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722【黑得丧心病狂】

民国之文豪崛起 722【黑得丧心病狂】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其实,周赫煊没有骂人,他在夸人,文章的标题叫做《爱国将军宋哲元》。

内容如下:

“半年前,清华校内刊物《怒吼吧》,登载了一篇《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痛声疾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此言此语,字字泣血,平津学生,奔走南北,掀起全民抗x的宣传浪潮。”

“其实,学生们不必太过担忧,华北的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下来了,也有宋哲元将军在顶着。”

“华北情势之恶化,应在《塘沽协定》签订后。中日两国势力,以长城为界,拉开了日本蚕食华北的序幕。对此结果,我们的爱国将军宋哲元先生痛心疾首,谓曰:‘我以三十万大军,二不能拒五万之敌,真奇耻大辱!时势如此,夫复何言,所可告者,仍本一往精神,拼命到底而已。’”

“宋将军说到做到,以察哈尔一省之地,与关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周旋。四方豪杰志士并起,共组‘抗x同盟军’。宋将军东阻伪满关东,南抗南京中央,内拒昔日长官(冯玉祥),收编汤玉麟、方振武、吉鸿昌诸部,威风八面,称雄北地,真当世英雄也。”

“秦土协定,丧失察省八成疆土,亦非宋将军之过,实乃部将秦德纯无耻卖国。切不可因秦德纯为宋将军心腹爱将,而牵连我们的爱国英雄。”

“秦土协定在后,子虚乌有之何梅协定在前,一前一后,华北门户洞开,中国危矣!”

“东北已‘独立’,华北亦须‘独立’,此乃关东军之企图。土肥原贤二即刻走马上任,履职北平特务机关长,青梅煮酒而论英雄,谓之:‘吴佩孚、孙传芳已为冢中枯骨,阎锡山、傅作义、韩复榘实则跳梁小丑,数天下英雄,唯宋将军与土肥原耳!’”

“华北民众自愿自治,为宋将军马首是瞻。宋将军黄袍加身,荣登华北王宝座,大显神威,纵横捭阖,无往不利。”

“土肥原贤二自诩聪明,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却卷入关东军与天津军(日本驻屯军)争斗,明升暗降,黯然回国。如此看来,土肥原亦非英雄,真英雄只有宋将军一人而已。”

“宋将军不仅是军事天才,还是经济行家。他禁止白银南运,保住了北方繁荣。至于国家银根紧缩,阻挠中央法币推行,些许小错,不足一提。”

“去年冬,日军以五个师兵力取河北,六个师兵力取山东,海军进犯青岛。宋将军临危受命,拔爱将秦德纯继任北平市长,按照日本提供的名单,在平津两地大肆搜捕汉奸,效果显著。华北危局,可谓宋将军一力独撑,堪为国家柱石。”

“宋将军不畏辛劳,拥护中央敦睦友好之策,代行中央外交职权,忍辱负重,与敌商谈,劳苦功高。”

“为进一步缓和中日两国矛盾,宋将军不惜背负骂名,笼络王揖唐、齐燮元、王克敏、陈觉生、潘毓桂诸亲日分子,提拔其担任冀察政务委员。据悉,宋将军正与日人交涉,扩大华北、伪满和日本的经济合作,此乃利国利民之举,我等当为之喝彩。”

“至于镇压一二九学生运动,架起机枪、备下水龙,宋将军当是一片好心,劝学生安心求学而已。三十余名学生被捕,百余名学生后伤,纯属误会,皆为军警措施不当所致。”

“尔等学生、工人、商人,又怎可罢学、罢工、罢市,对宋将军肆意诋毁呢?殊为不智也!”

“北天一柱,唯宋将军!”

“周赫煊。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于苏州。”

……

宋哲元缓了好一阵,胸膛那口血终于还是没吐出来,但耳朵鸣响不停,好似有一只飞蛾在可劲扑腾。

“句句如刀,刀刀见血,这周明诚真是狠毒啊!”

宋哲元捧着报纸摇头苦笑,文章通篇都在吹捧,但却把他见不得人的丑事全说了出来。

总结起来就十二个字:不仁、不义、不忠,可耻、可憎、可恨!

最让宋哲元郁闷的是,周赫煊只写他坏的一面,对他好的一面却少有提及。文人的心思就是这么阴险,此篇文章行之于世,相当于给宋哲元安上了汉奸骂名,怎么洗都洗不掉。

片刻之后,院中来了三人,分别是林世则、常小川、郑道儒。

很多人都以为,宋哲元的首席谋士是萧振瀛,然而真正能拿主意的却是眼前三位,皆为天津籍的留日精英。再加上一个带兵的秦德纯,此四人构成了宋哲元的核心幕府。

至于萧振瀛、殷同、陈中孚、殷汝耕等幕僚,宋哲元很少听他们的话。

“到底咋办,三位先生快说说!”宋哲元心烦意乱道。

常小川苦笑道:“这是屎盆子啊,淋在身上洗都洗不掉。委员长快通电全国解释吧,至少要拿出坚决抗战的姿态。”

“没用啊,我的常二爷。”宋哲元连连摇头。

常小川说:“我跟成舍我是老朋友,成舍我最近在跟周赫煊合作办报。或许可以请他做中间人,让周赫煊再写一篇文章,就谈关于您的正面信息。”

“找张学良或者孙良诚吧,张学良跟周赫煊是老朋友,孙良诚跟周赫煊是拜把兄弟。”郑道儒说出自己的关系,他以前跟过张作霖和孙良诚,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宋哲元又看向林世则:“林先生以为呢?”

在宋哲元的三大智囊当中,常小川和郑道儒偏好阴谋诡计,真正有大局观的是林世则,相当于诸葛亮的地位。

林世则想了想说:“让周赫煊重新写一篇文章,只是权宜之计。若想洗去委员长的骂名,就必须做点实际的出来,给天下百姓看看。”

“怎么做?”宋哲元问。

林世则说:“以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名义,召集华北的爱国者开会,共商救国大计。特别要请各大报社记者,以及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代表参加。”

“日本人肯定不高兴!”宋哲元说。

林世则笑道:“日本人不高兴的事情多着呢。”

宋哲元道:“若日本以此为由,挑衅起兵怎么办?”

“把土肥原贤二请回中国,他会帮我们摆平的。”林世则出了个馊主意。

但站在宋哲元的立场,这却是个好主意。

土肥原贤二代表的是日本关东军,想要分化处置、步步吞噬华北。而关东军的死对头,却是天津军(日本天津驻屯军),土肥原贤二直接被天津军给排挤回日本了。

以前天津军比关东军级别更低,受尽了窝囊气。关东军侵占东北的时候,天津军也想捞好处,打算直接吞掉华北。

如今,天津军已经升格,在级别上跟关东军平起平坐。天津军视华北为自己的地盘,不想让关东军染指,迫切的希望发动入侵华北的战争。

此时华北的局势,不仅中国人互相争斗,日本人也在互相争斗。

天津军想要迫切入侵华北,关东军反而停下了脚步,疯狂拉扯天津军的后腿。林世则无非是想把土肥原贤二请回北平,利用关东军牵制天津军,可保华北暂时无忧。

宋哲元仔细考虑过后,说道:“那我就写一封信,邀请土肥原贤二担任冀察政务委员会首席顾问!”

这个职务,本来就是土肥原贤二的。

“饮鸩止渴。”常小川冷笑道。

林世则反问:“你有更好的办法?”

众皆不语。

林世则又说:“如今我等坐困愁城,只占一份爱国抗日的名义。红军不是在抗日吗?可以派人去联络联络,好歹算是个外援。”

宋哲元有些意动,但还没有拿定主意。

郑道儒对红军没有好印象,他说:“结交谁,也不能结交共党,委员长三思。”

常小川笑道:“管他呢,多一个外援,多一分退路。我觉得吧,可以跟红军先接触一下。”

事实上,即便没有周赫煊的文章刺激,宋哲元过几个月也会暗中联系红军。他挠头道:“也只有这样了。你们谁有接触红军的路子?”

“没有。”三位谋士齐齐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