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笼中雁 > 第三十二章 诏书

笼中雁 第三十二章 诏书

作者:以鹅传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秋的夜里露水重,时诩请阿绍在万平坊里吃了酒,俩人在酒桌上谁也不让着谁,时诩从暖香阁里出来时,阿绍已经摊在厢房里起不了身了。

时诩扶着墙出了万平坊,闭着眼背靠在墙边,感受着耳畔呼啸而过的凉风,纾解身上的酒热。

深更半夜,夏州城中一片阒静,路上的行人少之又少。

时诩呼吸着带着草木香气的冷风睁开了眼,撑起疲倦的身子朝客栈的方向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喝了酒产生了错觉,时诩总感觉身后的脚步声是在跟着自己。

武将世家赐予了他比常人更加敏锐的天性,时诩的手渐渐攀上了腰间的佩剑,离客栈越近,他脑中的弦便绷得越紧;他凭借着自己对夏州城街道的记忆多绕了几个弯,直到身后没了声音,他才拐出了巷子,进了客栈。

时诩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上了楼,整个客栈二层,就只有他隔壁的那间厢房里还亮着火光。

他记得今天下午那间屋子是还没有人住的,但时诩也没有多想,他疲惫地打了个哈欠,正准备打开厢房的门。

然而,隔壁那间厢房的门却突然被人拉开了。

时诩顿时警惕,右手已经攀上剑柄;可迈出房门的却是他再熟悉不过的身姿,时诩松开手里的剑,抬眼间便与那双漂亮的桃花眼相视。

景聆左侧的肩头轻靠在门边,露出慵懒之态,她打量着时诩,淡笑道:“侯爷,花酒好吃吗?”

景聆流转的眼波中透着妩媚,时诩上前两步,伸手想碰她的肩:“你怎么在这儿?”

景聆却皱起了眉头拍开了时诩的手,她倒退进门里,说:“就许侯爷在夏州乐不思蜀,倒不许我流连忘返了?”

时诩尴尬的手还悬在半空,感觉景聆的话听着像是在吃醋,他轻咳两声摸了摸鼻子,咂声道:“景小姐这话听着酸溜溜的。”

景聆微微侧身,风情万种地看了时诩一眼,随即轻哼一声走进了屋里,时诩像是得到了某种允许,也跟着她进屋。

房门一关,景聆的后背就贴上了滚烫的胸膛,强有力的臂膀穿过她的手臂箍上了她的腰,景聆动弹不得,潮热的呼吸在她脖颈边喷洒,惹得她耳尖发烫。

时诩的脸埋进了景聆的肩颈,景聆摸着时诩的脑袋转身,时诩也抬起了头,二人的目光在咫尺之间摩擦,在看不见的地方激发出火花。

时诩喉头微滚,箍在景聆腰身的手渐渐抚过她的后背,扣着她的后脑微微倾身,时诩带着目的性的眸子紧盯着景聆的唇,他的脸离景聆越来越近,景聆却突然眉头一皱,用食指贴在了时诩的唇上,打断了他的动作。

时诩身体一僵,疑惑地看着景聆。

景聆并不讨厌和时诩亲近,可此刻他身上夹杂着脂粉香的酒气却叫她感到厌烦。

景聆粲然笑着,道:“侯爷先告诉我,你今天碰了几个姑娘。”

时诩看着景聆灵动的眼,心里燃起的火令他来不及多加思考。时诩抓住她的手腕将她的手从唇上挪开,低笑道:“本侯今天就碰了你一个姑娘。”

言罢,时诩便抚着景聆的脑袋狠狠地贴了上去,屋内的氛围再次变得火热。

时诩拥紧了景聆,一股劲儿地朝前面推着她,碰掉了茶杯,绊倒了圆凳。

景聆手忙脚乱地攀着时诩,忽感身后已经没了退路,时诩勾起唇角朝她身上一压,便将她扑倒在床。

景聆忽感腰间松弛,拽着时诩的臂膀用力翻身,二人体位翻转,景聆摁着他的肩膀突然支起了身子,盯着他急促喘息。

景聆也滚出了薄汗,她抓着时诩的手从腰间扯下,戏谑道:“侯爷急什么?我还有事情要问侯爷。”

景聆从时诩身上挪了下来,从他手里夺过腰带系上,不紧不慢地走到桌前倒了两杯茶。

时诩身上还热着,可他也看得出景聆已经没了要跟自己继续的意思,便也下了床,接过景聆递来的茶杯坐到对面。

景聆吹了吹茶面上的热雾,面色从容地抿了口茶水,抬眼看向时诩说:“听说皇上让侯爷查案子?”

景聆既然已经赶回了夏州,那便说明她已经了然其中缘由,时诩也没打算瞒着她。

时诩点头,说:“是。”

“是什么案子?”景聆有些迫不及待。

时诩的手指在杯口摩挲,他道:“皇上叫我来查曹青云,说是有人弹劾他与山匪勾结,在夏州横征暴敛。”

“这个案子……”景聆的左手手肘撑在桌上,垂着眸子,捏起了下巴,看上去若有所思。

时诩见状,便知道这个案子不简单。他把茶杯搁到了桌上,正色说:“怎么了,这案子有什么问题吗?”

景聆依旧还在思忖,面色凝重,少顷,她才望向时诩开了口:“这案子,你一定得如实查办。”

时诩不解,但他松懈地笑道:“这是自然。”

景聆在茶杯底部点了点,认真地说:“这案子皇上以前派人查过,不算是新案子。”

“派人查过?”时诩严肃的神色掩盖住了嬉皮笑脸,“什么意思?”

景聆摁着额头静默地思索,她娓娓道:“大概是三年前吧,刑部有个员外郎也向皇上告发过曹青云官匪勾结,皇上派了当时还在做监察御史的高唤,也就是现任御史中丞来查案,可最后高唤不但没有说曹青云一点不好,反而对他大肆夸赞,而那个上奏的员外郎……”

景聆抬眼看向时诩:“被皇上处死了。”

时诩被景聆看得周身一僵,他脑子里面空了一刹那,又迅速回过了神来。

时诩说:“那这次皇上派我来……”

景聆看时诩面露紧张,她却笑了。

景聆毫不在意地耸了下肩,端起茶杯说:“侯爷放宽心,该怎么查就怎么查。若曹青云真是个清官,侯爷便把曹青云的功德禀告给皇上,若他是个污吏赃官,侯爷也算是为民除害;侯爷需要做到的只有一点,就是诚实。”

言罢,景聆便将茶水含|入口中,垂下的眼眸中情绪复杂。

依照景聆对贺迁多年的了解,她绝不相信在净瑶公主的车马在夏州被劫的同时,夏州的刺史被人告发两件事能如此巧合地发生;贺迁从来不会走无用的棋,也不会只是一个刺史为官不仁这么简单,他派时诩来查案,必定另有目的。

“我知道了。”时诩沉声道。

景聆茶杯轻搁上桌,继而扶着桌沿起了身,她揉着眼睛道:“好了,我要交待给侯爷的也就是这些了,我乏了,侯爷出去吧。”

时诩望着景聆寡情的背影蓦然站起,圆凳伴随着他鲁莽的动作倒了下去,碰出一声闷响。

时诩捏着花样简单的桌布有些难以置信:“你赶我走?”

景聆背对着时诩褪了外衫,转身时,微暗的烛火映出她脸上棱角分明的精致骨骼感,她随手抓了自己的香囊走向时诩,停在他跟前细细打量。

时诩被景聆审视的眼神盯得不快,他正想开口说话,可景聆却抢在了他的前头。

“也不知道侯爷平时用的什么脂粉,这味道当真是……”景聆的食指停在时诩的衣襟上,沿着针脚滑过胸膛,停在他的心口处,“俗不可耐。”

时诩的身体僵了僵,景聆指尖的撩拨令时诩心动不已,可她嘴里说出的话却不好听。

景聆抬起了头,她讥讽地笑着,轻声道:“侯爷若想与我亲近,不如先把这难闻的味道处理了吧。”

景聆微眯着眼唇角微勾,手掌朝时诩前胸不轻不重地一推,顺势把手里的香囊也一并塞进了他怀里。

时诩站在原地愣神,手里捧着从胸口滑落的香囊,而景聆已经吹熄了蜡烛,不管不顾地上了床。

时诩眼前一片漆黑,他抓着景聆的香囊放到鼻子前嗅了嗅,这味道与先前名贵的浮月香不同,像是混杂着的花果香气,清新怡人。

他又抓着自己的衣袖嗅了嗅,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与那香囊一比,自己身上的味道的确不好闻。

时诩揉捏着那个鼓囊囊的香囊不由自主地扬起了唇,记得他从前最看不惯的就是景聆这副看谁都低人一等的矫情做派,可现在看来,他竟打自心底地感觉有几分可爱。

最后时诩还是回了自己的房间。

午夜,黑云密布,星子漫天。

阿绍被几个小兵扶回了营房,吹了一路的冷风,他的酒醒了大半,只是身体依旧瘫软不听使唤,他明明记得,那酒没有这么烈的。

阿绍胡乱嘟囔着一头扎进了床上,像条蚯蚓一样又缩又爬,身上的被子盖了又掀,来回折腾了许久才终于找到了一个舒服的睡姿。

杨骁就住在阿绍隔壁,听到动静后便沉着一张脸走了出来,身上的气压极低,从阿绍房里出来的两个小兵看到杨骁,连忙行了军礼。

杨骁朝漆黑的屋里看了一眼,漠然道:“阿绍今天去哪了?”

一个年纪尚小小兵道:“我们是从暖香阁把阿绍哥接回来的。”

“暖香阁?”杨骁一边念着,眼里闪过一瞬锋利。

两个小兵告退后,杨骁在栏杆边独坐了许久,盯着远方凹凸不平的屋檐,扶着烟枪吞云吐雾。

直到后面来人在他肩上披了一件斗篷,杨骁才拉回了思绪,朝身后望去。

“阿皎。”杨骁腾地站起,身上的斗篷随之滑落,他满目温情地看着眼前的女子,说:“你怎么出来了?”

乔皎捡起斗篷系在杨骁身上,说:“这几日转凉了,乘云你要多注意身体。”

杨骁把烟枪搁到一旁,随之握住了乔皎微凉的手,捧在手里搓揉:“外面风大,还是进去吧。”

乔皎轻轻点头,杨骁便揽着她的肩进了营房。

乔皎随口道:“阿绍今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他去哪了?”

杨骁扶着乔皎坐在榻上,拉过被子,道:“说是去暖香阁吃酒了。”

乔皎有些惊讶:“他自己一个人去的?”

杨骁摇了摇头,把热茶放到乔皎面前:“估计,是跟武安侯一起吃的酒。”

“武安侯?”乔皎更加吃惊,温柔的杏眼都睁得格外圆,“武安侯不是回盛安了吗?”

杨骁长长呼出一口气,思忖着道:“他没回去,我今天晚上还在东街见到他了,也是从万平坊里出来的。”

“啊?”乔皎顿时捂住了嘴,惶恐地说:“他不会……是察觉出什么了吧?”

杨骁看向乔皎,轻抚着她的后背,宽慰道:“阿皎你放心,即使是察觉出了什么,也跟我们没有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