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笼中雁 > 第四十三章 刺客

笼中雁 第四十三章 刺客

作者:以鹅传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景聆从大明宫离开时正是午后,今日天气晴朗,太阳难得出来露一次脸,景聆走了几步路便感觉热了起来。

景聆拐入阴凉的长廊中,可巧的是,时诩也正从那条长廊里拐出来,二人撞了个正着。

两人都愣了一瞬,景聆看着前面是大理寺,便道:“刚从大理寺出来?”

时诩点着头与她并肩而行:“嗯,这不是在查那刺客是不是使用的赵家的剑法吗?整个盛安就只有我跟他交了手,便传我过去问了几句话。”

“如何?”

时诩道:“我如实回答了,况且,练赵家剑的人都有个特征,就是右脚脚跟容易磨损,大理寺都已经验出来了,这口大锅啊,赵家是难躲了。”

出了宫门,二人一前一后地上了马车。

景聆一进马车,就翻出了之前落在马车里的折扇,一边扇着,一边擦着额角的汗。

马车动了起来,景聆掀起窗帘,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官员,轻叹了口气:“盛安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杜府离皇宫不远,沈晏为了避嫌,进杜府审查的都是由吴间带领的刑部官员。

景聆望向时诩,笑道:“侯爷,眼下正有个让你在皇上面前立功的机会,不知道侯爷愿不愿意抓住这个机会。”

时诩微微挑眉,微抬的下巴露出一股傲气:“你说。”

景聆放下手里的窗帘,说:“眼下皇上正为这事儿烦得焦头烂额,我今天去打探了太后的意思,太后是好面子的人,自己的寿宴出了这档子事,若是没个满意的交待,太后这一整年心里估计都过不去。”

“继续。”

“这事儿吧总得有人做替罪羊。”景聆的眼睛被从窗户缝隙中透过的阳光照得清透,“赵将军,动不得,杜大人,也动不得,陈王,更动不得。”

时诩轻捏着下巴,在脑中寻找一个合适名字,“那你的意思是……”

“替罪羊不就有个现成的吗?”景聆狡黠地轻笑,“大理寺里,不久躺着一个吗?”

“你是说……那个刺客?”时诩倏地抬起了眼,他轻点着下巴思忖了少顷,忽然笑了。

死人的嘴说不了话,可他既然曾经存活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景聆与时诩一拍即合,她道:“现在的证据对赵家是最不利的,我们得先借助这个刺客,帮赵家洗清嫌疑,这样,才方便皇上走下一步棋。”

时诩轻轻点头,当即就爽朗地应了下来:“好,我现在就去礁川一趟。”

景聆从家里取了衣物后没有回到兴庆宫,而是直奔皇后的未央宫。

沈愿正和绣娘讨论着绣工,听闻景聆前来,她手里的动作比脑子反应得更快。

沈愿瞬间丢下了手里的针,一边吩咐着她的贴身宫女阿曲给自己披上外衫,一边叫几个宫女出去备茶。

自从自己封后以来,景聆从来没有来过未央宫找自己,景聆此番前来,必然是有要事。

沈愿的步子迈得轻快,殿内的宫女也很懂事,沈愿出来时,景聆已经坐在圆凳上喝起了茶。

景聆见到沈愿,连忙起身朝她问安,沈愿脸上始终挂着笑,叫景聆不必多礼后,便坐在了木桌对面。

景聆轻抿了一口茶,道:“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来过娘娘宫里,竟不知娘娘宫里的茶这么香。”

沈愿也拨弄着杯盖,小心应付道:“这是今年的新茶,景小姐若是喜欢,可以带一些回去。”

“娘娘的好意我心领了。”景聆搁了茶杯,笑道:“好茶也要与合适的人一起品才愉快,我家中就我一人,总不能让那些小丫鬟们陪我品茶吧。还是等到我想喝的时候就来娘娘这儿,娘娘应该不会不欢迎吧?”

“景小姐说笑了。”沈愿笑容浅浅,眉目柔和,“景小姐愿意来本宫这儿常坐,本宫开心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欢迎呢?”

景聆弯起了眼,笑盈盈地说:“那我就放心了。”

沈愿微微垂下眸子,指尖轻捏着杯身,说:“不过景小姐倒是不常过来,今日来未央宫,可是有什么事吗?”

景聆看向沈愿,正色道:“娘娘聪慧,眼下的确有一件事情,想让娘娘出面帮忙。”

沈愿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只要不是什么难办的大事,她倒是不介意给景聆卖个顺水人情。

“景小姐但说无妨。”

景聆见她直接,便道:“皇上与太后二人原本也是母慈子孝,前几年却因为一些别的事情弄得剑拔弩张,此时太后的寿宴皇上用心良苦,也是想要缓和与太后的关系,我想娘娘您作为中宫皇后,应当是明白皇上心中所想的。”

沈愿缓缓点着头,随后遗憾地说:“不过可惜了,突然出现的刺客埋没了皇上的一片真心啊。”

“木已成舟,再说下去也只能惋惜。”景聆的目光从桌上的桂花糖上一扫而过,又继续道:“但是娘娘您作为皇后,此时亦然可以发挥您作为皇后的作用,为自己的夫君排忧解难。”

沈愿抬起温和的眼眸,忽然有些心动。她知道景聆是太后作为皇后培养长大的,虽然她没有坐上皇后的宝座,可对于宫闱内的事情,沈愿面对着景聆总觉得自惭形秽。

“还请景小姐指教。”沈愿道。

景聆微微勾起唇角,沈愿比自己想象中更配合自己,这让她放心了不少。

景聆道:“谈不上指教,都是一些刍荛之见罢了。皇上与太后的关系僵持不下,本就是长久积攒的结果,这原本就不是一次寿宴就能化解成功的。昨晚的宫宴被人搅黄了也没有关系,宫宴不是天天有,但是家宴可以每天都有。”

“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太后感受到皇上的真心,您不仅是大魏的皇后,也是太后的儿媳,若能以您自身的一己之力,让皇上与太后和好如初,这无论是对于皇室,还是对于大魏而言,都是莫大的幸事。”

“娘娘您觉得呢?”

沈愿沉浸在景聆的话中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她知道作为皇后的责任重大,可她一直不知道要怎样履行责任,发挥自己作为皇后的最大价值,现下景聆说的话,正好点在了她的心头上。

“本宫认为……你说得很对。”沈愿轻点着头,脑子里已经在盘算请皇上与太后一同吃饭的时间了。

“就明日晚上吧。”沈愿倏然看向景聆,“我这就安排下去,明天晚上设宴,让皇上与太后一起吃顿晚饭,到时候景小姐你也一起来吧。”

景聆淡然轻笑:“皇后娘娘邀请我,我倍感荣幸。”

“对了。”景聆看着沈愿兴奋的模样转了话题,“说来我与娘娘也是表亲,这私下里,娘娘还是不要一口一个小姐的唤我了,那样太见外了。娘娘不如,就唤我阿聆吧。”

“阿……阿聆?”

景聆淡淡点头。

沈愿洋溢在脸上的笑意更甚:“好……那就,叫阿聆吧。”

次日,沈愿一早就命人传了口信到兴庆宫,说要请太后晚上一同用膳,秦太后虽然嘴上不说,但兴庆宫中人人都能察觉到,太后一整天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沈愿把晚膳的地点定在了御花园旁的湖心亭里,这个时节的桂花开得正盛,沿着御花园一路都能闻到怡人的香味;那亭子背靠着一座假山,沈愿还请来了杂耍艺人来助兴,气氛更加热闹。

沈愿在亲自帮太后布菜,她掀起紫砂汤罐的盖子,老鸭汤的鲜香便随着腾腾热雾弥漫开来。

沈愿朝太后介绍道:“母后,今日上的这些菜式都是前天在寿宴上皇上为母后精心准备的,那日慌乱,儿臣猜到母后定然没有细细品尝,所以特地叫御厨复原了一桌子过来。”

秦太后掀起一只眼看向沈愿,道:“皇后有心了。”

沈愿淡笑道:“这主要是皇上的一片心意。”

沈愿说着便看向贺迁朝他递了个眼色,贺迁连忙端起一只碗起身,舀了碗汤轻轻放到太后跟前,恭敬道:“这山药老鸭汤是母后最喜欢的,做这道菜的厨子也是从夷州请过来的,特地按母后的口味做的。”

秦太后脸上渐渐漫上笑意,她少时不住在盛安,正是在夷州的外祖家长大的。

景聆见太后迟迟没有动作,便直接端了那碗舀了一勺子汤递到太后唇边,笑道:“皇上用心良苦,姨母快尝尝。”

面对着三个人的连番轰炸,太后最终也只能缴械投降,在三人的注视下含下那口汤。

太后舒畅地点着头,道:“是不错。”

“那姨母多喝一些。”景聆又忙不迭地舀着汤给太后喂。

汤喝到一半,沈愿又给太后介绍起了其他菜式,跟贺迁像是唱双簧似的,沈愿刚说完,贺迁就往太后碗里夹菜,很快,太后碗里就堆得跟个小山似的了。

这一顿饭吃得倒也是其乐融融,可还没来记得进行一个好的收尾,一个小内侍慌慌忙忙地进了御花园,与站在亭子外面的李贵耳语。

李贵朝亭子里欢乐的场景看了看,轻叹了口气后还是迈着小碎步挪进了亭子里。

李贵拱手道:“皇上,刑部尚书吴间大人求见,说是查到了与刺客有关的急事。”

气氛热烈的宴席上倏然沉寂,贺迁把刚夹起来的一块排骨放进太后碗里,他平和地把筷子搁在了碗上,看了看李贵,又转而看向太后。

“母后先吃,儿臣去去就回。”

贺迁已经准备起身,秦太后却叫住了他。

“欸。”秦太后抬起深邃的眼眸,浅笑道:“既然是跟刺客有关的事情,哀家也想听听,皇上不如叫他直接过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