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笼中雁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结局

笼中雁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结局

作者:以鹅传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墙外面的时诩并没有听清景聆的话,但那熟悉的话音与腔调依旧令他心头一颤,那宛如乱麻一般的心里,终于被解开了一个结。

“景聆……”时诩扔掉了手里的石头,抑制不住地喊了出,

一旁的程卫脸色一变,连忙跳起来捂住了时诩的嘴,“祖宗,小点声……”

时诩憋红了脸,“嗯嗯……”

程卫面露无奈,这才放开了时诩。

“子定,是你吗?”

墙的另一边传来了景聆询问的声音。

时诩扒开了程卫的手,猛吸了两口气后,才贴在墙边,压低了嗓音,“是我。”

另一边的景聆显然是惊讶了一瞬,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是绛微带我来的。”时诩背对着墙壁坐了下去,景聆的话音像极了山中的一池泉水,浇灭了时诩心中的焦灼,“你还好吗?”

“嗯,挺好的。”

时诩心里松了一口气,他轻轻阖上眼眸,在脑海里想象着背对着自己的景聆与自己说话时的模样。

她一定是噙着浅浅的笑意,像自己一般背靠着墙壁,凝视着天边的那团火烧云,从喉间溢出轻言细语。

“皇上没有为难你吧?”时诩平静地问着,仿佛是像往日一般在府里与景聆聊天一般。

“没有。”

“那就好。”时诩眼睑微垂,唇角不自觉间微扬。

“那你呢?你一定去找皇上了。”

“嗯。”时诩轻笑一声,话音中带着苦涩,“皇上不愿见我,你说,我是不是很没用?”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不要担心我,我一切都好。”

景聆温柔的话音挟着夏日清凉的晚风吹入时诩的耳蜗,温暖的暮光打在他的侧脸上,使他面部的棱角显得分外柔和。

与这样温馨的场景截然相反的是站在一旁的程卫,他张望着四边的长街,踌躇几次后,终于对时诩开了口。

“子定,快到用晚膳的时辰了,待会儿该有人来了。”

时诩沉浸在蜜罐子里的思绪被倏然拉回,他抬眸看了程卫一眼,喉头微动,“好。”

时诩侧过脸去,带着笑意对墙那边的景聆道:“我得走了,你照顾好自己,我很快,就带你离开。”

话音一落,时诩抵着墙站了起来,而墙后面也在他即将迈步的同时传来了声音:“我等你。”

时诩微低着头,双唇紧抿,涌入鼻腔中的酸涩直冲脑门,让眼眶也浸上了温热的湿意。

时诩走到程卫身侧,道:“今日谢谢你了。”

程卫一边走一边摇头道:“子定不必谢我,若是没有皇上的默许,我也不敢带你进内廷啊。”

时诩看着程卫的侧脸,心里愣了愣。

景聆紧靠着墙,就像是靠着时诩笔直坚硬的后背一样。不知为何,即便自己与时诩没有看到对方,但在听见时诩的声音后,景聆感觉心里安稳了不少。也是到了这时,景聆才恍然大悟,原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己与时诩,早已互为软肋。

景聆回到屋中摆弄了一会儿那些香料后,御膳房送着晚膳进了凌藻宫,景聆看着那一桌子的菜,心里隐隐感到不对劲。

景聆道:“这么多菜,是还有谁要来吗?”

小玉福了福身道:“是皇上,但皇上还在处理政务,他说夫人您可以先用膳,不必等他。”

景聆坐回了榻上,挑开首饰盒,拿起一支银簪把玩,“我还是等等皇上吧。”

贺暨并没有让景聆等太久,一盏茶还未凉,殿外就传来了内侍的吆喝声,景聆也放下手里书下了榻,在贺暨进屋的时候向他行礼。

“表姑不必多礼。”贺暨扶起了景聆,走到桌旁坐下,“表姑怎么还未用膳?”

景聆坐在贺暨对面,端起碗给贺

暨舀了碗鸡汤,“皇上没有来,表姑不敢独自用膳。小心烫。”

贺暨接过热腾腾的汤碗,说:“表姑是从什么时候起,对朕也起了畏惧之心?”

景聆夹着菜,说:“皇上是大魏天子,表姑是大魏臣民,臣民对天子,本就是心存敬畏的。”

贺暨俊朗的眉宇间露出遗憾的神采,他捏着勺柄搅了搅热汤,说:“可朕,也是表姑的侄子。自从父皇崩逝后,朕便是被表姑与姑父看着长大的,表姑对朕除了君臣之情外,难道就没有亲情吗?”

景聆手里的动作一停,看向贺暨的眸子里映出闪烁的火光,她微笑着说:“皇上如今把表姑禁足在这凌藻宫中,还与表姑谈什么亲情呢?”

自己当年真没有看错,这贺暨不仅与贺迁长得像,就连行事风格都如出一辙,更可怕的是他如今尚且年少,便已将前朝众臣在朝廷中驱逐了个干净,若是再假以时日,时诩还在他身边效命,与伺虎有何区别?

二人面面相觑,贺暨面色微沉。过了少顷,贺暨倏然发出一声轻笑,放下了手里的汤匙。

贺暨带着歉意的笑腔道:“此番的确是委屈了表姑了,只是朕年纪尚小,目光短浅,目前也只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得到一些东西了。”

“既然是皇上的计谋,表姑委屈什么呢?”景聆继续吃着饭,从容不迫。

贺暨眉头微皱,笑得无奈又惋惜。

景聆道:“那在得到那些东西之后呢,皇上准备怎么做?”

贺暨回道:“在那之后,朕会放表姑离开。”

景聆柳眉微挑,“那武安侯呢,皇上会怎么对他?”

贺暨缓缓一愣,将筷子轻轻放在碗沿上,他看见了景聆藏在袖口中一闪而过的银光,房间内再次恢复静默。

景聆抬起眼眸,直勾勾地看着贺暨,等待他的回答。她早已经褪去了年少时的稚气,眉眼间皆是凌厉。

片刻后,贺暨将目光挪向别处,薄唇微启:“他是人尽皆知的大魏功臣,朕不会蠢到去动他。”

“在暗处也不会吗?”景聆接着问。

贺暨深深地吸了口气,“不会。”

景聆轻点下巴,收敛了眼里的寒光,“我相信皇上。”

“但是,朕也有一些要求,希望表姑能替朕做到。”贺暨缓缓道。

景聆道:“皇上请讲。”

贺暨沉声道:“朕不会处置武安侯,但朕也同样不希望再在大魏朝堂上看见他。”

景聆端着碗,拖着碗底的食指微动。

贺暨的要求虽然苛刻,却正中自己下怀。

景聆轻应一声,道:“表姑会与侯爷说的,皇上放心。”

贺暨点了点头,也像是松了口气一般,神色缓和了不少。

聊完这几句后,二人便没在饭桌上再说一句话,贺暨用完晚膳后又交代了凌藻宫的宫人几句,让他们照顾好景聆,而后便离开了凌藻宫。

而后的半个月,贺暨偶尔会来凌藻宫给景聆送东西,时诩也日日都跪在明华殿前求见贺暨,但贺暨始终没有召见他。

直到十月的最后一天,时诩终于等来了贺暨的传召。

时诩从青石板上站起,拖着跪得发软的小腿,跌跌撞撞地进了明华宫。十月末的剑阳已经转凉,但午后的太阳依旧炽烈,时诩脸色通红,额角全是汗珠。

他在殿门外停下,从怀里掏出景聆的帕子,但又舍不得用,最后还是扯着袖口往脸上擦了一把。

贺暨坐在书桌后面,一如往常,看了时诩一眼后,又迅速垂下了眸子。

时诩向贺暨行礼后,贺暨率先开了口:“武安侯日日跪在明华殿前,所为何事?”

时诩弓下身子,拱手道:“皇上,臣自十四岁跟随父兄征战,十六岁亲自挂帅,到如今,已过十年有余。从小父兄对我的教导

便是忠君爱国,父兄逝世后,臣继承父兄遗志,御外敌,治内乱,如今大魏在皇上的治理下海晏河清,四海升平,臣与父兄的愿望,都已经得以实现。”

“臣是武将,没有治世之能,臣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所以……”时诩将那半块虎符从袖口中掏出,“这半块虎符,是时候交还给陛下了。”

时诩缓缓抬起头,迈着沉重的步子,捧着那还带着自己体温的虎符走到了贺暨面前,正声道:“臣恳请卸下朝中职务,容臣解甲归田。”

贺暨神色微动,他从楠木桌后站起,徐缓地走到时诩身侧,抬起手轻轻碰了碰时诩掌心中的虎符。

“武安侯劳苦功高,何出此言?”贺暨的语气十分淡漠。

时诩顿时感觉手里的虎符有了千斤之重,他将腰佝得更低,“大魏如今太平祥和,已经没有臣的用武之地,也并不希望还有用武之地。”

贺暨眼眸微垂,手不停地抚摸着虎符上的纹路,他道:“孟夫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今的满丘虽然已经北迁,但朕难保他们不会对大魏再起敌意,届时若武安侯不在,朕又该派谁迎敌呢?”

时诩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大魏永远不会缺少为国尽忠的武将,臣已是无用之人,占着两千石的官位却无作为,臣心愧疚至极,如果皇上还念着与臣的君臣之情,就该放臣远去,免得臣在剑阳羞愧到死。”

明华宫中再次陷入了静默,屋外的阳光忽然被黑云遮盖,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时诩举着虎符的双手已经发酸,站在大明宫中的每一刻,他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利刃刺进了他的心里。

他不知道贺暨究竟还在犹豫什么。

突然,时诩手上一轻,他抬眼看去,那半块虎符已经落入了贺暨手中。

屋外的风越吹越大,像是越过了墙壁吹到了时诩的身上,他感觉自己的后背上浸染了一阵恶寒。

接下来呢,接下来贺暨会做什么?

他会杀掉自己吗?

贺暨走回了书桌后面坐着,居高临下地看着时诩,倏然启唇:“去吧,你知道表姑在哪里,但你们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离开剑阳。”

时诩顿时脑中一嗡,不可思议地看着贺暨:“皇……皇上……”

“你还站在这里作什么?难怪表姑说你呆。”贺暨双手抱在胸前,用嘲弄的眼神看着时诩,“快走,两个时辰后,朕可保不准自己会不会改变主意。”

“是。”时诩跪了下来叩首,“臣,多谢皇上。”

时诩从地上爬了起来,快速地退出明华殿,屋外还下着雨,时诩心急,但还是问明华殿的内侍要了把伞,倒不是他自己怕雨,而是怕景聆被淋湿。

时诩踩着积水一路狂奔到凌藻宫,远远地便看见凌藻宫的宫门正在缓缓打开,景聆就站在屋檐下,伸手接着从屋檐上坠下的雨线。

时诩跑得更快了,全然顾不上自己身上的衣服已经湿了个透。

景聆慢慢低下头,一眼便看见正朝着自己跑来的时诩,她顿时睁圆了眼睛,倒抽了一口冷气后,便跨过门槛朝时诩跑了过去。

“子定!”景聆张开双臂,撞进了时诩透着温热的怀里,紧紧抱住了他被雨淋湿的身体。

时诩连忙将伞举到了景聆头顶,另一只手按在景聆后背上,往自己怀里摁,哭腔中带着坚硬:“景聆……”

景聆抬起头,眼眶已经红了,她轻轻抹着时诩脸上的雨水,道:“你不是打伞了吗,怎么还淋了这么多雨?你跑什么跑,我又不会不等你……”

景聆的话才说到一半,那沾着雨水的炙热的唇就朝着自己贴了上来,把自己的话强行撞回喉咙里。

炙热又暧昧的气息在阴冷的雨天被点燃,时诩将伞打得低了些,刚好遮住了景聆的脸。

路过

的宫人不敢多看,光听着那些动静就已经是足够令人面红耳赤。

时诩微喘着气从景聆脸上挪开,充血的唇瓣上还挂着晶莹。二人不敢在宫里多待,离宫后,景聆和时诩便在府里收拾了些东西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剑阳。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时诩和景聆都没有固定的住所,只是在外漂泊,带着景聆把大魏的各个州郡走了个遍,甚至有一年,还去了遥远的满丘看望贺眠。偶尔走累了,就在所到之地歇上一阵子,然后继续去下一个地方。

正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