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370【可知少女心事?】

民国之文豪崛起 370【可知少女心事?】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从香山游玩回来已经五天,马珏一直没有收到周赫煊的回信,她心里难免忐忑起来。更多的还有尴尬,万一被拒绝的话,今后见面可就不知该如何相处了。

北大,女生休息室。

马珏趴在窗后眺望远处风景,身边尽是女生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周赫煊那首《远与近》引来阵阵惊叹。

北大的女生人数不多,全校加起来也就几十个,堪称是和尚学校。

马珏从女生休息室回到教室,一路上被男生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她刚坐下,就发现自己书桌上写着“万绿丛中一点红”,心里顿时更加郁闷,气呼呼的把那些字擦掉。

等一堂课上完,马珏从洗手间回教室时,发现书桌上的字已经变成“杏眼圆瞪,柳眉倒竖”,而且桌子里面还躺着六封情书。

马珏无奈地摇头叹气,她收情书都收得麻木了,一天至少有十几封。刚开始她每一封都要打开看看,甚至评价情书的文笔优劣,可现在都懒得拆阅,无非就是些仰慕的话,或者是蹩脚的情诗。

说起情诗,马珏又想起周赫煊那首《远和近》。写得是真好啊,比她平时收到的情诗要好千百倍,而且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这些天,《远和近》已经传遍北大,校刊出现多篇诗歌评论,而且这些诗评的内容角度迥异,显然大家对《远和近》的解读各不相同。

马珏对此是极为钦佩的,寥寥几行诗,就蕴含着那么多哲理。

晚上回到家里,北大岳父马裕藻拿出两封信和一本书,递给马钰说:“你的信件。”

“谢谢爸爸。”马珏看到其中一封的寄信人落款是周赫煊,顿时欣喜不已,拿着书信就跑回自己房间。

另外一封信和那本书,是鲁迅寄来的。鲁迅每次读到好书,读完之后都会给马珏寄一本,并在信中对书进行简单的点评。

马珏捧着周赫煊的信不敢拆开,生怕会被对方拒绝,于是她决定先看鲁迅的信。

鲁迅的信写得很简单,首先评价了马珏前段时间写的诗歌和散文,接着又介绍了那本新寄来的书,还说自己过段时间要来北平。

马珏读完鲁迅的信,呆坐良久,终于把周赫煊的信打开,结果让她非常沮丧。

周赫煊似乎完全不解风情,根本不提马珏的示爱,而是单纯从文学角度评价那首《他》。并说这首诗写得太仓促,虽然勉强具有韵律和意象,但还需细细打磨,遣词造句也要更加凝练才行。

大笨蛋!

马珏顿时气苦,心头把周赫煊骂了一百遍。

其实周赫煊也为难啊,他家里好几个女人,不想再招惹小姑娘。可直接拒绝的话,又怕伤了少女的心,而且还会让马珏感到尴尬难以见人,只能假装不知道。

当天晚上,马珏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爬起来给鲁迅写信倾诉,说自己好像喜欢上了一个人,但对方是有妻子的,而且也对她的爱视而不见。她感觉很苦恼,明知道这样不应该,却总是抑制不住那种感情,希望鲁迅能够帮她出主意。

写完鲁迅的回信,马珏又给周赫煊回信,感谢周赫煊对她的诗歌进行品评指导,又谈了些文学上的话题,最后再写一首诗请周赫煊评价:

夜已经睡了,

却醒着我的思念。

夏间虫鸣,

唱出寂寥的歌声,

在夜空中飘扬翻转,

和着一段冰凉月光,

揉碎了我的梦。

梦里人,

可知少女心事?

马珏的这首情诗,很快就寄到周赫煊那里。

周赫煊看了摇头苦笑,继续中规中矩地对诗歌进行评价,想要让马珏知难而退。

崔慧来到书房,检查了周赫煊刚刚练习的书法,说道:“周先生的进步很快,已经初窥门径了,接下来最好照着魏碑临摹楷书。”

“好的,等过几天,我就找王国维先生借一些魏碑拓本。”周赫煊应道。

这年头练书法也不容易,只有喜欢收藏的人家里才有大量拓本,哪像后世各种书法摹本满天飞?

周赫煊对自己的书法进步还很满意,他已经渐渐习惯写繁体,而且毛笔字也练得有模有样,就是钢笔字儿写得还有些糟糕。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周赫煊在巴金身上已经找到了自信。

巴金的毛笔书法虽然写得极好,但硬笔书法却有些糟糕,比勤加苦练后的周赫煊强不到哪里去。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中原大战形势急转。

河南方向,中央军何成部已经被击溃,一路败退到漯河以南;陇海线刘峙部遭到冯阎联军反击,被迫退守宁陵一线;中央军16路军和26军,也在石友三的进攻下惨败,溃退到兖州以南。

可以说,中央军在北方全线溃败,常凯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一边召集参谋讨论作战方针,一边派出使者前往东北,想要花重金买通张学良帮忙。

阎锡山则春风得意,虽然还在为军费而苦恼,但似乎已经看到国家元首的位子在向他招手。

六月底,从美国运来的首批10万斤白银抵达天津。

孙仲山大喜过望,已经联系好天津铸币厂,准备把这些银子铸造成合法的银元。

柯布西耶也从山东考察归来,同行的还有周赫煊的大舅子张远东。柯布西耶已经设计好援法华工雕塑,一座雕塑是挑扁担的造型,另一座是推独轮车的造型。两座华工雕像衣衫褴褛,打着绑腿、穿着草鞋,手腕上还有铜环号牌,脸上饱经风霜,眼睛透着些许对未来的迷惘和希望。

柯布西耶决定沿西伯利亚铁路返回法国,张远东也要跟着过去,他现在已经正式成为柯布西耶的助手,以后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肯定比历史上更好。

法国的华工陵园也开始动工了,包括医院改建的华工博物馆,最多年底就能全部完成。

时间转眼来到七月,鲁迅从上海前往北平,周赫煊却从天津南下上海。全国几十位留学生已经读完预备班,齐聚上海准备出发,周赫煊这次是去给他们送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