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淄水之上一扁舟

尊师孔仲尼 第一百四十一章 淄水之上一扁舟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淄水之畔的小渡口上,停靠着一艘硕大无朋的恢弘舰船。

舰船分为上下两层,顶层是一处由圆木搭建而成的平台,上面陈设着数个用于遮阳的帷幕伞盖。

平台四周的围栏,则站着十数位身背劲弩,手持长戈,浑身披甲的肃穆军士。

而在平台下方,则伸展出数十根一丈多长的蹼状船桨,几十名赤膊的棹手脖子上搭着汗巾,满头满脑全是汗水,一缕缕的水汽从他们身上蒸发冒起,在冬阳的照射下分外清晰。

宰予望了眼这战船,又扭头望了眼身后的菟裘城,禁不住向子贡发问。

“这到底是什么船?这高度都赶上城墙了。

子贡鄙夷道:“这你都不认识?这是吴越地区制造的大翼啊!”

“大翼?这就是大翼?”

子贡这么提了一嘴,宰予很快就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了。

虽然这个时期的战争主要还是以陆战为主,但已经有不少临江临海的国家发现水军重要性

这里面最为重视水军发展的,当属楚、越、吴、齐四国,这四个国家率先成立‘舟师’,积极训练水军。

而上述四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于商业有着相当程度的依赖。

楚国人需要销售他们出产的铜、金,还有云梦泽中的各种兽类毛皮等。

吴越需要向外倾销他们当地生产的丝绸织物、金属制品等等。

至于齐国人,他们要卖的东西就更多了。

所以这四個国家的舟师,在发生战争时就用于作战,太平的时候,也可以用作商船。而大翼就是目前吴军舟师中正在服役的主力舰型。

这种舰只宽一丈五尺二寸,长十二丈。

一艘满载的大翼,可以搭载战士二十六人,棹手(桨手)五十人,舳舻手(舵手)三人,长钩手、斧手各四人,吏、仆、射长各一人,并装配有三十二张强弩与三千三百发箭矢。

不过大翼还不是吴军舟师中最大的舰只,最大的舰只乃是吴王的旗舰‘余皇’,听说上面能够搭乘数百人之多。

可惜的是,那艘传说中的余皇在鲁昭公十七年的吴楚战争中,让楚国人当成战利品拖走了。

也不知道吴国人在最近几年的战争中有没有把它抢回来。

如果没抢回来,那宰予要是想要一睹余皇的风姿,还得去一趟楚国。

宰予上下打量了一眼面前的这艘大翼,禁不住心中感叹。

怪不得人家楚、越、吴、齐生意做得好呢!

谁掌控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说这话的蛮夷还挺有见识。

虽然我掌握不了海洋,但如果能掌握内河,还是一样可以掌握天下嘛!

宰予正在感叹着呢,忽然看见对面的大翼上走下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公子。

他嘴角带着温和的微笑,但眼中时不时闪过的一丝狡黠,却让子贡嗅到了一丝来自同类的威胁。

子贡压低嗓音轻声道:“子我,你小心点。这人我刚才和他打过交道,不是什么好对付的。

宰予皱眉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不好对付的?”

子贡只是沉声:“你想啊!大翼大多是隶属于吴越舟师,他能用大翼经商,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家伙就算不是吴越地区的公室子弟,也得是军中的重要人物。”

军队经商?

宰予听了,心中忍不住涌起一股想要批判一番的情绪。

“您想必就是菟裘大夫宰子我了吧?”

当宰予回过神来,对方已经面带微笑的来到了他的面前。

宰予闻言施礼道:“想不到您竟然听说过我的名字。”

那公子听了,只是欣喜的从袖中取出一份书卷。

“想不到真的是您!我虽然久居荒远鄙陋的蛮夷之地,但即便如此,您的大名也时常在我耳边被人提起啊!

由您整理修订的这份《管子》对我启发甚大,这次我奉君王之命北上齐鲁,就一直想去曲阜拜见您。

只是没想到,您竟然已经被任命为菟裘大夫,果然贤能的人才是不会被世人所埋没的啊!

宰予听了这话,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

左思右想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应答,于是干脆祭出老办法,投石问路。

“您为什么说自己居住在荒远鄙陋的蛮夷之地呢?”

那人不好意思的应道:“实不相瞒,我本是楚人,后又居住于吴越之间,那里的礼仪教化实在是无法与中原诸国相比较,更别说与以君子之国著称的鲁国论高低了。”

宰予听了,只是微微摇头:“您是位好学的君子,而我的老师曾教导我:有君子居住的地方,礼乐就会被推行,礼乐得以推行了,那又怎么能够叫做蛮夷之地呢?”

对方显然没有想到宰予会这么回赞他。

他哈哈一笑,冲着宰予作揖道:“《诗》中说:言念君子,其温如玉。这大概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吧?”

宰予也笑着回道:“《易》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大概就是形容您这样谦虚好学的人吧?’

子贡听到他俩的对话,也笑着说道:“《诗》中说:未见君子,忧心慑慑。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这说的就是我现在的心情啊!”

此话一出,三人互视一眼,纷纷大笑。

宰予道:“还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您?”

那人闻言,也不隐瞒,只是笑着说道:“越国小臣范蠡,如果您二位不嫌弃的话,称我为少伯便好了。

子贡还礼道:“鲁国掌交端木赐,您叫我子贡便好了。”

子贡说完,便将目光抛向宰予,只见这小子嘴角微微抽动,仿佛即将发病。

范蠡?

这不是子贡二號機吗?

既有辅佐勾践称霸的王佐之才,又有‘飛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处世智慧,还有三次散尽家财都能东山再起的经商才华。

而且看他现在这样子,貌似还没有在越国显贵起来啊!

不过宰予倒没有急着和他套近乎,而是笑着问道:“您是范氏,莫不是与晋国的范氏又什么关联?’

范蠡听了这话,只是轻笑:“您果然心思缜密。不錯,我本是晋国范氏的旁支,只是后来先祖举家搬到了楚国居住。

到了我这一辈时,因为在楚国得不到什么机会,所以便奔向了越国。”

说到这里,范蠡不禁有些汗颜:“真是有愧于先祖啊!从礼乐之邦到远离诸夏,再到边远的夷人之国,若是在越国还无有出头之日,我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在祭祀时告慰先祖的英灵了

宰予听了,只是笑着说道:“人生际遇,有起有伏,您何必如此忧愁呢?

当年您的祖先范武子因为迎奉公子雍回国,战败后不得不流亡西陲的秦国。

但他却也因此得以在河曲之战中为秦国献计,最终帮助秦军击败晋军。

当时的晋国执政赵宣子因此看见了他的才能,所以便用计将他迎回了晋国。

之后,他又接过执政卿的位置,使得范氏得以在晋国世代延续,直到今天仍未断绝。

有他的英灵在上护佑着您,而您又继承了他好学的优点,所以您又何必因为暂时的一点挫折而忧愁悲伤呢?

在我看来,只要您做出功绩、并且有决心重返诸夏,那么自然也会有赵宣子这样慧眼识珠的人,准备用执政这样的高位去越国迎奉您啊!’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