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826【死字旗】

民国之文豪崛起 826【死字旗】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周赫煊在武汉三镇停留了足足一周,除了视察长江大桥的修建进度外,还去《大公报》和《非攻》杂志社转了一圈。

《大公报》由于宣传抗日主张,天津总报馆已经被迫关闭,总经理胡政之带领部分员工连夜南撤。

现在《大公报》的武汉分社,正是由胡政之亲自主持工作。至于上海那边的《大公报》,还可以支撑到年底,到时候张季鸾也得撤离,周赫煊准备让张季鸾负责重庆分社。

至于《非攻》杂志,现任主编为高翰,此君同时还是武汉大学的哲学系主任。

当初《非攻》杂志在天津被停刊,搬来武汉复刊后,立即获得武汉大学的鼎力支持。不仅杂志社主编高翰是武大教授,副主编吴其昌也是武大教授吴其昌是梁启超、王国维的弟子,徐志摩的表弟。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吴其昌携妻子、兄弟到中山陵哭陵绝食,逼蒋抗日,遂被清华大学解聘,转而担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

至于原来担任《非攻》和《大地》责编的李寿民,此时依旧留在天津。他的母亲、兄弟、岳父都在天津,他的朋友圈也在天津,有点舍不得离开。

李寿民如今的名气非常大,他的《蜀山剑侠传》甚至热卖到东南亚,他创作的京剧也广受票友追捧。介于此,日本人在占领天津后,立即就找李寿民合办刊物,想让他出卖国家做文化汉奸。

李寿民几番婉拒不肯,日本人一怒之下,就把他抓进监狱用刑。

此时此刻,李寿民的眼睛已被辣椒水弄得半瞎,依旧不愿答应和日本人合作,他的岳父和朋友则到处托关系营救。

跟历史上一样,就算李寿民出狱,他后半生也只能靠口述来搞创作了。

等周赫煊离开武汉,回到重庆时,川康各军已经整编完毕,刘湘准备率部出川抗日了。

事实上,早在六月份,川军就已经开始全面整编。

七月六日,川康正式整军。

整军会议召开的第三天,就传来七七事变的消息。刘湘立即发出通电,主张全国总动员,与日本拼死一决。

八月七日,刘湘到南京出席国防会议。在各方势力因战和问题争吵不休时,刘湘站出来做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发言,并表示:“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担。”

八月二十六日,刘湘返回四川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出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川军各部将领纷纷请缨抗战,范哈儿表现得尤为积极。

范哈儿因为得罪了刘湘,在整军的时候被撸成光杆,虽然名为副军长,却连一个大头兵都无法指挥。他高喊着抗日口号上蹿下跳,刘湘甩都不甩他,范哈儿只能独身奔赴抗日前线上海,想找拜把兄弟杜月笙帮忙,让老蒋给他弄一个实权将军来当当。

且不管范哈儿的抗日意图为何,但他确确实实为抗战立下了大功。

历史上,范哈儿被老蒋任命为第八十八军军长,并自掏腰包募集兵员。他带出的这支部队,后来炸死了酒井直次,让酒井直次成为日本陆军史上第一个阵亡的在职师团长。

酒井直次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曾在江浙徽三省实行三光政策,甚至让部下进行强暴妇女比赛,评出老虎、豹子和豺狼,即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者给予物质奖励。

就是这么一个丧尽天良的混蛋,死在第八十八军的地雷之下。虽然当时范哈儿已经调离八十八军两个月,但毫无疑问,八十八军是他自掏腰包一手带出来的,并在范哈儿的指挥下屡立战功,由人员不齐的杂牌军升格为统辖3个师的甲种军。

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抗战,刘湘只是个专打内战的地方军阀,范哈儿也只是个坏事做绝的小军阀头子。

就像前面提到的许传音博士一样,最初也没那么伟大。他被日寇特许在南京自由走动,其实是允许他收殓街头尸体,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许传音好几次差点被日军拖去枪毙。但他不但没有胆怯害怕,还因为目睹了同胞的死难惨状,整个人的灵魂都得到升华,由普通人变成英雄,全心全意地投入营救同胞的行动当中。

英雄,其实也可以是一个个普通人。

四川安县,曲山镇。

这里是四川大旱的重灾区,老百姓还没从灾荒当中缓过气来。

小学老师王建堂看到刘湘的《告川康军民书》,扔下报纸就来到镇上。这天正逢赶集,王建堂爬上人家演川剧的戏台,在演员懵逼的眼神当中,对着台下大喊:“哥子伙,姐妹伙,大家听我说几句!小日本儿已经打到上海了,派飞机到处轰炸,不晓得炸死了好多同胞。四川离上海很远,但是也很近,如果我们不抵抗,日本鬼子很快就要打到四川。日本鬼子坏得很啊,屁(和谐)眼儿心心都是黑的,烧杀抢掠啥子事都干得出来。要想四川乡亲不遭小日本毒手,我们四川人就该站出来,是男子汉的就跟我一起去参军,把狗日的小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大家说,我的话在不在理!”

“在理!”戏台下传来稀稀拉拉的回应声。

王建堂又说:“以前川军只晓得打内战,现在川军要抗日了。我是小学老师,日子还过得去,但这个老师我不当了,我要出川打鬼子。不然等鬼子打到四川,哪个娃儿还有机会读书?有卵蛋的都出来,跟我一起去抗日!”

“王先生(特指老师),我跟你一起去!”台下有人举手响应。

“好得很,还有哪个?”王建堂喜道。

“还有我!”

“我也去!反正日子过不下去了,还不如参军打鬼子。”

“算我一个!”

“……”

这个川西北的偏僻小镇,大部分百姓都蒙昧无知,但却当场有上百人站出来。

王建堂带着这些伙伴,在镇上到处宣传抗日思想,只用一天时间,就召集了176名壮丁。他们找来一块粗布,咬破手指写下请战血书,第二天早晨便送到县长成云章那里。

成云章大受感动,立即批准了王建堂等人的请战书,将他们统一编入安县义勇补充队,并定下日期举行盛大的欢送会。

安县义勇队离开家乡那天,已经是秋季了。一改去年以来的干旱,这天的雨下得很大,3000多名老百姓自发冒雨前来给子弟兵送行。

王建堂的父亲已经六十多岁,年老病衰,无法亲自来送行,只能通过邮局寄来了一面旗帜。

邮局职员拿着一块白布疯狂奔跑,拦在即将出发的队伍前面说:“等一哈,等一哈!王建堂快站出来,你老汉儿(父亲)给你送旗子来了!”

县长成云章打着伞过去,说道:“啥子旗,给我看一哈。”

两名随员立即接过旗帜,当众张开,只见白布中央写这个大大的“死”字,右侧两行小字为“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侧五行小字为“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父手谕”。

场面一时寂静,随即轰然,认字的给不认字的念着死字旗内容。

县长成云章眼眶红润,扔掉雨伞,亲手把死字旗交到王建堂手中,哽咽道:“壮士保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