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要冲浪 >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互联网的特有仪式

纵观网红发展史,03年的小胖应该算头一位。

他当时只是个初中生,学校搞安全活动,他站在队伍中无意间一瞥,被摄影师拍了下来,在猫扑上走红,被用作各种P图。

但他是被动式的。

之后的木子美、芙蓉姐姐不同,她们是主动式的,一个以性做卖点,一个以丑做卖点,这俩人才对后面的网红产生了深远影响。

……

夜晚,普通小城的普通网吧。

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挂着QQ,听着千千静听,抽着五块钱的红河,兴致盎然的在玩百度,不时往隔壁的联众游戏瞄一眼。

百度怎么玩啊?

搜关键词,比如搜“灵异事件”,刷的一下会出现几千上万条“世界十大灵异事件”之类的东西。

然后就点进去看,能看一晚上。

这是这个时代网民的乐趣。

他看着看着,正看到“京城的锁龙井能连接东海海眼”时,QQ忽然响了。

里面一个链接,芙蓉姐姐又发新照片了。

“嘿嘿!”

年轻人连忙点开,跑进麦窝围观,嚯!比之前更夸张,肚子上的肥肉更颤,身子更扭曲,配文更自恋。

“哈哈哈,这个丑逼!”

他娴熟的回复一条:“加油加油,你是最美的,如果可以,我愿意当你的男朋友!”

他不是麦窝的用户,是一个朋友通过QQ分享的,这才注册了麦窝账号,关注了芙蓉姐姐。不关注不行,朋友们都在讨论,你说伱不知道,那完了。

你会被说“老土”“落后”“不时髦”。

但关注了也觉得不错,在网上还能看乐子。

与往常一样,芙蓉姐姐每次发新照片,已经平均有5000人在蹲守,第一时间冲进去评论,再传播到各个平台。

起哄的,挖苦的,义愤填膺的皆有之。

因为大家没见过这种的,新一代开山怪。

今天讨论更甚,甚至有人道:“我宣布,芙蓉粉丝俱乐部成立了,我毛遂自荐,自任会长,同好者速来!”

一时响应无数。

“那我们粉丝叫什么啊?”

“姐姐叫芙蓉,我们就叫小莲蓬吧?”

“小莲蓬,哈哈哈,这个好这个好!”

年轻人也兴致冲冲,忙凑过去申请加入,并道:“有几个美眉敢像姐姐那样,不化妆就上镜?有几个美眉,不是迎合世俗,迎合时尚,迎合男人的眼光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芙蓉姐姐才是我们真正的偶像!”

“说得好啊兄弟!”

“我就是爱姐姐这份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可以当俱乐部格言了!”

“哎哎哎,我有个主意,为了广泛传播姐姐教义,咱们先编纂一本《芙蓉姐姐扫盲手册》怎么样?”

“好啊好啊,实不相瞒,我是北大的,她在北大BBS混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了,没想到突然火了。”

“兄弟细说,她还在北大混过?”

清北始终看不上麦窝,如今也沦陷了,这哥们瞬间成为焦点,开始科普芙蓉姐姐的过往,搞得大家对本人愈发感兴趣。

搁后世,有个词叫“人肉搜索”。

现在还没有,但芙蓉姐姐太特殊了,大家都想知道这个人到底什么样,是不是有精神病?

年轻人也加入进去,唾沫横飞,这群人口口声声叫姐姐,各种加油,实则是一种反讽的戏谑心理,只当她是个小丑。

终于,讨论了半天,俱乐部正式成立。

年轻人成为了一位“小莲蓬”,带着看热闹发泄过后满足的微笑,点上根红河,继续一个普通网民的普通夜晚。

而在各个地方,各种各样的人,讥笑谩骂,或真或假的鼓励加油,毫不在意的拿当事人取笑玩乐……仿佛行走在既定的流程上,在完成一场互联网的特有仪式。

再过20年,依旧如此。

…………

“水木清华封杀芙蓉姐姐!

原因是,水木清华最近要评出形象大使,以芙蓉姐姐的人气和她粉丝组成的‘芙蓉教’,肯定会当选,如果芙蓉姐姐当选,清华校友颜面何存?”

“新浪网做了一个调查,在回答‘你认为她是什么原因得以成名’的问题中,有75.04%的人认为芙蓉姐姐是脸皮厚。”

“谁是今年开年网络人气最旺最拉风最火爆最拽的人?

答案是:芙蓉姐姐!

现在在各个论坛上,有她照片和文字的帖子,总会是这个论坛点击率最高、回复人数最多、讨论最为热烈、人气最旺的四最帖子!”

“芙蓉姐姐火爆京城大学,尤其在她起家的清华、北大论坛,竟有不少高知识、高学历的人加入了这场网络狂欢。

本刊采访了‘芙蓉教’的一个小莲蓬,在清华读硕士的bigapple。

你初始认知芙蓉的感觉?

跟大家一样,觉得特自恋,神经病。

为什么对她感兴趣?

就是好奇啊,觉得她特好玩,就想看看在现实生活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生存的。但现在觉得她挺了不起,面对那么多的指责诟病,也没有还口,心态挺好的。”

“《北青报》:

我们隐约能看到一个脉络,那就是雅文化在年轻人,尤其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中开始失去影响力,鄙俗文化渐渐成为现代人的圭臬。

我们不应该把这样的倾向归咎于年轻人丧失了信仰,丧失了对美好和崇高事物的热爱,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时代在高雅文化的建设方面是不是缺失了什么。”

“《华商报》:

芙蓉姐姐的出现正好顺应了大众的期待——另类。”

“《京城晚报》: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转型中,一些反传统的方式,反叛的情绪往往能引起大众尤其是青年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木子美如此,芙蓉姐姐也如此,她的性格、行为方式都是对传统的女性审美的一种反叛,这种行为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齐鲁晚报》:

芙蓉姐姐无意中倡导的低俗文化,将会跟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恶性互动,特别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他们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新周刊》:

芙蓉姐姐网络女体盛:贱文化的示威者!”

…………

此时此刻,如果有人细扒木子美和芙蓉姐姐,会发现她们的走红途径一模一样:

先在麦窝发日志,用超出常规的话题引流,跟着网站推荐,以麦窝为中心传播开去,然后纸媒跟上……

木子美事件,由于性爱敏感,麦窝没有发声。

芙蓉姐姐不敏感,麦窝发声了,当然不是以网站的名义,是用一个个大V的名义,姚司令养这么多水军不是白养的!

芙蓉姐姐现象特殊,可以吵一架。

(感谢齐王的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