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笼中雁 > 第七十六章 真相

笼中雁 第七十六章 真相

作者:以鹅传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连放晴半月,整个盛安春意盎然,气温也一日比一日高。

昨日景聆刚从太后宫里出来,经过御史台时便遇见了尉迟章,尉迟章告诉景聆,车嘉从夷洲回来了。

景聆托尉迟章给车嘉带话,想请他到平康坊的茶馆里坐坐,可车嘉却以公务缠身,分身乏术,拒绝了景聆的请求。

景聆独坐在茶馆中吹着茶面上的热雾,她倒是对这位被贬之后几年都未得到升迁的监察御史更感兴趣了。

大明宫内,贺迁正勤勤恳恳地批着奏章,他最近的精神越来越不好了,明明才刚休憩不久,他倒又觉得困乏了。

李贵佝偻着腰掀帘而入,他通报道:“皇上,车嘉车大人求见。”

贺迁酝酿已久的瞌睡顿时一精神,他连忙道:“快请他进来。”

李贵轻应了一声退了出去,过了少顷,门帘再次掀开,一个穿着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车嘉今年快四十岁了,十七岁便进士及第,也曾是盛安艳绝一时的人物。

车嘉先恭敬地给贺迁行了礼,贺迁见到他了很高兴,道:“仲文啊,朕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你了,今日前来,可是夷州有什么事?”

“噢,”车嘉拱手道:“启禀皇上,夷州一切安好,臣此次前来,是有另一件事要禀报皇上。”

贺迁缓缓搁了笔,认真地看着车嘉:“仲文请讲。”

能让车嘉亲自跑来一趟的,想必不会是小事。

车嘉道:“臣昨日刚回盛安,就受到了来自镇国公府景小姐的邀约。”

“阿聆?”贺迁的眉头倏然皱起,“她与你素无交情,找你做什么?”

车嘉顿了顿道:“臣听闻在她之前武安侯就来御史台找过臣,但臣那时候还没有从夷州回来,据说景小姐与武安侯情真意切,因此臣猜想景小姐应该是在替武安侯找臣,臣怕当年之事泄露,所以并没有去见她。”

“当年?”贺迁的下巴高高扬起,“听闻武安侯在嶆城时见到了王度,这王度倒真是个顾念旧主的人,当年朕以为他与时将军一起战死在了嶆城,却不想他竟然跑去了满丘,还成为了于昊的军师,这可是你们的疏漏。”

车嘉连忙跪下,道:“是臣等当年办事不力。”

贺迁笑着,目光瞥向书桌上的一盆白掌,不动声色地说:“仲文不必急着请罪,原本在这世上,纸就是包不住火的,有些事情,武安侯迟早都会知道。”

车嘉缓缓抬头,双眼左右滚动着像是在揣测贺迁的心思,“那皇上的意思是……”

贺迁苍白的面颊上勾起一抹笑,他轻敲着桌面,忽然拿起白掌旁的剪刀,张开刀刃,悬在了一株白掌的两侧,“依照阿聆的性子,想必她是不会就此罢休的,她一定会再寻机会找你,下回,她若是再请你去喝茶,你就去,并且她问你什么,你实话实说就是了。”

贺迁话音刚落,他的手边就传来“啪哒”一声,绿叶之间已没了花的踪迹。

贺迁的笑意却更甚,阿聆啊,你不是说自己是忠诚于朕的吗?如今你知道了真相,又会如何选择呢?

果不其然,车嘉很快就再次见到了景聆,只不过这一次并非景聆主动邀约,也不是在车嘉想敷衍就能敷衍得掉的场合。

建升帝五年三月十六,尚书右仆射姜宪病逝,举国哀悼。

景聆也是在这时候再次遇见了车嘉。

景聆是与太后一同前来悼念姜宪的,太后与姜宪的几个远房表亲坐在耳房,看上去哭得很伤心。

姜宪一辈子没有儿女,所以很多丧葬礼仪都是由尉迟章这唯一的学生在代办,包括来哭丧的宾客,也是尉迟章在接待。

耳房与堂屋仅有一墙之隔,屋外哭声阵阵,景聆在阵阵喧嚣中忽然听见尉迟章唤了声:“车御史。”

景聆闻声便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踱着碎步子挪到了耳房旁,车嘉身着一身素服,发髻梳得一丝不苟,他刚在姜宪的灵牌前磕完头,正朝尉迟章作着揖,嘴里说着“节哀顺变”一类的话。

车嘉与这位新上任的长官显然不相熟,二人只是礼貌地寒暄了几句后,车嘉就转身离开了堂屋。

景聆侧目看了看还在与姜宪的表亲们一起掉眼泪的秦太后,随即便出了耳房跟上了车嘉。

姜宪的官职高,阅历深,在朝中也算得上是德高望重,因此来府中悼念他的人也多。

车嘉像是急着赶着上趟一样,走路极快,景聆穿过乌泱泱的人潮,终于在车嘉即将跨出姜府府门时叫住了他。

“车御史。”

姜府府门前的一块前坪还比较空旷,景聆见车嘉已经转过了头,自己也快步走了上去。

车嘉见来者是景聆,澄澈的眸子在这一刻微微沉了沉,心里正暗暗斟酌着自己该怎么回景聆的话。

景聆眉眼带笑,先朝车嘉行了礼:“车御史。”

车嘉上下打量着景聆,随即也展出一抹笑,他拱手道:“景小姐有何事?”

景聆朝着府内四周张望了一番,说:“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前面有家茶楼,不知大人是否愿意赏脸?”

车嘉哈哈一笑:“但凭景小姐安排。”

今日车嘉的态度倒是令景聆有些意外,她唇角噙着笑着说:“大人请。”

出府后,景聆的马车先行,车嘉的马车则跟在车后,景聆怕他会突然变卦,几次都不放心地掀帘后望,一直到二人在茶楼前先后下了马车,景聆悬在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了下来。

茶楼中的人不多,景聆和车嘉选了个靠窗的位子坐,等着茶楼伙计上茶的间隙,景聆率先开了口:“前些日子我托尉迟大人约车御史,车御史托词事务繁忙拒绝了我的邀约,原本我以为车御史是个铁面无私的人,今日一见才知道,原来车大人如此随和。”

茶楼的伙计倒了两杯茶分别放在二人手边,车嘉的笑容有些僵硬,他只好端起茶盏,用茶面上腾起的热雾掩饰自己脸上的尴尬。

车嘉顿了顿,道:“前些日子我刚从夷州回来,有不少事情还需要我去整理登记,原本想着得了空了就给景小姐赔个不是,没想到我却被察院的事情忙昏了头,一时竟然忘了,还希望景小姐不要怪罪才好。”

景聆端起茶盏轻轻抿了口烫茶,随即道:“车大人是为民谋福祉的人,我若是因为这些事情就怪罪了大人,岂不是显得我小肚鸡肠了?”

车嘉缓缓放下手里的茶,他说:“景小姐言重了,不知景小姐今日找车某是有何事?”

景聆手里还端着茶碗,她缓缓抬眼,轻笑道:“一点小事罢了,不过我问出来,大人可不要生气。”

车嘉哈哈一笑:“车某已是年近四十的人了,怎么会因为景小姐一句话而生气呢?景小姐畅所欲言就好。”

“大人心胸开阔。”景聆笑道,“大人曾经是光禄寺的少卿,却在皇上初登基那年被贬了官,可大人似乎并没有犯过什么过错,不知……是为何啊?”

车嘉捏着茶碗的手紧了紧,他面露犹豫,思忖少顷后才缓缓开口,他笑道:“其实都是年轻时犯的一些错,皇上做太子时与陈王一向不对付,但我又与陈王私下里有些联系,所以就被贬了。”

“没想到车御史如此坦荡。”景聆淡然轻笑,她没有想到车嘉会如此轻易地讲这些话说出来,“但被贬总得有个理由吧,难道,是陈王犯了什么事情惹怒了皇上?”

车嘉看了看景聆,又迅速收回了目光,他的左手捏着木桌的一角,慢吞吞地说:“关于这件事,虽然皇上当年没有明确表示,但在当时的一众臣子心中,早己有了答案。但景小姐与武安侯私交甚笃,仲文怕是不太方便告诉小姐。”

景聆也勾起笑意,她拧起茶壶给车嘉添了杯茶,说:“这与武安侯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他的父亲是陈王害死的?”

车嘉把茶盏挪到身前,“景小姐既然知道,又何必拐弯抹角试探我呢?”

景聆微垂着的眸子中蕴藏着捉摸不透的晦色,她将茶壶轻轻放到桌上,慢慢开口:“现在开门见山是不是太迟了?时取将军,真的是被陈王下毒害死的吗?”

景聆说着话,抬起的眼眸中已经迸发出凌厉。

车嘉却坦然一笑:“是陈王害死的没错,只是其间有一些细节比较耐人寻味。”

景聆秀眉微挑,“御史请讲。”

车嘉送了口热茶入喉,他道:“建升帝元年,陈王曾在客州三次派武将出兵,意欲谋反,却都没有成功,景小姐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景聆细细回忆了一番,道:“我记得,是皇上根本就没有给陈王出兵的机会,就提前将那几名武将传入盛安杖杀了。”

车嘉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茶香的空气,道:“是啊,皇上总能提前知道这些事情。做大魏的臣子,重要的是要忠于皇上,甘愿做皇上的鹰犬,这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情是皇上不知道的,重要的是在于,皇上愿意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景聆捏着茶碗的手倏然一顿,她的脑中忽然闪入了一丝灵光,“车御史的意思是,陈王要下毒害时将军,这是皇上事先就知晓的事情,可皇上却没有就时将军,反而纵容了陈王的行为。”

车嘉坦然一笑:“景小姐很聪明。”

“可皇上为何要这样做?”景聆感到不可思议,“时取将军一心为国,他是个可遇不可求的良臣。”

“若要做一番大事业,总要有人牺牲的。”车嘉说得格外淡然,就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一样,“当时以时家为首的中立派仿佛形成了一块铁板,谁也不愿意冲破中立派这个保护圈。陈王需要他们的支持,可皇上也需要。”

“所以皇上就默许了这种行为?”景聆顿时怒气横生,她没有想到贺迁在自己不知道的背后居然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她虽然知道贺迁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稳固黄泉,可这还是她认识的贺迁吗?

车嘉轻叹了一口气:“但是赵家与时家也就此完全归顺于皇上了,不是吗?”

景聆的眉头倏然皱起,心中突然萌生出了酸涩。若是时诩知道了真相,她不能保证他会不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所以,姨母才不希望时诩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啊……

“车御史说,这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情是皇上不知道的。”景聆抿了抿唇,“所以我们今日在此的谈话,皇上也是知道的,对吗?”

车嘉抬起头,对上了景聆带着哀愁的眼睛。他心中惋惜,但还是点了头。

景聆心中纠结不已,她揉了揉眉心,皇上故意让车嘉如此轻易地把真相摆在自己面前,这是在给自己出难题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