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一十九章 至仁者,宰子也(5K2)

尊师孔仲尼 第二百一十九章 至仁者,宰子也(5K2)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子听到年龄、身份都能对上,失声问道:“您……您当真是菟裘宰子?”

宰予听到这话,觉得好笑的同时,又觉得有些骄傲。

唉呀!没想到啊!

宰予这两个字,已经不止是个人名了,现如今还可以算作是个名人!

宰予拱手道:“予奉受君命,引军至此,只为进行盟誓。现今,我麾下的人马正在帝丘城外十五里的鄟泽扎营。您若是不信,派人开口便知。”

卫侯听到这里,态度又庄重了几分。

他笑着回道:“想不到寡人今日竟能与您相见!在我面前谈到大夫您的人太多了,他们都称赞您乃是鲁国少有的志节贤德之士,今日一见,果真如他们所言。”

说到这里,卫侯话锋一转:“只不过,大夫来到帝丘,为何不来事先通知寡人一声呢?您若是早早告知,寡人也不至于对您失了礼数啊!”

宰予闻言,知道即将触及关键点。

于是便行礼拜道:“我作为鲁国的大行人,自然有熟知各国历史源流、卿族关系、近来交际的职责。

我来到帝丘,本应直接来拜见您,只是我了解到,您似乎与我国的阳虎之间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务。

两国的关系因此出现了罅隙,我担心您会将对阳虎的怒火转移到我国的身上,因此心中常怀不安。

而我又听闻贵国的蘧瑗乃是天下称誉的士人君子,所以便前去向他请教与您化解恩怨的办法。

只是没想到,还未等我问清楚,便受到了您的召见,真是让我诚惶诚恐。”

宰予这么坦承,反倒让卫侯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实对于卫侯来说,阳虎事件,他需要的也就是一个鲁国的态度。

现在宰予身为鲁国派驻卫国的最高代表,他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代表了鲁国的意志。

既然人家堂堂鲁国大行人都这么诚恳的致歉了,那卫侯自然也不好意思继续追究了。

但不追究是对于鲁国,卫侯对于阳虎依旧是恨得咬牙切齿。

他回道:“大夫不必如此苛责自己,这本就不是您犯下的错误,您又何须向我致歉呢?

只不过,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想要私下里问您,不知道……”

宰予今日来是有求于卫侯,卫侯都这么说了,他当然也只能应允。

“您请讲。”

卫侯琢磨了一下,考虑到宰予现在的身份,因而还是没有直接问出口,而是委婉的修饰了一下问题的内容。

“我听说您所在国家的政权,正掌握在一位邪曲之人的手中。为什么以大夫您的能力,偏偏要去降低自己的身份,毁誉自己的声名,而去事奉那样的邪曲之人呢?”

宰予听到这个问题,只感觉头皮有些发麻。

这问题,的确不大好回答。

他现在也弄不清楚卫侯说这话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到底是想要挖人,还是单纯的抱怨阳虎,抑或是借此来试探他对于阳虎的态度。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绝不能在卫侯面前说阳虎的好话,因为那会将两人之间好不容易才拉近的关系再次疏远。

可与此同时,他也不能在卫侯面前说阳虎的坏话,因为那就等于留下话柄了。

在没有探明敌友以前,授人以柄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因而,宰予微微沉默了一阵,俯身拜道:“我不成器,没有什么才能,而我的族人与家中子弟又不如我。

而在菟裘仰仗我维系祖宗祭祀的也有五百户人家之多,所以我不敢选择效忠的对象。”

卫侯和南子闻言,面上皆是起了一些变化。

南子是觉得欣喜,宰予所说的话,正好印证了她之前的观点,也对应了她从《仁报》上得知的诸多消息。

宰予明明是如此出众的君子,又为国家立下大功,然而却退身托辞说自己建功立业是为了照顾家族乡邻。

至于卫侯,则依然对宰予抱有疑虑,或许是因为对鲁国旧有成见的影响,又或者是视角不同。

在卫侯看来,宰予能在鲁国升的这么快,不可能与阳虎一点关系没有。

宰予现在爵位不少封,好处不少拿,但却表示自己是迫于无奈,这是否有避重就轻的嫌疑呢?

他正想要开口继续追问呢,忽然看见门外走进几个端着食器的侍女。

卫侯见到,立刻笑呵呵地说道:“宰子应当也没有用过餐食吧?来人,也为宰子奉上饮食。”

而宰予也微微松了口气,因为这也正好给他留出了一些思考的时间。

与此同时,他也忍不住趁着这个空隙在心中大骂阳虎。

虎子!

都他娘的怪你!

你看你这给我惹得叫什么事?

你没事让军队穿越帝丘作甚?

作威作福的时候是舒服了,现在要求人卖粮食了,你把我给推出来擦屁股!

你当我是属厕筹的吗?!

不多时,宰予面前便摆上了耳杯、甑、碟等各式餐具。

如今天气渐凉,吃饭时自然也少不了诸夏的特色——温鼎小火锅。

随着火焰升起,殿内的温度也开始逐渐上升。

宰予自感燥热,头上都冒出了缕缕汗珠,想要摘掉帽子,可又感觉不妥。

正当他打算忍一忍,先把这一截应付过去时,一直在观察他的南子突然发话了。

南子向同样被火焰燎的直冒虚汗的卫侯请求道:“殿内炎热,不如请出女御执扇驱热吧?”

卫侯先前也一直碍于宰予在场,虽然同样热的难受,但却不敢松解衣襟。

此刻南子请愿,他自然欣然应允。

卫侯下令道:“夫人所言极是,那就命人执扇驱热吧!”

语毕,卫侯还不忘询问宰予:“宰子是否需人执扇?”

宰予一听这话,如蒙大赦:“蒙谢您的恩德了。”

他心中叹道:“繁文缛节害死人啊!”

没一会儿,刚刚才为众人献上饭食的女御们便拿着丝帛大扇来到了几人身边。

她们的手掌轻轻挥动,凉风徐徐吹来,宰予顿时感觉舒服了不少。

正当他打算端起耳杯满饮酒水解渴时,忽然听见卫侯猛地一拍桌子,猛地冷哼一声。

“哼!这是怎么回事?!”

宰予抬头看去,发现卫侯脸色涨红,而坐在他身边的南子一张俏脸也冷冰冰的。

宰予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是他做了什么激怒了他们,于是赶忙问道。

“是我犯下了何种罪过,以致于引您发怒吗?”

卫侯压着火气,向宰予致歉道:“不是您的问题。”

旋即,卫侯冷声问道:“方才你们几个当中,是谁向夫人呈献的饭食?”

卫侯话音刚落,为宰予掌扇的女御便跪下拜道:“是妾。”

卫侯闻言,气的端起盛放烤肉的漆盘,从中拣出一根半寸长的杂草,怒笑道。

“你看看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女御看见杂草,吓得脸色都白了,她跪伏在地,浑身发抖地回复道。

“妾去膳夫那里取餐时,的确没有见到里面有杂草呀……”

“还敢狡辩!”卫侯怒道:“去召司寇史鱼过来,寡人今日必要治你的不敬之罪!”

卫侯话音刚落,南子又伸出筷子在烤肉上颤颤巍巍的夹出了一根发丝。

“这……”

卫侯看到头发丝,瞬间更恼了。

今日有外人在场,然而这些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拂了他的面子,这让他岂能不怒。

“快!立刻去请司寇过来,我必要将膳夫一同治罪!”

而宰予听到这里,赶忙起身出列。

这倒不是他有多喜欢管闲事,而是宰予作为一名熟读礼法的儒生,深知对国君犯下不敬之罪的结局是什么。

一旦真的坐实这项罪名,女御和膳夫必定难逃一死。

且不论饭菜中的杂草与头发丝是否真的是由女御和膳夫放入的,就算的确是他们做的,因为这点事把人杀了也实在太过分了。

宰予开口道:“如今天色已晚,现在去请史鱼大夫,恐怕不太妥当。国君如果想要严查此事的话,我虽然是个外臣,但也可以替您代劳。”

卫侯闻言眉头一皱:“您还懂得礼法?”

南子在旁小声提醒:“宰子是曲阜孔子的学生。”

“原来如此……”卫侯豁然开朗。

孔子知礼的名声早就传遍天下,他的学生中不乏卫人,卫侯自然也知晓他的声名。

卫侯思索了一番,于是便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您了。”

宰予见卫侯同意由他查案,总算松了口气。

还好,先把人命保下来,至于剩下的,就全看他来操作了。

宰予先是来到卫侯身边问道:“您能否将发丝与杂草交由我来查验。”

卫侯点了点头:“自然可以。”

他将证据放在盘中交由,身边的女御递了出去。

宰予接过头发观摩了片刻,又拿起杂草看了一小会儿。

他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紧张的心情也舒缓了不少。

这头发长约三寸,油光锃亮,乌黑中还夹杂着一些斑白。

宰予拿着头发与女御的黑发比对了一下,瞬间松了口气。

这头发应当不是她的。

他看了眼身畔吓得瑟瑟发抖的女御,冲着她轻声询问道。

“不要害怕,我基本可以确定你是无罪的了。只是为了得到定论,能否带我去到您的居所看看呢?”

女御命悬一线,哪里敢拒绝宰予的要求,她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连连点头。

而卫侯则一脸惊奇的问道:“如果不是女御做的,那难道是膳夫吗?”

宰予笑着回道:“应当也不是膳夫。至于真相如何,还请您等我从各处调查回来后,再向您慢慢述说。”

语罢,宰予便向卫侯俯身拜别,然后跟在女御的身后离开了东寝。

刚刚走出殿门,女御便嗓音颤抖地向宰予请求道:“大夫,你,你一定要救救我啊!”

宰予只是安慰道:“放心吧。”

卫侯目视着他们出门,嘴里嘀咕着:“这菟裘宰子到底说的是真是假?这事真不是女御做的?还是说,他只是怜悯女御,所以才说了这些话。”

南子想了想,回道:“宰子在书中说过: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觉得,他固然是爱人的君子,但多半是不会用假话来蒙骗他人,并以此遮掩他人的过错吧?”

就在卫侯与南子谈论之间,宰予已经领着女御回来了。

他正色走到卫侯面前,回报道:“真相已经查明。”

“那应当如何判决呢?”

宰予正声道:“应判膳夫无罪,除此之外,为表您的宽仁,还应当赏赐女御一件新衣。”

卫侯听到这里,不解道:“这是何故啊?”

宰予道:“我方才分别去了女御的居所和您的东厨察看过了。

膳夫在砧板上切肉的刀是新磨的,很锋利。用这样的利刀在砧板上切肉,就连韧筋都能切断。

而您食用的烤肉,都是把肉切成了大小不过一寸的小块,然而唯独三寸长的头发没被切断,这是不合情理的。

所以,这不像是切肉人的过错。

之后,我又查看了烤肉的用具。

烤肉所用的木炭是最好的桑炭,用于烤制的炉子火力也很足。

用这样的炊具烤出的肉焦黄流油,然而一根三寸长的头发却没烤焦,这又不像是烤肉者的责任。

而后,我又在女御的带领下,去查看了夫人的居室,屋顶完好无损,四面悬挂的帷幕也很严实。

所以不可能有杂草粘在夫人的身上被她携带入内。

我也查看了女御房间里的卧具,发现她所用的草席破旧开裂,编席用的绳子折断了,上面的草都碎了。

而女御穿着的衣服破旧,袖口中用于填充的絮都清晰可见。

而黏在絮上的碎席草,半寸长的,足有三根之多。

作为婢女,穿一身破旧衣服睡在破席上,席上的碎草黏在袖口,用这样的穿着给夫人和国君呈献饭食,要想杂草不掉进饭里,这是不可能的。

我请求捡一根附着在女御衣絮上的破席草,和饭里的杂草比一比,不知道您是否应允?”

卫侯闻言,立马吩咐道:“允!”

一边的小臣急忙从宰予的手中接过杂草,与饭菜中捡出的杂草对比了一番,随后回报道。

“禀明君上,完全相同。”

卫侯闻言大感惊异:“这……现在杂草可以解释了,可头发的事,又是怎么回事呢?”

宰予闻言笑着回道:“至于烤肉上的头发,也与女御的头发不相符合。我推测,这头发恐怕是刚才您命令扇风时,女御们扇的过于卖力,所以才把头发扇飞落在肉上的吧?”

卫侯想了想,立马低头俯视几案之下,不一会儿,果然从案下捡到了几根头发。

“这……”

卫侯看到头发,不由觉得自己方才的反应有些荒唐。

“唉呀……险些误会了一位君子呀。”

而坐在他身边的南子则微微撇嘴,卫侯见了只得红着脸向她认错。

“看来还是夫人说的对啊!菟裘宰子的德行,不是我应该怀疑的。”

卫侯挺直腰板,扶着前额向宰予说道:“唉呀!今日可是多亏了您啊!若不是您,我险些错杀了无罪之人。”

宰予笑道:“既然您已经明晰了真相,对于我的判决,不知道,您觉得是否可行呢?”

卫侯赶忙起身向宰予致谢道:“岂敢不遵从大夫之言?传寡人的命令,赦膳夫无罪,赐给在场女御每人一件新衣。”

在场的女御闻言面上都露出了一丝笑容,她们款款施礼。

“谢国君赏赐。”

卫侯红脸摇手道:“这不是寡人的赏赐,只是寡人在弥补过失罢了。

你们为寡人尽忠尽力,然而却只能穿着破旧的衣服,睡着陈旧的草席,以致于差点被寡人误解为不敬。

你们如果一定要谢的话,就去感谢宰子的恩德吧。”

宰予听到这里,也谦卑的向卫侯回报道:“我之前和您说起过楚文子,楚文子能够听从葆申的建议,所以楚国得以在南方称霸。

如果没有遇到楚文子这样的明主,那么纵然有千万个葆申,又能如何呢?

所以即便您不认为这是您的恩德,我又怎么敢窃取了您的功劳呢?”

卫侯听到这儿更为自己先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感到惭愧了。

而宰予看到他的表情,便知道今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于是便不再多说,而是俯身向卫侯请辞。

“天色已晚,我将要返回帝丘城外、鄟泽水旁的鲁军营垒了,在此向您提出告辞。”

“欸……宰子!”

宰予闻言只是垂着脑袋,也不回复。

卫侯看到这里,只觉得自己先前那些话是怎么问的出口的。

他半张着嘴等了许久,这才叹了口气:“那寡人派车送您出城吧。”

宰予拜谢:“敬谢君恩。”

卫侯和南子望着宰予迈步离开东寝,直到他的身影消没于黑夜之中,这才回过神来。

卫侯叹道:“宰子是个君子啊!治理百姓却不居功,击败强敌却不自傲,爱惜民众的性命却又像是爱惜自己的孩子那样。

让他治理国家,在外可以使国家没有被外敌进攻的困扰,在内使得民众没有遭到冤狱杀戮的忧患。

然而这样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只是托辞是为了保全家族的原因。

宰子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一位仁德之人了吧?”

南子有些恼怒的望了眼卫侯:“哼!君上,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

就是这样一位仁德的君子,然而您一开始却打算辱没他的声名,以致于让他愤懑离去。

如果您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天下的仁人志士,小童只能深深地为卫国将来的命运感到担忧啊!”

卫侯被夫人呛得说不出话来。

半晌,才下定决心道:“夫人说的对啊!今日,确是寡人无礼了。明日,寡人当亲自去拜访宰子,以此来向他说明寡人的心意。”

------题外话------

谁告诉你作者一定是坏人?我就不是那种作者。

那就更糟糕了!别的作者求月票,而你不求,你注定要扑一辈子。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