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宰予已经很接近夫子了

尊师孔仲尼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宰予已经很接近夫子了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氏使者听完了宰予这番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宰予这是让他向赵鞅转达,向晋侯劝谏的话术啊!

纣王手下贪婪的费仲,指的就是屡屡接受他国贿赂的范氏和中行氏。

而因纣王残暴,费仲贪婪,小国于是纷纷疏远殷商,这就是目前晋国所处的境地。

而齐侯有复兴桓公霸业的心思,这几乎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事了。

如果赵鞅能用宰予这番话去向晋侯进言,就算无法让他立刻下令释放乐祁,最起码也能让他产生动摇,进而使得国君疏远与范氏、中行氏的关系。

使者心悦诚服的拜道:“您果然是位辞辩出众的贤能君子,您的话,我会如数转达给主君的。’

宰予点了点头,他抬眼往正堂屋外一看,正巧发现师兄秦商站在那里。

于是赶忙起身问道:“不兹,你怎么来了?’

秦商正在琢磨着宰予之前所说的那番话,听见宰予叫他,于是干脆问道。

“子我,你方才的这段论述,是不是《三十六计》中所说的‘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呀?’

使者一听,也有所明悟。

攻击团结强大的敌人,不如瓦解敌人分而击之。攻击敌军的强硬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位来得有效。

现在晋侯与范氏、中行氏站在同一边,那就要想办法分化瓦解他们,让晋侯明白范鞅要求抓捕范鞅,只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并非是为了维护国家颜面。

而范鞅之前说,乐祁没有觐见国君便私下与赵鞅饮酒,这并不符合礼法,也不尊重国君。但明眼人都知道,范鞅才是那个最违礼的人。

他与晋国上任执政卿魏舒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而在魏舒死后,范鞅立马行使执政卿的权力进行打击报复。

他以玩忽职守的罪名,判处魏舒有罪,下令撤除魏舒尸体的柏木外棺,把他以大夫之礼下葬,而不是以上卿的标准下葬。

后来又收受季氏的贿赂,搅黄了护送鲁昭公回国的会盟,威胁卫宋两国代表。

所以宰予没有建议赵鞅与范鞅硬磕,而是举出贪婪的费仲来比拟范鞅,这正是攻击敌人最薄弱的部位-德行。

使者方才还只是觉得宰予的言辞精妙,可如今细想,居然还有如此多重多样的考虑。他不免再次想到先前赵鞅对宰予的评价-宰子我,真神人也!

使者叹服道:“您的才华,果然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我本以为已经彻底领会了您意图,没想到,我所看到,原来只是您的表面,而非是您精华p阿!”

宰予听了,只是微微点头。

他正准备说话,忽然,子贡穿着短衣、长裤、背着篾筐从堂外走了进来。

“子我,走啊,去

子贡话还没说完,便看见堂内站着的一帮人。

秦商瞠目结舌的望着他,半晌才缓过劲来。

这还是那个对仪容仪表吹毛求疵子贡吗?

他怎么会这副打扮?

使者也吓了一跳。

这人的打扮的像个低贱的下人,怎么敢直呼宰予的字呢?

鲁国不是最讲求礼仪的君子之邦吗?

为何宰予的采邑中会出现这般不分尊卑的情况?

子贡见一群人都在望他,刚刚还无比自然的神情立刻变得微妙了起来。

他的脸很快红的发烫,说话的底气也弱了三分。

“这....丕兹来了,还有这位.....应该是赵氏的毋恤小君子吧?”

秦商忍不住问道:“子贡,你这穿的都是些什么?’

子贡正思索着该如何辩驳,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诗》中说: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嫉妒,不贪求,这样做难道有什么过错吗?’

“嗯?这不是子路常说的话吗?怎么你

秦商刚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之前夫子表扬子路的那件事,他顿时明白了子贡的意思,于是赶忙向他道歉。

“原来是这样,先前是我失礼了。”

但秦商是明白了,可赵毋恤还迷糊着呢。

他向宰予发问道:“夫子,端木子穿成这样来找您,是要去做什么呀?”

宰予笑着回道:“他是要找我去挖石涅。”

“挖石涅?”赵毋恤疑惑道:“您如今不是已经贵为大夫了吗?如果想要石涅,便让百姓去挖便是,何必要亲自动手呢?”

宰予哈哈大笑着给他解释。

“这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了。正好半年多没见了,我今日便再给你上一课吧。”

赵毋恤听了,立马恭谨的走到堂中拜道:“请夫子教诲。”

宰予思索了片刻,开口道:“我的夫子曾经教导过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那么即使不发布命令,想要做的事情也能推行得通。而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就算发布了再多的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我治理菟裘,希望民众能够努力劳作,但如果自身不能以身作则、参与劳动,那么民众又怎么会愿意听从我的调遣呢?

正因为如此,所以每年立春这一天,天子和诸侯们,都要亲自来到田地中劳作,以鼓励百姓和万民开始春耕。

天底下没有什么事情比管理国家、治理万民更值得慎重的了。

以法令去约束奸邪之徒,以的言行和行动来影响和感召良善之人,而不能仅仅想着依靠发布施令、施加惩罚来推行政令。

君王以身作则,大夫们就会效仿。

大夫以身作则,士人们就会子我约束

士人自我约束了,那么民众就会愿意学习。

民众都愿意学习了,那么国家难道还不能得到治理吗?”

赵毋恤听完这段话,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宰予听到,笑着又对他说道:“毋恤啊!今天你还犯了一个错误。”

赵毋恤问道:“请问夫子,是什么错误呢?’

宰予道:“穿着好的,并不比穿着差的高贵。相貌美的,也未必比相貌丑的贤能。

一个人是否高贵,怎么能从他的外在去判断呢?

当年尧不用帝王的身份去会见善绻,而是面朝北方恭敬地向他请教。

太公只是一個贫贱的钓叟,而文王亲自为他推车。

子产在郑国为相,去见壶丘子林,跟他的学生们一起坐在下方,排定座次时一定要按年龄就座,而不去拿自己的相位压人。

像是尧、文王这样的圣人,子产这样贤德的君子,都不会以出身高低去评价他人,所以说轻视贫穷、低贱的人,是治理国家、选贤任能的大忌。

从前,你的先祖赵宣子看见桑树下有一个饿倒在地的人。

他停下车,便吩咐侍从把這人带回家,還准備了干净的食物给他吃。

两日后,这人身体好转,終于能睁开眼看了。

宣子问他:你为什么饿到这种地步?

他回答说: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稂,羞于去乞讨,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

宣子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谢接受了却不敢吃。

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有位老母亲,我想把这些干肉送给她。

赵宣子很欣赏他,于是就说:这些肉你先吃了,母亲的份,我另外再给你。

于是又赠给他两捆干肉和一百钱,才让他离开。

过了两年,晋灵公想杀死赵宣子,就在房中埋伏了甲士,等待赵宣子到来。

赵宣子知道了灵公的意图,酒喝到一半就急忙走出去。

灵公命令房中的士兵赶快追上去杀死他。

有一个人追得很快,先追到赵宣子跟前,对他说:请您快上车逃走,我愿为您回去拼命!赵宣子说: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避开回答说:用名字干什么?我是桑下饿病的那个人啊!

之后,他返回身去与灵公的兵士搏斗而死,赵宣子则得以登上马车活命。’

宰予说到这里,笑着问道:“如果赵宣子以外在去判断一个人的贤能与否,那么赵氏怎么会延续到今日呢?你身为赵氏的子孙,又怎么敢不牢记他的教诲呢?”

赵毋恤听了,小脸泛红,颇有些惭愧道:“学生知错了,多谢夫子指正。’

赵氏使者也禁不住连连感叹:“真是位贤德的君子啊!也许这就是主君希望小君子能跟随您学习的原因吧?”

至于秦商,他听完了宰予的这段话后,总觉得这种感觉有些熟悉。

他左思右想,但又想不明白。

最后,还是站在旁边的子贡酸溜溜的说了句:“子我这小子,他的言辞,已经很接近夫子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