系列的问题。

走时不准,故障率高,寿命不长……

虽然这时候海河口手表厂的东西也不算太好,但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还是比他们要强不少。

高总工这个建议,直接就把这个问题给绕过去了。

更妙的是,除了换掉驱动源之外,这种手表的其他部分,基本上和普通机械表是一样的,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一点儿都没浪费,而且机械表的那种味道还在!

“高总,这个……麻不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而且这种表看起来是个机械表,但是走时精度,远超传统机械表,可以达到和前面说的电子表差不多的程度。”

对于高振东来说,这东西还真就一点儿麻烦没有,这东西在他上辈子那个超市里,是有卖的。而现在前置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这意味着,他能直接提一套技术出来。

“这么准?”

“就这么准,当然,这东西也不是没缺陷,它的寿命,是不如机械表的。”石英表在早期受限于材料,寿命比机械表是要差一些的。

不过机械表的长寿命是用高昂的维护成本换来的,要说孰优孰劣,还真不好说。

“这……”这个消息让龙总有些犯难。

高振东笑道:“不用担心,就算差点,寿命也是按照年来计算,而且石英表这种特性,正好可以作为时尚消费品来卖。我们可能不太往这个方向考虑,但是外国客户,对这个很是看重。严格说来,石英表和传统机械表走的道路,是不一样的。走时精确,成本低廉,更新换代快,这是石英表的优势。”

外商部的同志听见高振东的话,眼睛就是一亮。

现在我们还处于对产品要求“价廉物美耐用”的这个层面上考虑问题,对于时尚、潮流、非功能性非质量性问题的更新换代这些,压根儿没考虑过。

但是高振东这话,却让他们想到了和外国人做生意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高总工,你说的这个时尚消费品的概念,你给我仔细说说?”外商部的同志连忙凑上来,抓住不放。

高振东自己其实也不怎么太懂这方面的东西,但是基本概念还是有的,他把自己脑袋里相关的内容理了理,详详细细的给外商部的同志说了一遍。

虽然高振东自己都是一知半解,但他说的内容还是大大的震撼了外商部的同志,生意还能这样做?这都不是逮着一只羊薅羊毛了,这是圈起一群羊来薅啊。

“嗯,有意思有意思,高总工,谢谢你,你这番话,给我们的工作指了一条新路子啊。”

你情我愿的换代是正常现象,也算是消费者为了获得情绪价值,愿意主动付出一定的代价。话说回来,那种厂家故意设置的计划性报废,强制让用户更新产品,就属于是生孩子没屁眼的初生行径了。

高振东连称不敢当,他的重心,还是放在和京城手表厂的事情上。

“龙总,我建议啊,你们和我们联合成立一个课题组,搞一搞这个石英表,你们出机械部分,我们出电驱动部分,各自发挥长处,搞一个新的产品出来。”高振东顺手就抛出来一个诱饵。

龙总那是跳着跳着往钩子上挂:“好!好!高总工,事情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就给厂里和部里打报告,尽快把这个事情搞起来。”

如果要说纯功能角度出发,毫无疑问纯电子表才是王者,不过从装饰性上来说,机械表有它独到的优势。

而石英表这个两头不靠,又两头都沾点的东西,整得不好,那是两者的缺点都具备,一根筋两头堵,但是如果搞得好,那就是一条大道两头通,两边都沾光。

龙总知道,这个产品,不论是厂里还是部里,绝对都是十二万分的感兴趣,所以都不等回去汇报商量,直接就把事情给定了下来。

夜长梦多,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心里清楚,如果不是因为地理优势,这个事情不见得就能落到自己厂头上,别的不说,海河口手表厂、松江手表厂要是知道有这个事情,绝对是虎视眈眈,想要咬一口。

先把事情敲定再说,落袋为安,他就不信了,厂里和部里还会反对这个事情不成。

事情敲定,高振东马上就把这个事情给放了下来,这东西对他来说就是提一嘴的事情,接下来要搞,他也就是从系统里面一提,然后把资料交给方迎红他们就完事儿,根本不会多看两眼,这东西就是个纯纯的商品,弄出来赚老外钱、同时为想要使用手表的群众提供更多选择,仅此而已,花更多的精力不值当。

他是放下了,可是外商部的同志却上心了,他甚至比龙总还急,急冲冲的冲上去和龙总商量时间,意思很明确,这个事情啊,拜托你们手脚快一点,你们手脚快了,我才有东西卖。

和其他同志不同,外商部的同志是非常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麻雀再小也是肉,外汇这东西,这年头再多都是不够用的,所以才这么急切,他们只是想抓住一切的可能,尽可能的把我们的外贸的盘子撑得更大一点。

看着外商部同志急切的样子,高振东想起来这段时间部里传过来的一个消息,虽然不需要他亲自去操持,甚至严禁他亲自出面,但是还是通知到了他本人。毕竟高氏高卢操作线,是他的成果。

“同志啊,我倒是有个建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高振东对外商部的同志笑道。

这不废话么?你的建议谁会没兴趣?

“你请说,高总工。”

高振东道:“我收到一个消息,我们部里准备公开一个技术,为了这个事情,邀请了包括老毛子在内的经助会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来我们这里,接受我们的培训。”

十二机部总工闻言就是一愣:“有这个事情?我怎么不知道?DJS-59的技术公开会议已经早就开过了啊。”

一直稳坐钓鱼台的老陈坐不住了:“老总,‘我们部里’、‘我们部里’,十七机部,不是十二机部。”

这老同志,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啊,还在打振东的主意是吧,什么时候他的“部里”变成你们十二机部了?

十二机部总工这才反应过来,讪讪一笑:“记错了,记错了。”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外商部的同志:“高总工,你的意思是?”

高振东笑道:“我的意思是,你们可以趁这个机会,把能卖的东西组织起来,给这些来开会的外国同志、国外友人一起展览展览嘛,没准儿就能多做成几单生意呢,呵呵呵。就算这次来不及,你们也可以把这个事情操持起来,改日再请,想来对于你们的工作是有好处的。”

据高振东所知,前世大名鼎鼎的“羊城交易博览会”可不是吃素的,声名显赫。

听见高振东这话,外商部的同志可乐坏了,这个事情只要能成,就算一单生意都没做成,那也是大功一件,谁说生意一定要当面成交的,能有机会把自己的产品介绍出去,就已经是意义重大。

“真有这事儿?”

“真有,这个事情邀请已经发出去了,具体时间还有一段时间,明确要来的友好国家也不少,只是这次受邀前来的,都是搞冶金方面的技术的人,可能和你们的工作契合度不是很高。”老陈代表部里,把情况给介绍了一下。

“没关系没关系,有人就行!陈厂长,这个事情是你们在负责?”这个事情匆忙之间肯定也是搞不周全,就当是练手了,有经验了,再把这个事情往大里搞。现在只要有这么一个机会能搭顺风车,外商部就已经非常高兴,毕竟这是白来的机会。

老陈摇摇头:“不是,是京城钢铁厂在负责。这样,你们如果有意,不妨和我们部里联系联系,看看到底怎么做才合适。”

“好!好!我回去马上向领导汇报,把这个事情搞起来。高总工,太感谢你了。”

一时间,外商部的同志甚至觉得,高振东同志放在十七机部是不是有点太浪费?看看人家这脑子、这思路、这想法,天生就是搞外商工作的嘛。

十七机部:你们特么的有完没完?还想不想做事了?

这个小小的“补票鉴定会”,可以说是来者有份,各有所获,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高振东送他们离开的时候,把防工委的同志叫住了。

“同志,如果委里想要以电子表为基础,向全军配发三防电子表的话,那麻烦到时候你们通知负责研究、生产、落地的同志,来找我一趟,我有些话对他们说。”

看防工委的态度,电子表是一定会全军配发的,但是配发的到底是个什么表,高振东可就有话说了,几块几十块钱的玩具有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