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三十章 宰子来了,天就亮了

尊师孔仲尼 第一百三十章 宰子来了,天就亮了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鲁宣公推行初税亩改革后,鲁国的土地买卖就正式合法化了。

新开垦的私田只要按时缴纳赋税,就可以得到官方承认拥有权。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将新开垦的田地主动申报。

尤其是在菟裘这样的小地方,土地买卖并不像首都曲阜那么频繁,地方势力的构成也相对简单。

菟裘的土地交易大多发生在当地豪族之间,因此只要两个家族私下达成协议,即便不需要官方公证也不会产生纠纷。

因此,当地的新田自然是能不登记就不登记。

只要每年拿出一部分新田的收成去贿赂邑宰,当地的邑宰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新田不登记,损害的是公室的利益,那些粮食又没有揣到邑宰的腰包里。

公家是公家,个人是个人。

邑宰们一向公私分明。

而且对于地方豪族来说,不申报新田,除了不用缴税以外,还可以少承担军赋。

在鲁国推行初税亩之后仅仅四年,刚刚继位的鲁成公又推出‘作丘甲’改革,意图壮大鲁**力。

循照鲁国旧制,每一甸田地平时需要供养兵车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而一甸可划分为四丘。

所以在‘作丘甲’之后,则将原先由一甸承担的军赋分摊到下属四丘上,并提高征调的甲士数量。

原先四丘出三甲,而现在则变成了一丘出一甲,要求各丘提供的步卒数量也有提升。

如果这些豪族规规矩矩的将新田申报,不止要将十分之一的收入上缴国家,还得多承担不少军赋。

如果按照春耕上报的菟裘田亩数量计算,当地田亩还不到三丘。

所以每逢战时,当地最多提供三名甲士,六十名步卒,再加上部分牛、马就很够意思了。

可如果按照实际数量统计,那么菟裘负担的军赋将直接翻倍,除此之外,还得额外供养一辆战车。

这一增一减,可就是不少钱了。

而这些家族瞒报人口数量,则是为了躲避徭役。

《周礼》规定,上至六十岁,下至二十岁的成年男子,每年都要为国家义务劳动三天。

只不过,能老老实实履行这条规定的国家几乎不存在。

国家遇上突发事件,抽调民力临时服役的事时常发生。

那些穷门小户没有门路,因此只能老老实实地服徭役、申报新田。

而像是桑氏、杨氏、俞氏这样的豪族,对于徭役自然是能避则避,对于赋税,当然是能少交绝不多交,能不交那肯定不交。

当地的胥吏也多是由这些大族的族人担任,这些职位世袭罔替,豪族们自然也在当地一手遮天。

而由公室派来的历任邑宰们,则是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一事的准则,能放则放,不能放就大家一起协商。

因此,自从初税亩施行百年以来,大家相处的也还算和谐。

可让这些豪族始料未及的是,这里居然会被国君封赏给他人。

宰予和他们非亲非故,自然也没有继续惯着他们的心思。

一上来就给了他们三记下马威,算是把这群在当地作威作福惯了的老爷们吓到了。

宰予这次赴任,光披甲步卒就带了足足三十人,再加上孟孙何忌送他的三辆战车和十二名精锐甲士,以及急于建功的八名莒人败卒。

而菟裘城满打满算也只能凑出三名甲士,如果真打起来,无异于以卵击石。

而且就算他们能把宰予赶出城去,到时候一个犯上作乱的帽子扣下来,下次来的可就是前来平叛的鲁国正规军了。

这些豪族可不是城外那些光脚的野人,大家在菟裘都有家有业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们还真不敢和宰予硬碰硬。

他们各个一言不发,心中计算着该出让多少利益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宰予望着他们这副犹豫不决模样,知道这群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于是直接开口问道。

“子羔,你向来熟谙礼法,告诉我,瞒报新田、人口,按我鲁国律法当如何处置?”

高柴来到宰予面前,俯身拜道:“回禀主君!依照律令,首罪当诛,曝尸于市,严正典刑!从者,处劓刑,徒三百里!知情不报者,处墨刑,贬为罪隶!其财产,全部充公!”

“啊?”

此言一出,原本就已经吓得瑟瑟发抖的族长、官吏们齐刷刷跪了一片。

他们也顾不得许多礼数,只是以头抢地,额前都磕出血来。

“主君恕罪啊!那些瞒报的田地,我并不知情啊!”

宰予不紧不慢道:“田地你可以不知情,你家中突然多出百来号人,你也不知情?”

“我、我……”

“主、主、主君……我等菟裘百姓,早已归入您的名下,不宜再行公刑啊!”

“若是要动,也该是動家法才是啊!”

動家法?

這可是你说的啊!

宰予呵呵一笑,冲着冉求打了个眼色。

冉求心领神会,立刻捧着事先准备好的十几根麻绳,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根。

这群人看见麻绳,吓得脸都白了。

“主、主君……这是何意啊?”

宰予道:“你们应该知道,我的老师乃是曲阜的孔夫子。

夫子从前教我《礼》,《礼》中有句话,叫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于庶人……”

听到这里,胥吏、乡老们心中悬着的石头放下了一半,可很快,他们心又提了起来。

宰予道:“我从前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刑罚不加到大夫身上,礼不用到平民身上。

但夫子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凡治理君子,用礼来约束他的心,是因为把他们归属为有廉耻之节的人。

所以古代的大夫,有犯了不廉污秽之罪而被罢免放逐的,不叫做因不廉污秽而放逐,而叫做‘簠簋不饬’。

有犯淫luan或男女無别罪行的,不叫做淫luan或男女无别,而叫做‘帷幕不修’。

有犯罔上不忠罪行的,不叫做对上不忠,而叫做‘臣节未着’。

有犯软弱无能不胜任其职之罪的,不叫不胜任其职做软弱无能,而叫做‘下官不职’。

有触犯国家法纪之罪的,不叫做触犯国家法纪,而叫做‘行事不请’。

也就是说,不是不处罚犯罪的大夫,而是因为大夫们都是懂得廉耻礼义的人,不宜用刑罚的名字来羞辱他们。

大夫中犯有大罪的,君王也不特地派人按着他用刑,只是派人传话说:这是大夫你咎由自取的,我对你已经有礼了。

大夫听到这段话后,自然会面向北方下拜接受君王的命令,然后跪下横剑自杀。

所以说,即使是刑不上大夫,而大夫犯罪也不能逃避处罚,这是教化的结果。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因为庶人忙于生计,不能很好地学习礼,所以不能要求他们有完备的礼仪。”

宰予含着笑意扫过他们惊惧的面容,缓缓起身道:“我既然是向夫子学艺,学有所成后自然也要运用。

诸位虽然不是大夫,但也是菟裘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因此即便犯了错,我也不忍心羞辱你们。

你们既然要求我用家法处罚你们,那我便效仿古代的圣王那样,赐你们一根麻绳吧。”

说着,宰予指着门外临时竖起的十几根旗杆说道:“看到那些旗杆了吗?诸位可以随意挑选一根自己喜欢的。

造成现在这种局面,这都是列位咎由自取。现在,我已经对你们有礼了。接下来,就看列位自己了。”

------题外话------

我说过,我想要票,但却没有得到票。造成这种局面,都是列位读者咎由自取的。现在,我已经对读者有礼了。接下来,就看你们自己了。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