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齐侯召见(3K2)

尊师孔仲尼 第一百五十三章 齐侯召见(3K2)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傍晚时分,临街的一处旅舍中,宰予的小房间里坐满了人。

房间的中央摆放着一张棋盘,宰予与范蠡一人执黑,一人执白,正在棋盘上行棋。

他们玩的游戏正是弈棋,也就是后人常说的围棋。

春秋时期可供娱乐的项目还算不少,有音乐细胞的,可以去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生性好赌的,可以选择斗鸡、走犬、投壶。

喜欢上对抗的,可以蹋鞠、击剑、弋射等等。

而像宰予他们这些喜欢动脑子的,就玩六博、弈棋这种博弈性质的棋类游戏。

至于为何宰予和范蠡下棋,房间里却围了这么多人,那就是人性使然了。

这就像是后世公园老头下棋,总有一帮智囊团站在后面为他出谋划策一样,这些围观群众也是同样的性质。

棋盘上,宰予形势一片大好,范蠡被逼的退守角落做困兽之斗。

他举棋不定,刚想要落子,就听见身边的子贡说道。

“慢着!再多想想,不着急。”

范蠡有些无奈,他说道:“子贡,要不干脆别想了,投子认负算了。我怎么想,这都已经是死局了啊!”

和宰予相处这些天,范蠡已经服气了。

论学识,人家能整理编订出那么多书籍。

论才能,人家年纪轻轻就做了鲁国的大夫。

论相貌,也是身高八尺一表人才。

现在就连玩乐,他都被宰予吊起来打。

试问天下间还有什么是菟裘宰子不会的吗?

子贡抬头看一眼坐在棋盘对面半睡半醒的宰予,气的拳头都硬了。

鬼知道这小子到底是中了什么邪,明明从前一直是个臭棋篓子,怎么最近实力精进这么快?

实力进步也便算了,一边下棋一边打瞌睡,这也太羞辱人了!

难不成太公在梦里还教他下棋吗?

太公当然不会教宰予下棋,但陈韬的手机显然有这个功能。

再加上还有图书馆中的《棋经》《棋决》等古籍加成,宰予的棋力想不进步都难。

宰予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发现对手还未落子,不免有些泄气。

这俩下的也太慢了,他都在图书馆看完半本《博物志》了,怎么对方还没落子呢?

也许是宰予心里骂街的话被范蠡和子贡感应到了。

他刚吐槽完,范蠡猛然落子。

宰予扫了眼棋盘,想都不想紧跟着落子。

一子刚刚落下,在场众人全都换了副脸色。

“这……”

“妙啊!”

“输了输了,这棋没法下了。”

范蠡纵观全局,也只能无奈认负。

他笑着冲宰予拱手道:“您的弈力可谓精深,蠡自愧不如啊。”

宰予闻言,谦虚的推辞道:“弈棋作为技艺,不过是一门小技艺,只要稍微用心,自然能够有所进步。

少伯你之所以在弈棋之道上比不过我,是因为你把心思都放在了治国理政这样的大务上了啊!”

范蠡听了,笑着说道:“弈棋怎么能算是一门小技艺呢?

当初帝尧造围棋,丹朱完善了它的规则。

帝舜觉得他的孩子商均愚钝,于是就教他弈棋,来开启他的智慧。

弈棋的历史悠长,上古的那些圣人们也喜欢钻研这项技艺。

而弈棋之道发展到现在,上到天子诸侯,下到庶民百姓,喜欢弈棋的人数目众多。

您既然这么擅长弈棋,为什么不像是编纂整理《管子》那样,把您对于弈棋之道的体悟也整理成一本书呢?

如果您真的愿意出这么一本书,绝对会畅销于天下之间。”

范蠡这段话算是给宰予新启发。

对啊!

出书又何必拘泥于宣扬各派学说的书籍呢?

像是《棋经》这种不会危及到民众性命的娱乐应用类书籍,也可以拿出来印刷嘛!

让诸侯卿大夫们沉迷下棋,总比让他们沉迷打仗好吧?

宰予正琢磨着第二批宰夫子推荐读物该印哪些的时候,忽然欧冶子满脸带笑的推开门走进屋内。

众人见了欧冶子,急忙起身拜见。

范蠡笑着问道:“欧先生,看您这么高兴,想必是找到干将他们了吧?”

欧冶子笑着点头:“找到是找到了。但我之所以这么开心,也不完全是见到了他们。”

“喔?难道还有什么喜事吗?”

欧冶子大笑了两声:“我从干将那里听说,吴国的军队好像最近在吴国遭遇了一些挫折。”

范蠡和欧冶子都为越国效力,吴越两国世代结仇,如今吴国人倒了霉,他们自然开心。

子贡听到这话也十分好奇。

他问道:“按理说楚国人先前一直被吴国按着打,就连国都都沦丧了,现在怎么还有力气还手呢?”

欧冶子笑道:“我听说,吴王平定了弟弟夫概发动的叛乱后,夫概逃往楚国避难。于是吴王便又动了伐楚心思。

岂料楚人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支象军,他们用布料浸满油后系在象的尾巴上,然后点火使象群惊慌,驱使他们冲入吴人的战阵。

吴人见到这个阵势,只能惊慌失措四散奔逃,被踩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楚人有象军助阵,秦人又在后面虎视眈眈,吴军见事不可为,于是也只能偃旗息鼓地退回吴国了。”

范蠡闻言疑惑道:“象军?楚人从哪里弄到了这么一支部队?”

宰予应道:“大概是从前逃到殷商的遗民帮他们训练的吧?

我记得从前夫子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后来成王时,管叔、蔡叔、武庚带领殷商遗民,联合淮夷,在东方掀起叛乱。

周公奉成王之命率军出征,王师在成周誓师。

周公登上高台,作《大诰》,追思文王、武王的恩德,昭告上苍的意志,历数敌人的罪过,陈述大道以号令天下。

之后,周公披上战甲,备满长箭,拿起鼓槌,奏响战鼓,号令六军,领军东征。

王师所至,所向披靡,阵斩管叔,诛灭武庚,流放蔡叔,殷商遗民尽数归附。

三监已平,然而周公征伐的脚步却没有停止,他乘势向东方不服王道教化的淮夷部族进军。

三年之内,夷灭了奄国等五十余个东夷国家。

又在东海之滨击败了殷商的旧部,诛杀了殷商的名将飞廉,又安抚他那些愿意归顺的族人。

经此一役,宇内震动,天下部族无不顺服于天子治下。

自此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之后,周公为了安抚百姓,又将从前殷商豢养的那些恶兽向远方驱逐。

中原地区的虎、豹、犀、象都被放逐到了南方,使得中原地区再难见到这些恶兽,天下百姓为此赞赏周公的德行,四海都恢复了太平。

那些从前为殷商效力的驯兽师,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楚国的吧?”

范蠡听完宰予的话,忍不住赞叹道:“您还真是博学啊!”

范蠡正想要继续向宰予请教呢,忽然旅舍中的舍人跑上来传话。

“请问,在座的客人中,哪一位曾经去拜访过晏子?”

宰予和子贡互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我们去过。”

舍人闻言,松了口气,随后笑着请道:“还请您二位跟我出来,公宫派了一辆马车在门外等候,说是国君想要请两位客人去一趟。”

齐侯有请?!

范蠡和欧冶子一脸震惊的望向宰予和子贡。

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来到临淄才不过一天的时间。

宰予和子贡是怎么和齐侯搭上线的?

不过宰予对此倒是早有心理准备。

他先是冲子贡打了个眼色,示意他按原计划行事。

子贡心领神会。

二人起身向舍人道:“请您去回复使者,我们整理好衣冠后便出去。”

舍人点头后便跑去回复了,而宰予和子贡则来到房間拐角的大箱子前,從堆滿了书籍的角落里翻出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陶瓶。

范蠡见状大惑不解道:“您二位去见齐侯,带着这个瓶子干什么?”

宰予闻言只是笑道:“我们此次来到齐国,一来是为了感受齐地的风土人情,二来也是为了经商。

齐国最富裕的人,莫过于齐侯了。要去見他,怎么能不带上我们的商品呢?”

范蠡疑道:“可我看这瓶子平平无奇,难道您能让见惯了繁华器物的齐侯,买下您手中的这个瓶子不成?”

宰予哈哈笑道:“纸本身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只要写上了文字,就能买出万钱的高价。

瓶子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只要装上了酱油,就能让人欲罢不能。”

“酱油?什么是酱油?”

宰予也不解答,只是笑着揭开瓶盖,将瓶子在他的鼻前微微晃了晃。

顿时,一股浓郁的鲜香之气瞬间萦绕在范蠡的鼻前。

范蠡细细回味了一番这个味道,不由问道:“这……闻起来与肉醢的气味有些相近。

但似乎又少了些肉醢的腥味,多了几分豆的清香之气。”

宰予听完这话,顿时被吓了一跳。

你这鼻子也太灵了吧?

再让你多闻几次,是不是就连配方都得被闻出来?

春秋时期人们常吃的肉醢,其实就是酱油的最早期形态。

肉醢的制作工艺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把肉碾碎,然后再加入酒曲和盐,放在太阳底下发酵两周。

这样做出来的肉醢,会散发出一种超乎寻常的鲜味。

而这种造成这种鲜味的物质,在后世通常被称为谷氨酸钠,它还有个通俗易懂的小名——味精。

但用鲜肉来发酵谷氨酸钠,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也不算太高。

肉醢的鲜美程度,又怎么能与宰予精研的酱油相提并论呢?

以齐侯的过往性格来看,吃喝玩乐无一不通,不让他接触到酱油也便罢了,一旦让他品尝过如此美味,那还不得顿顿来二斤酱油下饭?

有了齐侯做表率,齐国的士大夫们肯定也会跟着效仿,齐国的民众自然也得跟着尝尝鲜。

这样一来,菟裘酱油还用愁销路吗?

------题外话------

当你向读者求票时,读者也在等你更新。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