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650【常凯申的四不精神】

民国之文豪崛起 650【常凯申的四不精神】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王安石政治思想的近代观》杨康君。

《临川学术之现代性》公霭。

《革命政治家王安石评述》刘鹤群。

《半山名迹考》客杰。

《临川政绩简例》、《王安石一生大事记》华文。

《王安石之政治思想、政治措施及其政治态度》陈敏书。

……

海格路,周公馆。

周赫煊翻着前两期的《汗血月刊》,里面夹杂着一大堆关于王安石的研究文章。就好像国党的御用文人们,突然集体对王安石产生了浓厚兴趣,恨不得把王先生每天吃几碗饭都研究透彻。

不仅如此,90的国党系刊物,都在疯狂鼓吹王安石的品德和功绩,王安石一下子成为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

所有的国党统治地区,全都掀起一股学习王安石的风潮。你要是不能背诵几篇王安石的文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国民政府的官员。好些小县城里的官老爷,突然变得爱学习起来,一窝蜂跑去求教县城里的中学历史老师。

甚至,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刊物,还被列为各大军校的必读书籍。老蒋的庐山军官训练团,直接把王安石变法内容纳入考试范围。

这股风气很快由南至北,已经波及到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比如《河南政治月刊》就刊发了系列文章,涵盖各种领域:

《王安石之略传及其变法的中心目标图强御侮》这是抵御外敌入侵的。

《王安石的教育主张及其设施》这是讲振兴教育的。

《从王安石变法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无为思想》这是讨论学术思想的。

《关于财政方面及王安石诸新法》这是讲国家财政的。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文章千奇百怪,应有尽有,似乎王先生啥事儿都会。

用五个字可以概括:王安石很忙!

甚至王安石一向被人批评的刚愎自用,御用文人们都给出合理解释,认为王安石的这种倔强不屈的态度,是政治家所必须具有的精神。对于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有“三不足”,御用文人们不仅大加表彰,还增加了一条“不顾人心”,把王安石弄成“四不足”,并且这种“四不精神”体现了王安石刚绝果敢之处。

御用文人给王安石归纳的“四不精神”是啥?

不足畏忌,不足循守,不足采听,不顾人心嗯,这些精神老蒋都具备。

御用文人结合“四不精神”,评价王安石为:“此在古今之政治家中,绝少有安石之伟大魄力者。”至于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民怨,他们评价道:“此不能归罪安石,宜怪人民不知利害。”

周赫煊看到这些御用文人的论调,简直哭笑不得。

尼玛,这到底是在骂王安石呢?还是在骂王安石呢?还是骂王安石呢?

咋感觉其实是在骂老蒋?

好吧,人家是在借着王安石而夸老蒋,夸蒋委员长是“古今绝少有之伟大魄力者”,而老百姓骂老蒋则属于“人民不知利害”。

一个不顾自身荣辱得失,一个为了国家百姓艰难前行,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伟大政治家形象,就这么被活生生塑造出来了。

周赫煊读着那些马屁文章,忍不住是边看边笑,笑得特么肚子都痛了。

所谓的“四不精神”,难道是民国版的“常凯申思想”?

不足畏忌,老蒋确实啥都不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足循守,老蒋确实在违反三民主义,就差没直说自己在玩法西斯了。

不足采听,老蒋确实独断专行,谁的建议他都不听。

不顾人心,老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彻底,民怨沸腾说的就是他。

真乃古今绝少有之伟大魄力者!

“精彩,哈哈哈,这篇文章写得太精彩了。”周赫煊笑得直飙泪。

孟小冬走进来问:“一个人乐什么呢?”

周赫煊捧着杂志道:“我刚看了一篇旷世奇文。”

“什么文章?”孟小冬好奇道。

周赫煊指着杂志说:“《汗血周刊》陈敏书写的,居然硬生生把王安石跟法西斯扯到一起,论据充足、内容详实、精彩绝伦。看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法西斯主义起源于中国,是王安石他老人家发明的。而且啊,这文章还讲了法西斯的诸多好处,只有法西斯才能救中国。妙哉,妙哉。老蒋手底下还是有人才的啊!”

孟小冬笑道:“你也够损的,骂人不带脏字。对了,宋子文拜访,在会客室里等着呢。”

周赫煊拿着本《汗血月刊》,笑呵呵地来到会客室,抱拳道:“恭喜,恭喜,子文兄发大财了!”

宋子文尴尬地笑笑:“国难财而已,不提也罢。”

“怎么,搞定中国银行了?”周赫煊问。

宋子文点头道:“嗯,我已经就任中国银行总裁,原总裁张嘉辞职了。我其实不准备赶他走的,任命他担任副总裁,但他死活不愿意。”

周赫煊心想:愿意才见鬼了,换成是老子也不干!

宋子文又说道:“我已经整顿了中国银行,现在要整顿浙江银行、江苏银行和广东银行,不知周兄愿意投资哪一家?”

“我没钱了。”周赫煊笑道。

“没钱了?”宋子文有些惊讶。

周赫煊解释说:“我在美国投资了几家公司,一下子用掉几百万美元。”

“嘶!”

宋子文倒吸一口凉气,有点震惊于周赫煊的富裕,而且还特别心疼那几百万美元。现在宋子文最缺的就是美元和英镑外汇,如果周赫煊手里的美元能够投资国内,那将对他的货币改革计划大有帮助。

要知道,南京政府找美国借款2000万美元,那都是求爹爹告奶奶的。如果宋子文手里有8000万美元的外汇,他现在就能进行货币改革了。

“可惜啊,可惜!”宋子文连连摇头。

周赫煊笑道:“当然,我还有100万美元的闲钱,准备拿到国内投资。”

虽然只有100万美元,但数量再少也是外汇啊,宋子文连忙说:“明诚想要投资哪个单位?我现在就可以做主,只要你投资100万美元,我给你个中国银行的董事位置。”

“我嘛,”周赫煊笑嘻嘻道,“我听说有一条铁路修得很慢,似乎缺乏资金,我想投资那条铁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