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就你叫初代棋圣啊?(4K3)

炼铁高炉屹立于菟裘城南的冶铁工坊之中。

此时,正有数十名匠人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第一次冶铁前的准备工作。

干将手里捧着一份宰予留下的图纸,他皱眉望着上面的文字描述,嘴中喃喃道。

“这到底能行吗?”

说完,他又蹲在地上捡起,用手指沾了一些红不溜秋的泥巴,疑惑道。

“这便是耐火黏土?用它来堆造高炉就能提高炉温?

填装陶片提高炉温,我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越地也有这么做的匠人。

但这耐火黏土,宰子又是从哪里得知的呢?

还有,往高炉中填装垩灰,真的能帮助析出杂质吗?”

莫邪从他的身后冒出,盯着图纸看了几眼,回道。

“管他呢,既然是宰子要求这么做的,你就照着做就是了。

宰子不是说了吗?按他的要求做,如果炼不出铁精,过错在他,不在你。

既然宰子这么有信心,也不会追究咱们的过错,那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干将叹道:“宰子虽然这么说了,但咱们毕竟是吃了人家的俸禄,又岂能不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呢?

宰子堂堂大夫之躯,却时常造访冶铁工坊,甚至亲自帮忙动手搭建高炉。

如今高炉已成,如果我炼不出铁精,等宰子从曲阜回来,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

莫邪看见丈夫这般忧愁,只得轻声细语的安慰着。

“这倒不难,反正宰子从曲阜回来,至少还有几天的时间,足够开上几炉了。

咱们先按照宰子的方法炼上两炉,如果不成,就换作咱们自己的办法。

虽然按照越人的方法炼不出铁精,但最起码也能先弄些铁来与宰子交代不是吗?”

干将忧心忡忡的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语罢,他又冲着那些齐国来的匠人们吩咐道。

“各位都是宰子从临淄请来的座上之宾。

宰子这些日子里是如何对待大家的,想必各位也都有所体会。

这次冶炼铁精,有劳诸位襄助,还请加快步伐,速速按照宰子的吩咐,向高炉中装填木炭、垩灰等物。”

齐国的匠人们闻言,也纷纷附和道:“大匠放心,我等食君禄受君恩,自当竭尽全力。”

匠人们这话倒也并非虚假,不少人都是发自真心。

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在齐国被定下罪名的犯人,如果不是田氏解救,宰予收留,就连生存都很成问题。

他们本以为告别了富饶的临淄,来到菟裘就是受苦。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菟裘虽然比不得临淄那般繁华,但市集上可交易的商品数量却一点不少。

鲁、齐、宋、卫等国的商队在这里汇集,他们在这里采购书本、煤焦油等物件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商品。

虽然这些商品未必都能派的上用场,但就商品的种类来说,的确是五花八门。

而匠人们在菟裘领到的月俸,甚至比在临淄还要高出一线。

虽说钱不是无所不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匠人们一到菟裘,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的孩子也被全部安排进了菟裘乡校接受教育。

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的工作热情自然也愈发高涨。

有不少人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将临淄的亲朋好友也一起叫到菟裘居住。

匠人们一边聊着天,一边搬运着冶铁所需的材料,没一会儿就把手头的活计做完了。

随着干将一身令下,燧石摩擦溅出火星,点燃炉中炭火。

几个匠人们坐在炉边,鼓动着由菟裘木匠工坊出产的橐龠,源源不断的空气被注入炉内,将飞扬的火舌推向新的高度,袅袅黑烟也随之从烟囱中冒出。

干将站在炉边,袒露右臂露出刺青龙纹,他双拳合抱向上苍祈福:“龙啊!助我一臂之力吧!”

……

而此时的宰予,还不知道干将为了炼铁,已经担心到了需要求神拜佛的地步。

宰子在连赶了几个酒局后,今日的日程依然排的满满当当。

他坐在亭台之中,面前摆着一张棋盘,而与他对弈的也同样是位老熟人。

孟孙何忌夹起白子,望着棋盘上错综复杂的形势,观察良久,方才摇头弃子,大笑道。

“子我,我从前还不知道你在弈棋之道上钻研的如此精深。

以您现在的弈力,敬你一声国手也不为过啊!”

虽然孟孙何忌贵为孟氏之长,但终究不过是个人,而是人就有爱好。

三桓之中,季孙斯与他的父亲季孙意如一样喜欢斗鸡,叔孙州仇则喜欢弋射打猎,而孟孙何忌的爱好则是弈棋。

他甚至还专门养了几个鲁国知名的弈士,让他们来教导自己下棋。

关于这件事,鲁国知道的人不多,但宰予恰恰是其中之一。

至于宰予为什么知道?

谁让孟孙何忌的儿子孟孙彘是宰予的师弟呢?

小屁孩儿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宰予随便弄点东西就把他给收买了。

现如今,宰予或许不清楚孟氏的机密要务,但对于孟孙何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他已经摸得相当明白了。

宰予今日登门拜访,也是瞅准了孟孙何忌喜欢弈棋这一点,故意借对弈来勾起孟孙何忌的兴趣。

果不其然,孟孙何忌见到宰予这样的高手,自然忍不住起了比试的心思。

孟孙何忌问道:“子我,我平日里在府上也养了几个善弈之士,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与他们比试一番啊?”

宰予轻声笑道:“反正今日无事,如果孟子喜欢的话,那就比上一比吧。不过我的棋力不深,若是不慎输了,还望孟子您不要见笑。”

“欸!您这是过谦了,依我看来,您的棋力与他们不相上下,孰胜孰负还不好说呢。”

语罢,孟孙何忌笑着冲身旁的仆人吩咐了一声:“去,把弈秋叫来!”

宰予原本正在喝水,听到这话,差点把自己呛死。

他连声咳嗽,惊得孟孙何忌急忙探问:“您没事吧?”

宰予连连摆手,他拿起放在手边的帛巾擦去嘴边的水渍,勉强笑道:“我只是没想到,鼎鼎大名的弈秋,居然是您门下的食客。”

孟孙何忌讶然道:“想不到您竟然听说过他的名字啊!”

宰予心中腹诽道:“我何止是听过他的名字,弈秋,这不是初代棋圣吗?”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孟子·告子上》

宰予本想着和孟孙何忌对弈,意思意思一下也就得了。

可没想到居然把弈秋都给整出来了。

和我玩阴的是吧?

宰予左思右想,微微合眼,思绪立刻飘至千年之外。

图书馆中,陈韬猛然惊醒,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打开软件,切换至十七路古谱模式。

待到他回过神来,弈秋已经来到他的面前坐下。

宰予定定的看着一身素衣的弈秋,才发现这是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

孟孙何忌开口道:“弈秋,今日务必出尽全力。”

弈秋微微点头,随后双膝一曲,正坐于宰予面前,伸手冲着宰予道:“请!”

宰予同样回礼道:“请!”

片刻之后……

弈秋望着满盘白子,下颌的汗珠点点滴落,举棋的手微微颤抖。

“不、不可能……连续三盘,为什么连续三盘都……”

孟孙何忌瞪大了眼睛,瞧着棋盘上的局势,张大着嘴巴,简直说不出话来。

明明上一刻弈秋还是占尽优势,可不知为何,仅仅一手之间,局势便瞬间翻转。

先前他之所以要请弈秋出来与宰予对弈,是因为觉得连输宰予三盘,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因此才想请出弈秋帮自己找回场子。

可现在看来,他与宰予对弈的那三局,宰予并非没有让他,而是让了他之后依然还能如此强大。

就宰予和弈秋的三盘棋来看,宰予行棋路数之诡异,简直超乎孟孙何忌的想象。

他作为一个弈棋界的老油条,不说与鲁国所有知名棋士交过手,最起码曲阜的流派他是门清。

但即便一生观棋无数,宰予的打法,孟孙何忌还真是头一次见到。

如果非要用两个词来概括宰予的棋风,那就是飘忽不定,不知其解。

下着下着,也不知道弈秋怎么就输了。

弈秋的手猛地一松,黑子落下,他黯然垂首道:“我又输了。”

输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输。

更可怕的是,宰予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赢的,反正就是赢了,赢的都快麻了。

弈秋绝望的仰视着宰予,仿佛他面前的宰予并非是一个身高八尺的男人,而是壁立千仞的泰山。

那是他一辈子都无法逾越的高度。

弈秋颤抖着问道:“敢问宰子,您这到底是何种招数,何种流派的行棋之法。”

宰予端起漆杯饮了口水,语气中透露着一股淡泊明志的坦然。

“这一式,我称之为,天地大同。”

“天地大同?”

弈秋大受震撼。

孟孙何忌忙不迭地问道。

“子我,不知道能否进行复盘呢?恕我愚钝,您与弈秋这三盘棋,我没有一局是看得懂的。您到底是怎么赢的?”

“呵!”宰予道:“无他,唯手熟尔。”

“唯手熟尔?”

孟孙何忌闻言:“可弈秋每日都要与人对弈数局,他的手也未尝不熟啊?为何您还是能胜过他一筹呢?”

至于弈秋,他此时已经不反驳了,而是侧耳聆听宰予的指教。

至于宰予,他虽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赢得,但他今日过来本就不是为了来下棋的,而是来忽悠孟孙何忌提防阳虎的。

宰予开口道:“诚然弈秋同样手熟,如果硬要说我比他强的地方,恐怕便在于纵览全局吧。”

“此话怎讲呢?”

宰予道:“不知道孟子可曾听过一句话?叫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断而不断,必有后患。

弈秋的棋力其实并不在我之下,而他却无法与我匹敌,就是因为他不懂得取舍啊!

行棋时,不要只看重一时的得失,更应该考虑长远的利益。

如果应该作出决断时却犹豫不决,就会产生祸乱。

明明已经决断,却反而与之藕断丝连,就会埋下祸患。

行棋做事正是如此,上一刻还是局面一片大好,但却因为一个决断的错误,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

当年晋献公想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于是就赠送给虞君垂棘宝璧和屈地出产的良马。

虞君看到宝璧和良马,有些心动,于是就想借道给晋献公。

宫之奇劝谏说:这可使不得!我们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就像唇齿相依,如果没有了嘴唇唇亡,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虞国和虢国现在正形成一种互相依赖的态势。假如借道给晋国,那么虢国早上亡国,当天晚上我们的虞国也就随之灭亡了。

虞君不听宫之奇的规劝,还是将道路借给了晋军。

于是荀息率军攻灭了虢国。晋军回师的途中,又顺路攻取了虞国。

这就是贪图眼前的利益,而给未来埋下祸患的道理。

千丈的长堤,因为蝼蚁营造洞窟而导致溃决。

百尺的高屋,因为烟囱漏火而导致焚毁。

所以说国家的取舍进退不可以不谨慎,取舍时不可以不小心。

国家的兴起、覆灭尚且可以因为一个决断而受到影响,更何况是下棋、处事呢?

从前宋国有个乡人得到一块玉璞,就去把它进献给子罕,子罕不愿接受。

乡人说:这是宝玉,应该作为您的器物,不应被我这样的小人使用。

子罕说:你把玉看成宝物,我把不接受你的玉看成宝物。如果我接受了你的宝物,那就是我们都失去了各自的宝物。

乡人说:我的地位卑贱,如果不把宝玉献给您,我恐怕也没办法继续保有这块宝玉。

子罕于是让工匠帮他把璞玉雕琢成器,送到市场上卖掉,又把卖玉得来的钱送给了乡人。

宋国人得知这件事后,纷纷称赞他的德行,于是百姓都来依附他了,子罕的乐氏因此得以长久的在宋国延续。

这就是没有看重眼前利益,而看重长远的德行贤名,所以恩惠一直延续福泽子孙后代的道理。

现在您贵为鲁国的世卿,领导孟氏这样的大族。

如果能够以子罕为榜样,以虞国的灭亡为警戒,那么别说是学好弈棋了,您的恩德所能福泽的对象又何止是弈棋这样的小道呢?”

孟孙何忌也是个聪明人,他听到这里,冲着弈秋使了个眼色。

弈秋赶忙起身告退。

等到他走了之后,孟孙何忌来到宰予的面前,朝他恭敬的施礼道。

“您素来享有贤德的名声,我早该领悟到,您登门拜访,怎么会是为了弈棋这样的小事呢?何忌不才,愿意接受您的指教。”

宰予听到这里,笑着开口道:“前日里,我曾去往郊外园圃……”

——————

ps:本章说好像出了点问题,大部分本章说我后台能看见,但正文里显示不出来。问了下编辑大概十号才能恢复,大家暂且忍耐一下吧。

------题外话------

你到底是怎么求到月票的?

呵!无他,唯求熟尔!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