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零五章 天下震动(3K2)

尊师孔仲尼 第二百零五章 天下震动(3K2)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鲁军大营之中,今日热闹非凡。

十几名灰头土脸的齐军将帅被紧缚手足,押入中军大帐。

走在最前的,是头发湿漉漉、浑身战甲都在往下滴水的齐国上卿高张。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齐国大夫田书、犁弥、闾丘明等人。

而营帐之外,还有不少齐国低级军官因为级别不够、身份不高未能获准入内,只是随便给他们找了个阳光灿烂的地方罚站。

季孙斯坐于主位,阳虎站在他的身边侍立,而在左右近前的鲁军将帅同样是各个面带喜气。

今日鲁军高层可谓是悉数到齐。

唯有卞庄子因为需要防御北方的国夏,没有离开驻地。

高张被推到季孙斯面前,负责押送的两名鲁军甲士想要强按着他跪下,但高张怒目圆睁,双膝好像是铁打的一半,说什么也不肯弯折一分一毫。

甲士见状发怒道:“不过一败军之将,见了我军主帅,也敢不跪!”

高张怒笑道:“笑话!高张平生只跪三事:皇天后土、父母高堂、天子君侯。尔等何人,也敢要我下跪?!”

甲士闻言勃然大怒,拔出腰间佩剑,就想要给高张一个教训。

季孙斯见状开口道:“不得无礼!高子虽为败将,仍为齐国世卿,是天子钦封的齐之二守,岂能对他用强?”

甲士听了这话,动作一滞,不知如何是好。

阳虎见了,轻轻咳嗽一声:“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替高子松绑。”

甲士们听到阳虎发话,只得收剑俯首:“唯。”

高张身上紧缚的麻绳被解开,他松了松被捆的发紫的手腕,向季孙斯拜谢道:“有劳季子了。”

季孙斯哈哈笑了两声,站起身子来到高张面前道。

“上一次与高子见面,还是您奉齐侯之命出使我国,那时两国相交甚笃、相处和谐。

当时,我曾宴请高子,您还邀我去齐国时到您的府上作客。

只是未曾想到,你我二人再次相见,却是在战场之上。

往事随风而去,今时亦非往日,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

高张听了这话,倒也不含糊,他径直回道。

“季子不必如此,如今您为胜战帅,我为阶下囚,要杀要剐,您直说便是。”

阳虎听到这话,哈哈大笑着上前道:“高子哪里的话,两军交战都是为国家尽忠,为百姓谋利,这哪里是您的过错呢?”

高张的目光转向阳虎,嗤笑一声道:“我倒不知道,这次鲁军的主帅,原来并非季子,而是你阳虎啊!我和季子交谈,你个颠覆国命的陪臣,有什么资格插嘴?”

阳虎笑容一僵,他没想到高张做了俘虏,嘴居然还这么硬。

他的脸色一沉,鲁军大帐中的气氛也随之冷了下来。

阳虎道:“高子做了败将,怎么这说话的语气,反倒像是打了胜仗一般呢?”

高张怒笑道:“若非天时不利,此刻沦为阶下囚徒的,应当是你这小人!

我高张不是败给了你,而是败给了天候!

你这小人,留得一条性命苟活还不庆幸,反倒敢抢夺起苍天鬼神的功绩了!”

“你!”

阳虎正想暴怒,可他想到这么多人都在看着,再加上高张显赫的身份,还是不得不强压下火气道。

“我军不杀俘虏,是为了贯彻周公的遗德,弘扬礼乐的仁义,然而高子却一再辱没我国的国格,这是真当我们不敢杀你吗?”

高张哈哈大笑道:“我一败军之将,倘若能死在沙场之上,也算是死得其所。

如果侥幸得以被放回齐国,国君要追究我的罪责,戮我于庙堂之上,我也不敢有所怨言。

但你阳虎不过一乱臣贼子,如何敢窃取大义的名头,以不效礼乐的罪名来处置我?

我国之所以要伐鲁,为的便是剪除你的羽翼,铲除你的祸根,将国家的政权奉还给鲁侯与季子这样忠贞不二的卿大夫!

我高张就算死,也必定是被季子所杀。

贼子!就凭你,也配杀我?也配杀我!”

高张说着,就要冲向阳虎,与他搏斗。

这下子,不止鲁军众将吓着了,就连田书、闾丘明这些齐将也被吓得不清。

闾丘明慌忙出声喊道:“高子!使不得!使不得啊!”

但还不等高张冲到阳虎的近前,他就被一拥而上的鲁军甲士按倒在地。

高张被五六个鲁军甲士按在身下,但他依旧奋力挣扎,嘴中还大喊着。

“今日之败,非是我败给你阳虎,而是败给了天候!我高张戎马半生、战功无数,岂能成全了你这小人的威名!”

阳虎望着被按倒在地的高张,怒极反笑道:“天候!真乃笑话!你可知这天候,本就是我军招来的!”

孟孙何忌也担心阳虎一怒之下真把高张杀了,毕竟齐鲁之间的关系现在还有回转的余地,如果杀了高张,那就是和齐国高氏不死不休,也等于是啪啪啪的拿大嘴巴子抽齐侯的脸。

等到那时候,恐怕齐国动起手来,就不会这么文明了。

于是,他赶忙走上前来打圆场。

“高子此言差矣,昨夜的大雾,是我菟裘大夫宰子我一早就推算出来的。

而击沉齐军战船的投石车,以及对齐军的作战方略,也是由他一手拟定的。

只是他在军中资历尚浅,若非阳子坚持向季子谏言采纳他的计策,以您的勇武,又怎么会被轻易击败呢?”

阳虎听到这里,气终于消了不少。

而高张闻言,也不再继续挣扎了,他皱着眉头,抿住嘴唇,沉默了半晌,这才回道。

“那我也是败给了宰子我,与他阳虎何干!败给宰子我,我高张输得不怨!”

……

晋国,虒祁宫。

晋侯端坐于上皱眉摇头。

阶下,晋国的卿大夫们则是吵成一团。

鲁国派来向晋国求援的使者来了一拨又一拨,晋国国内关于是否出兵援助鲁国的议题也是讨论了一次又一次。

然而讨论到现在,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来。

以范鞅为首的反对派认为,今年晋国为了帮助周王室平定内乱,已经动用了不少兵力,耗费了大量的金钱财力。

而卫国则刚刚背叛晋国,东方诸国组成的反晋同盟已经连成一片,如果晋国要发兵救援鲁国,这不仅是在与齐国作战,也也是在与郑卫等国交战。

就算要援助盟邦,也得耐心准备一番,怎么能贸然出兵呢?

况且齐国在鲁国的推进速度十分缓慢,而鲁国也一直坚守不出,并没有与齐国正面交锋的意思。

齐鲁两国这样的做法与常理不符。

因此,鲁国很有可能已经投奔了齐国,而他们两国交战实际上只是引诱晋国入局的诱饵。

一旦晋国的大军进入鲁国,就有可能陷入齐鲁卫三国的包围之中。

所以与其现在派兵援助鲁国,不如静观其变,等看清了局势再入局也不迟。

而以赵鞅为首的激进派则认为,如今天下各国纷纷叛晋,这都是范鞅消极处事的外交态度所造成的恶果。

而鲁宋两国则是晋国仅存的两个盟邦,如果这次晋国不能援助鲁国,那么势必会寒了宋国的心,也让其余小国再不敢依附晋国。

再加上鲁国一直对晋国侍奉得体,态度也一向恭敬,哪怕是从往日的情谊和道义上来说,也应该立刻发兵救援他们。

晋国六卿的唇枪舌战,真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搞得晋侯也不知道该听哪边的。

而他这一犹豫,自然也就遂了范鞅等人的意了。

因为犹豫和直接拒绝出兵的效果,实际上是一样的。

反正两者都是不出兵嘛!

赵鞅坐在东侧怒目而视,范鞅则老神在在闭目养神。

至于支持赵氏的大夫们则各个面色涨红说的是吐沫横飞,而支持范氏的大夫们则冷笑连连酌情反击。

正当他们再一次陷入僵局,眼见着又要以平手收场时,宫外突然传来一声长喝。

“前方鲁齐战报传回!”

晋侯原本打着瞌睡昏昏欲睡,此时听到有战报传回,立刻打起了精神。

而赵鞅听到这话,脸色微微泛青,他低声叹了句:“完了。”

晋侯吩咐道:“念!”

那捧着竹简的令使闻听君命,朗声念道:“鲁齐两军战于梁山之阴、汶水之阳。

菟裘大夫宰予败齐上卿高张。

鲁将公山不狃、公敛处父败齐大夫田书。

季孙斯、孟孙何忌引军助之,鲁军大胜齐师!”

赵鞅起立惊呼:“什么?!”

正闭眼休养的范鞅也缓缓的睁开了眼睛,摇着脑袋道了句:“后生可畏啊……”

赵鞅赶忙起身来到中堂请道:“君上,现如今鲁师大败高张,这已经足以说明鲁国并无叛晋之意。如果再不出军援救,恐怕只会让天下人寒心啊!”

晋侯闻言,微微点头,他将视线又抛向了一旁的范鞅,问道:“不知范子怎么看呢?”

范鞅闻言,在身旁大夫的搀扶下缓缓起立,冲着晋侯拜道:“下臣认为,可以出兵了。”

晋侯见六卿终于达成一致,这才终于放心开口道。

“既然如此,传寡人命令,出兵援鲁!”

……

就在战报送达齐国时,同样一份战报早已被传回了曲阜。

鲁国的诸卿大夫在欢喜庆祝后,这份战报被送到了负责掌管、编纂鲁国史册的左丘明面前。

昏暗的室内,左丘明的面前点着一盏油灯。

他手捧着这份已经传遍无数人之手的战报,研读数遍,斟酌再三。

终于,提起毛笔,轻轻蘸了些墨汁,在面前的竹简上记录下了一行文字。

——七年秋,九月,齐国夏、高张帅师伐我西鄙。壬戍,宰予献计,战于大野之泽,齐师败绩。

------题外话------

公元二零二二年,夏六月,役智更八千,读者赏金巨万,有月票雨落于起点,天下震动。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