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红楼草根攻略 > 第150章 贾府被参 东窗事发

红楼草根攻略 第150章 贾府被参 东窗事发

作者:醉渔暮雪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8:18: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月十五日,金陵城张灯结彩,元宵灯会比历年都要热闹,因为恒郡王很快就要班师回朝,正巧高丽国特使送来和硕公主的信笺,说是国王陛下很喜欢恒郡王,希望和亲大典能如期举行。

举国都沉浸在快乐的节日气氛中,快马却传来漠北再次发生内讧的消息,诺尔干可汗撕毁和恒郡王签订的盟约,杀了主和的部落首领,继续奉行扩张策略,企图把整个草原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与天朝抗衡。

诺尔干认为,冰城之战,恒郡王不过是侥幸取胜,当时天朝大军深入漠北腹地,由于大漠突然降温,天寒地冻,天朝军队的补给已经中断,若是他能再坚持一天,缠住天朝军队,等候援军陆续抵达,最长不用三天时间,镇北大军就会饥寒交迫不战而败,可惜,恒郡王施以小恩小惠,慷慨地赠送粮草,导致汗王自己判断失误,这才让他们全身而退,等他明白恒郡王的把戏时,天朝大军已经从容不迫的退回城去,诺尔干汗王几乎没有悔断肠子。

只差那么一点,就可以击溃镇北大军,若能活捉恒郡王,还用担心天朝皇帝不答应自己的所有条件吗?

能够突破冰雪的封锁,安全地把镇北大军带回营寨,应该说是险中求胜,当然,也可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漠北都指挥使扬大人急功近利,听手下报告,发现自立为大汗的诺尔干踪迹,竟然没有禀报镇北大将军恒郡王,就私自带着近二千名士兵冒然出击,他想建立奇功,活捉诺尔干可汗,逼他向天朝俯首称臣,动机原也不错,可惜的是,由于建功心切,他忽略了游牧大军的作战特点。诺尔干汗王身边虽然不到五百多人,可是,接应他的人马聚集起来十分迅速,还没等他接近汗王。鞑子骑兵就呼啸而至,并不擅长马上作战的天朝将士,要想摆脱五六千骁勇善战的鞑子骑兵围追堵截,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都指挥使原是忠顺王爷手下的悍将,北静王接管漠北之后。和他的相处的颇不愉快,恒郡王念及他镇守漠北,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若不出兵搭救,恐怕其他部下心寒,特别是忠顺王爷提拔起来的那些将军,难免会对他这个主帅失去信任。

他在青州时,就曾被主帅算计过,南安王让他正面诱敌,自己帅大队人马包抄接应。南安王却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导致他孤军深陷敌阵,部下伤亡过半,他用来装幌子的姽婳卫队全军覆没,没有一个女子生还,后来,南安王还在战报中倒打一耙,说他年轻气盛孤军冒进,导致先锋营被围。他恒郡王死于非命——南安王算定,他是不可能逃得性命的,因为,饶是他武功不同凡响。“红粉佳人”毒性发作,他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

南安王不仅要置他于死地,还要让他死得难堪,在心理上彻底挫败皇爷爷和父王,皇室子孙岂能被匪寇生擒羞辱,最后关头。他纵身跳下悬崖,而那些由英郡王锦辉安插在他身边的女子,却成了货真价实的殉葬品......

深刻的伤痛,令他也无法漠视将士的性命,就算都指挥使大人咎由自取,近二千名士兵何罪之有?他不能对他们弃之不顾,任由他们葬身荒漠。

将士们都没想到,主帅会亲自带领大军营救他们,突然而至的暴风雪,让恒郡王和他们一起陷入险境,同时也凝聚了恒郡王和将士们的感情,冰城一战锦尧名声大震,都指挥使大人也不再鄙视这个“黄口小儿”,真正把恒郡王看称军中主帅敬重。

漠北之春虽然比内地迟了大半个月,可是,冰封的道路已经解冻,蛰伏了近两个月的诺尔干汗王杀了与之作对的部落首领,再次挑起战乱。

就在忠顺王爷准备参奏爵威烈大将军一本的时候,南安王爷却已经写好了奏折,请求皇上另选良将,替代恒郡王锦尧出任镇北大将军。

他的理由很充分,首先是指责恒郡王沽名钓誉,冰城一战大败鞑子军队,却没有一劳永逸,对叛军斩草除根,不得不让人怀疑,他和漠北各位可汗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秘密。

其二,诺尔干汗王既然已经答应归降,再次反叛,分明是恒郡王偏袒自己的表兄,利益分配不当所致,既然,皇弟水溶另有要务,目前南部平安无事,他愿意替父皇解忧,亲自出征漠北。

皇帝陛下拿出都指挥使大人的奏折来,对南安王道:“皇儿有心替朕分忧,朕深感欣慰,不过,据都指挥使扬大人送来的消息,锦尧当日及时撤出大漠,是非常明智的决定,据说,我大军粮草补给中断,将士已经无心再战,巴图汗王派人送牛羊接济镇北将军也被风雪困住,无法抵达,诺尔干的叔父带领几千骑兵正在赶来增援的途中,这种情况下,镇北大军能全身而退,足可见恒郡王策略得当,朕倒觉得应该嘉奖。”

南安王不由语塞,大家心知肚明,漠北都指挥使扬大人是忠顺王爷提拔起来的,和北静王一家素无私交,断然没有替他们说话的道理。

“至于让巴图继续担任大汗,是朕的意思,诺尔干野心勃勃,其家族一直奉行扩张策略,势力遍布整个草原和大漠,若是没有巴图家族与之抗衡,他一家独大,天朝根本无法控制得住,只怕最终只会养虎为患,漠北将永无宁日。”

这也是实情,南安王只能强辩道:“父皇,孩儿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巴图家愿意归顺我天朝,也是因为和天朝联姻的缘故,若是,我们许以大汗之位,再让锦辉与斯琴公主和亲,就能让他心甘情愿的归顺我朝。”

“诺尔干是否会归顺尚是未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贪婪残暴会把巴图家族推到天朝的对立面去,还会给其他碧落的可汗们留下天朝背信弃义的口实,连忠心耿耿的巴图一家都可以背弃,谁还敢信赖并依附天朝呢?”

老皇帝淡定地微笑着,显得十分和蔼宽容,实则心里一直在冷笑,别以为锦尧在青州被算计的事情朕没有追究,你们父子就越发胆大妄为,现在恒郡王在漠北出生入死地征战,你们竟然不思悔改,还想算计于他,煮豆燃萁,实在让朕心寒。

黯然叹息一声,他想告诉儿子,朕不仅想做一个好皇帝,也想做一个慈爱的父亲,你们为何要如此让朕不省心呢?手心手背都是肉,天朝之君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博爱无私的品格,忧国忧民的勤勉,是你们父子两不争气,休怪朕偏袒锦尧。

父子两明里侃侃而谈,暗自却各怀心思,正在虚与委蛇呢,就听黄门侍郎传报道:“启禀圣上,忠顺王爷求见。”

“哦,你们叔侄二人到像是约好的。”老皇帝不动声色地微笑,吩咐黄门侍郎道:“让忠顺王爷来南书房一叙,正好二皇子也在这里,中午陪朕畅饮几盅。”

“父皇猜错了,孩儿并不知道皇叔会来。”南安王连忙解释。

老皇帝最不喜欢皇子们和忠顺王爷走得太近,不过,随着根基稳定之后,对这种事情也显得宽容了许多。

“臣弟给陛下磕头请安!”忠顺王爷看到南安王,也一个愣怔,很快镇定下来,作势给皇兄磕头请安,被皇上拦住。

“皇弟和皇儿都辛苦了,大年下的,还如此关心国事,不等恢复朝会,就亟不可待的送来奏章,倒叫朕不好意思偷懒偏安了。”接过忠顺王爷的奏折放在书案上,似笑非笑的问道:“皇弟也是为漠北重新开战的事儿来的吗?”

“非也,臣弟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虽然木兰围场逼宫事件已经十几年了,可是,臣弟依旧觉得忧心忡忡,唯恐太子的余党会继续兴风作浪。”

南安王一听是关于木兰围场叛乱之事,倏地变了脸色,脱口追问道:“废太子纠合党羽,在木兰围场逼宫叛乱,父皇已经按律把废太子一门抄斩,与之有关的族人和朝中重臣也都悉数按律处决,竟然还有漏网的党羽不成?”

忠顺王爷瞥了南安王一眼,这个侄儿当年对太子也没少奉迎拍马,当然,那都是太子被废之前的事情,估计皇兄不待见他,也与他曾经和太子国王亲密有关。

“有没有漏网的党羽我倒不清楚,不过,臣弟最近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忠顺王爷故作忧虑的蹙眉,欠身压低声音道:“皇上,臣弟听说,爵威烈大将军的儿媳妇就是太子的亲生女儿,臣弟已经查明,太子被废黜时,这个女孩儿还没来得及报户籍,所以,被瞒天过海送到养生堂,转手就被工部营缮郎秦业收养,木兰围场事发后,不知怎么就和爵威烈大将军有了关系,长大后嫁给他的长子贾蓉为妻,但是,暗里确和爵威烈大将军不明不白,前年死的更是不明不白,听说,装殓太子女儿用的是樯木棺材,当时我只觉得宁国府奢华的有些过分,却没有想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