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557【不要跟哲学家聊天】

民国之文豪崛起 557【不要跟哲学家聊天】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狗咬狗!

这是胡适对易培基一案的评价。

周赫煊笑问:“适之兄,何谓狗咬狗?”

胡适详细解释说:“易培基和张继都是留日派,当初跟着李石曾冲锋陷阵,把华北地区的教育系统搞得乌烟瘴气。他们现在搞得你死我活,纯粹就是窝里斗。”

李石曾不仅是留法派领袖,同样也是留日派领袖,以李石曾为代表的留日法派如今在北方教育系统势力很大。而胡适虽然在北平教书,却是南边以蔡元培为首的留英美派的干将。

现在留日法派内部出现问题,胡适这个留英美派自然乐得看热闹。

周赫煊颇为无语道:“适之兄,大家都是中国人,而且还是知识分子,何必跟官僚一样分出派别?”

胡适冷笑道:“可不是我们先分的,而是李石曾当初为了教育改革,强行在教育部搞派系争斗。现在全国教育系统分成两派,都是拜李石曾所赐。”

“石曾先生当初也是没办法,”周赫煊苦笑地摇摇头,“他出发点是好的,可惜没看清楚中国的现状。”

“且不谈石曾先生了,只说易培基吧,”胡适叹息道,“此君的品行还是值得称道的,我听说南边有人打故宫文物的主意,易培基直接把电报拍到蒋委员长那里。他因此得罪了某个大人物,若非如此,张继夫妇也不敢跳出来乱咬。你看现在的舆论,报纸上惊人一致的痛骂易培基,若非有某个大人物关照,张继两口子怎会有那么巨大的能量?”

周赫煊好奇地问:“易培基得罪的是哪个大人物?”

胡适神秘地摆摆手:“我又没有实际的证据,怎敢妄言?”

周赫煊心里仔细琢磨,胡适口中的某个大人物,明显比张继夫妇官职更大,那么至少也是部长级别的。

国家主席林森首先就有嫌疑,这位老先生非常热衷于收藏文物,经常跑去逛古玩市场,赝品一买就是一大堆,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成功捡漏。前几年,林森做为专使到北平迎回孙中山灵柩,立即趁机在北平买十几箱子古董运回南京。林森还在南京城外圈地建石屋,屋内的某些石雕非常碍眼,有人怀疑那些都是从南京明故宫里搬走的。

不过此时的林森“无为而治”,是个啥事都不管的好好先生,已经很多年没跟人产生过矛盾了。按照林森为人处世的态度来看,似乎又不像阴谋暗算的那种小人。

孙科或许可以首先排除掉,没听说他酷爱古董。而且孙科此时忙着给常凯申添堵,没空找易培基的麻烦,更加不会因为几件故宫珍宝而毁弃自己名声。

至于戴季陶、朱家骅、陈公博、王世杰等人,虽然都担任着部长,但资历和影响力并不能碾压张继和易培基,基本上都可以排除在外。

常凯申惜名如命,极度爱惜自己的羽毛,也不太可能打故宫文物的主意。

那么嫌疑最大的只剩两个人:汪兆铭和宋美龄。

也有可能是陈、孔两家……

想到这里,周赫煊就懒得再去思考了,反正无论幕后主使是哪个,都可以在中国横着走。

胡适站起来哈哈笑道:“明诚,别乱猜了,参加沙龙去!”

周赫煊和胡适结伴而行,几分钟就走到林徽因家中。他今天之所以有兴趣参加沙龙,是因为有个很厉害的外国友人也要来此未来的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

费正清本名约翰金费尔班,去年初为了写博士论文来到中国,结果很快就跟北平的一个洋人寡妇结婚,并且进入清华和北大当老师。

或许费正清此时还只是小有名气,但他未来的发展太给力了,几乎是研究东亚历史无法绕开的人物。

美国历史协会主席、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主席、美国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东亚问题研究委员会主席……这些头衔足以说明费正清的能量,在1960年代以后,他的学术研究甚至可以改变美国对亚洲的战略决策。

周赫煊对费正清非常感兴趣,因为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西方中国学”积极扶持者。

整个20世纪,有两位西方学者热衷于研究并介绍中国,一个是李约瑟,另一个就是费正清。

周赫煊来到林徽因家中时,金岳霖已经早到了,正捧着咖啡跟林徽因聊得起劲。梁思成走过来握手道:“适之兄,明诚兄,快请坐!”

林徽因熟络地起身冲咖啡泡茶,金岳霖扭头说道:“周先生,你读过《道德经》吗?”

“读过,但只略懂。”周赫煊回答。

金岳霖又问:“你对‘道’怎么看?”

周赫煊想了想说:“我理解当中的‘道’,应该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或者是社会运行的规律。”

金岳霖说:“我最近研读《老子》,联想起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与‘质量因’的提法,突然对‘道’有了新的理解。‘道’即‘式’与‘能’,是哲学中最上的概念或最高的境界。这里的‘能’是命名的名字,好像‘周赫煊’、‘胡适’一样,而不是形容事物的名词,如红黄蓝绿上下左右。‘能’不是普通的所谓东西,也不是普通的所谓事体……”

“打住,打住。金先生,我对哲学没有研究,怕是很难跟你论道。”周赫煊连忙制止,一点都不想跟金岳霖讨论这个问题。

历史上的金岳霖,一辈子只写了三本书,即《知识论》、《逻辑》和《论道》。虽然数量很少,但金岳霖的这三本书,相当于奠定了中国的现代哲学基础(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周赫煊上辈子也慕名拜读过,《知识论》和《逻辑》虽然看得迷迷糊糊,但至少还能看懂一些。唯独《论道》简直属于天书,周赫煊当时耗费大半天时间阅读第一章,结果云里雾里不知所谓,读完之后彻底怀疑自己智商是否有缺陷。

别的不谈,先来说说《论道》第一章的小节名,简直就跟修真秘笈一般

《11:道是‘式能’》、《12:道有‘有’,曰式曰能》……《16:道无‘无’》、《17:无无能之式,无无式之能》、《18:能无生灭,无新旧,无加减》……《113:式无二》、《114:能不一》、《115:是无内外》、《116:能有出入》……

周赫煊连金岳霖的著作都看不懂,哪里敢当面跟他谈哲学,他笑呵呵地转移话题,对林徽因说:“林小姐,听说你给冰心送了一坛子醋?”

林徽因笑答:“一坛正宗的山西老陈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