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活口

尊师孔仲尼 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活口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傍晚时分,曲阜,宰予小宅。

自从宰予被封为菟裘大夫后,鲁侯便下令为他翻修了位于曲阜的住所。

只不过宰予一再推辞,后来他在大野泽之战中大胜齐军,鲁侯又故事重提,宰予本想顺势接受。

可他转念又想起了蘧伯玉对他说过的那些话。

于是他便向鲁侯要求,把房屋中漏风漏雨的几处破损填补上,并在房子四周围上了一层矮墙就够了。

费邑宰公山不狃站在街边,望着面前这座不起眼的旧宅,忍不住好奇地向守候在门外的看门人问道。

“宰子如今贵为鲁国的上大夫,继续住在这样的地方,难道不怕国中官吏耻笑他吝啬吗?

如此尊贵的身份,却委身于这样鄙陋的宅邸,宰子身为我国的大行人,他难道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我国的声誉吗?”

看门人听到公山不狃提问,只是恭敬的回答道。

“您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我也曾向他提出过疑问。

只是我家主君回答说:‘从前我贫贱的时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每天在颂念《诗》《书》之余,如果能按时吃到两顿热腾腾的黍饭,便已经觉得心满意足了。

现在我虽然身居上大夫这样的高位,代表国家行使着大行人这样关键的官职,仓廪中装着几代人都吃不完的粮食,一言一行就能决定菟裘数百户民众的生死。

我的富有和权力达到了这样的地步,我又怎么敢不越加谨慎呢?

从前齐国的东闾子沿街乞讨,碰见了认识他的人。

那人好奇的问东闾子:您从前做齐国的辅相,事到如今,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境地呢?

东闾子叹息说:我为相六年,然而却未曾推荐一人。我曾经两次拥有过三千万的财富,却没有使一人富足。我现在有这个下场,这应该归罪于我不了解士人运数变化的规律啊!

由此可见,事务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时起时伏这是命运的规律。

能够在数年间积累与国家匹敌的财富,也能在朝夕之间沦为衣不蔽体的乞丐。

能够在时运到来时身居相国一般的高位,也能在时运不济时成为姓名不保的囚徒。

如果东闾子在他富裕时,可以将财富分给正处于食不果腹的贫苦民众。

如果在他显贵时,可以多多提携处于贫贱之时的贫寒士人。

那么当命运逆转、时运变化之际,东闾子遭逢祸患、沦入人生低谷之时,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的士人君子、劳苦大众,难道还能对他弃而不顾,对他沿街乞讨的惨状坐视不理吗?

我愿以东闾子为警戒,将我的富贵分给他人。

只愿将来我沿街乞讨的时候,能够从百姓的手中,多讨来两口饱饭吧。’”

公山不狃闻言,忍不住肃然起敬,他低下脑袋连连叹道:“宰子之贤,果非我所能及啊!”

可他这话刚一说完,又看见地上的门槛却是新的。

公山不狃不由疑惑道:“这……宰子不是说,不翻新他的宅邸吗?可为什么这门槛却是新的?”

看门人听了,只是笑着回道:“主君确是不愿翻新宅邸,但自从做了鲁国的大夫以后,门槛却是不得不换新的。”

公山不狃一寻思,还以为这里面是有什么讲究。

他问道:“这是为何呀?难道是《礼》中的规定吗?”

看门人回道:“这不是《礼》的规定,而是与人性有关。”

“喔?”公山不狃拱手请教道:“愿闻其详。”

看门人道:“我听说,人的天性是重视听到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事物,而轻视身边的事物。

从小到大常来往的人中,纵然出了贤士哲人,往往人们也会对他轻慢,并缺少礼貌尊敬。

而对于身居别县他乡的人,只要稍微有了一点名气,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尖的朝思暮盼,如饥似渴地想与他见上一见。

但其实比较、审察二者的长短、高下,很可能远处的人还不如身边的人。

宰子并不是突然变得贤德的,早在他被封为大夫之前,他就已经这么贤能了。

那时,居住在他附近的邻居和亲族却对他不屑一顾,经常一个月也没有人来拜访他。

而在宰子成为大夫后,来拜访宰子的人却犹如江中之鱼、林中之叶般多不胜数。

这么多人突然前来拜访,以致于将宅邸的门槛都毁坏了。

如果这些人在宰子成名前便可以对他以礼相待,又何至于在他显贵起来以后,才急急忙忙的带着各种贵重的礼物,顶着**的阳光,在门外排着队,等着与他熟络感情呢?

所以我才说,之所以要更换门槛,这全都是与人性有关。”

公山不狃听完这番话,更加感到惊异。

“唉呀!好一个少年郎啊!真是想不到就连宰子家中的看门人都有如此高深的学识。

以你的才能,只做些迎来送往的工作实在太过可惜,为什么不去向宰子陈述你的志向,改换其他更有前途的职务呢?”

看门的年轻人只是轻轻笑着:“我与公山子您这样的英雄人物不同,我的志向便是行祭祀、宾客之礼,与贤人志士进行交游。

我来投靠师兄时,便早已向他陈述了我的志向,现在我已经得到了合适自己的工作,又何必再去要求调换呢?”

“师兄?”

公山不狃听到这里,赶忙向他行礼道:“想不到您竟然是宰子的同窗,还未请教您的名字。”

看门人回礼道:“公西氏,名赤,字子华。”

公山不狃也是个老油子了,一听到对方出自公西氏,便熟门熟路的和对方拉起了感情。

“原来您也是出自公室的分家,您是公西氏,不知道您和公西舆如是什么关系?”

公西赤回道:“正是族兄。”

公山不狃哈哈大笑道:“公西子上之才本就超凡绝俗,不过三十就已经位居中士之爵。

而子华你比起他来,又要更胜三分。

年纪轻轻,便如此才华横溢,辩口如簧。

再加上又有宰子提携,你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公西赤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公山不狃几十年的马屁功力,他哪里抵挡得住。

面对对方的吹捧,公西赤只得红脸笑道:“若能学得子我师兄三分功力,便已经毕生受用。得到提携什么的,实在是不敢多做奢求。”

语罢,他赶忙为公山不狃让开道路。

“公山子,师兄他已经在里面侯您多时了,您快快请进。”

公山不狃笑着点了点头,也没有多想,而是施礼拜别后,便直接迈步入内。

“那就在此与您别过了。”

“公山子,下次再会。”

公西赤看见他进了院子,便在外轻轻把门合上。

随后又笑着来到公山不狃的马车前,向他的御者和仆从开口道。

“主君先前嘱咐过我,说是:家中宅邸低矮鄙陋,没有能够拴马歇憩的地方。诸位在这里等候难免苦闷,不如将车马停在对面的柳树下,前方不远处就是西市,众位可以在找间歇脚用饭。”

语罢,公西赤还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袋递了过去。

“这些刀币是主君托我交给诸位的,请各位拿着这些用做酒水钱吧。聊表歉意,请多见谅。”

御者和仆从们原先还不愿意挪窝,可一看到公西赤手里哗啦啦作响的钱袋,顿时满脸堆笑。

“唉呀!宰子真是客气了。宅邸低矮没有地方供我们歇脚,这岂能是他的过错呢?”

“我们都是些小人,受惯了风吹雨淋,在这里等着,其实也不碍事的。”

公西赤见他们还不肯走,只能装作没有完成使命,将要受到责罚的惶恐模样,向他们说道。

“诸位也是食人俸禄的士人,主君所托,岂能轻易舍弃?主君命我款待诸位,我又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各位在寒风中受冻呢?

请各位不要再推辞了,我来在前领路,今日若是各位不能尽欢,那便是我的失职了!”

仆从们看见他意志如此坚定,再加上既有饭吃还有钱拿,因此也不纷纷笑着回道。

“唉呀,那就有劳您了!”

公西赤笑呵呵地走在前头,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他的笑容渐渐收敛在阴影之中。

月亮从东方升起,月光洒过街角的尾巷,在黑暗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闪耀着金属光泽。

当公西赤的脚步迈过街尾,他的身后已经空无一人。

公西赤停下脚步,只是朝着黑暗的巷子里淡淡的喊了一声:“下手别太重,堵上嘴就行了。师兄说了,要活口。”

------题外话------

我失去了热情,唯有月票才能将其治愈。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