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676【万人迎接】

民国之文豪崛起 676【万人迎接】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中国驻英公使馆,此时已经升级为大使馆。

当初灰溜溜跑来英国寻求援助的郭泰祺,不仅荣升驻英大使,还兼着国联中国代表职务。不但如此,他在英国广交朋友,在社交场合大出风头,人缘好得很,甚至被伦敦大学主动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当然,郭泰祺也变得更加骚包。此刻他穿着一身华丽礼服,头发输得油光可鉴,皮鞋擦得锃亮照人,正拄着文明杖在镜子前整理仪容。

“大使,李四光先生来了。”秘书走进来说。

郭泰祺对着镜子左右摆姿势,拨正领结道:“请他到会客室等我。”

又捣鼓了五六分钟,郭泰祺终于对自己的形象感到满意了,才拄着文明杖前往会客室,哈哈大笑道:“仲拱兄,你来得可早啊!”

李四光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见到郭泰祺的骚包打扮,顿时开玩笑说:“复初兄,你这是要当新郎官儿呢,收拾得够周正啊。”

两人以前是小学同学,多年老交情了,说起话来自然无所顾忌。郭泰祺乐道:“我当新郎官的时候,就没打扮得这么漂亮。今天咱们是要去迎接伟人,必须注意形象。”

所谓的“伟人”,自然是周赫煊,预计今天中午就能抵达伦敦。

至于李四光嘛,他去年就被邀请到英国,先后在牛津、伯明翰等八所大学做学术讲座,主讲内容是“中国地质”。在英国讲学期间,他分析了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发育的特点,并由此推测中国东部地区很可能找到石油。

李四光手里拿着一份《泰晤士报》,指着上面的新闻说:“复初,你有没有觉得很邪乎,最近英国的报纸整天报道周赫煊,都快把他捧成孔子、老子一般的圣人了。”

“有什么邪乎的?”郭泰祺高兴地说,“这是好事情啊,难得有中国人被提名诺贝尔奖,而且还是同时提名文学奖和医学奖。就算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如此荣耀者,西方媒体自然要使劲报道。再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周先生在英国有多受欢迎。”

“这倒也是。”李四光点点头。

这半年多以来,李四光在英国八所大学讲座,遇到好多英国学生询问周赫煊的情况。在得知李四光和周赫煊认识时,那些学生对他更加尊重,甚至还有托他向周赫煊要签名的。

别的不说,只一部正在连载的《银河英雄传说》,就足够让英国学生们疯狂了。

郭泰祺拿起那份《泰晤士报》,啧啧感叹道:“别看英国佬狂妄自大,对待大学者还是很尊敬的。你看这文章写得真离谱,什么‘远东五百年来之圣哲’都出来了。昨天《金融时报》居然也跟着起哄,说周先生的《大国崛起》具备巨大的经济研究价值,哈哈哈,周先生都快被说成是经济学专家了。”

李四光摇头苦笑,他是真感觉英国报纸吹捧太过分,有一些恭维话说得让人脸红。

这半个多月来,英国媒体不但详细介绍周赫煊的小说,还科普了周赫煊的各种学术贡献,包括史学、文学、语言等方面,甚至有人专门翻译周赫煊的诗歌。

现代史学奠基者、莎士比亚戏剧研究专家、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东方现代派诗歌领袖、骑士科幻文学大师、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鼻祖、磺胺的发现者……太多太多的头衔,犹如一道道耀眼光环罩在周赫煊身上。

就算是一个不学无术的骗子,都能被媒体包装成大师。更何况周赫煊本来就是大师,再加上那么多报纸不遗余力的宣传,期间产生的化学反应难以想象。

这么说吧,就算伦敦街头不识字的流浪汉,都有可能听说过周赫煊的大名,知道那是一位来自远东的世界级伟人。

以沙逊为首的那帮在华利益派英商,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控制所有报纸。他们只是出了一笔钱,让几份大报和一些小报疯狂报道,剩下的都是其他报纸跟风吹捧而已。

现在周赫煊就是英国最大的热点,为了销量,媒体自然愿意来蹭蹭。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出发吧。”郭泰祺看了看镀金怀表。

两人和大使馆部分人员共同出发,很快便抵达码头,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

李四光看着码头上的各种迎接横幅,顿时惊道:“嚯,这阵仗可真大!”

光是留学生团体就来了十多个,有些学生还是专门从牛津、剑桥赶来的,而前来迎接的英国华侨也至少有两三千人,另外还有五洲洪门英国分舵成员,以及国党复兴社(英国)的领导人员。

这些都是中国人,他们到码头迎接很好理解,但跑来接船的英国佬也不少啊。

郭泰祺也愣住了,震惊道:“这么多英国人举着横幅迎接,起码也有好几千吧?乖乖,周先生在英国的号召力可真大!”

事实上,那些前来接船的英国人,至少有九成都是花钱雇来的,造势而已。

突然有两辆轿车朝码头驶来,李四光惊讶道:“那好像是伦敦市长的车。”

“嘶!”

郭泰祺倒吸一口凉气说:“不仅有伦敦市长,还有英国文化体育部长的车!咦,还好还好,来的只是部长秘书,否则就太吓人了。”

不止是郭泰祺和李四光,码头上的所有中国人,以及那些英国媒体记者,全都被宏大的迎接场面给震惊了,周赫煊的影响力似乎已经远超想象。

轮船来得有些早,不到11点就已经出现在海面。

当船只靠岸时,被雇来接船的几千英国人反应最快,猛地高举横幅扯开嗓子大喊:“欢迎周先生,欢迎远东圣哲!”

码头上的中国人顿时被吓了一跳,随即油然而生自豪感,跟着吼起来:“欢迎周先生,欢迎周先生!”

正排队等候下船的张乐怡和于琛,看到码头上恐怖的场面,已然被惊得说不出话来,纷纷朝身边的周赫煊看去。

作为妻子,张乐怡与有荣焉,脸上带着骄傲与幸福。

于琛则是深深的敬佩,以一种近乎仰慕的眼神看向周赫煊。不出国不知道,现在到了伦敦,她才真正对周先生地位有所了解。

周赫煊一脸古怪笑容,心想:沙逊那帮家伙很会玩啊,居然搞出这么大的场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