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305【灵均】

民国之文豪崛起 305【灵均】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4:22 来源:蚂蚁文学

吃过午饭,四人下楼便遇到黄包车。

周赫煊一打听,才知道车夫们的罢工取得了胜利,各大车行同意,把每天的份子钱降低了50文。

事实上车夫提出的要求是降低300文,但双方争执不下好几天。最近北平妙峰山又在开香市,附近转到来妙峰山上香拜佛的香客颇多,所以才有周赫煊和鲁迅下车时看到的繁荣景象,车站比平时拥挤不少。

不管是车行还是车夫,都不想错过这些生意,双方各退一步才把事情解决。

就跟北平市政府里派系众多一样,北平人力车夫工会同样派系繁杂,甚至连赤党都派有人员加入。

由于各方故意挑动,今年秋天北平的车夫就要发生暴动,他们见到电车便打砸抢。总计砸毁机车、拖车63辆,电车铁轨岔道被掘10处,站厅木阁被拆5座,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电车工人有30多人受伤,60多人被抢夺财物。

这次暴动震惊国内外,虽然有我党人员参与,但真正的始作俑者却是汪兆铭。

汪兆铭和常凯申的人争夺北平总工会控制权,失败之后就鼓动车夫闹事,甚至对车夫代表说:砸了电车你们才有饭吃。砸吧!出了事我们负责。”

结果导致1400多名车夫被捕,发起暴动的4名领导人被枪毙,劳苦大众就此成为国党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北伐胜利后的北平,比北洋政府时期混乱百倍,各个方面都一塌糊涂,根本没人有能力控制局面。

“周先生,再会!”鲁迅和周赫煊握手道。

“再会!”

两人坐着黄包车,朝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行不多远,周赫煊猛拍脑袋:“唉哟,忘了找鲁迅写几个字儿!亏大了。”

即便是以孙永振的老实憨厚,听到这话也忍不住想翻白眼周先生的嗜好还是改不掉啊。

来到清华大学,周赫煊又讲了两堂《人类文明史》,然后直往工字厅跑。他去了王国维家,结果发现人不在,说是在“怡春院”那边。

好吧,大家就别吐槽“怡春院”这破名字了。

怡春院在工字殿西边儿,有个垂花门,门额上刻着“怡春院”三个大字。早在清朝,这里是用来安顿伶工,王府中的戏子、舞女都住在里边。

周赫煊穿过门廊,看到王国维、陈寅恪等人都坐在亭子里,赫然还有国立北平大学的副校长李书华。

“周先生,你来的正好!”李书华高兴地说道。

周赫煊走过去坐下,笑问:“你们在这里开诗会呢?”

李书华说道:“北平大学区正在筹设北平研究院,我负责筹建研究院的史学研究所,今天是来请几位国学大师加入研究所的。”

“这是好事啊。”周赫煊道。

蔡元培、李石曾搞的教育改革虽然失败,但也有些亮点。比如南京的中央研究院,以及北平的北平研究院,这两所研究院互相竞争、互相发展,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顶尖的研究机构。

地位嘛,大概相当于后来的社科院和中科院,也是培养了许多人才的。

比如中央研究院的第六任院长吴大猷先生,在西南联大时就带过两个助理,名字分别叫李政道和杨振宁。比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就是中央研究院的第一届院士。又比如李四光和竺可桢先生,乃是北平研究院的会员(相当于院士)。

就拿中央研究院来说,直至抗日战争后,外国专家有如此评价:“中研院的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虽然这个评价有些过于吹捧,但也不算太离谱。

李书华兴致昂扬地说:“周先生,这次北平研究院的设立,我们是经过细致规划的。已经跟北平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北平天然博物馆、北平地质调查所、中法大学研究院、巴斯德学院等中外学术机关取得合作。而且研究经费也得到了保证,中央承诺每月拨款5万元。周先生你是国际史学权威,不如也来加入史学研究所吧,副所长的职务虚位以待。”

“别,我加入史学研究所可以,但副所长就不必了。”周赫煊连忙表态。

北平研究院里管事的,都是一帮留法派,皆为李石曾的亲信。

周赫煊就算能在研究院里当官,也不过是空架子,意见有分歧时,他是绝对争不过别人的。

李书华高兴道:“周先生能加入就太好了!”

李书华能不高兴吗?

周赫煊在历史领域的成就,连欧洲的历史学家都推崇不已,算得上是一尊大神。

有周赫煊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坐镇,那就相当于一面旗帜,说不定以后还有外国同行慕名来交流。

最最最要紧的是,如今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虽然还在筹备期间,但两边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抢人才抢得飞起。如果北平研究院不赶快聘请周赫煊,说不定再过几天,南京那边就要派专人过来邀请。

周赫煊笑道:“我倒是有个建议,北平研究院每年可挑选数名学术大才,颁受其院士头衔。院士代表着此人在相关领域的崇高地位,代表着巨大的荣誉,可以激励更多同样努力奋进。”

“这倒是个好主意,”李书华认可道,“我会向石曾先生汇报的。”

历史上,中研院和北研院成立多年以后,才开始授予学者以院士(会员)头衔。

谈完史学研究所的事情,周赫煊说到正题:“几位先生,我这次过来,是为小女求名字的。我绞尽脑汁想了十几个名字,但都觉得不满意。”

“哈哈哈哈,”陈寅恪大笑,“想不到名满天下的周先生,竟在给女儿取名字的时候无计可施。”

王国维问:“明诚对女儿有什么期望?”

周赫煊说:“没什么期望。我也不图她以后有什么出息,只要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幸福美满过完一生即可。”

陈寅恪吐槽道:“你这还叫没什么期望?不管男子、女子,谁不想拥有那样的人生?”

“倒也是。”周赫煊笑言。

王国维磋磨片刻,问道:“灵均如何?”

周赫煊猛然一喜,拍手道:“此名大妙,就叫周灵均!”

“灵均”是屈原的字,本意是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也可理解为灵善而均调。善良、灵动、平正、和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