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笼中雁 > 第九十章 恩人

笼中雁 第九十章 恩人

作者:以鹅传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贺迁被时诩救上了岸,御医们听闻皇上落水的消息,个个都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连忙给贺迁做了急救。

一大口湖水从贺迁口中吐出,他慢慢睁开了眼,伸手捂着胸口,双眼在四周的人脸上逡巡,似乎在找着什么。

“皇上醒了!”程卫一声吆喝,直接把还在外面训斥李贵的太后惊了过来。

秦太后拨开人群挤了进来,拉着贺迁的手捧在掌心里,一直憋在眼里的泪在顷刻间涌了出来。

“阿澈……”

“母后。”贺迁看着秦太后,双目无神。

“母后在呢,母后在呢。”秦太后顿时又哭又笑。

但贺迁身上依旧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力气,他哑声道:“母后,是谁救了朕?”

秦太后顿了顿,还没反应过来,却被一旁的景聆抢了先。

“是武安侯。”

贺迁眼帘微掀,木讷的眼眸看向景聆,他张了张嘴像是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只用小幅度的动作点了点下巴,轻轻“哦”了一声后,又再次闭上了眼睛。

秦太后登时瞪大了眼睛,刚刚落地的一颗心再次悬了起来,她抓着贺迁的双肩使劲摇晃,口中大声呼喊:“阿澈,阿澈,你怎么了?你醒醒啊,御医,御医!”

刚捏了把汗的御医再次被推到了贺迁跟前,太后紧盯着他给贺迁把脉的手,把他生生地吓出了一身冷汗。

御医颤颤巍巍地起身,拱手道:“太后娘娘,皇上这是溺了水,惊吓过度,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另外……”

“另外什么?”秦太后的双眸顿时变得锋利万分,她早就察觉出了贺迁的不对劲。

御医唇瓣微颤,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周围。

秦太后随即会意,对众人道:“诸位,皇上今日已经没了大碍,众卿家不必担心,先回去吧。”

围在案边的众人看了看彼此,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心里都明白太后的意思。

众人散去后,御医才战战兢兢地告诉了太后皇上的病情。

景聆看着御医的脸色,也跟其他人一起离开了御花园,她独自沿着湖边走了一段,远远地看见时诩还光者膀子,顿在湖边扭衣服。

时诩从夏侯铮手里拿过外袍套上,两人点了下头后,时诩才拿着湿衣服走回岸上,却恰好与景聆撞了个正着。

时诩披散着头发,发尾的水珠被日光穿透,像是颗颗碎钻。

景聆上下扫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时诩也微低着头,沉默不语,只是把捏在手里的湿衣服攥得更紧,指缝间都挤出了水。

夏风把树叶吹得擦擦作响,像是一双轻柔的手在演奏着天然的乐器,可树下,两人间的气氛却格外尴尬。

这时,尉迟章忽然出现在景聆身后,轻唤了她一声。

景聆似是找到了缓解尴尬的出口,她随即转身,尉迟章又上前一步,向时诩和夏侯铮作了个揖,随后对景聆道:“你刚刚走得太快了,我都没找着你。走吧,该回去了。”

景聆淡笑着冲尉迟章点了点头,手自然而然地搭在了尉迟章的手臂上。

尉迟章笑眯眯地对时诩和夏侯铮道:“侯爷,凛祀公子,我们先走了,有时间再聚。”

时诩的眼睛一直盯着景聆的手,直到二人远去,他眼中都还冒着寒气,占有欲化作烈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

明明,她是我的。

“啧。”夏侯铮咂了下嘴,拍了拍时诩的肩膀,道:“你看看你看看,姑娘都是喜欢尉迟章那样的,温柔多金有礼貌,腹有诗书气自华,子定兄你还不快学着点,把嫂子抢回来。”

时诩紧抿着唇,硬朗的下颌紧绷成一条锋利的线条。他承认,自己吃醋了。

皇上落水,称病三日未上朝,但听宫里传出的消息说,皇上前日就已经醒来了,但现在还在休养中,谁也不见。

一直到第四日,时诩忽然被招入了宫,消息在盛安传开,人人都在猜测皇上会给这位“救命恩人”什么样的丰厚赏赐。

但从永安坊到大明宫的这一路上,时诩的心中都分外忐忑。

他要见的人不仅是他用生命效忠的君主,更是造成他父亲死亡的帮凶。要与他单独相处,时诩甚至不确定是否能够保持得住自己的体面。

时诩远远地就看见了等候在大明宫外的李贵,李贵也看到了他,连忙迎了上来。

“侯爷,您可来了。”李贵晒得通红的脸上挂着谄媚的笑。

时诩向来不屑于对这种人显露神色,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李贵脸上笑意不改,他让出了一条路,道:“皇上该等急了,侯爷请。”

时诩抿了下唇,轻点着头走了进去。

与往日不同,大明宫内沉香味淡淡,更重的,是熏人的药味。

寝宫内的窗子密不透风,用金线绣着二龙戏珠的墨黑屏风遮挡住了照进屋内的刺眼日光。

时诩有意无意地放慢了脚步,犹豫再三后,他还是停在了屏风外面,跪下行礼。

“臣时诩参见皇上。”

屏风后传来两声咳嗽,贺迁的声音比往日更加嘶哑:“子定来了啊,进来吧。”

时诩顿了顿道:“是。”

他随即起身,不知为何,在跨过屏风的那一刹那,时诩的脚步放轻了许多。他随即感到心虚,这样看起来,自己倒真像是不安好心。

仅过了四日,躺在床上的贺迁看上去消瘦了不少,面色苍白,满是病气,看上去俨然是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

贺迁搁下了手里的书,扯起唇角露出一抹勉强的笑意。

面对着贺迁的轻松,反倒是时诩心里感到尴尬。

“皇上。”时诩再次拱手。

贺迁微微眯起眼眸,即便是尚在病中,他脑中的神思依旧清醒过人。

他看出了时诩的局促,便朝旁边的椅子上指了指,“坐吧。”

时诩点了点头,刚坐到椅子上,外面的内侍就端了茶进来。

贺迁淡笑着说:“子定啊,此次你救了朕的性命,你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

时诩不自觉地端上了茶杯,悬在唇前,他道:“臣作为皇上的臣子,大魏的武安侯,保护皇上是臣应尽的职责,臣不需要赏赐。”

贺迁眉梢一挑,也端起了小案上的参茶,“是吗?子定当真认为保护朕是自己的职责?在水下时,子定对朕真的没有其他的想法吗?”

时诩刚把一口茶水送入口中,还没来得及咽。

时诩面色微凝,他顿了顿,试探着问道:“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

贺迁观察着时诩的神色,平淡地说:“朕自认为看人很准,子定,想必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吧?”

时诩缓缓抬眸,与贺迁四目相对。

时诩把茶盏搁到桌上,倏然展颜。他道:“臣以为,这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是不应该知道的,既然是臣已经知晓的事情,那一定是上天安排好了,冥冥之中早有注定的。”

“哈哈哈哈。”贺迁支起身子大笑,“有意思,那子定如何看朕,莫非在子定心中,君臣之情已经远远超过父子之情了吗?”

时诩捏紧了衣袖,指尖在袖口上轻磨。他没有想到,贺迁居然会主动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

时诩淡淡道:“时家世代为魏臣,食魏禄,子定与时家先人一样,一颗忠心全都付与大魏。皇上是大魏国君,臣自然会效忠与皇上。”

贺迁的手肘搭在凭几上,指尖轻敲。

他算是听明白了,时诩一心只为大魏,与谁是国君根本就没有关系。

贺迁轻笑一声,双眸中酝酿着不一样的情绪,他说:“如果朕不是大魏国君,子定还会救朕吗?还是说,会直接在水下,了结了朕的性命?”

时诩眼中的神采伴随着贺迁越说越低的声音逐渐变沉,他与贺迁彼此看着对方,却不开口说话。

贺迁又道:“时卿,你可要好好想想再回答,可不能犯了欺君之罪。”

时诩喉头微滚,后背上浸出了一层薄汗。

贺迁说得不错,倘若他不是皇帝,他早就成了自己的刀下亡魂,只是如今,他高坐在龙椅之上,就是天下之主,这话,他该怎么说?

时诩久久不开口,贺迁上下打量着他,却突然笑了。

贺迁不给时诩留丝毫余地,他道:“时卿啊,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回答。不必再想了,朕,都明白。”

一滴冷汗从时诩的鬓角滑落,他早就已经计算好了,若是今日贺迁要取自己的性命,他就把自己的命给他,也成全了时家全族忠君的名声。

只要,他不为难自己的族人便好。

时诩咽了口唾沫,说:“那皇上要如何,要臣死吗?”

贺迁别有用心地看了时诩一眼,当即大笑,随后又正色道:“如果是在从前,朕一定不会让你活着离开大明宫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贺迁顿了顿,接着道:“你必须要活着。”

时诩倏然一愣,不解地看向贺迁。

贺迁的脸上不知何时浮起了笑意,他轻声道:“行了,你回去吧。关于你父亲的事情,是朕对不住你。”

时诩轻磨着干燥的唇,微微垂眸;贺迁的性子阴晴不定,他倒是真的把握不准。

时诩闷闷地站起,正准备离开,可贺迁想了想后又再次睁眼叫住了他。

“子定,你到底想要什么赏赐?之前太后寿宴那一次,你也说你不要赏赐,你真的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吗?”

想要的东西?

时诩的脚步停在原地,脑中立刻浮现出了景聆的脸。

可想到景聆如今正与尉迟章郎情妾意,他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时诩摇头,淡淡道:“多谢皇上记挂,臣真的没有想要的东西。”

贺迁侧目看了看时诩的背影,叹了口气道:“行吧,但朕向来赏罚分明,朕自己给你想个赏赐吧。”

时诩牙关轻咬,背对着贺迁,“谢皇上。”

第九十一章替身

春夏季节交替,一场风寒席卷了盛安。市里坊间处处飘散着一股药味,药铺里的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整座城都仿佛生了病。

景聆刚从厨房里端药出来时遇见了折柳,她跟在景聆身后,道:“小姐,刚刚我跟管家去库房清点,发现鱼结花只剩下两株了。”

景聆微微侧目,这鱼结花一株只够吃两天,景啸开始吃鱼结花已经快一个月了,库房里的鱼结花的确是快吃完了。

景聆道:“不够了就去药铺里看看吧。”

折柳轻轻点头,“只是这鱼结花一株就要一百金,田大夫又说至少要吃半年才见效,我担心到了后面,会入不敷出。”

“那也没办法。”景聆拐入走廊中,“至少现在还有办法治,有能用的东西就先用着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想办法吧。”

二人即将到达西内院,管家忽然匆忙赶来,指着门口的方向道:“小姐,有人找你。”

景聆与折柳短暂地对视了一眼,道:“是谁?”

管家道:“好像是御史台的尉迟大人。”

景聆朝府门的方向望了望,远远地还能看见尉迟章挺拔的身影。她把药递给折柳,道:“我过去看看,你伺候我爹把药服下。”

折柳轻应一声接过了药碗。

景聆跟着管家去了门口,尉迟章一见到景聆,脸上就露出了温柔的笑。

景聆朝尉迟章福了福身,道:“不知道元卿今日要来,真是失礼了。”

尉迟章的笑容如同夏日里和煦的风,让人感觉格外舒服,他说:“不怪阿聆,我也是临时过来的。”

尉迟章转身从小松手里拿过一个木盒,道:“我听说景将军最近在吃鱼结花,刚好我有朋友在西域经商,所以就让他帮忙带了几株回来,阿聆你看看是这个吗?”

尉迟章说着就将盒盖掀开,将里面的鱼结草给景聆看。

景聆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的情绪,鱼结花在盛安不好找,而景啸又刚好需要。

她淡然笑道:“是这个,元卿真是有心了。”

尉迟章脸上笑意更甚,他合上了盖子,把小松手里的几盒鱼结草都递给了府里的小厮,他道:“能帮上忙就好,今年西域产的鱼结花也少,所以我朋友只带了这几株回来。”

景聆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几盒鱼结花上,她说:“是啊,这药材的确珍贵,在盛安的市价都是一百金一株,这里是五株,管家,拿钱来。”

管家懵了一瞬后才能明白景聆的意思,连忙道“是”,进府里取钱。

尉迟章又道:“阿聆,你这是做什么?这是我对将军的一片心意,你跟我不用算得这么清楚。”

景聆淡笑道:“你的心意我父亲心领了,只是这鱼结花太贵重了,元卿身上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若是不愿意收钱,我父亲吃药也不会吃得安心。”

尉迟章感到有些难堪,这景聆的性子也太倔了。

他笑着说:“这样吧阿聆,你若是真想谢我,就帮我个忙。”

“你说。”

尉迟章道:“我平日里在盛安也没有什么特别交好的朋友,与景小姐还算比较熟悉,不知景小姐今日是否得空,愿不愿意陪我出去走走。”

景聆抬眼看了看天,万里无云,晴空高照,的确是适宜出门的好天气。

“元卿稍候,我去换身衣服。”景聆道。

或许是因为大多数人都窝在家中养病,街上的人很少,货郎的叫卖声都显得荒凉寂寞。

尉迟章道:“前几日东市开了家新点心铺,我那日买了几块绿豆糕回去,甜而不腻,感觉还不错。”

景聆拿着团扇走走看看,她说:“我发现元卿你对吃很有讲究。”

尉迟章笑道:“我早些年都在下面的州县做官,有一些地方虽然比不上盛安繁华,但美食极佳,若是不寄情于美食,这生活岂不是少了乐趣?”

景聆淡淡地看了尉迟章一眼,“元卿心态好。”

二人进了东市,即便街上人少,但那家新开的点心铺依旧生意红火,店面外都排起了长队,景聆和尉迟章也准备接在后面。

人多的地方就更加闷热,景聆一手拿着扇子轻扇,一手抽出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忽然,景聆感到头顶一阴。

景聆自觉不对劲,便朝旁侧挪了两步。她敏感地抬头一望,竟然对上了一双如炬的鹰眸。

“爹?”景聆面色诧异,唇瓣微启。

景啸的目光仅仅只是在景聆脸上存留了短短一瞬,紧接着,他就看向了景聆身侧的尉迟章,面色沉沉,眼露凶光。

尉迟章也感受到了景啸眼中的怒意,他礼貌一笑,朝景啸拱手,“镇国公。”

府里的管家还跟在景啸身后,弓着身子唯唯诺诺,景聆看着管家眉眼一横,质问道:“你怎么还让我爹上街来了,染上风寒了怎么办?”

还不等管家答话,景啸沉声道:“跟他无关,家里太闷了,是我想出门走走的。”

景聆看向景啸,勉强地扯起唇角,“爹,早点回去吧……”

而景啸却突然抓住了景聆的手臂,拽着她道:“你跟我过来。”

即使是在病中,景啸的臂力对抗景聆也绰绰有余,景聆还没来得及给尉迟章打声招呼,就已经被景啸拉进了旁边的小巷子里。

景啸把景聆朝墙边一扔,开口就道:“你怎么回事,你不是要跟时子定成亲吗,他又是谁?”

景聆揉了揉微痛的手腕,抿唇道:“我被时诩甩了。”

“什么?”景啸顿时瞪大了眼睛,下巴都快要被惊掉了,他早就感觉景聆有些不对劲,却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什么时候的事?”

景聆也没打算瞒景啸了,她如实道:“挺久的了,我当时离开嶆城,就是因为与他断了。”

“为什么?”景啸依旧觉得难以置信,虽然他与景聆感情不深,但他也没觉得景聆有哪里是会让时诩讨厌的,他实在是不理解时诩的做法。

景聆柔情蜜意的笑中含着苦涩,她道:“我怎么知道?你去问他啊。”

景啸闷声不语,二人静默地对峙了少顷,景啸才再次开口:“那尉迟章呢?你不会是因为跟时诩断了,所以找了个跟他长得像的做替身吧?”

景啸越想越觉得像这么回事,他继续道:“景聆,这事儿可不兴干啊,你找了个跟他长得像的,别人会觉得你是对时子定余情未了的,这传出去可不好听啊!”

景聆淡然轻笑,故作轻松道:“那能怎么办呢?我就是对他余情未了啊。”

景啸这一听,脑子里顿时跟炸了烟花一样精彩,他连忙上前两步,急切道:“你等着,我这就入宫,让太后给你和时诩赐婚。”

景啸说完就快步走出巷子,朝管家吆喝了一声:“入宫!”

景聆立在原地望着景啸远去的背影陷入沉思,随即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的浅笑。

景聆走出巷子,刚一转角,就碰到了等在巷子外面的尉迟章。

尉迟章手里拿着包着糕点的纸包,景聆第一眼看到他时他的脸色并不好,甚至还有些失落,可他在看见景聆后,脸上立马就换上了往日的笑。

“阿聆。”尉迟章笑着,把纸包递给景聆。

景聆皱了皱眉,没有去接,“你都听到了。”

尉迟章抓着纸包的手紧了紧,指肚在纸包上按出折痕,他淡笑道:“阿聆,我知道你对我没有儿女之情,之前我们说好了的,我也只是帮你把武安侯气回来……其实,我想说,你可以把我当成他的替身的……唉,我在说些什么……”

尉迟章慢慢低下头,他脑子里很乱,连话都说得前言不搭后语。

景聆微垂着眸子,柔声道:“抱歉了。”

尉迟章摇着头,眼中隐隐闪烁着不甘。

他打趣似的说:“我听说你和武安侯相识的时间并不长,如果我在地方的时候能够多努把力,早一点回盛安就好了,那样,你一定会爱上我的。”

景聆淡笑着,轻轻把尉迟章的手推了回去,“那样,你就没有那么多寻找美食的闲情雅致了。”

尉迟章愣了愣,看着手里的绿豆糕,露出一抹无奈的笑。

景啸入了宫,先是去兴庆宫里找了太后,但太后说当年武安侯已经拒过一次自己的婚了,她可没脸再给武安侯指婚了,于是让景啸去找皇上。

无奈,景啸只好去了大明宫。

景啸生性孤僻,即使是在盛安也鲜少出门,更不会无故往宫里跑。贺迁一听是这半年都见不到一次的姨父来找自己了,便立刻叫他进来。

贺迁与景啸见到彼此时都有几分惊讶,一个是正值壮年的国君,一个是久经沙场的镇国公,如今却都染上了一身病气,只是相比之下,贺迁看上去更加憔悴。

贺迁的病情好了一些,今日就没有躺在床上了,而是像往日一样坐在了书房中。

景啸朝贺迁行了礼后,贺迁就给他赐了座,二人随意地寒暄了几句后,贺迁便觉得有些乏了,他道:“今日镇国公来找朕,可是有什么要事?”

杯中的参茶凉了一些,景啸一口灌入,他道:“的确有些私事。”

私事?

贺迁微微颔首,苍白的脸上露出笑意:“姨父请说。”

景啸把茶碗“啪”的一声搁到桌上,随即起了身,又“噗通”一声跪在了殿内。

景啸拱手道:“请皇上给小女景聆与武安侯时诩赐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