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807【途中】

民国之文豪崛起 807【途中】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维多利亚号客轮。

甲板上,正举行着热闹的露天舞会。一对对白人伴随舞曲节奏,搂抱着踱步回旋,而中国人则要矜持得多,大部分都坐在旁边喝着饮料微笑观赏,或低声聊着自己喜欢的话题。

这些中国人来头很大,除了财政部长孔祥熙、海军部长陈绍宽、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之外,还有铁道部常务次长曾甫、海关监督诸昌年、财政部关务署长张福运,实业部国际贸易局局长郭秉文,海关总税务司司长梅乐和(英国人)。

此外,还有一大堆秘书、武官、专员、翻译和技术人员。

只看特使团的阵容构成,就知道绝非庆祝英王加冕礼那么简单,还需要执行一系列外交、贸易、借款、技术合作等任务。

孔祥熙的长女孔令仪,无疑是露天舞会的万众焦点。特使团中也有很多英俊帅哥,但在孔祥熙、宋霭龄夫妇的注视下,这些中国青年官员根本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只能便宜外国佬,一个有头有脸的外国中年人,微笑着把孔令仪请去跳舞。

周赫煊睡完午觉从客舱内出来,走到甲板上放眼一瞅,见只剩孔祥熙那桌还有空位,于是大大方方的就走过去。

“我可以坐这里吗?”周赫煊问。

“当然,请坐!”宋霭龄虽然看周赫煊不顺眼,但基本的风度礼仪还是有的。

孔祥熙微笑着朝周赫煊点头致意,孔令杰也抬头看向周赫煊,眼神当中尽是好奇之色。

孔令杰是孔祥熙的小儿子,今年刚满16岁,跟他爹容貌有七分相似,只不过更加清秀英俊。在没有发胖之前,这家伙还是个小帅哥,而且很懂礼貌,至少不会引人反感。

“周先生!”孔令杰特意起身问候。

“你好,”周赫煊扫了眼对方手里的书,笑道,“孔公子年纪轻轻就读《红与黑》,看得懂多少?”

孔祥熙笑着对儿子说:“令杰,周先生是大文豪,有什么疑惑可以向周先生请教。”

孔令杰认真解释道:“我听老师说,《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是伟大的世界名著,所以才找来读的。至于能读懂多少,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它有趣。”

“哈哈哈,”周赫煊笑起来,夸了一句,“有趣才是读书的动力所在,孔公子已经初步掌握了读书之道。”

“真的吗?”孔令杰颇有些惊喜,毕竟夸奖他的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听到小儿子被夸奖,宋霭龄颇为得意道:“我们家几个小辈儿,就属令杰最有读书的天赋,他在学校里表现一向极佳。”

谁都无法料到,几十年后,孔家最有钱的居然是孔令杰。

这家伙给老蒋做了十年外交官,积累下深厚的人脉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在美国搞外贸和证券,拥有启动资金后弃政从商自己当老板。他先是购买美国德州的大片荒地,靠地下石油资源起家,然后又进军美国房地产行业,身家远远超过自己的父亲和哥哥。

跟守财奴父亲和嚣张跋扈的哥哥不一样,孔令杰非常低调,而且极度缺乏安全感。他几乎不在公开场合露面,还把自己的别墅打造成碉堡,拥有设施齐备的地下防空避难所避难所内有急诊室、关押室、灭火系统、供电系统和娱乐场所。

此碉堡别墅,大门修建成塔式炮楼,装备有防护钢甲,不仅可以抵御轰炸和坦克突击,甚至专门在避难所上方修建人工湖,用来阻止核弹袭击时的中子穿透。

天知道孔令杰怎么想的,居然在美国给自己修碉堡别墅,而且还把核弹轰炸都考虑进去了。

难道是在重庆被炸出了阴影?

一家子奇葩。

周赫煊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不多时,跳舞结束的孔令仪也走过来,坐在周赫煊旁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面对几个孔家人,周赫煊不由想起远在美国留学的孔令侃。

孔大公子不是喜欢别人的老婆吗?

周赫煊非常仁慈的满足了他,拜托五州洪门总堂的朋友,帮孔令侃物色了一个30多岁的白人美女。那女人是好莱坞的过气儿明星,以前还在百老汇演过歌舞剧,前后换了五任丈夫,如今这一任还没离婚,正好符合孔大公子的口味。

从去年秋天开始,孔令侃就不怎么去学校了,整天跟已婚俏妇人跳舞看电影。那妇人完全把孔令侃当成了移动银行,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已经挥霍两万美金,快把孔大公子的留学经费给榨干了。

而那妇人的丈夫,又在大萧条当中濒临破产,虽然还经营着一家工厂,但却欠了银行大笔债务。洪门正在设套子坑他,等这个男人走投无路的时候,肯定要从孔令侃身上打主意。

到时候,再派枪手趁乱来一发,保证孔令侃死得不明不白,而且还跟周赫煊半点关系都没有。

为了杀孔令侃,周赫煊足足拿出五万美元活动经费。这笔巨款,足够洪门兄弟卖力帮忙了,毕竟洪门当中有的是穷光蛋。

甲板上,周赫煊跟孔家人谈笑风生,心里没有任何的负罪感,因为孔令侃这种人死不足惜,让他活着只能坑害中国老百姓。

“周先生,听说你认识瑞典国王和王储?”孔祥熙突然问道。

周赫煊道:“只是认识而已,没有什么交情。孔部长要走访瑞典?”

孔祥熙点头道:“昨天收到国内密电,驻瑞典暨挪威公使王景岐电报来告,瑞典存银甚丰,且该国银行与实业界有意与中国合作。最重要的是,瑞典并无国际野心,向他们借款,无忧后患。”

周赫煊建议说:“想找瑞典借款就趁早,两国合作纯属商业利益。如今日本虎视眈眈,很有可能再爆发什么事变,一有事变,则瑞典对中国的信心就会降低,合作的难度也会加大。”

公是公,私是私。

周赫煊一边处心积虑的坑死孔令侃,一边又不遗余力的帮孔祥熙出主意,因为向瑞典借款属于对国家有利的行为。

历史上,孔祥熙遍游欧美各国,到处摊手要借款。瑞典本来也是有意借款的,结果谈判还没完成,全面抗战就突然爆发,瑞典人怕血本无归,立即取消了原本的借贷计划。

说起来很有意思,民国“黄金十年”虽然被人嗤之以鼻,但于诸国列强的眼中却是真实存在的。随着南京政府在内战中的不断胜利,以及统税政策的顺利施行,中国市场越来越被列强所看好。

再加上前些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资本纷纷到中国寻求利润。这几年内,德、美、英、法、比、意等国财团蜂拥而至,与中国政府大肆签订铁路借款合同。

就连一向对中国借款极为冷淡的美国财团,此时也改变了看法。如今美国进出口银行总裁皮尔逊,正亲自专程前来中国访问,与铁道部长张嘉进行洽谈合作,愿意向中国提供大额度的信贷。

周赫煊看到的是日本人快要打来了,而美国驻华大使詹森看到的,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华民国。

詹森专门致电美国国务院,表示:“很多外国人,不得不对近年来中国在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产生深刻印象……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之下,一个经济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詹森还说,英法德等国财团,都已经向中国提供大笔贷款,美国政府也应该积极参加对中国的投资。

从詹森的报告当中可以看出,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的中国,其发展势头是被列强所极度看好的。如果没有日本侵略,常凯申再耗费十年的时间逐步铲除国内军阀,中国虽不说成为强国,至少也能发展到一定富足的地步。

但历史没有如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