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751章 热爱大海的高振东

正当大家放下心的时候,突然有个年轻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个电池不能用,得重新搞。”

谁啊谁啊?光听个简介就说不能用了?太不科学了嘛也。

当人们转头去看发言人的时候,想法有了点变化。

是不是真的不能用?

——说话的人是高振东。

前面高振东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光电材料方面,他不止一把刷子,而是有好多刷子。

就算摄像管的光电材料和太阳能板的光电材料不同,但是同宗同源总没错,更别说,有的同志还想起一个事情。

世界第一束激光,就是诞生在一个叫高振东的人手上,虽然不排除有重名重姓的可能,但是从当前的科研环境、人才分布,以及专业来看,大概率就是这个人了。

大家都看着高振东,等着他解释。

“N型衬底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虽然高,但是有个致命缺陷,在地上用没事,上天也行,但是在外空就不行了。”

领导说起N型衬底,高振东一下子就想起来,曾经为外系统单位加工过一批N型衬底的单晶硅片,肯定就是这一批,因为这是单晶硅诞生以来,为数不多的为十二机部系统外加工的硅片之一。

结合数量、掺杂类型,高振东很容易就锁定了这批硅片的去向,就是用在太阳能板上了。

原来他们是用来做N型衬底的P /N型太阳能电池了,那高振东可就有话说了。

前世作为大三就开始跟着老师做遥测系统的他,对太阳能电池还是有比较深的了解的,没办法,那个导师本事是有的,但是要求那也是真的高,原话是这么说的。

——“这个东西,也就是给你们练个手,算不上太正经的项目,但是你们练手的话,就要把相关知识都掌握全了,遥测系统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要通过这个小课题,掌握遥测系统方方面面的基本知识,为更大的课题做准备。”

而太阳能板作为遥测系统最常见的供电电源,甚至没有之一,高振东自然是下了大功夫去了解的,这事儿不干不行,导儿骂人忒厉害了。

所以高振东非常清楚,N型衬底的太阳能电池板上了太空是个什么下场,这也是前世为第二颗卫星搞的太阳能电池板中途换路线的原因。

“什么缺陷?”见高振东都用上了“致命缺陷”这个形容词,大家都知道这事儿恐怕是板上钉钉没得改了。

高振东看向防工委领导:“能说么?”

防工委领导知道这批板子的硅片,就是高振东那边加工的,当时全国独一家的生产能力,别无分号,就算现在,有生产能力的也不多,所以高振东对情况应该有了解,并且有了自己的见解,他问自己这话,无非就是确认这批硅片的加工是经过他手的事情能不能说。

“说吧,这里的同志都没有问题。”

高振东点点头:“这批硅片是我们那里加工的,加工后有一些必要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结合理论分析,我发现N型衬底的P /N型太阳能电池在高能辐射环境下,其转换效率会快速衰减,也就是说,这种太阳能电池上了太空,会加速死亡。”

到高振东了解的时间段为止,不止我们,全世界的航天太阳能电池全是P型衬底的N /P型电池,就是因为这个。

高振东说得真真假假,这种检测肯定是没做的,但是大家不知道啊,他再带一句“结合理论”,那别人就不知道到底他是通过检测还是通过理论发现的了,即使最后发现三轧厂压根儿没做这种检测,也能推到理论分析上去。

至于理论分析,那就没人能怀疑高振东了,作为光电材料方面的顶级专家,他说有理论,就是有理论。

为了能合理的把这个问题说出来,高振东真是操碎了心。

同志们一听,原来高振东说的致命缺陷不是形容词,而是对事实的描述。

——致命(物理)。

没有人对高振东的话产生怀疑。

“快速衰减,那还真是致命了。”

“嗯,对啊,不需要衰减到0,只要衰减到设计功率需求以下,就能把蓄电池生生饿死。不健康的充电过程,对蓄电池也是致命的。”

“只知道P /N的效率高,没想到还有这个毛病。”

这个也怪不了做前期工作的同志,这种毛病要么就得做深入研究,要么就得上天试试,否则那是发现不了的,而我们到这个时候为止,在这两方面都没条件,这种情况下,P /N太阳能电池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效率略高的优势,那可就体现出来了。

“而且7%这个效率太低了,哪怕到10%,也是不怎么样的,对于卫星需要携带的太阳能板的重量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影响到了卫星真正的任务载荷重量。”

不是,你这话就过分了,能到10%,都得是同志们努力才有可能够得着,你一句话就否定了?

嘿嘿,哈哈哈~~~~~~

和其他同志不同,防工委的人心里大概是这么个情绪,一点儿不生气,相反还很高兴。

防工委还没开口,有同志还是提出了疑议:“振东同志,10%还不够?而且这是效率更好的P /N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如果换成N /P的,恐怕还到不了这个效率吧?”

不是质疑换太阳能板,而是说10%效率低了这个说法是不是有点不给自己留后路,细说起来,也是一种前辈对后辈的爱护,甚至连理由都给找好了,换N /P,天生就低。

这个时候,高振东就不讲究韬光养晦了,年轻人嘛,冲劲儿还是要有的,想来这些老前辈也不会在意的。

“是这样的,我在生产那批P /N太阳能板衬底硅片的时候,也顺便研究过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些心得,我感觉,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只是光电基础材料本身的问题,还有太阳能电池整体的结构也很重要,包括光学方面的一些东西。我保守估计,如果设计得当,加上对光电材料的优化,就算是N /P的太阳能电池,其效率不会低于15%,也就是和花旗佬现在的水平基本一致。”

果然是这样,高振东的习惯,从来都不是只提问题,拉一泡就扬长而去,而是问题提出来,同时也要带着解决的方案,如果没有详细方案,至少也有技术路线,如果连技术路线都来不及,至少他能拿出一个看起来可行的思路来。

防工委领导笑开了花,有干将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不过高振东的话,对其他前辈还是造成了不少的冲击,7%到15%!

你这个“顺便”,也顺便得有些略深了吧,很少有人能“顺便”把一个产品的核心参数提高一倍以上,而且还是转换了技术路线,采用原理更加劣势的技术来实现的。

高振东还是第一次正式在这些顶级大拿面前出现,这第一次,就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撼,这个年轻人,不得了。

“12吧,12%就行。”防工委领导乐呵呵的开了口,这种人才那是要保护使用的,你不打埋伏,我替你打。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高振东提15%,已经打过埋伏了。

见防工委领导甚至都不质疑,也不多问,直接就把事情给钉死了,有的老前辈急了。

“领导,这……是不是保守一点?”这年轻人技术高度不用说,非常高,越是如此,越是要护着啊,这可不是地里的大白菜。

领导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笑着摇摇头:“没关系,我心里有数,10%达标,12%尽量够一够。”

老前辈们这才放下心来,其实防工委领导心里想的和他们完全两码事,领导心里清楚,高振东说15,那大概率就是15,他敢打包票,这东西真搞出来,绝对是在15%左右,不会低到哪里去。

对于高振东,他可太了解了,这小子有时候看起来激进,但实际上非常稳健!

“如果真能到12%,能用的地方可就多了去了,哈哈哈,以前有一些不方便供电的地方,也有能力开展相关工作。”

“对,其实7%的,都能干不少事情。配合蓄电池,能长期较为稳定的供电了。”

其实太阳能板的衰减,在地面上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严重,我国第一个10kw的光伏电站,是83年建设的,40年后,还有7kw左右的功率,不过这个电站的太阳能板,是国外捐赠的,小鬼子那时候在这方面,的确还是有一手。

高振东笑道:“对啊,比如海上,岛上,至少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用电保障,以及基本的通信保障,还能用于一些条件艰苦的地点的无人自动监测。”

说到这个,他就不困了,他上辈子第一个课题就是这玩意,信手拈来了属于是。

而在岛礁上,只要基本生活用电和通信用电解决了,就能守得住人了,空调可能暂时拖不动,但是至少给带个电风扇没问题吧?

防工委的人心里都笑了起来,高振东同志还是那么的“热爱”大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