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711章 啊!肺结核!

时间已经进入了十二月底,京城医科院校这边,樊老师和系主任的动作还是很快的,两边干脆将各自组织的人员弄到了一起,算是正儿八经的开个会,毕竟他们手上这东西,也算是对得起这个规格。

与会人员对这份连名字都没有的材料,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要说这东西里面涉及到的医术有多么精深?没有!

有新的医疗技术?很少!

能治疑难杂症?好像治不了!

但是大家就是拿着这东西,兴致盎然。

“这东西好,好就好在啊,平常、普通、杂而且广!”

一位与会的医生笑着道,赞不绝口。

可别以为他是在阴阳这套资料,虽然一般来看,他说出来的几个评语,和“好”字儿一点边都不沾,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嗯,你说得对,这书妙就妙在它里面提到的东西,都是最常见的,在各种病例里,是占比最高的。而它里面拿出来的判断依据、治疗手段或者处置方式,又是相对最容易实现的。”

任何事情做到了极致,那就不普通了,“普通”本身也是这样。

“有了这个,只要是识字的、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同志,就能简单处理不少常见病了,这在非常缺少专业医疗人员的现在,非常有意义。”

当然,也不是一片祥和:“这样会不会造成误诊?”

“肯定会,毕竟医生是个很需要经验的职业,病情又是复杂的,‘症’和‘病’的对应,也并不是那么简单。但是,比起现在的情况,应该说,如果有了这套资料,对于医疗工作总体来说效果是积极的。”

年代不同,条件不同,评判标准也就不同,在他们看来,“束手无策”比起一定的误诊,情况要严重得多。

有位医生同志笑道:“就算是学完三四年的临床生,刚刚参加工作不同样是会误诊?哈哈哈。我看啊,要评价这个,从两方面来评价就行。”

这话的前半句,话糙,但是理不糙。

大家纷纷点头应是,但是都在等着他说下半句,有评价标准,那就好办了,看看你的评价标准合不合适呗。

“两个标准,第一个大家其实都提到了,那就是这书啊,普通,但是正是这种普通,反而是它的优点,操作起来容易嘛,也就更容易让更多的人得到救治,这一点来看,我是持乐观态度的。”

大部分同志对此都表示同意,这一点来看,这本普通的资料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点,在我看来啊,就是要评价一下,它虽然普通,但是是否值得信任?也就是它的内容有没有错误。只要内容没有什么问题,那它和其他的医科书籍,本质上来说就没有什么区别。换成其他值得信任的医科书籍,不同样是有人学完了还是个庸医?问题不在书上面,而在‘人’身上嘛。”

此言一出,大家茅塞顿开!

对啊,别管那么多,首先看这书的基础有没有问题,也就是内容有没有谬误不就行了?

如果内容没有谬误,那这至少是一本合格的常见病医疗手册,虽然它没什么高深的内容。

“对对对,这话在理,首先看它对不对,这才是真的。看来潜意识里,我还是受这书内容非常质朴的影响,忘记这个最基本的东西了。”

“是啊,这个事情,值得自我检讨。”

“有道理,先看内容对不对就完事儿了嘛,别的都往后放放。”

对于樊老师和京二医的兰主任来说,他们请这堆人过来,就是要确定这书的对错,至于怎么用,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这些人其实都是他们两各自学校、医院的教职工和医生,要说影响这东西的发展,其实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小范围的鉴定,也不是为了这个事情服务的,级别也不够。

眼看着大家高兴了半天,终于是走上了正轨,他们俩也很高兴。

看内容对不对,这就方便多了,这里的可都是各科的医生,中医西医各个门类齐全。

要是那种太先进的或者全新的医疗技术,要他们鉴定对错,还真不好说,但是恰好,这套资料里,基本上没有这种东西。

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全新的,但是这东西的效果是得到证实的,没问题,至少有起效的概率,医疗手段,都是只有概率,不能100%保证的。

各位医生、老师,分工合作,各自拿着各自专业的内容,仔细的看了起来。

还别说,这套材料,内容挺齐全的,现场的同志们,基本上都分到了一部分。

有的很快,比如负责《常见中草药》章节的,他就贼快,虽然按理来说,他的那部分,内容很多,而且中草药的图谱得一个一个对比,甚至有的急切之间,他们自己都不见得能全部想起来。

但是这套材料关于中草药的部分,有个非常有利于他们辨别的点。

那就是这东西都是有来历的,而且非常明确。

在各个词条里,娄晓娥都非常贴心的注明了来自哪里,其中最多的,自然是《本草纲目》。

有了这东西,负责这部分的同志,就很舒服了,他只要看有没有出处就行,有出处,大概率这东西就没问题,无非就是要进行下一步工作的时候,进行一次比对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内容正确与否的大方向,没有什么影响。

而中草药部分,是全员都有出处的。

很快,他举起了手:“常见中草药部分,没什么问题。”

其他同志见他这么溜,也加快了速度。

实在不是他们慢,主要是其他的很多东西,就没有出处了,因为很多手段是通用的,反而没法写出处。

而且在这里面,多多少少也夹杂了一些十几二十年后才有的知识,这部分他们还是要仔细看的。

这一仔细看,甚至他们还发现了新大陆。

“诶?这个病可以通过这个指征确诊?以前没听说过啊。要是这样,这个常见病的诊断,又有新办法了,而且还挺简便易行的。”

“啊?这个药能治这个?这得好好研究研究,除了这一处之外,这个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倒是没问题。”

“这个病能这么处理?嗯……对啊!”

类似这种情况不少,大家都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发现了一些新东西,虽然数量并不大,但是好歹都有学到新知识或者找到新方向的感觉。

这样一来,可就更慢了。

不过樊老师和兰主任也不急,你们慢慢的。

终于,又有同志看完了他的专业部分,抬起头来。

“这东西,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吧?别看看起来不怎么深入,但对于病症和手段的挑选,那是真的刁钻,甚至能称得上精妙,不是大家,断断不能如此。”

另一位还在啃书的同志也附和:“嗯,这是专门为穷人准备的啊,就这一点,就不得了。”普通的小病,对于穷人来说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能解决好这些“小病”,就已经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至于大病……现在的环境下,穷不穷的,也没太大区别了。

诶,你们终于回过味儿来了!这才是这东西最重要的地方。

早就通读了一遍这材料的樊、兰二人,心里乐开了花。

“这你就猜错了,这个东西,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和她爱人一起收集整理的。里面也有一些新东西,但是主要是收集整理。”

嗯?这话把在工作的所有人都给震惊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有人甚至大声喊了出来。

“对啊,别看这书上内容都挺简单,可是这拿捏的火候,没几十年功底可不成。”

“也不一定,万一有天才呢?”

十七机部、十二机部、防工委等若干部委:嗯,你说得对,而且他爱人这表现,比他还差点儿火候。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有同志突然叫了起来。

“肺结核!居然有肺结核的治疗方案,而且比现在的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方案,疗效好!见效快!甚至标准方案只要6个月可能彻底治愈?”

他这动静,甚至能称得上是尖叫。

大家都“哄”的一下子站了起来,什么?肺结核?能有机会6个月治愈?

在很多病都搞不清楚之前,肺结核作为最常见的不治之症,已经流传了非常多年,不论在民间,还是在医生群体里,不论是在国内还是西方,都曾经有很长时间对它束手无策或者办法不多。

它在我国,有个非常著名的名字——肺痨。

那年头,说一个人身体状态看起来极差,最极致的说法就是“这人看起来跟个痨病鬼似的”。

别看6个月的疗程看起来很长,但是实际上,哪怕是在能治愈肺结核的21世纪,这也是标准方案之一,至于4个月疗程的新方案,到高振东穿越为止,都还在推广中。

60年代我们有治疗肺结核的方案,但是无论如何,和80年代后的WHO组织标准方案比,差距还是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