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卫多君子,其国无故(3K7)

鲁军行至帝丘郊野外的鄟泽,从鄟泽附近的山丘向北方眺望,卫国都城帝丘的高耸城墙清晰可见。

为了防止引起外交事故,宰予下令随他前来的千人鲁军在鄟泽选取水草丰茂处扎营休息。

而他本人则带着子贡等鲁国外交官员前往帝丘,请求拜见卫侯。

宰予之所以这么小心,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这次出使事关重大,而他又是主使,一旦捅出了什么篓子,他肯定得担主要责任。

夫子在临行前,还曾嘱咐他,说:“机巧而又喜好限度的人,必定坚定。勇敢而又好问的人,必定会胜利。聪明而喜好谋划的人,必定能成功。

予啊!你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正是因为这三点啊!

至于那些愚蠢的人呢,他们的行为则正好与之相反。

身处高位受到宠爱,却专门嫉妒贤人,这是愚蠢人的本性。

而世上总是君子少,而愚蠢的人占据大多数的

因此地位高则有危险,责任重则会容易崩溃,这种情况可能会很快出现,你一定要谨慎小心啊。”

夫子的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这明显是在告诉他,鲁国国内有人嫉妒他宰予爬的太快,所以准备暗地里给他下绊子呢。

现在这些人之所以没有冒头,是因为宰予现在风头太盛,又刚刚立下大功,所以不好发难。

而一旦他把出使的事情办砸了,那等待他的就是一波又一波的反攻倒算。

不过说回来,他的小辫子也的确不少。

或者说,这年头但凡想在地方上做出点成绩,没有小辫子是不可能的事。

明眼人都知道周礼中的部分条目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所以但凡是想治理好地方的大夫,是绝对绕不开礼制改革这一茬的。

但问题在于,像是三桓这样的世卿家族,他们要搞改革可以直接从国君那里拿到明文命令。

说破大天,人家是奉命变法,有鲁国公室作为背书的。

但宰予这种弱势大夫就只能自己偷偷摸摸的搞。

平时大家相处融洽的时候,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一旦关系恶化,那就是一顶违礼的大帽子扣下来,要治你的罪,你都没地方喊冤去。

现在阳虎在位,所以季氏基本上是无条件支持宰予的。

而孟孙何忌和他的关系也十分和谐,所以孟氏对菟裘的态度也很友善。

至于叔孙州仇,他和宰予也无仇无怨,既然三桓中有两桓都支持宰予,那我们叔孙氏就少数服从多数吧!

正是因为三桓的这种态度,所以宰予才能顺顺利利的在菟裘挺过两年。

可如果哪一天他们的态度变了,那宰予瞬间就会被置于不仁不义之地。

宰予每每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感叹:“说到底,仁义的解释权,目前还没有掌握在我的手里啊!”

至于宰予出使卫国小心谨慎的第二个原因嘛,则是因为阳虎从前把卫侯得罪的太死。

两年多以前,阳虎为了配合晋国进攻郑国,率军穿过卫国进攻郑国。

照理说,这也就是照会卫侯一下,开口借个道的事。

但问题是,阳虎不仅没有向卫国申请借道就擅自使用卫国的周道,更让卫侯气恼的是,阳虎班师回国的时候,不仅再一次通过卫国,而且还直接让鲁军穿越卫都帝丘。

这种做法可就太目中无人了。

卫侯得知这个消息后,气的下令让大夫弥子瑕领军追赶阳虎,打算直接和鲁军在豚泽开练。

卫侯都直接放出话来了。

大体的意思是,咱们谁也别请外援,就真刀真枪的碰一下子,鲁国的阳虎莫非真是欺我卫国无人吗!

而后面之所以没打起来,还是多亏了卫国老臣公叔拔。

其实这事儿本来也不应该归公叔拔管。

因为他老人家年事已高,再加上腿脚也不好,所以早在几年前就向卫侯请命,告老退休了。

平时呢,这位卫国的老干部就住在帝丘读读书、看看报,颐养天年,静待死亡的到来。

老头听说了卫侯准备和阳虎碰一碰,而国内又无人劝阻的消息后,惊得连忙唤来家仆,甚至连拉车的马都没来得及准备好,直接就让仆从拉着车子带他去到卫国公宫面见卫侯。

老头见到卫侯后,开门见山的说:“怨恨别人而效法他,这是不符合礼的。

从前鲁昭公流亡在外时,国君您准备用先君文公的舒鼎、成公的宝龟、定公的鞶鉴作为酬劳,如果有人能送鲁昭公回国,就可以在这些宝物中任意选取一件。

又允诺说,诸侯如果愿意为鲁昭公操心,那么您的儿子和我们这几位臣下的儿子,就可以把他们送去对方的国家作为人质,以此来展示您的决心。

这些都是下臣们所听到的,关于您对于鲁国的恩德。

现在您将要用小小的愤恨去掩盖过去的恩德,这恐怕是不合理的吧?

太姒(周文王的妻子)的儿子里,惟有鲁国的先祖周公和卫国的先祖康叔是互相和睦的。

而现在,您要效法小人的举措而丢掉过往的和睦,这难道不是中了小人的奸计吗?

现在阳虎如此无礼,然而却毫不自知。这是上天要让他的罪过增多而使他灭亡。

国君不如姑且等着看他的下场吧,您觉得怎么样?”

公叔拔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以下三点。

第一,阳虎违礼吃‘奥利给’,您总不能也学他违礼吃‘奥利给’不是吗?

第二,鲁卫两国世代交好,不能因为阳虎这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第三,人贱自有天收,让他继续狂,咱不收拾他,有的是人收拾他。

卫侯仔细想了想公叔拔的话,感觉有道理。

况且,现在就算和阳虎打一仗,打赢了的确出了口恶气,但鲁卫两国自此交恶是免不了的。

而如果打输了的话,那就更丢脸了。

反倒不如直接不管阳虎,反正他干出这种事,天底下明事理的人都知道到底是谁不对。

再加上公叔拔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为了替国家进言,甚至于急的直接坐着人拉的小‘板车’就来见他了。

老人家这么公忠体国,不采纳他的建议,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所以最后,卫侯只能无奈的咽下了这口恶气。

但卫侯忍气吞声归忍气吞声,以宰予对他的了解,卫侯大概率是不可能把这事儿抛之脑后的。

这一点,从他这几年对晋国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卫侯想跳反到齐国的阵营,说到底不就是因为晋国对他不客气,甚至于屡次在盟会上羞辱他吗?

说白了,这就是个好面子的人。

如果宰予不能提前把他安抚好,回头盟会上卫侯想起昔日的耻辱,突然给他整个什么活,那宰予可受不了。

思虑之间,宰予已经来到了帝丘脚下。

他四下观察着帝丘附近的人流,一时之间被这里的繁华所震惊。

卫国虽然也曾盛极一时,卫武公时不仅曾帮助周王室的国人驱逐暴戾的周厉王,实现‘周召共和’,并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确切纪年——共和。

实现‘周召共和’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也被称为共和元年。

而共和的和字,也正是取自卫武公的名字‘和’。

而周召共和的意思,则是天子的二位卿士周定公、召穆公与卫武公卫和共同代行天子权柄。

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共和行政了。

后来周王室陷入犬戎之乱,也正是卫武公率军帮助王室平乱,并协助周平王完成东迁的壮举。

为了报答卫武公的恩德,周平王更是在卫武公活着的时候,便直接将他的爵位晋升为公爵,以表彰他的功绩。

虽然卫国祖上显赫一时,但自从卫懿公之难后,卫国在黄河以北的国土尽数沦丧。

尽管后面继位的卫文公不懈奋斗,收拾了卫懿公留下的烂摊子,将只剩三十乘的卫国重新恢复为拥有三百乘兵车的中型国家,又兼并了邢国的土地,扩张了领土,提升了国力。

但不论如何,卫国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几十年,终究是错过了诸夏各国发展扩张的黄金时期。

而等到他们回过头来时,先前卫懿公丢失给戎人的土地都已经被晋国占据,再想讨要回来基本等同于痴人说梦。

因此卫人也只能接受卫国只能算作一个三流国家的无奈事实。

因此,在宰予的想象中,卫国的都城帝丘应当不会太大才对。

然而眼前帝丘的规模,却丝毫不亚于鲁国的都城曲阜,甚至于在商贸繁荣程度上还要更胜一筹。

这让他免不了大呼惊奇,当即引用了一句《虞书》中的《益稷》来抒发心中所想。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大臣们乐意办事,君王振作奋发,百工万业都会兴旺发达)

而身为卫人的子贡听到宰予称赞帝丘,也忍不住臭屁了起来。

“哼!算你还有点眼光。

帝丘之所以名叫帝丘,就是因为这里乃是上古五帝颛顼的居所。

帝舜在位时,商人的先祖契居住在这里。

而等到夏后氏当政时,昆吾氏居住在这里。

曲阜虽然同样历史悠久,但帝丘也丝毫不差,两座城市同样比临淄更加古早。

而就商贸工坊来说,帝丘的商品种类甚至比曲阜更加繁多。”

宰予听到这里,眉头不由一皱。

“你这什么意思?和曲阜比商贸,和临淄比历史,还能这么玩?”

子贡听到这里,也察觉到了自己似乎有些双标。

他赶忙红着脸往回找补道:“夫子说过:‘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有香草的屋子,时间长了闻不到香味,说明已与香气融合一起了。

而与不善的人相处,就如同进入鱼铺子,时间长了闻不到臭味,这是被同化了。

装朱砂的容器会变成红色,装漆的容器会变成黑色,因此君子要谨慎地选择与自己相处的人。’

我会变成这样,都是因为我不会择人而处啊!”

阴阳我?

我不就是把你关了几天班房吗?

至于嘛……

宰予反唇相讥道:“我从前听夫子讲解《易》中的《损》《益》二卦。

夫子说:自己减少的必定会有增加,自己增加的必定会有减少。

所以说,学习的人,减损自己本来就多的东西,用虚心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指教,才能成就完满。

而按照万物的规律,事物完成后必定还会产生变化,完满的状态是无法保持长久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夫子才会说:自认为贤能的人,天下那些美好的话他是听不到的,而那些损毁道德的话,他倒是全都记在心里了。”

子贡闻言,正想反驳。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马车的摇铃声,他与宰予向着铃声的方向望去,发现端坐在车上的是位白胡子飘飘的老头子。

宰予身边有曾经出使过卫国的官吏,他看见这老者,立刻冲着宰予询问道:“大夫,要不要上去拜见一下?”

宰予奇怪道:“你认识这位老者吗?”

小吏笑道:“何止是认识啊!这一位便是卫之君子,上大夫蘧伯玉啊!”

------题外话------

遇见喜欢的月票,面无表情擦肩而过都是我善意的伪装。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