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笼中雁 > 第十四章 赏赐

笼中雁 第十四章 赏赐

作者:以鹅传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诩沉闷地拾起了地上的香囊,然后推上了门。

崔宛坐在书案前,撑着一只手按着太阳穴。

“母亲。”时诩走到她跟前轻唤。

崔宛抬起眼睛看他,一眼就看见了他脸颊上醒目的红印。

崔宛无奈地叹了口气:“你没皮没脸就算了,人家姑娘不要面子吗?我若是景聆,我也打你。”

时诩慢慢抬起头,试探着问:“母亲是从什么时候在外面的?”

崔宛坐正了,说:“我一直都在外面,你们俩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听见了。”

时诩平日里脸皮厚,可想到自己对景聆说的话被自己的亲娘听见了,依旧感觉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崔宛道:“你有事找她好好说就是了,说那些话做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是太后的人,她现在回去了,还不知道会怎么在太后面前编排你呢!”

时诩无所谓地摸了摸头发,说:“随便她怎么说,我只是陈述事实罢了。不过看她那副怂样,她明天估计是不会来北宁府了,我还清净。”

时诩说得没错,第二天景聆的确没去北宁府,而是一大早就被一道圣旨请进了宫。

景聆昨夜并没有哭太久,可她面皮薄,早上醒来,眼睛依旧是泛着红微肿的。

景聆刚到大明宫前就被久候在外李内侍领进了内殿,贺迁原本还埋在一堆折子里批红,一听见门口的动静,连忙就搁下了笔。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景聆心里不由得生出了几丝酸楚,但很快,景聆又收敛了脸上的异样,朝贺迁福了福身:“参见皇上。”

贺迁快步走到景聆跟前扶住了她:“免礼。”

贺迁目不转睛地盯着景聆缓缓昂起的脸,心疼地说:“哭过吗?眼睛红红的。”

景聆淡笑一瞬从贺迁手里抽回了手,挡了挡眼睛说:“没有,昨晚没睡好罢了。”

贺迁叹了口气坐到了玫瑰椅上,又敲了敲桌案,示意景聆也坐。

景聆一边落座,一边听着贺迁说道:“听说你昨天去给太后请安了,怎么不顺道来看看朕?”

李内侍给贺迁和景聆上了两盏茶,又放了几碟景聆爱吃的点心到桌上就退出了内殿。

景聆不自觉地端起茶盏,挡在脸前轻吹着茶面上的热雾,道:“昨日我离开时太晚了,怕打扰到皇上,就没有来。”

自从沈愿封为皇后之后,原本隔三岔五就会找自己的景聆也许久都不会来大明宫一趟了,再加上自己平日里政务繁忙,除了节日和宫宴,贺迁基本见不到她。

贺迁若有若无地感觉景聆在避着自己。

可这,也怪不了景聆。

贺迁自嘲一笑,说:“阿澈哥哥现在政务繁忙,也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日日都找妹妹了,可阿澈哥哥还是希望,妹妹有时间了可以多来看看哥哥。”

景聆微微攥紧了裙摆上的薄纱,贺迁这番话说得她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些年与贺迁一起度过的总角时光依旧历历在目。

景聆抬眼冲贺迁一笑,放下了手里的茶,淡淡道:“自然。”

贺迁也淡笑着,可在景聆说完话后,二人之间又陷入了尴尬的沉寂。

贺迁用余光瞟着景聆,说:“其实今日召你来是有东西要给你。”

景聆望向贺迁,露出一抹苦涩的笑。

果然又是这样。

封后大典后,贺迁比从前更加频繁地给景聆赏赐,凡是外面进贡的好东西、稀奇玩意儿,景聆总是头一份得到的。

景聆心中烦闷,当年的诺言,她原本是可以当作贺迁不记得的,可贺迁一次又一次的用实际行动证明他记得,并且他觉得对自己有愧。

给自己这么多赏赐,贺迁也只不过是在求一份心安。

贺迁唤了李内侍,接着,几个内侍和宫女分别端着几样不同的金银器走了进来。

贺迁笑道:“阿聆,这些是波斯国今年进贡的贡品,你不是一直都喜欢这些吗?所以朕挑了几样好的送给你。”

景聆搁了茶盏,草草地扫了一眼面前的那堆金光闪闪的物件,心里并没有起多大的涟漪,她起身朝贺迁福了身:“多谢皇上赏赐。”

许多年前,景聆的确很喜欢这些东西,因为她久居盛安,这些从外面传进来的东西总是能满足景聆对外面世界的幻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东西景聆越见越多,渐渐地,也就淡了。

贺迁笑着从一个宫女的端盘中拿起一个镂花金镯,上面还镶嵌着各色宝石,别有一番异域风情,在整个大魏都罕见至极。

贺迁迫不及待地走到景聆跟前,牵起她的手就把这镯子戴在了景聆的手腕上,贵气的金更衬得她手腕雪白,格外好看。

“朕一看到这个镯子就觉得,整个大魏,只有聆儿你才与这镯子相配。”贺迁满意地说道。

可景聆却连忙抽回了手,宽大的袍袖立马就盖在了景聆的手腕上。

景聆攥着衣袖,低着头道:“多谢皇上。”

贺迁愣了愣,也感觉自己刚刚的举止似乎不妥,一双手不知该往哪里放,索性背到了身后。

二人之间正尴尬,李内侍却突然掀帘走入,告诉贺迁皇后带着太子来请安了。

景聆顿时如临大赦,道:“既然皇后娘娘来了,那阿聆就不打扰皇上了,阿聆告退。”

贺迁望着景聆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句挽留的话,毕竟外面天热,把皇后和太子晾在外面,反而给景聆招来嫌话。

贺迁忖度着,最终道:“好,那你先回去吧,这些东西朕会派人送到镇国公府的。”

景聆朝贺迁福了福身,没再说一句话就转身离去了。

出了内殿的门,景聆就看见了迎面而来的皇后沈愿和太子贺暨。

景聆垂着眸子先给沈愿行了礼:“参见皇后娘娘。”

面对着景聆,倒是沈愿有些受宠若惊,毕竟关于皇后之位,一向都是二人心中的一根倒刺,平日里沈愿也是能不单独撞见景聆就不撞见,能绕道走就绕道走。

沈愿勉强地笑了笑,拧着食盒的手也紧了紧,说:“景小姐免礼。”

说完,沈愿又推了推身旁的贺暨,道:“给表姑问安。”

太子贺暨今年不过四岁,朝着景聆扑闪着大眼睛,甜甜地问了句安。

景聆微微躬身摸了摸贺暨毛茸茸的脑袋,这孩子的眉眼和贺迁生得真像。

景聆见沈愿眼下有两抹脂粉都盖不住的乌青,便冲着贺暨道:“你母后看着有些倦态,是不是被你闹的?”

沈愿笑了笑把贺暨揽到身后,说:“跟他没关系,这不是过段时日要去行宫避暑吗?太后娘娘就让本宫着手安排后宫嫔妃的居所,只是她们各有各的想法,偶尔也有对本宫安排不满意的,而且这次,陈王和臻交公主也要来。”

“陈王?”景聆眼下微动。

陈王贺辽,与其母李姬久居封地客川,自贺迁登基以来,除了逢年过节,他便再也没回过盛安;而臻交公主贺思瑾,就是贺辽的亲姐姐。

贺辽人虽不在盛安,可朝堂内依旧有不少与贺辽私交甚笃的朝臣,他此番回来,想来又能在朝堂内掀起一番风云。

只是这事情连沈愿都知道,太后竟然对自己只字未提。

景聆眸色微沉,道:“那确实是辛苦娘娘了。”

沈愿摇摇头,说:“无妨,在其位谋其事,说来景小姐年年都是会与太后一道来行宫避暑的,小姐今年可是也与往年一样,跟太后住一处?”

景聆微微一顿,若不是沈愿现在提起,她都快忘了太后的叮嘱了,她今年不能与太后住一处。

景聆道:“不了,我今年不与太后住,还劳烦娘娘给我安排个好住所。”

沈愿得体地笑道:“不劳烦,这是本宫应该做的。”

景聆望见外面被太阳炙烤的地面,意识到二人已经说得太久了,贺迁还在内殿等着沈愿,便道:“娘娘,皇上还在里面等着您,我就不耽误娘娘了,景聆先行一步。”

沈愿朝景聆点了点头:“那我们下次再聊。”

“好。”

在沈愿进了内殿后,景聆也匆忙地出了大明宫。

马车行出了承天门恰逢正午,承天门街上的人也比早上多了不少,马车行得缓慢,又走走停停的,晃得景聆头晕。

折柳看景聆面色不佳,便掀帘问了马夫情况,得知是前面出了事,景聆便让马夫绕路回家。

景聆的马车刚拐进第三横街,承天门街上轰隆隆地就传来了一阵马蹄声,赤色的马背上,少年身着甲胄,红色的披风随风卷起,铁甲随着晃动发出几声激烈的脆响。

街上的众人听到这重蹄声,当即就拥挤着让出了一条宽道,赤马一路无阻,停在了正川酒楼前。

时诩翻身下马,他一路来得急,额头上的汗跟水一样,把红发带浸成了暗红色。

时诩大步跨进了酒楼,一进门就踩到了一块碎杯子的瓷片。

时诩眉头紧皱着,周身都散发着与燥热天气截然不同的寒冽气息,惹得酒楼大堂里围观的客人纷纷侧身,不敢说话。

大堂里一片狼藉,尤其是靠着窗子的两个桌子,更是歪七扭八,几条长凳东倒西歪,挡在两桌间的屏风也倒在了地上,还破了几个扎眼的大洞。

而屏风两侧,右侧被两个狼狈不堪的小厮拉拽着的红衣少年,正是时诩的堂弟时溪。

时诩攥紧了拳头大步朝着时溪走去,他今天饿了大半天,好不容易下了训刚准备吃个饭,时溪身边的王梁就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北宁府,说自家少爷跟人打起来了。

时诩脑子里一团乱,这时溪从小在家里的兄弟间就是个刺头,全家上下除了他爹时观谁都治不了他,可偏偏时观又在战场上受伤断了腿,所以时观就把他送到了礁川赵家磨砺。

可这原本应该待在礁川的人怎么突然就出现在盛安了?

时诩一问才知,时溪在礁川跟赵其将军吵了架,他一时负气就跑回来了,今天早上刚到的盛安。

而时溪跟人打架的理由更加离谱,竟然是因为一碟菜。自己先点的菜,店小二先给邻桌上了,时溪不服气,就跟人家打起来了。

“臭小子……”

时诩走到时溪跟前长臂一伸,抓着他的衣领就把他半个人都拧了起来,捏起拳头就要往他脸上招呼去。

“哥,别打!”时溪两只手挡在脸前,歪着脸大喊,“是他们先动手的!”

“哟,这不是武安侯吗?”

时诩手里的动作一顿,时溪乘机扒开了时诩的手,闪身躲到了一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