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菟裘大夫宰子

尊师孔仲尼 第一百二十四章 菟裘大夫宰子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孔子说完这段话,忽的又冲着宰予问道。

“予啊!你是否知道菟裘归计的由来?”

菟裘归计?

宰予思索了片刻。

鲁国的先君鲁惠公有两个儿子,年长但地位卑贱的是公子息,年幼但地位崇高的是公子允。

惠公去世后,大夫们想要拥立年长且贤能的公子息继位。

公子息想要推辞君位,又担心弟弟公子允太过幼小,如果公子允继位,势必遭到大夫们的轻视,无法顺利的治理国家。

于是公子息就与大夫们约定,由他代为摄政,等到弟弟公子允成年后就将国君的位置还给他。

大夫们同意了,自此公子息开始摄政,是为鲁隐公。

隐公摄政之后,每日费心费力治理国家,仁爱百姓,交好友邦。

他曾想去棠地观看当地的渔夫捕鱼。

大夫臧僖伯规劝他,说这样不合礼制。

隐公不听劝告,执意要去。

当年冬天臧僖伯去世了,隐公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很是愧疚。

他说:叔父是带着对我的怨恨离开的啊,寡人怎么敢忘记他的忠诚呢?

于是,就按照原等级加一级的葬仪安葬了臧僖伯。

隐公从此以后,直到去世,再也没有任何违礼的行为,对待国政也愈发用心。

隐公十一年时,公子挥来见隐公。

公子挥对他说:“您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国君了,在您的治理下,国家安定,民众富足,满朝的臣子们没有不听从您的。现在您的弟弟公子允已经长大。

不如由我来替您把他除掉。这样一来,您可以继续当您的国君,事成之后,也让我当个太宰,好吗?”

谁知隐公听到公子挥的话以后,十分惊愕。

他回道:“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啊!

我不过是因为他年幼缘故,才代他做十几年的国君。

现在公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个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养老送终。

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允了。”

公子挥遭到隐公的拒绝后,害怕自己来见隐公的事情传到公子允耳朵里,会遭到清算。

于是扭头又去找公子允,向他诬陷隐公,说隐公想要杀掉他继续做国君。

公子允听信了他的话,就派人杀掉了哥哥鲁隐公,随后自己继位为君,是为鲁桓公。

宰予思前想后,觉得夫子忽然拿出菟裘归计这个典故,肯定是意有所指。

因为隐公的死乃是一桩鲁国人尽皆知,但又难以启齿的丑事。

隐公的一声完全可以用‘克己复礼’四個字来概括,他本想回到菟裘养老送终,却遭到小人的杀害。

夫子提到隐公,难道是让我向他学习吗?

宰予想了半天,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让他尽心尽力匡扶公室,他努努力还能摸到点边。

但让他成为坦荡君子后,还得被公子挥和鲁桓公这样的小人暗算而死,宰予扪心自问做不到。

泥人尚且有三分火气呢,克己奉公闹到最后,落了这个结局。

如果我是隐公,怎么着也得把这俩小人一起扬了。

宰予虽然油嘴滑舌惯了,但他也不想对夫子撒谎,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宰予干脆道:“学生愿意学习。”

孔子闻言,也解读出了他的潜台词:“也就是说你做不到吗?”

宰予寻思了一下,咬了咬牙:“可以努力学习!”

孔子听了,连声笑道:“罢了罢了,你倒也没必要那么努力学习,因为那也不是个值得努力学习的目标啊!”

宰予听得一愣:“啊?”

孔子捋着胡子道:“那日你在公宫不是说的很清楚吗?错了,就要改正。对的,才应该坚持。

就结果来看,那位也并不是全都做对了啊!”

台下的子路听着夫子和宰予之间的谜语对话,挠了挠头,问道:“夫子,你和子我说什么呢?”

颜回、子贡等聪明的则听得津津有味。

他们出声道:“子路,你别着急,让夫子说完,回头你不明白的,我们可以给你解释。”

孔子笑着继续对宰予说道:“那日你在公宫说过的话,对我也有所启发啊!

之前,我一直不知道你今后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今天早上我却突然想通了。

你效法的对象,应该是晋国从前的贤大夫的羊舌职啊!”

“羊舌伯华?”宰予皱眉问道:“为什么是他呢?”

孔子道:“从前晋平公问祁奚:羊舌大夫是晋国的优秀大夫,他的品行怎么样?

祁奚推辞说不知道。

晋平公说:我听说伱从小在他家长大,你现在隐藏着不愿说,是为什么呢?

祁奚回答说:他小时候谦恭而和顺,心里觉得有过错,不会留到第二天来改正。

他作为大夫,凡事皆出于善心而又谦虚正直。

他做舆尉时,讲信用而不隐瞒功绩。

至于他的外表,温和善良而喜好礼节,广博地听取而时出己见。

晋平公说:你这不是知道吗?那刚才我问你,你怎么说不知道呢?

祁奚说:他的职位经常改变,我不知道他现在做什么官,所以不敢说知道。”

孔子笑着望向宰予:“羊舌职同样是位灵活变通的权变之人,他难道不是值得你效仿的对象吗?”

宰予想了想,俯身拜道:“如果是像羊舌大夫这样的品行,我可以竭尽全力的去修养。”

孔子听了,又补充道:“而且不止羊舌职,他的儿子羊舌伯华也同样是值得你学习的对象啊!

如果普天之下的统治者都能像羊舌伯华一样,那么天下可能就安定了。”

宰予问道:“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孔子笑道:“他小的时候,聪敏而好学。壮年的时候,勇敢而不屈服。年老以后,拥有了道而能屈居人下。有了这三种品质,安定天下又有什么难的呢?”

听完这段话,还不等宰予回答,子路便已经开口质疑了。

子路道:“夫子!小的时候,聪敏而好学。壮年的时候,勇敢而不屈服。

有这两种品质就够了,何必有道之后,还要屈居人下呢?”

子贡听到這話,自顾自的小声道:“子路有勇气,但不能屈服,夫子还真没说错啊。”

子路聞言,斜眼瞪了他一眼,吓得子贡慌忙正坐。

孔子则笑着摆手:“仲由啊!这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了。

作战时,以多攻少,没有攻不克的。

处于尊贵地位的,向低贱地位的人表示谦逊,没有得不到帮助的。

从前周公辅佐成王,掌握着天下的权柄,尚且还要向普通的读书人咨询。

他每天要接见一百七十人,吃饭时遇到有人拜访,便赶忙将吃到嘴里的食物吐出来,立马去接见他们。

周公这么做难道是因为他没拥有道吗?

这是为了得到有才能的人来任用啊!

有道之人却不礼贤下士,怎么能说他有道呢?”

子路听了,心中有所明悟。

而宰予同样若有所思,他忽然眼前一亮,朝着夫子拜道。

“夫子!学生想明白了。”

孔子含笑:“你想明白什么?”

宰予回道:“学生虽然无法成为隐公那样的君子,离羊舌大夫那样的贤能也尚缺修行,但学生愿意成为像是郑国的子皮、齐国的鲍叔牙那样的贤人!”

子贡听得一愣,他问道:“子我,齐国不是有管仲,郑国不是有子产吗?你为什么不成为他们,偏偏要成为子皮和鲍叔牙呢?”

谁知不等宰予开口,孔子便已经帮他回复了。

孔子望着宰予连连欣慰点头,随即冲着子贡道:“赐啊!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管仲和子产虽然贤能,但他们怎么能比得上鲍叔牙和子皮呢?”

子贡疑惑道:“夫子,此话怎讲?”

孔子笑着回道:“你觉得是自己努力成为贤人的人贤能呢,还是能举荐贤人的人贤能呢?”

子贡闻言,恍然大悟道:“那还是能举荐贤人的人贤能啊!”

孔子点头道:“这就对了。我听说鲍叔牙举荐了管仲,使得管仲得以显達。

子皮举荐了子产,使得子产得以显达。

但却从来没有听说管仲和子产让比他们更贤能的人显达。”

语罢,孔子起身冲着宰予说道:“予啊!之前国君想要将菟裘附近的土地授予你时,我还心存疑虑,觉得你未必可以胜任。

但现在看来,你的贤能何止能够胜任菟裘大夫的职务啊,只要你能举荐比自己更贤能的人,就算让你治理国家,也未尝不可啊!”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