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537【罗素伯爵】

民国之文豪崛起 537【罗素伯爵】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9: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赫煊为什么瞬间就能想出大致的情节?

很简单,可以借鉴的作品太多了。

比如整体的构架创意上,他有些模仿《百年孤独》和《白鹿原》的味道。开篇部分的故事内容,创意来自于电视剧《闯关东》。关于东北马匪绿林的篇章,他准备借鉴姚雪垠的《长夜》写法。另外还有多部经典作品的特征,他都准备融入其中。

当然,这些都是借鉴而已,完全谈不上抄袭。

比如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就在许多细节上模仿《红楼梦》。但这两本书的内容毫不相同,再怎么鸡蛋里挑骨头,也只能说端木蕻良在致敬《红楼梦》。

同样的,林语堂以后那本《京华烟云》,也是《红楼梦》的民国高仿版。

你能说《京华烟云》是抄袭的吗?

不可能。

周赫煊打算写的闯关东篇章,跟电视剧《闯关东》相比,都是山东移民,都有淘金情节,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重合的内容。

至于姚雪垠的《长夜》,周赫煊只是挪用其角度呈现方式。就算一字一句的拿来比较,也完全看不出有类似的地方。

还有《白鹿原》,这部周赫煊非常喜欢,他直接模仿了整体的创意,甚至还会借鉴其中一些桥段。

所以周赫煊要写的这部东北变迁史,很可能会被国民政府封杀,然后继续被新中国封杀。

大概到1990年以后,才会被允许无删节出版吧。至于毫无保留的拍成电影、电视剧,估计得等到2020年以后,因为周赫煊会写出许多所谓的“黑历史”。

要知道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直到周赫煊穿越那会儿,都无法原汁原味的改编成影视作品。但凡出现在电视机或者大荧幕上的《白鹿原》,无一例外全是魔改阉割版。

即便只是作为一部,《白鹿原》都必须先自行修改,才能用修改版来荣获茅盾文学奖——不改顶多只能提名,无法获奖。

周赫煊并不想在里面黑谁,无论是满清、国党、共党还是日寇,他都只想尽量写得真实,最大限度地还原东北80年来的时代变迁。

说干就干!

周赫煊整整一个月都待在家里,请教端木蕻良以及张学良的秘书、副官,记录下他们所说的一切有关东北的风土人情。接着他又跑去北平,找东北大学、冯庸大学的学生们聊天,然后又去找东北流亡群众扯淡,光是关于东北的故事、风俗、传说就写纪录了20万字。

周赫煊还专门学习了山东和东北方言,准备加入许多地方特质的土话,这样写出来更贴合东北民情。

仅仅只是的前期准备工作,周赫煊就耗费了三个月时间。

张学良知道周赫煊要写关于东北的巨著,主动提出帮忙。在他离开天津之前,给周赫煊找来了许多东北的相关资料,比如军事地图、矿产分布、地方县志、历年物价、灾害年表等等。

直至六月中旬,周赫煊才真正开始动笔,并把名字暂定为《黑土》。

在此之前,最郁闷的可能是那些英国读者——《银河英雄传》连载完存稿后,整整停更四周,一副老子可能要太监的衰样。

混蛋啊!

……

伦敦大学学院,“奥德里奇—科里”实验室。

奥德里奇认真翻阅实验数据,叹息道:“唉,又失败了!”

“我们会成功的。”吉恩·科里自信地说。

“但愿早点成功吧。”奥德里奇无奈道。

自从成功发现氨苯磺胺以后,奥德里奇就一直在研发新的磺胺类药物。但是很可惜,半年时间过去了,他们经历的只有一次次失败。

就在此时,一个学生突然冲进来说:“导师,有位来自德国的杜马克先生想见你。”

“杜马克?”奥德里奇大喜道,“快请他进来!”

格哈特·杜马克,德国生物学家,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百浪多息”抗菌效果的人,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此时的科学界、文学界都热衷于写信交流,杜马克和奥德里奇就足足通信两个月,讨论着对磺胺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前段时间,奥德里奇正式向杜马克发出邀请,希望对方能加入自己的实验室。

杜马克没有多想便答应了,因为德国正在闹纳粹,年初柏林甚至爆发十万人反纳粹游行。接下来的国会纵火案,更是吓坏了不少德国人,杜马克本身就不想在德国再呆下去。

“你好,杜马克先生!”奥德里奇热情迎接。

“你好,”杜马克拎着个大箱子进来,笑道,“这是我带来的礼物,关于磺胺的所有实验资料。”

“太好了!”奥德里奇兴奋得两眼放光。

有了杜马克的加入,以及他带来的实验资料,相信磺胺类新药的研发速度要加快许多。

比起这几个科学家的喜悦,费雯丽的老爹欧尼斯,就明显要郁闷得多。

氨苯磺胺在今年2月初就正式投产了,如今已有一个月时间。做为新兴的强力抗菌药,磺胺遇到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那就是难以得到推广。

即便奥德里奇的论文,在医学界引起小范围轰动,但目前只有极少数的英国医生,愿意给病人尝试这种新药。也即是说,氨苯磺胺暂时还停留在临床阶段。

顺便说一句,此时各国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并不严格,吗啡这种玩意儿甚至被许多医生视为灵丹妙药。

比如1937年的时候,有位美国药剂师配制出磺胺酏剂,特么连副作用都没搞清楚,就敢大规模的供给病人使用。结果造成300多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107人死亡,直接导致美国修改了《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其中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药品必须标明副作用。

现在欧尼斯开办的药厂同样如此,把氨苯磺胺这种新药制造出来就想到处卖。至于药品的副作用,还有什么过敏反应之类的,没人会去管,等出了事儿以后再说。

……

伦敦,汤普森医院。

“咳咳咳咳……”

波特兰·罗素疯狂的咳嗽不止,仿佛要把肺从喉咙里咳出来。

医生表情严肃地说:“罗素伯爵,你的肺炎更严重了,最好不要再熬夜抽烟。”

“我会的,咳咳咳,”罗素难受地说,“请给我开最强力的药品,我实在不想再咳得像个肺痨病人。”

医生想了想说:“最近有一种新药,叫做氨苯磺胺,对肺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我已经在几个病人身上验证过了。你需要来一点吗?”

“新药啊,”罗素犹豫片刻,终于还是同意道,“那就来一点吧。”

这是现阶段药品推广最难的地方,因为没有安全保障,许多病人都拒绝服用新药。

罗素才不怕死呢,他10多年前在中国患上严重疟疾,以至于日本人都谣传他病死了,现在还不是照样活蹦乱跳。

回到家中,罗素服用磺胺药片后立即开始写作。虽然他爷爷两度出任首相,他老爸曾经担任国会议员,他自己也有伯爵的爵位,可惜父母早死、家道中落,罗素如今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得不靠稿费来补贴家用——他得抚养前妻和现任妻子两个家庭,还要掏钱维持自己创办的实验学校。

等把稿子写完,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罗素突然惊喜的发现,自己不咳嗽了!

就像青霉素刚刚问世的时候一样,磺胺类药品放在30年代初,堪称包治百病的神药,而且见效速度非常快,因为还没有出现见鬼的抗药性。

第二天大清早,罗素就跑去医院复查,结果医生告知他肺炎已经痊愈。

罗素对此非常惊喜,找医生一打听,才知道氨苯磺胺是大名鼎鼎的东方巫师所发现,去年还在《柳叶刀》上发表了联合署名的论文。

罗素非常喜欢中国文化,还曾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讲学,近年来写了不少关于中国的文章。他高兴之余,顺手就在新写的稿件当中,大力称赞这种名为“氨苯磺胺”的新药,声称这种药品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治好自己的肺炎。

这篇文章问世以后,本来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却被费雯丽的老爹欧尼斯发现。

欧尼斯意识到宣传磺胺的机会来了,连忙疯狂砸钱,找了十多家报纸对此进行大规模报道。

罗素是谁?

前英国首相的孙子,伯爵贵族,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这一长串的头衔挂出来,那还是很吓人的,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