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笼中雁 > 第二十六章 山匪

笼中雁 第二十六章 山匪

作者:以鹅传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暴雨下了一夜,一直到次日清晨雨势才变小。

天上还下着毛毛雨,可前往夏州的脚程已经不能再耽搁了。

景聆的体格本就纤瘦,挤在一群糙汉子里更是格格不入,时诩怎么看怎么奇怪,路走到一半,时诩便让她坐到了赤霜背上,自己下马走了一路。

当然,景聆上马前时诩还特地朝她身上嗅了嗅,防止景聆又带着自己不认识的诡秘香料。

据夏州刺史曹青云上疏,净瑶公主的车队是在鹿山一带遭遇的流匪,此刻夏州府折冲都尉杨骁已带兵将鹿山包围,时诩进入夏州境内后便直奔鹿山。

夏州放晴了一日,待时诩赶到鹿山时已经到了正午,天色又变得昏沉起来。

鹿山脚下还有许多辆雕砌着满丘花样的马车,马车上空无一人,可运货的车上却是一件货物没有少。

时诩扶景聆下了马,在山路边等候良久的曹青云一见到时诩就提着绛红官袍,一连跨着几个水坑,踉踉跄跄地走到了时诩跟前。

关于这曹青云,景聆几年前就听过她的名字。他与寻常官员不同,寻常百姓入仕要么是通过科考步步攀登,要么通过他人察举成为官吏。可曹青云能坐到这夏州刺史的位子上,还得仰仗着他有一位好夫人。

先兆丰帝登基初,大魏尚穷乏,可大魏南北两境征伐不断,国家财政收支岌岌可危,当时还在做吏部尚书的姜宪便给兆丰帝想了个好办法。

大魏商贾向来地位低下,即使是家财万贯,却依旧被士族看不起;姜宪便向兆丰帝提议向大魏各巨贾出售“墨敕”,让商人家中的子弟也能谋个一官半职;而曹青云,正是“墨敕”下的产物。

曹青云的夫人乔氏是半个满丘人,家中靠在满丘和大魏之间走镖赚了不少家底。曹青云科考八年,年年失利,终于在他二十六岁时遇见了比自己小十岁的乔氏,在二人结婚后,曹青云的丈人便给曹青云买了个小官,不想他竟真是块做官的材料,年年考核评绩都在中上,慢慢地也就爬到了夏州刺史的位子上。

景聆的脚刚在地上落稳,抬眼间就看见曹青云一脸谄媚地朝时诩拱手:“侯爷您可来了,下官曹青云在此地等候侯爷多时了。”

时诩抹着眼皮上的水珠,面无表情地扫了曹青云一眼,望向云雾缭绕下阴沉沉的鹿山:“山上情况如何?”

曹青云指着半山腰,道:“皇上下旨令侯爷来剿匪,我夏州上下亦是听从皇上旨意,那山腰上就是鹿山黄云寨,杨折冲已经带夏州府府兵围剿了两日,黄云寨易守难攻,杨折冲在山上吃了不少亏也没能拿下,那山寨大当家管世良声称要见到朝廷派来的大官,才肯出来。”

时诩轻声一笑:“匪徒果真猖狂。”

“是啊。”曹青云佝着身子跟着时诩转身,时诩一边交待荣英整兵一边给曹青云留了只耳朵,“这黄云寨上原本的土匪头子名叫徐渺,是夏州地界上的一霸,也算是个侠盗,常年蜗居在鹿山山头上,不劫穷苦人家。”

曹青云跟着时诩上山,边走边说:“一个月前,那个叫管世良的带着一群灾民从千州逃进了鹿山,占了徐渺的地盘,二人打了一架,结果那徐渺竟然输了,管世良就成了大当家,这一个山头的土匪现在都归管世良了。”

下着细雨的山路泥泞难走,时诩让景聆上前走,自己在后面盯着她落脚的地。

走到半山腰时雨恰好停了,黄云寨外堵满了夏州府的府兵,杨骁叫他们在黄云寨十里外安营扎寨,像是要打持久战的。

夏州府的折冲都尉杨骁三十出头,曾是东北道行军大总管夏侯烈手下的一个斥候,五年前东郝国犯境,杨骁在千州守卫战中守城有功,擢升为夏州府折冲都尉。

杨骁朝时诩行了礼,道:“侯爷,我们已经在这里围了两天了。”

“你们在这里见到过净瑶公主吗?”时诩倒退着步子看清黄云寨的全貌,皇帝给他下的旨意一是要救回净瑶公主,二是剿匪,剿匪前,他得先确定净瑶公主的生命安全。

杨骁是个粗嗓门,他回道:“没有,那土匪头子连我们都不见,说是等着您的。”

“他想见我,”时诩缓缓看向杨骁,“我就一定要去见他吗?”

时诩这话说得令杨骁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时诩又转过了身,道:“你们这个营地太小了,我带人去两里外重新扎个营。”

杨骁连连说好:“那我们这里要不要也跟着侯爷一起挪过去?”

时诩笑着摇头:“不必,扎了又拆累人,这两天先让他们养精蓄锐。”

时诩的笑意中带着胸有成竹,他拉过荣英交代了几句,荣英领了命,带了一小队兵下了山。

景聆的目光一直跟着时诩的身影来回晃动,她走上前去,忍不住问道:“你不去救净瑶公主吗?”

“救啊,当然要救。”,时诩望向景聆,他知道景聆不放心,又说:“可救人也有救人的方法,你信我吗?”

景聆仰头望着时诩,在他疲惫的双眼中寻找到了一丝希冀,这两天二人都没有好好休息过,景聆看着时诩的脸,都感觉他看着成熟了许多。

景聆微抿着起皮的唇,点了点头。

时诩是名震满丘的少年将军,在行军打仗这一点上,她是相信时诩的。

可景聆心中的担忧丝毫未减,或许是贴近黄云寨的缘故,她能感受到她离贺眠很近,可越是这样,她越是担心。

“侯爷,有一件事情,这一路都在困扰着我。”景聆微垂着眸色沉思,听见跟前的少年身上发出几声铁甲撞击的脆响,他像是在解着什么。

“你说。”

景聆道:“按理说,从满丘到盛安走的是千州的官道,若不是因为千州发了水患,满丘的车马绝不会走到夏州来绕远路,而我刚才看山下的车马中货物犹在,这就说明那群劫匪就是冲着人来的。”

“你说的不错。”时诩手里动作停下,望向景聆,“所以他们另有目的,净瑶公主在他们手中,暂时应该是安全的。”

听到这话,景聆立马昂起了头,是啊,她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

景聆看到时诩冲自己笑了一瞬,接着,她便感到手中一沉,低头看去,时诩把日悬剑塞进了自己手里。

时诩平静地说:“这剑你拿着,防身。”

景聆不自觉地眨了眨眼,据说这把剑曾是时诩父亲的佩剑,那天在庙里问他要他还不给,现在他倒是大方。

景聆再次抬眸时,时诩去了别的地方忙活。

天色渐晚,曹青云请了自己府里的厨子,说是给时诩接风洗尘,夏州府的营帐里一时炊烟袅袅,菜香阵阵。

鹿山,黄云寨。

傍晚的风往东北方吹,酒足饭饱的管世良刚在石榻上躺下,就嗅到了一股饭菜的香气,管世良吧唧着嘴起身,想看看是谁在背着他开小灶。

路还没走几步,就碰上了从门外匆匆赶来的亲信元靡,元靡面露喜色,用带着满丘腔调的话音道:“大当家,朝廷派的人来了,是武安侯时诩。”

“时诩?”管世良坐回榻上点了烟枪,“就是那个十八岁的毛小子?”

“是,就是他。”元靡躬腰点头,话音里透出一股狠劲。

“哼。”管世良吐出白雾,粗粝发红的手指朝酒杯上敲了敲,“毛都没长齐就封候?还不是因为有个好爹。”

元靡会意给管世良倒了酒,他赔笑道:“大当家您说得没错,不过他能挂帅与满丘一战,大当家还是不要过分轻敌的好。”

管世良酒杯握在手中,脸色却变得难看,他将冷冽的酒液灌入喉中,把酒杯狠狠地搁在桌上,怒道:“你们三王子被他打怕了,我可不怕他!未及弱冠,难道还敢在老子面前耍横?”

元靡是满丘三王子的谋士,此前时诩和景啸大破满丘得胜归来,破的,就是这位三王子。

主子被人骂了,元靡心里也不好受。他被管世良吼得面露菜色,唇角微动正想辩解点什么,可管世良却不给他机会:“不过他既然来了,怎么不来找我,不会是临到阵前露怯了吧?”

元靡干笑,又给管世良添了杯酒:“许是今日天色已晚,他从盛安一路赶来也累了,明日才会来找大当家您吧。”

管世良也乐了,他笑道:“什么武安侯?金贵得跟个黄花大闺女似的,那我就再等他一晚上,看他明日,能在我面前玩什么花样。”

可第二日过半,管世良依旧没有等到时诩,更让他勃然大怒的,是山寨中两个小土匪在后山听来的对话。

那两个小土匪,一个叫大虎,一个叫蒜头,蒜头是管世良的侄子,才十二三岁。

大虎手舞足蹈地说道:“我和蒜头刚才在后山撒尿,遇见了几个上山的兵,那个兵说他们家侯爷根本就不把咱大当家放在眼里,他才不会来找大当家,他们侯爷正在谋划着明天来咱们山寨偷袭,要把咱们一举剿灭。”

“什么?”管世良当即就气得一脚踹翻了榻前的石案,酒肉烟枪滚了一地,“他们当真这般说?”

“是的,舅舅,我也听见了。”蒜头杯管世良吓得倒退了几步,乖巧地点着头。

“他娘的狗儿子。”管世良咬牙切齿地笑了几声,双手叉腰,“好!很好!既然时诩想着明天来偷袭,我就让他没有这个机会偷袭!”

管世良瞠目切齿地扯下木架上的虎皮披风,提起架在墙边的狼牙棒就往外走,恰在此时,管世良又遇上了元靡。

元靡看他怒气冲冲,又看了一眼屋内的狼藉,连忙拉住了他的胳膊,讨好地笑道:“大当家这是怎么了,怎么还拿上兵器了?”

管世良瞪了元靡一眼,胳膊一使劲就甩开了他,他把狼牙棒扛上肩,吼道:“盛安小儿要对老子耍阴招,老子这就要去探探他究竟有何能耐!”

管世良说完话就大步流星地往外冲,元靡也急切地追了上去,匆匆说:“大当家,那时诩向来阴险狡诈,你如此冲动,就是中了他的奸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