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宰子见卫灵公

尊师孔仲尼 第二百一十七章 宰子见卫灵公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宰予在侍从的带领下进入卫国公宫。

行不多时,便来到了东寝殿前。

侍从在外禀报道:“君上,方才通过公宫门前的君子带回来了。”

“喔?”卫侯惊异道:“方才路过宫门前的,还真不是蘧夫子吗?”

侍从回禀道:“蘧夫子方才也在,但下臣带来的这位君子是陪伴蘧夫子坐在车上的,想来是他的朋友。”

“蘧夫子的朋友?”

卫侯听到这里更加好奇了:“快请那位君子进来。”

侍从闻言,立刻领着宰予踏入东寝。

谁知刚刚进门,宰予便透过幽暗的烛光,看见对面竟然坐着两个人。

坐在正位的想必就是卫侯本人了,至于他身畔那位,看起来身形瘦小,大概是卫侯的姬妾?

宰予一琢磨,感觉卫侯的个性的确与众不同。

寻常君王接见初次见面的士人,他们哪怕觉得再不舒服,都得装出一副正襟危坐、以礼相待的样子来。

而到了卫侯这里可倒好,宰予和他又不熟,结果卫侯不止坐姿举止不恭敬,还一边作乐一边与宰予见面。

如果不是宰予事先了解过卫侯的性格,换了别人过来,肯定会以为卫侯这是在羞辱人。

不过宰予虽然是有求于卫侯,但也没打算惯着他的臭毛病。

大家都是人,你对我以礼相待,那我自然也对你以礼相待。

你态度不恭敬,那我也没必要和你瞎讲究了。

此时已是初冬深秋,宰予之前出门时还特意戴了顶熊皮帽子,披了条水獭围脖。

但这身扮相实在太过粗犷,所以之前他见蘧伯玉的时候,为了防止对方误会他不恭敬,所以就把这些东西收进大袖中保管。

但现在宰予看见卫侯居然是这个态度,他干脆直接从袖子里取出帽子、围脖重新穿戴好,这才来到卫侯的面前拜见。

没办法,大冬天,的确挺冷的。不讲究也正好对了宰予的心意。

可卫侯看见宰予的这副打扮,脸色登时变了三变,他问道。

“这……您这是君子的服装,还是小人的服装?”

宰予一听这话,刚刚还不错的心情立马产生了变化。

什么意思?

你不以礼相待,还指望我和你讲礼仪?

不过他倒也没有直接发怒,而是不慌不忙的端正脸色,旋即反问道。

“敢问您,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

卫侯听到这里,径直回道:“君子有德行,而小人没有德行。”

宰予微微点头,轻声笑了两句:“既然如此,仅仅看穿着,怎么能够判断评判一个人的德行呢?

按照楚地的风俗,居住在那里的人,出行必定身佩长剑,头戴高帽子,这不符合您对于君子服饰的要求。

但楚人之中却出了孙叔敖、析叔、伍子胥、申包胥、子西这样的人才。

按照齐地的风俗,齐人喜欢穿短衣,随意的戴着颜色鲜艳顺遂自己心愿的冠帽,这同样不符合您对于君子服饰的要求。

但齐人中却出了管仲、隰朋、鲍叔牙、宁戚、晏婴这样的贤臣良将。

吴越地区的人,喜欢在纹身断发,但却同样出了延陵季子这种天下称誉的君子,坐拥专诸这样悍不畏死的猛士。

而西戎人,向左边敞开衣襟,梳着锥子那样的发结,也出了由余这样匡扶秦穆公称霸的良相。

如果像您所说的那样,穿狗皮衣的就应学狗叫,戴羊皮帽的就应学羊叫。

那么,国君您穿着狐裘上朝,敞开衣襟、端着酒爵在偏殿接见士人,照这种说法,您的行为是不是也该有所变化了呢?”

南子听到宰予的话,忍不住抬起袖子遮掩笑容。

而卫侯闻言则满脸尴尬,但终究还是有些抹不开面子,因此只是向宰予答复道。

“唉呀!能够如此直率的向寡人进言,您恐怕算是我所见过最勇敢的人了!”

宰予见状,也知道他爱面子,因此也不正面驳斥他,而是拿出讽谏的招数阴阳怪气他。

宰予回道:“请恕我愚钝,实在无法理解您为何说我勇敢。在我看来,勇敢有几类,而我显然不在其中。”

卫侯问道:“您这样的人,难道还不能算作勇敢吗?”

宰予见他入套,慢条斯理的回复道。

“我当然不能算做勇敢了。

我听说,在水里活动而不躲避蛟龙的,乃是渔夫的勇敢。

在陆地活动而不躲避犀牛老虎的,乃是猎人的勇敢。

刀剑交错,横于眼前,却视死如归无怨无悔的,乃是壮烈之士的勇敢。

懂得困厄潦倒乃是命中注定,知道顺利通达乃是时运造成,但却依然能做到临大难而不惧的,置生死于度外的,这是圣人的勇敢!

现在我站在殿中,正颜正色,直言辩说,而触犯您的颜面。

前面即使有车马的奖赏,能做到不为所动。

后面即使有杀头腰斩的威胁,也不为此而恐惧。

但即便如此,却依然无法劝阻您的行为,弄得我打算挥袖向您拜别,再也不愿与您相见了。

像是我这样的人,哪里称得上勇敢呢?”

南子见状,以为宰予是在怪罪她,于是站起身适时的向卫侯请退。

“君子间的对话,不是妇人所能参与的。希望您准许我离开。”

宰予听到这话,又开口说道:“我并不是在怪罪您。”

卫侯一看这架势,在场拢共就仨人,宰予不是怪罪南子,那不就是在怪罪他吗?

可说回来说回去,今天这事他的确不占理。

因此,卫侯也没法说道些什么,只能起身向宰予致歉。

“寡人并非是有意想要羞辱您,只是多喝了几杯酒水,以致于忘记了对待士人君子的礼节,还请您原谅。”

宰予看到他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生气,甚至于态度都这么敷衍,这让他更来火了。

其实他对卫侯的礼数不周倒没有多少怨愤,他生气的原因是卫侯搞双重标准。

夫子都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你无礼在前,还指望我一个外臣对你有多恭敬吗?

宰予回复道:“从前,楚文子得到茹黄出产的良犬和宛路出产的利箭,就用它们到云梦泽打猎,三个月不回来。

后来,他又得到丹地的美人,于是纵情女色,徘徊在外,整整一年不上朝听政。

葆申于是向他劝谏,说:‘从前先君信任我,让我做了太保的官职,专门负责教导您。如今您前去打猎,三月不归。又沉溺女色,一年不朝。依照先君的命令,您的罪应该施以鞭刑。’

文子说:‘我从离开襁褓时,就列位于诸侯。如今我的年纪也这么大了,也不是小孩子了。请夫子您换一种刑法,不要用鞭打的方式来惩罚我。’

葆申说:‘我敬受先君之命,不敢废弃。您不接受鞭刑,这就等于是我废弃了先君之命。我宁可获罪于您,也不能获罪于先君。’

文子无奈,说:‘遵命。’

于是葆申拉过席子,让文子伏在上面。

葆申把五十根细荆条捆在一起,跪着放在文子的背上,再拿起来。

这样反复做了两次,对文子说:‘请您起来吧!’

文子说:‘您这样做有什么区别呢?同样是有了受鞭刑的名声,您索性真的打我一顿吧!’

葆申说:‘我听说,对于君子,要使他心里感到羞耻。对于小人,要让他皮肉觉得疼痛。如果让他感到羞耻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觉得疼痛又有什么用处?’

葆申说完,快步离开了朝堂,自行流放到澡渊边上,请求楚文子治自己死罪。

文子说:‘这是我的过错,葆申有什么罪?’

于是便改正自己的过错,召回葆申,杀了茹黄之狗,折了宛路之箭,送回丹地的美人。

后来,楚国兼并了三十九个国家,跃居为南方疆土最广阔的国家,楚国现在的强盛,也正是由于文子当初打下的根基。

但这全都是葆申的功劳吗?当然不是。

如果葆申向楚文子劝谏,他不听从,那又有什么用处呢?

如果楚文子嘴上表示听从,但却不进行改正,那对于楚国又有什么益处呢?”

------题外话------

我以为你早已看透了我的思绪,但你却装作一无所知。

——节选自《zaiyrj》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