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668章 有枪了,弹呢?

虽然已经是半夜,但这个消息马上就传到了防工委领导的案头,虽然人没过去,但是他也一直在等消息。

“好,太好了!”

虽然早就知道规划中的射程,但是当得到证实的时候,还是让他非常激动。

更别说和射程一起传来的,还有920.8米的精度。

领导激动的站起身,在鸡下巴那儿比了一个长度,然后画了个半圆。

“哈哈哈,先保证能打得到你!”

画完这个半圆,他坐回办公桌,拿起电话。

“首长,好消息……”

没睡的人,不止他一个。

第二天下午,防工委领导,还有从大漠基地飞回京城的型号总师金总,就已经在某首长办公室里了。

在这个办公室的,不止一位首长。

“好哇!好哇!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但也是武装到牙齿的纸老虎。我们要是没有好家伙,打起老虎来,也难免要吃点亏滴。这个东西已经把第一岛链滴敌人,纳入威胁范围内!”

另外一位首长也笑道:“是呀,这回,敌人在这个范围内的战略布置和活动,就要多考虑考虑了。”

别管邱小姐是个什么情况,至少这表明,我们的手,能够伸到这些地方了,别人不管嘴上说得再轻视,但是心里还是打鼓的。

当然,一般战术级别的活动或者骚扰肯定没什么变化,这些东西还够不上这导弹的级别。

“首长,这个导弹的反应速度,非常快,不用临时加注燃料的,这对于我们拟定中偏向‘反击’的策略,是极为有利的。”

我们搞这些东西,都是为了自卫,自然在使用策略的考虑上,就会偏保守,所谓的“我们因为技术差、数量少所以选择反击策略”是扯淡,不先进,我们是反击,先进,我们依然是反击,这是思想决定的,不是技术。

“噢?我们滴同志,还是很厉害的唻。我记得北方的同志,也还做不到这一点吧?”

虽然不懂技术细节,但是对于大致的情况,首长还是非常清楚的。

“嗯,投入实用的,据我们所知是没有的。”

“很好!很好啊!不管他们有没得,反正我们是有了滴。搞导弹的同志们,辛苦!”

“嗯,这次他们是在仿制北方的战鼓一号基础上,换用了新型燃料和发动机,高振东同志提出的这种新型燃料非常好,存储性能大大超过原来的燃料,一举奠定了快速反应的基础。”防工委领导汇报道。

“高振东同志?他不是搞计算机滴嘛?火箭他也会?”

几位首长大为吃惊,但是好像他们又记得,高振东不只是搞计算机的,好像还搞点物理什么的东西,那个激光就是,而且好多部委都和他有关系。

只是一竿子捅到火箭燃料这个事情上,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防工委这边笑道:“这事儿说来复杂,总之高振东同志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鼓二号的研制,但是他提供的很多项技术在里面是出了大力的。至于他具体是搞哪个专业的,我们都说不清楚。这个燃料和燃料的工业化制备,就是他提出来的,这是纯纯的化学,但是他好像也挺清楚的。”

喉衬、燃气舵、弹道计算机、捷联惯导、偏二甲肼燃料……

仔细想想,还真不少。

“嗯,好啊!搞战鼓的同志在大漠里边努力,以高振东同志为代表的其他科研人员也在外面倾力协助,内外结合,搞得很好!”

以“XX同志为代表”,这话可就不简单了。

说完,他也兴致勃勃的在站在地图前,拿起尺子画起圈圈来。

比划了半天,他放下尺子:“这个消息,要马上公布出去,让我们的敌人,先习惯习惯,涨涨自己人的士气,灭一灭敌人的威风,不是只有他们才有这个东西的。至于人员,就暂时只能委屈他们了。”

——

两天后,高振东在上班的时候,看到了这个让他大为欣喜的消息。

《日报》的头版头条。

——《我国第一枚国产弹道导弹试射成功》

没有副标题,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射程1700公里,里面与实际参数有关的就这一条,其他都没有透露。

“……战鼓二号的成功试射,表明我们已经掌握了可靠的远程弹药投射能力……该导弹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该导弹的试射,是我国增强自身防卫力量的努力,不针对任何国家及地区……”

射程作为威慑的一种体现,自然是要公开出来的,大意就是告诉射程里的潜在敌人,我现在能够得着你了。而且不但够得着,反应还很快!

实际上,除了精度之外,还没有公开的另外一个参数是投射重量,这个重量,是1.3吨。

虽然裂变弹还在搞,但是其重量是大致能预估得到的。这年头的裂变弹重量可不低,还没有到弹头小型化的程度。

理论上,铀裂变弹的重量不可能低于52公斤,这是它的临界质量。

钚弹就好一些,临界质量在16.5公斤左右。这也是为什么即使钚弹更复杂,大家也更倾向搞钚弹的原因。

至于聚变弹,比裂变弹要重,因为它除了聚变装药之外,必定还有一枚裂变弹作为扳机。

这个参数虽然没有公布,但是高振东大致是心里有数的,因为不到这个投射重量,战鼓二号就失去了意义。

从其他描述上看,很明显,自己建议的偏二甲肼已经用上了这个新弹,自己提供的偏二甲肼合成工艺应该是得到了成熟运用。

高振东非常清楚,原本的战鼓二号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无论如何是够不上“反应速度快”这个描述的,同时,射程也从1300跳到了1700,也不知道搞导弹的同志们,都给这东西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只是简简单单把液氧煤油换为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效果可没这么好,偏二甲肼的理论比冲,实际上比液氧煤油还低一点,想来在发动机和弹的总体设计上是搞了很多门道的。

比如高振东自己就知道,闭式循环比开式循环,发动机的实际比冲就要高那么几十秒。

蔡总、张师兄他们干得漂亮!

高振东抓着报纸,兴奋的跑到食堂。

“傻柱,今儿晚上整点儿哈,下班了去我家拿东西。”

傻柱看见高振东手上的报纸,知道大概又是有什么好消息了,高振东都已经养成习惯了,报纸上有什么好消息,就要找他张罗着,和哥们几个搓一顿。

高振东在高兴,身处大漠另外一个基地的同志们,看见这个消息,是既高兴又心焦。

一位同志拿着报纸,跑进了一间多人办公室。

“同志们,好消息好消息!我们的国产中近程弹道导弹,试射成功了!射程1700公里!”

办公室里正在埋头苦干的同志们,闻言纷纷起身。

“真的?太好了!”

“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你看,是真的!《日报》上都刊载了!”

“哈哈,没想到他们走在了前面!”

“……”

另外一间办公室里,几位科学家正在兴奋的讨论着这个事情。

“他们动作可真快啊!我们觉得我们的进度已经够快了,没想到他们已经基本搞成了!”

“我们可得加油了,现在那边的同志把枪都造好了,总不能没有子弹吧。”

“投射重量1.3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完全不用担心超重的问题。”一位科学家拿的不是《日报》,而是一定级别才能看的防工委通报,这上面的东西,可比《日报》上的齐全。

“对啊,加把劲,误差不到1公里,对于我们这个东西来说,跟直接命中也差不多嘛,哈哈。”

“工作!工作!赶紧把东西弄出来,要不然这么好的导弹,拿来扔一吨多的大炸弹可没什么意思。”

“对,工作!”

——

我们这里心情愉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心情可就不那么好说了。

“纳尼?他们已经有了能够覆盖我们全境的导弹?”

简简单单做个图就知道,这1700公里的射程,正好把鬼子全境基本上全包了进去。

“嗨以!这是他们今天公布的。”

“索得斯内!我们这个邻居,和以前真的是大不一样了。”

“你说,他们会不会……”

作为几乎和花旗佬同时拥有核武器的他们,对这个事情还是比较敏感的,毕竟这导弹最终会装什么弹头,用屁股想都知道。

“不会,绝对不会,他们不是小孩子,战争早就结束了。而且,花旗人还在我们的基地里。”

“可是,我们做下的事情,他们可都没忘记。”

“八嘎!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没有!我们当年是亲善的、共荣的,你滴明白?”

“嗨以!”

对岸,也接到了这个消息,自从连U-2都多次折戟之后,对于对面的消息,就只能靠潜伏的人当肉侦了,而战鼓二号这种身处大漠又偏又远的地方,自然是针刺不进水泼不透。

别说肉侦了,基地里出现一头陌生的狼都得下锅滚三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