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309【三只狐狸】

民国之文豪崛起 309【三只狐狸】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6月22日,北大学生突然通电全国,宣布自行恢复北大校名。

南北教育界莫名惊诧,但政府官方却出奇的沉默,居然没有站出来斥责这种无视政府的行为。

6月23日,李石曾南下路过天津,顺道至三乐堂拜访周赫煊。这位老先生面容憔悴,眼睛里尽是血丝,整个人状态都非常萎靡。

周赫煊亲自为他倒茶,问道:“石曾先生这是要回南京?”

“嗯,”李石曾点点头,说道,“去南京讨要筹建北平研究院的经费。”

李石曾绝口不提北平大学区和国立九校,显然是承认自己的教改彻底失败,他以后的精力,估计都会放在北平研究院吧。

不管李石曾在教改过程中犯了多少错误,但他的为人还是值得敬佩的。

没有李石曾和蔡元培等人,积极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国就会失去一大批留法高材生,包括我党的几位开国伟人。没有李石曾组建北平研究院,并通过自己在法国教育界的关系,积极筹划设立原子研究所,新中国制造原子弹或许就更加困难。

李石曾这趟来找周赫煊,也是为了公事,他问道:“年底我可能要去一趟法国,不知明诚是否愿意同行?”

“去法国做什么?”周赫煊问。

李石曾说:“我在法国巴斯德学院还有点人脉,打算联系对方展开学术合作。巴斯德学院在生物领域很有成就,对我们即将设立的生物研究所大有帮助。至于史学研究所,就需要明诚帮忙了,你在法国历史学界影响力巨大。希望能说服一两个法国历史学术结构,或者一些历史权威专家进行合作交流。”

巴斯德学院非常牛逼,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发现了狂犬病疫苗,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在治理鼠疫、黄热病等研究中也做出了杰出贡献。至周赫煊穿越前,这个研究机构先后有8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戴高乐将军曾说:“在法国有三样东西千万不要去动,即法兰西学院、巴斯德学院和埃菲尔铁塔。”

后世的中科院,能在生物研究领域跻身世界顶尖水平,就是北平研究院与巴斯德研究院的合作中打下的基础。

严格说来,李石曾的积极奔走,对未来中国学术界影响巨大,只是鲜为人知而已。

周赫煊仔细思考道:“我大概在八月份的时候,会去一趟美国,至少要十一月份才离开。到时直接横渡大西洋去欧洲,我们在法国汇合吧。”

“那此事就拜托明诚了,告辞!”李石曾起身与周赫煊握手道。

周赫煊问:“石曾先生这就要走?”

李石曾苦笑:“中午12点的船票,我还得赶去南京要钱。”

“我派车送送你吧。”周赫煊感慨地说。

李石曾是真想做事,可惜掣肘太多,最大的问题是要不到钱。

蔡元培就要圆滑识趣得多,抱上了常凯申的大腿。两人一起筹建研究院,结果蔡元培的中央研究院已经建成,李石曾的北平研究院却连资金都没着落。

周赫煊亲自把李石曾送到码头,这才摇头叹息着返回。

北平的局势太过复杂,国内所有派系势力互相倾轧。以李石曾的天真性情,他一头扎进北平这个大酱缸,成事的难度可想而知,能办好北平研究院已经极为难得了。

周赫煊在码头送走李石曾,第二天又送走朱湘,这位愤青老兄终于去美国留学了,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南北的局势也在不断恶化中,冯玉祥和常凯申上个月便已经开战。

冯玉祥自任西北路权党救总司令,号召各地军阀一起反蒋。然而根本没人理会他,就连他自己的属下韩复榘、石友三也跳反了,公开打出旗号支持中央(常凯申)。

这跟之前的蒋桂大战如出一辙,两边刚刚开战,常凯申便把敌方大将收买反水。

冯玉祥也算自作自受,西北军是在一个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有将领都是冯玉祥的老部下。他治军带着强烈的家长作风,部下都已经做省主席、省督军了,冯玉祥还动辄当众斥骂,跟教训儿子、孙子一样。

有时候冯玉祥脾气来了,甚至一巴掌扇过去,这换谁能够忍受?

再加上西北军很穷,好多时候发不起军饷。常凯申的银票递过去,自然会有人愿意被收买,偏偏冯玉祥还认为手下将领个个对他赤胆忠心。

韩复榘、石友三临阵反水后,冯玉祥立即懵逼,心知单靠自己干不过常凯申。他连续给阎锡山、张学良发了好几封电报,结果都没得到确切答复。

无奈之下,冯玉祥只得亲自跑去山西,找阎锡山商量反蒋大事,并愿意奉阎锡山为“带头大哥”。

阎锡山到此时还想着做生意,好酒好菜地招待冯玉祥,实际上却是变相软禁。他居然以此为筹码,跟常凯申展开隔空谈判,妄图和平解决战事,并从中捞取好处。

常凯申一看冯玉祥被控制,立即亲自到北平,并派吴稚晖、赵戴文、孔祥熙带亲笔信去太原,邀请阎锡山来北平商讨西北军善后事宜。

李石曾离开天津的第七天,常凯申、阎锡山二人在北平正式会晤。

经过讨价还价,常凯申任命阎锡山为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相当于此时中国的第二把交椅。阎锡山为此沾沾自喜,觉得占了大便宜,拍胸脯保证会解决西北军问题。

阎锡山不但把冯玉祥给卖了,而且还不想丢名声,对外宣称是为了国家和平,并非是卖友求荣。他还通电全国,希望冯玉祥能够谅解,不要因此事而责怪他。

冯玉祥看到电报的时候,估计气得想吐血吧。

阎锡山做戏做全套,为了彰显自己一心为公。他称病辞职,并召集部下开会,说要跟冯玉祥一起出国留洋,无比为难地说:“牺牲前约,自古所难。然使有裨于国家,无背信意,山非拘泥,亦不必争此小节。”

说得多好听啊,我是为了国家,才不拘泥于小节,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来。

冯玉祥虽然被软禁,但为了不彻底激怒西北军将领,阎锡山允许他可以对外通电报。

冯玉祥也是只千年老狐狸,他不动声色的好吃好喝着,却密令手下投靠常凯申,表示西北军愿意接受中央改编,顺便还找常凯申要了一大笔军饷。

常凯申一看西北军服软,认为各个击破的计划已经实现,于是决定召开第二次编遣会议,把矛头对准了刚刚还哥俩好的阎锡山。

阎锡山阴沟里翻船,感觉这笔买卖亏大发了,于是又调转头来联合冯玉祥。冯玉祥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终于捐弃前嫌,合作反蒋。

现在轮到常凯申头疼了,如果他见好就收,是能够成功解决西北军的,现在却是不打仗都不行。

这帮兵头子,都是一肚子坏水儿啊,从没考虑过国家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