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无用之用(4K2)

尊师孔仲尼 第二百六十三章 无用之用(4K2)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宰予听了子路的描述,看到他手臂的伤痕,只觉得这件事解决起来颇为棘手。

虽然夫子表面上和宰予一样喊着复兴周礼,私下里同样对周礼的具体准则进行选择性落实。

但问题是,夫子落实周礼的基本点与宰予依然存在了不小的区别。

夫子的基本观点都落实在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治国处事仁厚为本’上。

也就是说不管是打仗还是治国,都要从道义的角度出发,只有能把道理说通,那才可以去做。

而季氏想要讨伐颛臾这件事,可谓是一棍子打在了他老人家立身处世的根子上。

夫子之所以支持讨伐阳虎,就是因为阳虎在鲁国不干人事,所以夫子不仅没有批判宰予在国内兴兵,反而极力帮他辩解。

而宰予在菟裘大搞律法改革,推出各种在传统儒生看来大逆不道的政策,夫子也会想方设法给他找理由。

甚至于在赵盾弑君这么严重的问题上,夫子也因为赵盾仁爱百姓,而晋灵公残暴不仁。

所以在评价这件事时,也只能避重就轻的委婉表示:“如果当时赵盾逃出国境,就不至于被董狐记为弑君了。”

因此,宰予在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后,也渐渐摸索出了夫子看待问题的原则。

只要行仁政、讲道义,那在夫子这里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颛臾的国君既不残暴,鲁国也没有任何讨伐他的正当理由,那夫子自然是不可能松口的。

而且在这种事上,还不能和夫子强辩,因为这事从根本上来说,季氏的行为真是一点理都不占。

你拿这事去和夫子讲道理,就算把嘴皮子磨破了,那也不可能通过。

但不讲道理,纯粹讲利益,挨顿骂都算轻的。

你看,子路这不就挨打了吗?

子路看见宰予半晌没回话,心里也有点没底。

“子我,你看这事到底能不能办?”

宰予琢磨了一下,回道:“办,肯定是能办,就是代价有点大。”

子路刚刚加入季氏,季孙斯交给他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劝说夫子,如果头一桩事务就办砸了,那他仲由还不得让人看扁喽?

他思前想后,终究还是一咬牙一跺脚,问道:“什么代价?”

宰予道:“夫子担任的是小宗伯,主管的是公室内务,上下两军更是直接被三桓控制。季氏想要讨伐颛臾,哪里需要询问夫子的意见呢?你干脆直接带人把事办了,大不了就是被逐出师门呗?”

“啊?!”

子路闻言傻眼了:“问题有这么严重吗?”

宰予撇嘴道:“你跟随夫子的年头可比我长多了,夫子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你让夫子赞同讨伐颛臾,这就好比我劝你背弃誓言。现在我出千金,让你抛弃对于他人的承诺,你愿意吗?”

子路听到这话,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似的:“别说千金,纵然万金,我也不可能背弃诺言!这就不是财货的事,这是士人君子的志节!”

冉求也无奈了:“那不就行了?不伐无罪之国,不毁周公之教,不害良善之民,这也是夫子身为知礼君子的操守,他怎么可能改呢?

况且夫子骂你的话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三桓的手中明明有土地,然而却不愿拿出来同国人分享,反而想要从无罪之国索取,这叫什么事呢?”

子路听了这话,只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我也不是没有劝说过主君,但是劝归劝,他也得听才行啊!拿季氏的田,去封国君的民,这怎么可能呢?”

正在三人一筹莫展之际,宰予脑中灵光一闪。

“颛臾的土地,恐怕是不能动了。不过齐国的土地,或许还可以再想想法子。”

子路听到这里,还以为宰予是在戏弄他,顿时有些生气。

他问道:“讨伐齐国的确师出有名,但前提是可以确保战胜齐国啊!现在阳关尚未平定,如果再与齐国开启战端,只怕不止无法得到新的土地,反而还会失去更多。打仗哪里有这样的打法?”

宰予摇头道:“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何时说过要与齐国开战了?你难道忘了吗?高张目前仍旧留在曲阜,齐侯现在正在加紧备战,打算与晋国争夺霸权。

当初管仲改革时,下令将临淄国人划分为二十一乡,其中士居十五乡,工居三乡,商居三乡,每乡都有两千户人家。

每逢战时,齐侯率领其中十一乡作为中军,国高二卿各率五乡为左右之军,从旁协助。

自管仲改革以来,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由国高二卿管辖的十个乡,早已对两家唯命是从。

高张身为高氏之首,如果不能成功归国,势必影响到齐国政局的稳定,齐侯倾国之力对抗晋国的计划也无法完成。

正因如此,所以齐侯才会先后多次派人前来我国,希望能够赎回高张。

本来我打算借机与齐国提高要价,但既然季氏等不及,那不如干脆立刻派人前往齐国,要求他们归还从前侵占我国的汶阳之田,并与我国订立盟约,以此赎回高张。

汶阳之田的面积并不小于颛臾,而论起土地的肥沃程度,更是远在颛臾之上。

如此一来,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宰予原本是打算通过高张,卖齐侯一个面子,顺带修复一下双方即将破裂的关系。

但三桓逼得这么紧,他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一想到这里,宰予就忍不住想要骂人。

他娘的,还真让范蠡说中了。

阳虎一走,季孙斯就开始作妖了。

不过你个老小子也别太跳,也就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季孙肥羽翼未丰,子路初来乍到,曲阜禁卫也尚处于筹备阶段。

要不然……

宰予想到这里,忽然又有些怀念起了阳虎还在的日子。

阳虎这人虽然不行,但割起季氏的肉来,可是毫不含糊,那是真能处啊!

虎子!

你说你没事造什么反啊?!

造反了,你最起码把季孙斯给我干掉啊!

还留个根儿在这儿,这不是恶心人吗?

宰予正郁闷着呢,忽然听见隔壁的墙根里传出了阵阵言语声。

众人眉头一皱,皆是喃喃:“墙有耳,伏寇在侧?”

三人互视一眼,一个眼神的简单交换,便达成了默契。

他们蹑手蹑脚地绕过墙角,伸头一看,只看见桑树下坐着个素衣白冠的青年人,而他的身畔还站着几个小孩儿。

宰予见了,提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他扯着嗓子喊了句:“班,毋恤!这么晚了,不好好睡觉,干什么呢?”

公输班和赵毋恤听到宰予叫他们的名字,便撒欢了似的跑到他的身边。

一边跑,嘴里还嘚啵得的说个不停。

“夫子!范子带来的这个人好奇怪啊!”

“他说的东西和我们在书里读到的都不一样!夫子,他是不是在骗人?”

范蠡带来的人?

宰予稍一回想,便明白了他们说的谁。

今晚他设宴款待范蠡一行,范蠡原本的确是打算向他引荐谁来着,但那人却推脱说身体不适不能饮酒,所以便没有参加宴饮。

宰予一开始倒也没在意。

没成想,人家不参加宴会,反倒和他的学生们玩起来了。

他开口道:“不得无礼,这是远道而来的宾客,天下广大风俗各异,只不过是习俗不同而已,你们怎么能说别人奇怪呢?”

公输班道:“可就是奇怪嘛!夫子你不也教导我们说,君子要以诚信示人吗?”

赵毋恤先行一礼,旋即补充道:“学生也对他的言论有疑惑。

我和班原本正在赏月,我们不明白月亮为什么能挂在天上,所以就进行了讨论。

班觉得月亮一定是某种类似鸟儿那样的异兽,所以才能整日悬挂在空中。

但是我想起从前做您布置的《周髀算经》中的课业时,您曾经在里面写过:

‘日者,阳之精,譬犹火光。

月者,阴之精,譬犹水光。

月含景,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

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明尽。

月禀日光而成形兆,故云日兆月也,月光乃出,故成明月。’

日光就像是火光一样,月光就像水面倒映的影子一样。

月亮上面有景致那样的影子出现,因此月亮的光源自太阳的照射。

所以,冲着太阳的一面是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暗的,太阳光的照射产生了月光,这就是明月形成的原因。

但是班却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如果按您所说,虽然能够解释月亮发光的原因,但却不能解释月亮为什么能挂在天上。

这时候,那个人便走过来告诉我们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

而日月星辰之所以不掉下来,是因为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气体罢了,所以才不会掉下来,而是悬浮于空中。’

而我却认为,月亮应该像是您所说的那样,是由水一样的东西所组成的,要不然怎么可能会反射发光呢?

弟子不能决断其中的对错,还请夫子为我们解惑。”

宰予刚开始还只当是两个小孩子吵架,没想到听到后面,竟然受到了震动。

日月星辰都是气体?

虽说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正确与否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居然有人愿意认真的去思考天上星辰到底是由什么成分所组成的。

技术与科学往往只有一念之差。

知道运用,但不去花心思解析其中原理,那便是技术。

花心思弄懂了原理,或许当下产生不了什么作用,但却能为以后的技术进步打下基础,这便是科学。

在这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大多数人都为了功成名就而追求速成,所有人都在朝着实用主义的大路上撒丫子狂奔。

夫子的学说无法得到实践,也正是因为他的那一套虽然稳当,但见效实在太慢。

所以等到战国时期,大部分国家哪怕明知道副作用大,还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法家的速成强国班。

而各国的变法措施也开始个顶个的卷了起来,从西河学派门人发起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再到韩国申不害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再到李斯、韩非的横空出世。

总得来说,呈现了一个你快,我比你还快的趋势。

就在各国提速的过程中,火车终于脱轨了,从那以后,才开始了‘限速’运行。

大家也才终于明白了‘弯道快才是真的快,谁直线不会加油’的道理。

但不管怎么说,实用主义的精神已经种下了,功利思想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但其实在古典时代这么做也不能算错,把一条线路跑熟练了,也算是一种本事。

最起码后续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大家跑的都是同一条路。

但问题是,后来赛道换了。

这下子问题瞬间大条了,咱这车跑的都是公路赛,没上过铁路呀。

从前跑铁路的那些司机,早失业了,现抓那肯定是抓不到的。

而现在摆在宰予面前的,正是一位试图在公路上用柴油开动车的司机。

宰予忍不住赞叹道:“正愁着没人教理科呢,没想到少伯居然给我带来这么一位人才!”

而冉求还不能理解宰予为什么能高兴成这样。

上次他见宰予这副德行,还是他和子贡一起结算去年商贸收入的时候。

冉求不解道:“不就是言说些关于日月星辰的个人见解吗?难道他这三两句话,还比得上百万钱?

再说了,且不论他说的对不对。就算说的对了,那了解了日月星辰是气体难道就能击败齐国了?”

宰予乐呵呵的回道:“子有,这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了。

当初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而造出文字,当时的人也不过觉得这是鄙人排解时间所作下的图画而已。

谁能想到文字后来竟然能起到传播文化,教育万民的作用呢?

谁又能知晓文字居然还能成为记录历史,让后人了解前人功绩与罪过的载体呢?

后稷开始种植庄稼时,上古的人们还在以狩猎、捕鱼为生。

那时的人们也一定会讥笑后稷痴傻,与其守着庄稼等待它成熟,不如今日渔猎今日得食。

然而现在的百姓无不以田桑为本,狩猎也只会选择在农事结束之后。

正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功之功,方为大功。

现在没有用,不代表今后没有用。现在没有功劳,不代表今后没有功劳。

仓颉、后稷生活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然而他们的创造与发现却在今日被发扬光大。

弄明白日月星辰的规律与组成,或许现在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谁又知道,两千年以后,这些东西是否会发挥作用呢?”

------题外话------

月票这个东西,它真不是个东西。你若太在意的话,自己会受伤,若是不在意,读者也会受伤。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