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宰子,鲁之明哲者也!(4K)

田恒一口将酒水灌入肚中,两杯水酒下肚,脸上浮现沱红之色。

今天他本是想将晏子一军,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让自己落了下乘。

不止被罚了酒,还得冲着晏子低头。

田恒压着火气,先是向齐侯行礼:“谢君上赐酒。”

又转过身朝晏子拜道:“今天,也受您的指点了。”

对于田恒的致歉,晏子并未理会,他放下筷子,抬头向齐侯问道。

“我从方才就发现您的脸上有一抹淤青,您是受伤了吗?”

齐侯原本正在饮酒,听到晏子的话,瞬间被呛到了。

他连连咳嗽了两声,酒水溅的满身都是。

一旁的小臣见了,赶忙拿起绢布上前为他擦拭。

齐侯尴尬的摸着后脑勺,回道。

“果然什么事都逃不过您的观察。寡人脸上这伤嘛……说来也惭愧。

您应该知道公宫路寝后边有一株桃树吧?”

晏子闻言,没好气道:“您这是爬树摔的?”

齐侯讪笑道:“其实寡人本来也没想爬树的,但阳生那小子看见桃树上有个雀彀,就揪着寡人的袖子,非要让我给他取下来……”

晏子闻言,问道:“您取下来了吗?”

齐侯不好意思道:“我本来已经取下来了,但后来我看见雀彀里的鸟儿还太幼小,所以又放回去了。如果不是要放回去,我也不至于摔成这样。”

听到这话,方才还一脸严肃的晏子顿时露出了笑容。

宰予和子贡也笑着冲他连连点头。

齐侯见了,红着脸道:“寡人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众位就不要再取笑我了。”

晏子闻言,撑着老迈的身躯起身,慢慢地走到堂中向景公行礼祝贺。

“您误会我了啊!我哪里是在取笑您呢?我是在高兴啊!我在高兴,我们齐国的国君有了圣明帝王的仁德!”

齐侯疑惑道:“我只是爬树取下雀彀,看见鸟儿还弱小,所以又放回了。这和圣明帝王的仁德有什么关系呢?”

晏子摇头道:“您去取雀彀,看见鸟儿还幼小,所以又放回去了,这是想使幼小的鸟儿长大。

您的内心仁爱,连飞禽走兽都受到恩惠,何况齐国的百姓呢?

您这样做,就是圣明帝王的办事的原则啊!”

齐侯都不记得上一次被晏子这么夸奖是什么时候了,他红脸笑着,将目光抛向了刚才同样发笑的宰予和子贡。

“您二位也是这么觉得的吗?寡人……寡人难道真的称得上是仁爱吗?”

宰予笑着行礼,反问道:“我的见识不高,学问浅薄,因此不敢断言您是否仁爱。我只是想问您,您为什么看到鸟儿幼小,就要将雀彀放回去呢?”

齐侯回忆了一下,应道:“寡人也是做父亲的人,看到那些幼小的鸟儿,就仿佛看到我自己的孩子一般。

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它们恐惧战栗的样子,所以便放了回去。”

宰予与子贡相视一笑,随后齐声道:“先前我们还不能确定,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确定了,您当然可以称为仁爱了。”

齐侯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宰予回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您尊敬自己家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

您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这都不能称之为仁爱,那还有什么能称之为仁爱呢?

我听说,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着它死。

仁爱的人听到它们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

所以,有道义的君子通常远离庖厨。

这不是君子不愿去做低贱的事情,而是君子不忍心看见生命走向死亡,听见生灵痛苦哀嚎罢了。

您不忍心破坏雀彀,让它们失去自己居住的场所。

那么又怎么能忍心毁坏民众的家宅,让他们流离失所呢?

您不忍心看见幼鸟痛苦呻吟,让它们陷入恐惧战栗的境地。

那么又怎么能忍心看见稚童哭泣哀嚎,让他们挨饿受冻呢?

您作为父亲,愿意为了您的孩子爬上桃树,冒着摔倒的风险,为他探取雀彀。

那么齐国的民众,难道不愿为了他们的孩子,冒着身死的风险,为他们博取暖衣食粮吗?

只要您能照顾好他们的孩子,难道还需要发愁,齐国的民众不愿为您效命吗?

我听说,以道德仁义取得天下的方法,叫做王道。

以王道处理政务,就连天下都可以治理的好,难道还不足以治理好您的齐国吗?

如果您可以把今天对待幼鸟的仁爱之心,推广到齐国的民众身上,那么,还需要担心不能与上古尧舜那般圣明的君王相提并论吗?”

宰予一语言毕,满场的宾客都向他报以惊讶的目光,晏子亦是鲜有的赞赏点头。

在场的这些人大多以为这个面生的年轻人,估计又是齐侯从什么地方收拢来的弄臣。

没想到,宰予这一袭话条理清晰、逻辑俨然,甚至还有压过方才晏子谏言的趋势。

这到底是哪里来的俊杰,为什么他们从没有听说过呢?

齐侯听了宰予的劝谏,心中热血涌起,他忍不住起身赞道。

“寡人糊涂,之前一直不能懂得这个道理。今日听到您的言论,寡人才知道原来做错了那么多事。”

他忽然扭头冲着台下右首坐着的中年人说道:“国子!”

中年人起身出列:“臣国夏,在!”

齐侯道:“寡人想了想,之前让你建的离宫就暂且不要修了,寡人的宫室已经足够使用了。

先前晏子一直跟我说郭外民宅有不少破漏的,就让那些已经征发的工匠去修缮这些地方吧。

工匠里也有不少做了父亲的,他们尽心尽力为寡人做事,也不能让他们的孩子挨饿受冻。

对于被征发的工匠,一律增加他们每日的口粮,额外配给肉食与火炭,让他们的家人能够安稳的渡过这个冬日吧。”

国夏闻言,也笑着行礼道:“工匠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一定会感念您的仁德恩义。您距离那些上古的圣王,又近了一大步啊!”

齐侯饮了一口酒,只觉得今日的酒尝起来都比往日的甜。

他乐呵呵地回道:“这怎么只是寡人的恩德呢?这同样是晏子和这位宰氏君子的恩德啊!”

“宰氏君子?”国夏问道:“之前还未曾请教,这二位君子是?”

齐侯大笑着回道:“差点忘了同你们介绍了,这两位是从鲁国来的君子,宰予和端木赐。”

“宰予?”

“端木赐?”

听到这两个名字,在场众人无不变色。

晏子也忍不住抬眼多看了宰予一眼。

他喃喃道:“原来是那个宰予啊,那就怪不得了。孔仲尼的学生里,大概也就这么一个可堪大用的了。”

齐侯见到大家都变了脸色,愕然问道:“怎么?你们都认识吗?”

这些宾客听见这话,一个个哭笑不得。

但凡是齐国的读书人,谁还能不知道宰予和端木赐的大名?

端木赐这个名字一提出来,谁都得赞一声天下巨贾。

现在临淄市面上流通的所有纸质书籍,全都是经由端木赐旗下的商队卖出。

至于宰予,这个名字就更了不得了!

宰子的大名,在临淄的士人圈子里,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平时大家谈论学问,若是不知道宰予的名字,那是一定会遭到耻笑的。

因为不知道宰予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要么,你是个不懂得与时俱进的老古董,读的都是些大家翻烂了的古籍。

要么,你就是对于做学问完全不上心,因为谁都不相信会有人买不起菟裘宰子的著作。

四钱一页的价格你都不买,这绝对无法用家境贫寒来解释,这只能说明你小子压根不学无术、不求上进。

所以说,不管读过没读过宰予的著作,别人问起来一定要说读过。

不管听没听说过宰予的事迹,问起来也一定要说听过。

在士大夫的圈子里,知不知道宰予这个人,已经从单纯的提问变成了复杂的面子之争了。

也就是齐侯这种成天打猎、听歌,不喜欢读书,然而身份又高到没人敢指责的家伙,才会傻乎乎的说出自己没有听说过宰予的名字。

国夏听到齐侯失言,赶忙想办法帮他往回掰。

国夏道:“君上,我上月还送了您几本从鲁国商人手中买来的纸书,您想必……”

国夏话到一半,就连连冲齐侯打眼色。

齐侯也是个机灵人,他稍一思索便立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唉呀!寡人也是读书读得不细!难道这两位就是那些书的作者吗?”

子贡闻言,连忙澄清道:“我只是负责书籍的贩售罢了,书籍的编纂与修订,全都是由宰予一人完成。”

齐侯原先还以为自己是从大海里捞出金块了,却未曾想到人家的名气早就已经如此响亮。

他心里嘀咕着:“幸亏多提了一句,要不然还差点闹出了笑话啊……”

他虽然算不上什么贤明的君王,但在选用人才方面还是小有成就的。

若非手下一众贤臣良将,齐侯也没有底气与晋国叫板。

如果宰予只是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平民,那么他稍作收买便可以取得人心。

但他现在可是名扬列国的顶级名士,要想收买他,如果不奉上大夫一级的重赏,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得到他的效力了。

可如果贸贸然给他封个大夫的话,恐怕也未见得是什么好事……

毕竟孔子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给一个在齐国没有跟脚的外人奉上高官厚禄,这不是要用他,反而会害了他啊!

齐侯一眼扫过堂下的臣子们,顿时头疼不已。

他心里也拿不准主意,于是干脆将话题抛给宰予,顺带试一试他的深浅。

“您虽然不是齐国的臣子,但却能对寡人一再进献忠贞之言。如今齐国的百姓也将蒙受您的福祉,寡人想要赏赐您,您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吗?”

宰予闻言,只是俯身道:“百姓能够得到福祉,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您的仁德,我又怎么敢窃取了您的成就呢?

不过,虽然我没有功劳,但宰予厚颜,还是想要向您提出一个请求。”

齐侯正色道:“您请讲。”

宰予再拜:“我这一次北上齐国,是为了陪一位老先生寻访铁精用于铸剑。

我们听说齐铁质地优良,于是便想要进入冶铁工坊观摩工艺。

但贵国的工坊皆是公家经营,外人要想入内,必须要得到工正的许可,所以……”

齐侯听到这里,不免有些感动。

“您难道就只是想要进入冶铁工坊观摩一番吗?”

宰予点头道:“只需要这些就够了。”

齐侯闻言,都被宰予弄得不太好意思。

他问道:“您真的不再多要些什么吗?去工坊观摩而已,这能叫什么赏赐呢?”

宰予听了,只是笑道:“我听说: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在不应被困住的地方却被困住,名声必然受到辱没,不应该占据的东西而去占据,自身必然陷入危险。

我本就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功劳,您允许我进入冶铁工坊观摩技艺,这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我又怎么敢去图谋更多呢?”

宰予此话言毕,齐侯忍不住叹道。

“《易》中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大概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吧?

当初你的老师孔子在齐时,曾告诉过寡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就算是一介匹夫,尚且不可夺去他的志向,寡人又怎么敢改变您的意志呢?

您的意思,寡人明白了。

既然如此,落座吧。

咱们今日只饮酒,谈趣闻,其他的,就不要多言了。”

宰予和子贡朝着齐侯行礼后便入了座。

田恒也坐到了自家老爹田乞的身旁。

田乞眼睛半睁半闭,借着饮酒的机会抬起袖子遮在嘴边,朝儿子发问道:“这便是那位菟裘宰子吗?”

田恒点头道:“您觉得这人如何?”

田乞望了坐在对面的宰予一眼,昏黄的老眼中泛出了一丝光亮。

“知进退,明得失,懂取舍,识大体,有敬畏。

《书》中说: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他大概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明哲了。”

田恒闻言,亦是点头赞同道:“宰子,鲁之明哲者也!”

------题外话------

有些人,一投票,就是一辈子。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