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红楼草根攻略 > 第323章 赚钱有道 良心未泯

红楼草根攻略 第323章 赚钱有道 良心未泯

作者:醉渔暮雪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8:18: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凤姐儿强忍着笑,越发淡淡的回平儿道:“真若这样,府里可就热闹了。 ?.ranen`”

主仆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嘀咕着,不知不觉就到了自家院子里,刘姥姥已经醒来,青儿心里有牵挂,只是催刘姥姥家去,祖孙三个等着和姑奶奶道别,赶着回家呢。

凤姐儿也不留他们,如今手头紧,也没多余的银子打发他们,就把几件不多穿的衣服打包送给他们,又捡了了几样点心包上,让带着路上吃。

经过一天的相处,巧姐儿和青儿的关系越发亲密,恋恋不舍地送到角门外。

这里正在道别呢,只见一个少年莽莽撞撞的奔过来,若非王板儿眼疾手快挡了一下,差点没把王青儿撞倒。定眼一看,却是荣国府三少爷贾环。

贾环先打招呼道:“原来是王板儿呀,又来向二/奶奶打秋风的吗?”

突然发现站在王板儿身后的姑娘,高挑的个儿,长着一双漂亮的桃花眼,嘴角儿俏皮的勾起笑纹,正和巧姐儿说笑呢。

因问王板儿到:“哎,那姑娘是谁?倒挺面熟的。”

见王板儿沉下脸来,不愿搭理他的样子,忙把话锋一转,凑近王板儿卖弄道:“你知道今儿个金陵府发生了什么大事儿吗?马道婆说,她们古井巷出大事儿了,就那个卖黄酒的王婆子,昨儿晚上家里走水,把王婆子和家里收养的一个傻子烧成了黑炭,还有更奇的呢,官府查案子的推测说,是王婆子自己放的火,原是想烧死那个傻子......”

王板儿哪有心思听他胡扯,忍不住打断他的话道:“三少爷又说笑了,既然是流落街头的傻子,不喜欢赶出去就是了,怎么可能放火连自家屋子都烧了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贾环用眼角的余光瞟着王青儿,越发觉得眼熟,正巧听巧姐儿叫了一声“青儿妹妹”,不由击掌大笑道:“对了,这位是青儿姑娘吗?那年来府里,我们还在一起玩来着,越发出落得漂亮了,比巧姐儿还高半个头呢。”

虽然,对这位“贾环少爷”没有什么印象,也不感兴趣,他说的话却让王青儿颇为在心。

仪态端庄地对贾环道个万福,微笑着寒暄道:“许久不见,三少爷也长高了呢。哥,三少爷既然说是奇事,自然不能用寻常的道理去妄加揣测,要我说,定是那傻子粗鲁蛮横惹人嫌,却赖在人家中赶也赶不走,所以,倒霉的主人才铤而走险。”

贾环见青儿主动和自己搭讪,越发来了兴致,跌跌不休的道:“据马道婆说,傻子长得倒是蛮英俊的,并非粗鲁之人,就因为那傻子长得十分英俊,这阵子王家的黄酒生意格外兴旺,同样的价钱,那些小姑娘大嫂子的,倒宁愿多跑几里地,也要去她家买黄酒。若非长相英俊,力气又大的出奇,担水都不用扁担的,故而王婆子才收养他的。”

王青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突然就心烦意乱起来,勉强应酬道:“是吗?或许,王家生意好,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呢。”

当即和巧姐儿以及贾三少爷道别,急匆匆的爬上马车,催促刘姥姥和哥哥快些上车赶路。

刘姥姥莫名其妙地笑道:“敢是家里蒸着白面馒头,赶着回去吃呢,就急成这样!巧儿姑娘,三少爷,老身就此别过,天不早了,若再耽误,今儿就赶不及在宵禁前出城了。”

“巧儿姑娘、三少爷,在下也告辞了!”王板儿也颇为谦恭的道了别。

王家祖孙三人回到家时,已经昏定,因没见到那娘儿俩,青儿正待问王刘氏,却见王狗儿从里屋出来,拿着银袋子在手上掂着道:“岳母猜猜看,这里边有多少银子?”

刘姥姥正眼儿也不看他,扯着嗓子叫女儿到:“板儿娘,麻利弄点米汤喝,我们还是中午吃的饭呢,这会儿早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门外传来王刘氏的声音:“娘,早给你们准备下了,你没闻到香味儿吗?排骨炖萝卜,新蒸的花卷儿。这就给你们端上来。”

刘姥姥不悦道:“这又不是过年过节,又不是农忙时候,大晚上的何必破费......”

被岳母直接无视,儿子女儿也没人理睬自己,平白的讨了个没趣儿,王狗儿不由就讪讪的站在屋中间愣怔着,这会儿忍不住插话道:“虽然非年非节,却是有财神爷降临,我倒有好事儿和岳母说,你又不想听......”

刘姥姥拿起鸡毛掸子,拍拍衣服,刷刷鞋面,撇着嘴儿道:“听你的话我把年都过错了!你手里那一包只当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呢,我听说你去和人赌钱,用布袋子装了半袋子石子儿冒充银子,被人发现狠揍一顿赶了出来,这会子又来消遣老娘。”

王狗儿羞得老脸通红,解开钱袋子,哗啦一声把里边的东西全倒在炕桌上,可不是白花花的十几锭银子,差点没把刘姥姥的眼睛闪瞎了。

“女婿,你这是哪里来的?又去赌钱了?财神爷终于开眼了,让你赢了连庄?”

王狗儿十分不悦地沉下脸来,梗着脖子质问刘姥姥道:“岳母,别老眼光看我,只当我这根手指是白剁了吗?你啥时候听到我又去赌钱了?”

“你别让我白欢喜一场!”刘姥姥说着,早忍不住过去把银锭子逐个儿掂了掂,又仔细数了一遍,忍不住追问道:“这当真都是咱家的?哪里来的?”

王刘氏把热腾腾的排骨汤端上来,王板儿跟在王刘氏后面,捧着一盘子花卷。

“娘,这回他倒真没骗你。”王刘氏阁下托盘,把排骨汤一碗一碗拿出来,摆上筷子,笑眯眯地对刘姥姥道:“就寡妇家那个小院儿,这不都买了好几年了吗,家里都不喜欢,板儿他爹几次想便宜卖了都找不到下家,没想到财运到了,挡都挡不住。”

“那个院子真的卖出去了?没有赊钱还赚了?一二三四五六......”

刘姥姥简直不敢相信,盘脚坐在炕上,把炕桌上的银子重数一遍,嘟囔道:“整整一百五十两?这些银子足够在城里买一个小院子呢,就寡妇那房子,虽然盖好不过二十年,可这七八年都没人住,门窗都被乞丐偷着卸下来当柴烧了,除了你,哪个傻子肯出这么高的价钱?”

“岳母,就没见过你这样说话的,新东家精着呢,那房子可是两进院儿,五开间呢,东西厢房在加上耳房和后罩房,也有十几间,听说当年建造不算人工和自家的粮食,单是购买材料就花了小两百两银子,满打满算,没有三百银子休想建得起来呢。”

想着自己以后就要在这破屋里生活,王青儿忍不住插话道:“若我们新建那样一座四合院儿要多少银子?”

刘姥姥扳着手指盘算着,好一会儿方才叹息道:“不算屋基地,不算人工,也不算招待帮工的吃喝,怕也得小二百两银子呢。”

看着王狗儿嘚瑟的样子,王青儿不由撇了撇嘴,暗道一声“败家子儿”,这笔生意分明是吃了大亏,他还乐滋滋的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呢。

忍不住用筷子敲了下碗沿儿,挤兑王狗儿道:“若这么加减,咱家这笔生意倒真做得二百五了些,平白的就亏损了一百多两银子呢。看咱家这破院子还能住到几时?哥哥也已经到成家的年纪了,家里急等着换一座宽敞的房屋,我们就该把那座四合院儿留着自己住。”

“鬼丫头难道忘了,当年是谁死活都不去那院子住的?”王狗儿白了青儿一眼,越发得瑟地拿起两锭银子在手心儿里把玩着,嘴里没忘了教训王青儿道:“帐不是你这么算的,只因那屋子死过人的,先是老东家,后来是少东家,都是痨病鬼,我当年花六十两银子买下,自以为捡了大便宜,却被人冷嘲热讽,连你娘和姥姥都怀疑我,说是被那寡妇迷了心窍,你姥姥和你都不愿过去住,就空着,后来,也不知道一个哪里来的一个乞丐偷偷住在那里,不到几个月也染上痨病死了,村里人越发觉得晦气,白送都没人肯去住呢,今儿好容易卖出去了,还净赚八十两......”

刘姥姥笑道:“亏你也曾读过几年私塾,连帐都算不清楚,是赚了九十两才对。”

王刘氏心情大好,笑眯眯的接话道:“板儿他爹并没算错呢,这一百五十两银子,其中十两算是他们娘儿俩的饭钱,王妈妈讲好的,他们今年要在咱家搭伙儿呢。”

“做生意讲究钱货两清,倒没听过这么做生意的。”刘姥姥嘴里包着东西,嘟囔了一句。

王刘氏给她添了一勺汤,忐忑不安的解释道:“只因王妈妈诉苦说,他们流离失所,身上就这么多银子,买了房子,一时半会儿吃喝都是问题。我看他娘儿俩可怜见的,新家没锅没碗什么都没有,连被褥都是我家借的,确实没法开伙儿,就应下了,也没顾得和娘商量。”

刘姥姥道:“我也就一说。留他们在咱家搭伙儿,不过添两双筷子罢了,我们少吃一口也就有他们的了,倒也不值什么,别说卖房子的事儿我们家做的原也有些不地道,帮他们一下也好图个心安,就算逃荒讨到我门上,还能眼睁睁看着人家饿死不成?”

王青儿几口啃干净手上的排骨,剩下的半块饼也没心情再吃了,用抹布擦擦手,装作无所谓的样子,漫不经心地调侃道:“饿死倒不至于吧,就怕那娘儿俩没多久也变成了痨病鬼,半夜里上门儿,找爹讨还骗他的银子呢。”

“鬼丫头跟谁学的?说话这么不中听?!”刘姥姥伸手给了青儿一个爆栗。

“姥姥,我说的都是好话,你听完再打不迟。”

王青儿委屈地揉着额头,也不再卖关子,挑明了道:“既然这会儿银子也到手了,契约也签订了,想来是由不得他们反悔的,我倒觉得应该给他们提个醒儿,就说那屋子常年没人居住,最好收拾干净用石灰水粉刷一下,坏了的门窗也得重新添置安装,干脆过了年,立春之后选个好日子搬过去,或许,可以帮他们消灾避难,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咱们家好人做到底,暂时就让他们在我们家居住,也算是积点阴德吧。”

王狗儿道:“他买咱家房子也是天意,是吉是凶,只怕不是多收留他几天就能避免的。”

王青儿没奈何,只好打着王太医的名号道:“我在荣国府听给姑奶奶看病的太医说,痨病是极容易传染给别人的,所以,有一人犯病往往会累积一家人,但是,若能用石灰水擦家具门窗,石灰粉洒在地上消毒,就能防范把痨病传染给别人。”

“你这死孩子,若真有那么神奇,就该告诉爹,别贱卖了,好好一座四合院儿,只消把屋后那几棵树放倒,花上十来两银子,把门窗修一修......”

刘姥姥打断王狗儿的话,用牙签儿剔着牙花子道:“常言道知足常乐,眼里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青儿不过就那么一说,还不知是不是管用呢,就急成这样?况且,那屋里死了两口人总不是假的,寡妇她丈夫死的时候瘦得眼睛都合不上,想着都吓人,住那屋子怪瘆人的。”

其实,王狗儿也就是担心刘姥姥和王刘氏埋怨自己,故而抢先说出来,她们娘儿俩既然无话可说,也就释然了,因问刘姥姥道:“那就按青儿说的,让他们来我们家暂居?”

“就按青儿说的办吧,我也乏了,先回屋歇着去。”

毕竟年事已高,刘姥姥早熬不住了,吃完饭就回自己屋里歇息去了。

自己的提议得到全家一致赞同,倒是出乎王青儿的意外,显然,这一家人虽然爱财如命,但却存有良善之心。

问明白那娘儿俩就在那座四合院里,王青儿哪还呆得住,就要过去请他们过来商议收拾房子的事情,因天色已晚,荒村野岭的一个人有些害怕,就央求王板儿跟着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