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宰予奇计(4K4)

尊师孔仲尼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宰予奇计(4K4)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幕降临,鲁军的营寨里燃起篝火。

中军大帐中,季孙斯、孟孙何忌、阳虎等人齐聚一堂,摇曳的火光照在他们脸上,将他们的面色映的时明时阴。

他们齐聚在一张用木板搭好的方桌前。

桌上摆放的是由几张羊皮拼凑而成的地形图,那是由十几名鲁军斥候共同绘制而成的。

地图上将齐军步卒的驻扎位置与齐军水师的活动范围一一标明。

依照斥候搜集到的情报来看,齐军驻扎于芦苇沼泽附近的步卒数量大概在两千人到三千人之间,而在大野泽中游荡的齐军水师则坐拥五十余艘大翼和其余舟船若干,数量保守估计在五千人以上。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到此时仍在阳州、阳谷一代收粮食的国夏军。

他们如果抛开那些谷物,径直朝梁山进发的话,大约五天就能抵达。

而鲁军此时聚拢在梁山脚下的军队也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

但致命的是,鲁军的这一万多人全都是车兵与徒卒,并没有能与齐国相匹敌的舟师。

而齐军的大翼战船上全都装配了重弩,这些大翼在白天的时候,大多停靠在齐军营寨附近,负责协助防卫。

而到了晚上,它们便会驶离齐军大营,在大野泽上过夜,以防被鲁军夜袭焚毁。

阳虎先前曾经尝试过在白天向齐军营寨发动袭击,但每当鲁人靠近时,这些靠岸的大翼便会使用重弩挨个痛击鲁军的战车。

大野泽附近多是沼泽,不是沼泽的地方大部分也是一片烂泥地。

在这种恶劣的道路条件下行驶,战车跑的自然不如平地顺遂。

再加上齐军有大翼的帮助,因此还未等靠近齐军的营寨,鲁军的战车就被掀翻了好几十辆。

而少了战车的掩护,鲁军的徒卒哪里还有胆量面对齐军的箭雨。

面对这种情况,阳虎只能咬牙下令撤退,而鲁军一撤,齐人的桥船就扑上来了。

桥船是一种只能搭在数人的小型船只,虽然它的威慑力不如大翼,但胜在轻便灵活、速度极快。

桥船上的士卒除了装配有长斧这种齐军水师的常规武器外,一般还携带有两把鋋。

鋋说白了,就是一种只有三尺到五尺的短矛,是一种用于近身作战的武器。

它的使用方法大概与后世的峨眉刺差不多,也是一手拿一个。

水师交战时,齐军登上敌船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两把鋋直接进行一个乱的舞。

而如果无法登船,就直接把短鋋当作标枪投掷。

而齐军追杀鲁军败卒时,这种投掷武器大发神威,杀死和杀伤了不少逃兵。

好在阳虎关键时刻亲自率军断后,命令鲁军弓手齐射还击,这才赶跑了齐人的桥船,稳定住了军心,阻止了损失的扩大。

而远在百里之外的国夏军显然是受到了这个消息的鼓舞,因此没有急着赶来与高张汇合,而是继续优哉游哉的收割着鲁国的谷物。

看他的架势,显然是想让高张把鲁军拖住,为他多争取点时间,以便让他再多噶点鲁国的‘韭菜’。

而高张对国夏的做法也没有任何不满,他这段时间表现出了十成十的耐心,完全不急于和阳虎决战。

阳虎来袭击,他就迎战。

阳虎不来,他就在营寨里缩着,也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

高张这么能坐得住,原因也很简单,他不缺粮食吃。

且不提齐军刚刚收割过鲁国西边几座城邑的新粮,就算是大野泽里面的鱼虾,齐人也吃不完啊!

大野泽又叫巨野泽,乃是与大陆泽、雷泽、孟渚泽、彭蠡泽(鄱阳湖)、云梦泽(洞庭湖)、菏泽、震泽(太湖)、荥泽并列的上古九泽之一。

传说炎帝与蚩尤的部族皆是从此处发源。

大野泽的水域宽大浩荡,足有百里之广阔。

正因为水域面积大,所以大野泽附近,自然是物产丰饶、资源丰富。

这里西通雷泽,南通菏泽,东北出济水,东南出黄水,入菏水,通泗水,联通淮水,直入东海。

虽然鲁国今年干旱,但大野泽有百川滋养,这里的鱼虾该怎么长还是怎么长。

阳虎天天在营帐里着急上火,满嘴起泡,撒泡尿都黄的很。

高张可倒好,平时坐着桥船去湖面上钓钓鱼,隔三差五再炖只王八喝点小酒,日子过得和春游一样。

宰予听完了这些军情介绍,忍不住眉头一蹙。

情况貌似比他想的还要严峻啊!

鲁军明明是本土作战,怎么还打出了个劳师远征的效果来了?

而齐人明明是出国作战,怎么搞得还挺以逸待劳的?

你要说直接抛下高张不管,去找阳州、阳谷一代的国夏决战吧,鲁军这一走,明天高张就敢东出济水进入汶水,一路向东去威胁几座鲁国东北的重镇。

还有比这更糟的情况,那就是他们直接南下借道曹国,然后通过泗水进逼曲阜。

总而言之,如果在高张和国夏之间必须选择一个不管的话。

宁愿不管国夏的齐军主力,也不能不管高张的齐国水师。

想到这里,宰予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鲁国这次打的这么憋屈了。

问题全都出在了高张的水师上。

从鲁国虽然不能说像是吴越那样水网密布,但国内的大部分城邑都是沿着泗水、汶水、济水等大河的流向建立的。

这种建造城池的方式,是为了满足农业耕作的用水需求。

可偏偏鲁国又没有建立起一支像样的舟师,这样一来,打起仗来可就方便齐国人了。

而且就算鲁国集中实力发展水师,估计一时半会也没法赶上齐国。

因为宰予在图书馆翻阅史料时,就曾经看到过齐国与吴国之间将要发生的一场海战。

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

——《史记·吴太伯世家》

吴齐海战爆发的时间点就在十几年之后。

而齐人居然能让屡次击败楚越两国的吴国水师吃瘪,也足以见得他们水师实力的强大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吴国可正处于全盛的争霸时期。

而就在被齐国水师击败前,吴国还刚刚在艾陵之战中歼灭了数万齐军。

然而陆战打赢了,吴国人扭过头来,居然能在他们最擅长的水战中败给齐国。

这也不能不说是一桩魔幻故事。

或者说,齐国人多半是点错了技能树,要是让他们安安稳稳的再延续个几百年,还指不定是谁来开启大航海时代呢。

宰予琢磨了一下,或许下次见到齐侯的时候,可以多开导开导他。

你的目标不应该是问鼎中原,星辰大海才是你的征途啊!

老盘算着我们鲁国这一亩三分地到底算是个怎么回事?

想要桓公遗留下的财富和智慧吗?想要的话可以全部给你,去找吧!

我听说桓公把所有财宝都放在东海深处的蓬莱仙岛上,那里存在着一个黄金白银之国。

找到它的人将开启新的时代,成为新的天下霸主!

宰予正琢磨着该如何忽悠齐侯呢,忽然听见季孙斯叫他。

“宰子,你有什么看法?”

宰予这才回过神来,应道:“我依然还是先前的观点,我同样赞同阳子夜袭高张的行动,只不过我不赞同立刻动手。

如果斥候的情报没有出错的话,齐军并不寻求与我军决战,国夏目前暂时没有与高张汇合的打算。

而齐军营寨守备松懈,我猜测多半是高张故意引诱您前去袭击他的诡计。

我军缺乏舟师策应,因此很难攻入齐军的营寨。

但相应的,高张下属的水师也不可能抛下战船的优势,以步战的方式与我们交战。

所以他们才会几次三番的露出破绽,希望引诱我军来到水边大泽作战,但您可万万不能中了他的奸计啊!”

季孙斯闻言叹息道:“我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但大军出动,总不能在这里干看着吧?”

宰予回道:“如果您想要向击溃高张,就必须要先解决齐军水师的威胁。按照现在齐军的战法,他们是断然不可能离开水边的。”

阳虎闻言沉吟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到底应当如何接近他们的战船呢?大翼浮于水上,火箭的射程根本无法触及。

况且以这些天我试探的情况来看,高张用兵极为谨慎,他一旦发现我军弓弩靠近,便会立刻放出桥船前来骚扰,并命令大翼远离。

我听说吴越两国对付大翼,都是以行动迅捷的小船逼近,然后再用长杆钩镰锁住,之后再进行破坏和焚毁。

小型的舟船我们倒是可以在山中伐木制造,熟谙水性的士卒也可以在军中募集,但我们又该到哪里找那种吴越地区才有的长杆钩镰呢?”

宰予听到这里,回道:“我麾下的士卒里,有人懂得制造一种可以抛掷石块、火罐的器械。

这种器械的射程可以达到五百步以上,如果我们能将齐军水师引诱到这个范围内,那么就能攻破齐军。”

“喔?”阳虎欣喜道:“当真有这等神异的器械?”

宰予只是轻轻点头,似乎有些不悦:“此次作战,我已向国君以性命担保,必定战胜齐军。

阳子您难道是觉得我会拿性命开玩笑吗?”

宰予这话一出,大帐中一片哗然。

孟孙何忌讶然道:“子我,你当真是拿……”

季孙斯也干笑了两声:“宰子之心,天可怜见啊!”

而公敛处父和苫夷同样被他惊的不知该如何应答了。

公敛处父嘴唇半开半合,最终还是免不了叹了句:“不愧是孔子教导出来的学生啊!”

苫夷同样赞许道:“一心为公,以命奉国,吾弗如宰子也!”

阳虎这时也赶忙向宰予致歉。

他向来能屈能伸,更别说宰予现在还是他战胜齐军的唯一希望,那他当然更得客气一点。

“子我,你不要误解我。我并没有质疑你的意思。只要你能制造出你口中的那种器械,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季子、孟子还有我都可以为你提供。”

宰予向阳虎拜道:“季子、孟子、阳子如此信我,我自不负所托。”

说到这里,他也不多含糊了,直接开始向他们提要求:“首先,我请求您下令,将军中熟稔木匠活计的士卒全部交由我来调遣,并发动士卒砍伐树木。

另外,我请求和中军分隔开来,独自领军在山阴布阵,以防制造器械的消息泄露出去。

此外,我希望您可以命令前军于芦苇荡附近扎营。

扎营的位置既不要与大野泽间隔太近,防止遭到齐军水师袭击,但也不要太远,以便派出斥候摸清大野泽附近各处的地形地貌。

也请您下令在各军的营寨中兴建飞楼,以便登高瞭望和仔细观察前后左右的异常情况。

各军营寨周围的野草、芦苇、树木必须依次清除,以防齐军放火夜袭。

最后,我还需要您帮我寻觅几个可靠的当地樵夫,我有一些问题需要向他们请教。”

季孙斯等人听完了宰予的论述,心中不由又对他倚重了几分。

顾虑这么周全,听着就让人放心。

不过,其他的他们都可以理解,唯独最后一条,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孟孙何忌不由问道:“子我,你要找当地的樵夫做什么?”

苫夷皱眉道:“莫不是想要探寻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山间小路?”

公敛处父摇头:“齐军扎营在芦苇荡附近,我们才是扎营于梁山脚下。要找山间小路,那也是齐军找,我们找出来有什么用?”

众人疑惑不解,纷纷向着宰予发问。

而宰予只是简单的回道:“我先前说过,用兵有五事:道义、天时、地利、将领、军法,而樵夫则是得到天时与地利的前提。”

“樵夫等于天时与地利?”

大家听了这话,都觉得有些荒唐。

他们纷纷开口,大有刨根问底的意思。

正在此时,阳虎大手一挥,拍案震声,怒目横眉道。

“既然是奇计,又怎么能随意告知他人呢?

诸位也是多年领军之人,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都不懂呢!

子我可是以性命向国君担保胜利的人,你们难道觉得他会信口胡言吗?”

阳虎这话一说完,质疑声顿时消失不见。

而阳虎瞪着眼扫过在场众人,又一扭头望向宰予:“子我!我军已得道义,如今你便尽力去取天时、地利。

将领上,我和季子虽然比不得高张,但有你们诸位的辅佐,最起码也可以不落下风。

至于军法,就包在我的身上了!”

阳虎一寸寸地缓缓抽出腰间佩剑,剑影寒光映出他的国字大脸。

“诸君在此,与我共誓。今日之议,不得轻传他人。如有违逆者,与此案同!”

语罢,阳虎一击斩下,身前的几案顿时一分为二向两侧倾倒,溅起一片烟尘。

季孙斯和孟孙何忌被吓得一激灵,赶忙连连点头称是。

公敛处父与苫夷抿了抿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但话到嘴边,季孙斯和孟孙何忌却相当有默契一同拦在了他们的身前。

因此,他们也只得低头拜受:“领受阳子之命。”

阳虎狠厉的目光一一审视在场人等,直到确定无人违逆后,这才走到宰予面前,横起佩剑放在了他的手中。

“子我,你放手去做,如若不成,大不了我与你共担罪过!”

------题外话------

永远不要让读者知道你在想什么。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