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716章 很好!但是还不够好

他们已经忘记节省体力,三步并作两步,连滚带爬的冲过去。

冲到水边,他们并没有去喝。才吃东西没多久,那里面的100来毫升水足够坚持一会。

战士将背包放下来,从里面摸出来一个铝饭盒,里面是一套快速检测试剂。

61式防护携行具,是他们换装的为数不多的新装备,对于他们来说,61式能让他们携行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前提下,行动更加自如。

有水不等于能直接喝,这片土地的分类,属于盐碱地,而梭梭树能扛得住含盐1%~3%的咸水。

当然,哪怕是不能饮用的碱水,对于他们来说,也有办法能够处理成勉强能下口的饮用水,

两人相互配合,动作熟练,很快,快检结果就出来了。

能饮用!

不过两人并没有去喝,现在不渴,不到万不得已,野外的生水是不能喝的。

两人的心都放了下来,根据携带的物资量,暂时是不担心有什么问题了,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个好消息带回营地去。

“班长,我们用步谈机向营地喊话吧,就算他们找不到,我们用枪声把他们吸引过来。”

为了尽量节省重量,他们两人只携带了一支半自动和少量弹药,另外一支半自动被差不多同等重量的步谈机替代了,不算弹药的话,两者都是3kg左右,正好。

其实他们都知道,要说离营地的直线距离,可能不见得非常远,但是有时候就几公里远,都仿佛天堑一样。他们现在迷路了,也没法确定自身的位置,没法在步谈机里说清楚。

步谈机能叫通,但是就是找不到的情况,多了去了。

班长却是胸有成竹,一点儿不急。

“不用枪,这里随时都可能起沙暴,枪声在风沙里不见得能听见,而且距离也不确定,这种方式有可能让同志们陷入新的危险。”

“那咋弄?我们就这么走回去报告?万一路上有什么闪失,我们还好,可是水源的消息可就丢了。”

班长笑道:“我这里有新式武器,嘿嘿,临出发时才给我的,说是刚送到。先试试,不行再说。”

在战士好奇的目光中,班长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个不大的帆布包,从里面拿出来一个东西。

看起来有点像步谈机,也带着天线,但是体积连步谈机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看班长拿着很轻松的样子,估计重量就更轻。

班长一边展开说明书,一边道:“负责装备的同志说了,这东西必须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平时连开机都不能开。”

说明书看起来像是临时打印的样子,抬头是《试制型三角定位救生信标机》。

战士不太懂别的,但是“救生”两字儿还是能看懂的,看来是专门用于这种情况的,难怪说平时开机都不能开。

说明书很短,班长几下就看完了,然后递给战士:“你也学一学,万一有什么意外,你也要操作的。”

战士觉得新鲜,这种新式装备,哪个不是需要专门的学习和培训的?怎么这玩意儿跟闹着玩儿一样。

他拿过来一看,才发现这东西的操作,那特么是真的简单。

核心就是三步:打开电源,选择当前状态——绿色按钮是良好、黄色按钮是危急,按红色按钮发送。

没了,就这么简单,别的你什么都不用搞,什么都不用说,剩下的事情,就是看指示灯状态。

几个指示灯看起来小小的,也不知道看得清楚不。

好吧,这东西果然谁都能学会。

班长将包里的自热单兵口粮拿了一包揣进防弹插板插口——这里不用插防弹板,这个插口被他们当作口袋使,又拿了一个急救包插进携行具。

“你带三份口粮,带上枪,别的都放这里,我们去附近的最高点。”

说明书上说了,如果有条件,这东西尽量在制高点使用,效果最好。

制高点不远,两人总共带了一支枪、一个急救包、四份口粮,应付突发情况足够了。

别看不远,当他们爬到沙丘顶的时候,也差不多花了半个小时。

班长拿出信标机,打开了电源,信号指示窗由红色到黄色,很快变为绿色。

这是个什么原理,两人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根据说明书,这说明信标机的信号条件不错。

班长按下了状态钮1,当前状态好得很,而且还发现了水源,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然后按下了发送钮。

发送指示灯很快闪了一下红光,一秒钟不到,对于人的感官来说几乎就是同时,一个标记为“接收确认”的绿色指示灯亮起。

实际上只要信号在一定阈值之上,这种全程只有微量数据要发送和进行简单运算处理,没有实际机械动作的简单自动系统,就是这么快,电影里各种卡最后一秒,那都是用来骗钱的,看多了忒腻。

稳了!

根据说明书,这个灯亮起表明,自己的位置和求救信号已经被基地准确、完整的接收到了,马上就会有相应的救援会展开。

两人高兴的笑了起来,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再也不怕了,哪怕他们自己出了什么事情,过来搜救的同志们,也能发现这处水源,还有燃料。

他们彻底放下心来,还愣着干什么,吃啊!爬这个坡还是挺累的,下滑的沙子搞得他们进一退三的,补充一下。

就在他们按下发射按钮的时候,基地内一个新布置的房间内,一台计算机正在运行着,值班人员就坐在旁边。

计算机的蜂鸣器突然发出了“嘀嘀嘀”的警报声,这个警报声如果没有人为干预,会一直响下去。

值班人员一个激灵,这台计算机响起来,只表明一件事情:有同志在沙漠中迷路了!

他的手马上伸向了键盘,眼睛看向了显示器。

只扫了一眼,他就抓起了旁边的电话。

“报告,19号信标求救,求救人员状态良好,已经回复了接收确认信号,坐标位于……”

接到报告的基地值班指挥员,马上就开始组织救援。

“19号信标是哪边在用?”虽然是试制的信标,但是发放的数量却不算少,毕竟这东西只要能实现预期效果,那是真的好用,哪怕是试验期,也能为外出作业的同志生命再添一层保障,也不枉为这套系统专门建设了两座信号塔。

信号塔要的就是钢铁,对于基地来说,这东西今年可真是不怎么缺。

“是爆点铁塔那边,他们是新工地,出类似问题的概率会大一些。”

这时候,图上作业的同志已经快速完成作业:“报告,他们在爆点铁塔西南方向7公里左右。”

“这么远?看来是找水找迷路了。”爆点铁塔已经够远了,求救人员甚至还要远出去这么多。

“搜救队,带上实时定位机,出发!”指挥员马上下达了命令。

两辆230型四驱越野车很快满载人员,带着装备,向呼救地点出发。他们要先赶到爆点铁塔,然后再从爆点铁塔展开徒步搜救。

……

防工委很快就收到了关于这一事件的报告,总工看完,若有所思,拿着报告向领导办公室走去。

“领导,三角定位系统在大漠那边试用非常成功,找到了两名在沙漠深处找到水源后迷路的战士。”

“好!出手就是救命!高振东提出的将三角定位用于战术级别的部队定位,并且普及小型定位终端,看来的确很有应用前景啊。”领导看完通报,高兴的道。

总工笑着点点头:“是的,特别是他搞出集成电路工艺以后,为终端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创造了条件,数字化通信技术也为复杂数据传输提供了信道基础,综合起来,算是顺理成章吧。”

三角定位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是要想在战术级别普及应用,特别是一线作战分队里普及,小型化、低成本、数字化传输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防工委领导满意的点点头,作为指挥过千军万马的人,他非常清楚这东西的前景有多大,救人用得上,杀敌同样用得上。

“可惜三角定位系统复杂,受地球曲率影响,在山区丘陵地带严重受限,哪怕是平原,地面定位范围也只有数十公里。”领导觉得有些不过瘾。

“看来,高振东同志曾经提出过的空中中继单点定位,是真的要提上日程了。按照振东同志的预期,这东西能提供数百公里的空中定位,就这一条,空军那边就已经眼馋很久了,更别说还能为大范围的地面部队提供定位。”总工笑道。

“通知三角定位系统的研究单位,三角定位系统的深化和单点定位系统的上马,都要抓起来!”领导斩钉截铁的说道。

某电子研究所内,研究所总工收到防工委一封邮件。

看完之后,他笑了起来,走进旁边的一间多人办公室。

“同志们,我们的区域三角定位系统定型试验,有一个实际案例了。”

大家停下手上的工作,目光灼灼的看向他们的总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