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红楼草根攻略 > 第287章 桐剪秋风 蕉下醉卧

红楼草根攻略 第287章 桐剪秋风 蕉下醉卧

作者:醉渔暮雪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8:18: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年清明时节,远嫁茜香国的玫阳郡主,也就是贾府三姑娘贾探春,在夫君茜香王子的陪伴下回家省亲,贾府众人都道探春是以南安王女儿的身份出嫁的,茜香国王子殿下跟得又紧,恐怕没有机会接三姑娘回家看看。

林黛玉修书一封,对青儿倾诉心里的思念及怅惘。

可也是,当年姐妹们在一起时,也没少纷争怄气,多年之后回忆起来,却满满都是亲姐妹般的温馨情谊。

林黛玉最后说,园子里的姐妹们都希望能再办一社,想必“蕉下客”也是极愿意参加,兴许,她会浓墨重笔,重温“桐剪秋风凉,醉卧蕉下客”的美好往事。

青儿立刻回了鸽信,锦尧送了她一对儿信鸽,专门负责飞大观园和刘家屯专线。

她给黛玉支招,王子陪王妃省亲,作为“娘家”兄弟的锦祥等王爷们,肯定要奉旨作陪,锦祥能得到皇上认可并册授祥郡王,多得锦尧从中斡旋,他欠锦尧一个大大的人情,可以让锦尧修书一封,让贾宝玉去和锦祥商量,以锦祥的名义邀请茜香王子“大观园一日游”,反正“醉红楼”如今是京城鼎鼎有名的娱乐场所,在那里招待客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四月下旬,茜香国船队抵达金陵城,皇上设宴款待属国王子,礼部便拿出王子在天朝访问的行程安排文书来,征求王子的意见。

茜香王子略看了一眼,就对王妃道:“王妃,明天,我们先去大观园一日游吧,你在来天朝的行程中,好几次梦中呓语,吟咏什么‘桐剪秋风凉,醉卧蕉下客’还有什么‘日边红杏倚云栽’之类的诗句,我知道,你是在怀念故园和家中亲人呢。”

皇上闻言脸色一沉。探春代替云阳公主和亲时,他还是北静王,他是谦谦君子,想来崇尚诚信。更何况是涉及两国关系的和亲之事,所以,他对南安王李代桃僵的行为并不认同。

他甚至出言劝阻过,却被南安王讥讽道:“云阳不是你的骨肉,你若没有私心。就该说服锦尧和蝶衣公主和亲,而不是现在对我府里的事情说三道四!”

现在,茜香王子毫不隐晦的表示,他已经知道探春是贾府小姐的事情,那么,接下来,他会谴责天朝失信于属国吗?他会以这件事为借口,讹诈更多的利益吗?

“尊敬的天朝皇帝陛下,首先,请允许我衷心的感谢天朝。赐予我如此美丽聪慧而又贤淑的姑娘做王妃,天朝古有昭君出塞促进两国睦邻友好的佳话,今有探春姑娘和亲茜香国,小王今日郑重承诺,绝不辜负皇帝陛下的期望,也不辜负王妃背井离乡出使茜香国的初衷,和王妃一起,不惜余力致力于两国友好。”

这本是天朝外jiao见不得光的事件,礼部尚书已经在准备应对王子“深表遗憾”的说辞,没想到人家对天朝的失信一字未提。只是表示对这门婚姻的态度,言语之中,非但没有轻视王妃的身世,还对探春的“出使”表示赞赏。最重要的是王子的承诺,他是茜香国王储重要候选人之一,这番承诺,自然是希望得到天朝的支持,当然,这也正符合天朝的利益。

当然。天朝的君臣们并不知道,这是探春王妃的高明策划,她在来天朝省亲之前,就对王子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以时间推论,她当时是天朝罪臣之女,由她代嫁,无疑是对茜香国的羞辱。

探春对王子道:“当时,南安王实力雄厚,北静王虽然有心阻止此事,却无济于事,臣妾本可以永远隐瞒真情,可是,臣妾若是以南安王之女的身份省亲,势必会被当今天朝皇帝疏远,由于王子殿下和南安王过往密切,将很难得到天朝皇帝的信任,王子殿下也知道,皇储之位得失的关键筹码,就是天朝皇帝的支持,所以,王子殿下必须公开挑明此事,臣妾也好借用二哥哥贾宝玉和北静王也就是皇帝的旧情,从中斡旋,助夫君一臂之力。”

国宴上,最尴尬的莫非南安王夫妇,探春省亲,到京城后下榻在国宾馆,而没有选择回南安王府居住,他们就隐隐的有些不安,现在,到不得不佩服探春的魅力,竟然能让茜香国王子忽略她的身份,对她似乎宠爱有加。

为了表示对贾府的补偿,皇上命礼部追加预算,拨付二万两银子给贾府,由贾宝玉负责茜香国王子夫妇的接待事宜。

“醉红楼”原本计划停业三天,专门接待王妃省亲,可是,贾探春执意要亲自体会“醉红楼”的繁华景象,特意要求“醉红楼”照常营业,并且,把她将在“秋爽斋”举办菊花诗社的消息传出去,当然,她没忘了吩咐,门票要比平时增加十倍。

“舍得出银子就放他们进来,舍不得,那就别来了。”刺玫瑰果然是长于决策,史湘云当时就想,若是三丫头还在荣国府,她这总经理的宝座只怕要易人了。

因为是金秋时节,园子里菊花盛开,她便重开菊花社,依旧以菊花为题,不过,并不要求众姐妹赋赐,而是各自把自己当年所做的诗句誊写在宣纸上,再由惜春添上水墨菊花,依旧沿用当年的别号,让人用上等的蓝田玉,赶着雕刻了“潇湘妃子”、“蕉下客”、“枕霞旧友”、“怡红公子”、“稻香老农”、“菱洲”、“藕榭”等各人的篆刻印章备用。

史湘云寻思,虽然有“菊花诗社”的主题吸引顾客,可是,“刺玫瑰”让把门票增加十倍,分明是不准备届时不想太过拥挤的意思,毕竟,昂贵的门票并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的,所以,她预计顾客人数不会超过平日的五成,便让按照平常六成客流量准备茶点。

没想到,不知道哪里传出小道消息,说是“菊花诗社”还会展出薛贵妃的诗词和墨宝,连贵妃在闺中的别号也打听得清楚,说她果然有母仪天下的风度,年少时就被以“蘅芜君”冠名。

如此一来,就连那些自命清高。平日里不愿涉足娱乐场所的官员们,也都动了拍马献媚之心,天没亮就让家奴去大观园门外排队,唯恐没有机会瞻仰贵妃墨迹。以后在官场论及贵妃文章,交流当日感受时,不知道如何应对。

那天一早,史湘云就接到出售门票的主事禀告,说是售票室窗外。各家的奴才们排起了长队,只怕,今天的客流量要创历史新高。

史湘云立马来了精神,先让翠缕通知厨房管事,茶点加倍准备,又亲自去和林黛玉商议,要借用贾府的奴才们去“醉红楼”帮忙应酬。

当日,“醉红楼”客流量果然创下历史新高,那些官员们虽然并没看到贵妃的墨迹,却是大开眼界。原来,“醉红楼”并非那些秦楼楚馆可比,除了怡红院,还有很多斯文风雅的去处,藕香榭隔着荷塘听曲儿,也与别处大不相同,坐在缀锦楼里吃着别的酒楼里品尝不到的美味佳肴,享受奢华却不庸俗的贾府试服务,那是真正的王公贵族般的体验呀。

贾府的小姐们自然不会抛头露面,可是。茜云纱后面若隐若现的身影,犹如雾里观花,淡淡的墨香,越发让人浮想联翩。

首先从里边传出来的是怡红公子的《种菊》。贾蔷在外间应酬,亲自展开吟唱道:“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这是贾宝玉年少时的诗作。这次本就是用来引玉的,意境自是一般,不过,众人都知道,贾大人的书法是一流的好,他又是陛下的心腹之人,自然引来一阵喝彩。

第二幅字画还没呈出来呢,就听宫里传来圣旨,说是“醉红楼”今日的所有书画,都将现场拍卖,所得款项将用来充实漠北屯田基金。

这也是贾探春出的主意,自听说青儿的一系列策划之时起,她就蹩了一股劲儿,想要和那小丫头一较高低,她说服众人,说是假借皇帝之名敛财,就算捐出一半,收益也自然不菲,何况,这样做是一举三得,贾府得了实惠,还落得好名声,皇上解决了屯田经费的不足,自然会记住贾府得好,众位官员也得掂量荣国府在皇上心里的分量,青儿姑娘自然不会反对,倒要暗自佩服贾府三姑娘果然技高一筹。

关键是,薛宝钗的墨宝也有了公诸于世的机会。

菊花诗社,记录着他们姐妹最美好的少女时代,探春希望每个人的诗词都能流传于世,就算将来她再也没有机会回到金陵,朝野上下也会记得,茜香国王子妃,或者,不久的将来要说茜香国王妃就是诗词书法名冠金陵城的贾府三姑娘。

探春心里清楚,若单论诗词上的造诣,她自然是比不得林黛玉和史湘云,比之宝姐姐也略有不足,可是,她的书法却是堪称大家,只是不为世人所知而已。

宝玉的《种菊》被一位带着假面具的公子拍得,买家没有留下姓名,座中的某位公子说,听声音和身形举止,那人似乎有些像忠顺王爷包养的戏子,哦,对了,名叫琪官儿。

这幅字画底价不过十两银子,被一个拍马的官员一口价涨到二百两银子,另一个官员毫不犹豫的涨到三百,两个人正在竞相叫价,就听一个温润的声音报价到:“我出一万两。”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讶地看过去,只见那人一袭华丽的白色团花锦袍,长身玉立,可惜,脸上带着一个京剧脸谱面具。

这个价位自然没人再与之竞争,紧接着,宝玉的另外一幅《访菊》传了出来。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贾蔷还没吟唱毕,就有人叫价,也是势在必得的样子,开口就是一千两银子。

“一万两!”面具男再次报价。

贾蔷也看出其中的猫腻来,忙笑道:“这位大人,可否留下姓名,您如此捧家叔的场,待会儿家叔问起来,我得禀告家叔该去哪里致谢吧?”

面具男子不再搭话,旁若无人的站在那里,等墨迹完全干了,贾蔷亲自卷好双手呈送给他。

看着那人离去的背影,贾蔷暗自嘀咕着,刚已经让人进屋禀报二叔了,他怎么如此淡定,也不出来看一眼,莫非,他已经猜到来人是谁了?

众人还没从惊异中回过神儿来,就见里边传出一幅横幅来,上书八个大字:“桐剪秋风凉,醉卧蕉下客”。

贾蔷特意介绍,这是贾府三姑奶奶,茜香国王子妃的手笔,底价也是十两银子。

座中自然是有懂书法的,不由就问:“这,真的是出自女子之手?”

“废话,我家三姑奶奶,茜香国王子妃,难道还能是男人不成?不瞒你们说,这秋爽斋当年就是她的书房,那个超级硕大的书案,就是她当年练习书法的地方。”

“笔力苍劲,风格洒脱,巾帼不让须眉呀!我出一百两银子!”

“一百五十两!”

“二百两!”

贾蔷等了会儿见没人再报价,就问道:“有人出二百两买这幅横幅,还有人出更高的价吗?”

半响没听到声音,内室里,众人都觉得尴尬,李纨悄声儿对素云道:“刚宝二爷的字买了两万两银子呢,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况且,三妹妹和宝兄弟的字画真的难分伯仲。”

茜香国王子正在看探春写那首《簪菊》呢,听到议论,悄悄儿溜出去,对贾蔷道:“我出一万两银子!”

那些公子哥儿和官员们都愣怔住了,这美男子是谁呀?看样子就是王孙贵族,可是,金陵城没见过这号人物呀?

正好礼部的一位郎中在座,忙起身拱手寒暄道:“王子殿下也来给王妃捧场吗?这幅横幅是在下这几年看到的最好的书法作品,真没想到,王妃还是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在下刚还说定要买了这幅字珍藏呢,既然王子殿下要留下,在下就不和您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