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笼中雁 > 第五十三章 迷烟

笼中雁 第五十三章 迷烟

作者:以鹅传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景啸负伤的消息与时诩的自荐信同时到达了盛安,贺迁把时诩的信按在桌面上,指尖捏上了眉心。

李贵踱着小碎步哈着腰掀帘而入,他朝贺迁拱手:“皇上,起居郎程卫大人求见。”

贺迁眼皮微掀,他直起身子坐好,说:“让他进来吧。”

嶆城主帅一事正让贺迁犹疑不定,程卫来得正是时候。

程卫步履匆忙,看他涨红脸上的细汗,一眼便知他是一路跑来的。

程卫气喘吁吁地朝贺迁行礼,他刚被贺迁叫起来,程卫立刻说道:“皇上,臣刚得知了镇国公受伤的消息,如今大敌当前,还请皇上早日定下主帅,以镇军心啊!”

贺迁眉眼一皱,捻起桌上的信翻盖下去,他沉声道:“那绛微认为,应该让何人做嶆城军的主帅?”

程卫抬了抬眼,又迅速垂下,他盘算着说:“千州夏侯烈征战多年,曾在千州守卫战中大胜南郝,而被封为舞阳侯;况且千州离嶆城也近,臣以为,夏侯烈将军正是作为嶆城主帅的不二人选。”

贺迁捏起信纸的一角轻磨,他居高临下地审视着程卫,道:“绛微是个聪明人,却总爱在朕面前犯浑。舞阳侯与陈王私交甚笃,朕不可不防,而与满丘一战是危急存亡的大事,他不合适。”

程卫的双手捏着指尖,顿了顿道:“南境的稷齐近期不安分,赵家的两位将军也走不开……”

“嗯。”

程卫犹豫着,小心翼翼地说:“如今大魏人才紧缺,皇上何不再次起用武安侯呢?武安侯曾经就在嶆城做过统帅,若此次由他挂帅抵御满丘,定能稳定军心。”

贺迁眉头微挑,似是来了兴致。

“绛微在朕面前拐弯抹角了这么久,这一句话,才是绛微想对朕说的吧?”贺迁轻笑道。

程卫有些尴尬,他抬起脑袋,拱手道:“皇上此前将武安侯留在盛安自有皇上的考量,可子定他是天生的将帅,不该在盛安蒙尘。”

程卫一边说着,一边抬起两只滚溜溜的眼睛观察着贺迁的神色,“皇上,您说呢?”

贺迁面露不虞,他心中也在纠结,他太明白,若自己此次松了口,以后再想把时诩圈禁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就难了。

但他也明白,自己的这一点私心比不上举国安危。

贺迁无奈地叹了口气,他闭了闭眼,道:“武安侯,的确是嶆城军主帅的最佳人选。”

程卫紧张的神色稍有松懈,他久久悬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程卫想了想,又道:“臣知道皇上对武安侯还有别的思虑,臣以为,与其皇上直接赐予,不如让子定主动求得。毕竟,臣认为自己求来的东西才会知道珍惜,子定也定会更加感恩皇上,臣这就回去修书一封,劝子定毛遂自荐。”

贺迁闻言,当即爽朗一笑,他指了指程卫,笑道:“程绛微啊程绛微,你怎么这么爱算计人啊,连自己从小到大的友人都不放过,你待在朕身边,朕还不知道中了你多少算计。”

程卫当即跪了下去,磕头道:“皇上言重了,臣家中世代经商,父亲又有命案在身,原本是入不了仕的。当年皇上赏识臣的诗词,破例命臣做翰林供奉,才让臣有机会一路官至六品。皇上于臣有知遇之恩,臣无以报答皇上,唯有一颗真心。”

贺迁抿了口温热的茶水轻笑,他随意道:“行了,你这些话,朕都不知道听了多少次了,只是时诩比你想象中积极得多了。”

贺迁搁下茶杯,拿起时诩的信在桌边敲了敲,他扬着下巴道:“时诩的文采,比你差不了多少。”

程卫连忙挪步上前,从贺迁手中将信接过。

程卫一目十行,说:“那皇上,可是决定此次让子定挂帅了?”

“嗯。”贺迁下巴轻点,“战机不容贻误,朕这就拟旨。”

黄昏时分,霞光染红了半边天。

时诩登上瞭望台,耳畔听着草场上悠扬的牧民歌,贴在唇边的埙便就着那调子,将曲子磕磕绊绊地吹了出来。

信已经传回盛安两日了,可朝廷的旨意迟迟没有下达,时诩心中难免有些焦急。

他站在这塔上还能隐约望见二十里以外的满丘营地,满丘人全民皆兵,即使是在缺粮的今年也能在嶆城之外坚持数日,时诩甚至怀疑有人在暗中对满丘进行援助。

景啸休整了几日,感觉身上的伤好了不少,被一阵磕巴的埙声吵醒后,便穿好衣服,想去外面透透气。

张易端着沏好的茶从营房外经过,恰好与景啸碰上了面。

“大帅。”

景啸永远沉着一张脸,他看向张易手里的茶壶,又朝走廊的尽头望去,道:“给景聆送去的?”

张易回道:“是。”

景啸上前两步捻开了茶壶盖,景啸虽然常年在外打仗,却也是盛安世家景家的家主,一眼便看出里面的茶汤成色并不好。

景啸合上盖子,道:“我屋子里还有两包皇上赐的雨前龙井,拿去给她。”

张易愣了一瞬,躬身道:“属下明白。”

张易刚转身要走,景啸又道:“刚才是何人在吹埙?”

张易顿了顿,指着瞭望塔上的时诩,道:“是武安侯。”

景啸朝瞭望塔上看了一眼,随即道:“军营里不许吹这些悲歌,你叫他下来,我有事找他。”

“啊?”张易朝黝黑的后颈上摸了摸,道:“我这就去,不过……他吹的好像不是悲歌,是《赶羊歌》,可能是武安侯不善于吹埙,所以听起来才像悲歌……”

景啸冷哼一声,转身道:“让他别再吹了。”

景啸在营房中等了片刻,便听见叩门声从门口传来,时诩伫立在外,手里还拿着那枚埙。

景啸微抬起眼,周身都散发着骇人的严肃感,他在桌沿轻敲,沉声道:“进来坐。”

时诩大步跨入营房,坐在了景啸指给他的位子上。

“大帅。”

景啸抓了把花生放到时诩桌前,说:“我听说你已经向朝廷请旨统领嶆城军了。”

时诩轻捏着手中圆滚滚的埙,说:“是,不过大帅不要误会,子定并非要趁大帅受伤,与大帅争夺主帅之职,大帅如今有伤在身,还是要以自己的身体为重;子定也只是暂替大帅管理嶆城军,待大帅身体恢复,子定便回盛安。”

景啸灌了口茶水入喉,他看向时诩,道:“子定多虑了,我岂是如此心胸狭隘之人?你与你父亲很相似,都是顾全大局的人,嶆城军交给你,我也很放心。”

“多谢大帅信任。”时诩拱手道,“只是子定快马传回盛安的书信迟迟未有回音,子定并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同意子定的请求。”

“莫慌。”景啸道,“利弊皇上自会权衡,你且先在嶆城住下,皇上的旨意不日定会送达。”

“有大帅这句话,子定便安心了。”时诩故作轻松,又道:“对了大帅,我听闻于昊身边多了一位魏人谋士,大帅可曾知晓那人的来历?”

景啸剥着花生,往嘴里塞了两粒花生米,“有所耳闻,听派过去的探子说,那人名叫蒙尔度,可魏人哪有取这样的名字的?他连名字都改成了满丘人的名字,也不知道是为了向满丘人表达忠心,还是为了掩藏自己的身份。”

景啸的眸子越说越沉,“我倒希望,是第一种可能。”

时诩的眉心皱成了一个“川”字,他道:“实不相瞒,我此次运粮过来,中途就遇到了满丘人来掠夺粮食,而景……”

时诩口中一顿,接着道:“景小姐也发现,那些满丘人所使用的迷烟,是由大魏军器监所制作的;他们满丘人如何能获得兵部的东西?我怀疑是朝中出现了内奸。”

“是景聆发现的?”景啸的眼睛倏然睁得大了一些。

时诩点头道:“是,那些迷烟还在她那里,可以拿军中的迷烟比对一下。”

景啸收回目光,说:“你找张易拿几支去,此事非同小可,若真是朝中出现了奸贼,就必须上报给皇上了。”

另一边,景聆刚拆解了一支迷烟,将里面的碎药分别挑了出来。

张易把新茶换上,景聆直起腰身,揉了揉发酸的后颈,习惯性地将茶杯端起,轻抿了一口。

“嗯?”景聆微微一顿,她看向张易,说:“换茶了?”

张易如实道:“大帅叫换的。”

景聆看了眼杯中清润的茶汤,把杯子不轻不重地搁到了桌上。

被巴掌打惯了,平白无故地尝了颗甜枣,景聆说不清心里的滋味。

景聆漠然道:“我喝什么都行,这茶,还是让他自己留着吧。”

“啊?”张易不禁为难起来。

父女俩关系差,难题都出给自己了。

恰在此时,时诩敲响了景聆房间的门,张易顿时如临大赦,道:“我去开门。”

时诩见到张易更加惊喜,他道:“张参军,我正找你呢。”

张易笑道:“侯爷有何事?”

时诩看了看屋里忙活着的景聆,对张易道:“大帅让我找你拿几支军中的迷烟,不知张参军现在方便吗?”

景聆闻言,即刻抬起了头,朝门外望去。

张易连连道:“方便,我什么时候都方便。”

“那有劳张参军了。”时诩朝张易拱手道。

张易乐呵呵地出了营房,时诩对景聆说:“一起去吗?”

景聆摇了摇头,道:“你过会儿拿过来给我就是了。”

“好。”

缓缓关闭的房门遮住了屋外的暮光,屋子里一下子就静了不少,景聆看了少顷杯中的茶汤,心中思绪翻飞。

景啸对自己从来都没有寻常父女间的温情,父亲在外多年,连一封寄给自己的信都没有,每年说过的话,也屈指可数。

那他现在究竟是什么意思?

窗外忽然传来几声鸟喙猛啄的声音,景聆不得不将思绪拉回,走到窗边将窗拉开。

雪白的鸽子腿上绑着小筒,景聆解开鸽子腿上的结,拧开小筒,倒出一张字条。

这是折柳送来的消息:

圣旨已下,武安侯即将成为嶆城统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