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背叛江湖之北宋鏖战 > 第二章 逢凶化吉 一桶江山

背叛江湖之北宋鏖战 第二章 逢凶化吉 一桶江山

作者:觅雪醉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来,邵阳府大人与沐云帆是旧识,俩人曾在西夏银州结识。沐云帆是商贾世家的贵公子,少以才学知名,精通史书音律,又好武学经书,曾拜师于辽东胡家、西域玄宗、南疆五毒等诸多名家门派。因为生性洒脱,放浪不羁,不喜欢迎来送往,也厌倦了家族内部的明争暗斗,以及形形色色的体制束缚,便挣脱了仕途功名的羁绊,索性寄情于风月,纵横于四海山水,寻访名山大川,立志揽尽天下风土人情,结交各路英雄豪杰,实现儿时“志在四方”的抱负。

“哪里,哪里!沐少睿智无双,心思机敏,莅临邵阳,

还没进城门,就破了一桩悬案,在下佩服!”说着,知州便嘱咐官差把老妪拖下,打入牢狱,先行仗棍三十!并将卖绢所得赃款还与少年。

老妪痛哭流涕,恳求宽恕,哭喊道:“大人,老妇的先夫早逝,实在是因为家里贫穷,儿子患病卧床不起,媳妇刚进门吃不了苦跑回娘家,已经无米下锅、无钱治病才不得已干出这等蠢事的呀!”沈周听见嘶声裂肺的哭声,烦躁不已,他呵斥属下道:“还不快把这败坏我应天淳朴民风的刁妇关押起来,以儆效尤!”

正当此时,沐云帆却转变态度,为老妪求情道:“老妇年过杖乡之年(花甲之年),因为救子心切,才干出违法之事,念在父母恩情的伦理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怜悯之情,还望大人法外施恩,网开一面!”

“可是这妇人满口谎言,如何信得过她?”沈周疑惑道。

“这次应该不假。她的双手又黑又粗,满是老茧,一看就知道生活过的一直很艰难。她刚才用来包裹铜钱的皮纸,散发着一股刺鼻的中药材气味,想必定时长期被用来包裹药材,由此判断她的家人的确有人患病多日了。”沐云帆解释道。

少年一听,也拜倒在地,向知州大人请愿为老妪求情。

沈周见在沐云帆诚恳说辞的煽动下,围观人群随即躁动起来,只好对老妪从宽处理,吩咐衙役为其松绑道:“既然事出有因,受害人也为你这罪人求情,本官姑且这次就宽饶你,对此不追究,但若发现还有下次,定当从严重惩,绝不姑息!”老妪连连谢恩后,又拜倒在沐云帆和少年面前,泣不成声道:“今早老妇冒雨出门原本想为儿子上山采药,不想滋生邪念,多谢恩公不计前嫌,放老妇一马,大恩大德,唯有在次拜谢!”。

沐云帆上前扶起老妪,关切言语道:“老人家,情非得已之时才做情非得已之事,这儿有50两碎银,你快救你儿性命去吧!”说着,便从衣袖中取出银两放在妇人手上。刹时,人群中传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老妪再次拜谢后,破涕为笑离开。少年也准备带着另外半匹丝绢和衙役递给的货钱感恩离开。沐云帆笑笑,对其言道:“今天这么一折腾,也耽搁了小伙子你做生意,你的善良和宽容将赋予这剩下的半匹丝绢更好的价钱,大家说对不对!”沐云帆提高了声调,英武潇洒的神态更多了几分轻灵跳脱。

“对!”一声响亮回声从人群中异口同声地发出,围观人头更是躁动起来……

“我替小兄弟谢谢大家!”沐云帆仿佛一个收放自如的弹簧,能够随时抓住观众兴奋点。他掷地有声地对围观人群表示感谢,并回过头对少年道:“我同样以50两购买你剩下的这半匹丝绢,作为我对应天城淳朴民风的无尚敬意,希望你能够给予我这个荣誉,让我有幸将这份敬业赠与我们深得民心和爱戴的青天知府大人!”言语中,深情款款流露,细微之处流露出的不俗才华和品位,在人群中激起千层浪,令众人感动不已。

顿时,四周掌声雷动,气氛热烈,更有春心荡漾的少女上前为沐云帆献上鲜花。最终,少年满怀高兴地将丝绢卖给了沐云帆,沐云帆随即将货物作为见面礼,送到沈周身旁衙役手中。

“沐少呀,你真乃神人也,能够将我州府一出讹人钱财的闹剧演绎为‘仁义礼智让’的传世佳话,博得满堂众彩,为应天城争得了口碑呀!”沈周不禁称赞道。

回到知府,沐云帆被奉为座上客,沈周命下人沏上最上等的乌龙茶,准备佳肴热情款待。两人寒暄述旧起来。

沐云帆告之,自己打算在应天(南京,又称金陵)地带停留多日,一方面纵情山水,一方面考察商机。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应天东接富饶长江三角洲,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沃土江淮平原,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商机广阔。”沐云帆侃侃道:“我慕名‘金陵自古繁华’而来,也想领略‘六朝烟月之首,金粉荟萃之都’的万种风情。”说着,莞然一笑,目若秋波。

“沐少,想不到,时隔多年,这块残玉您还留着。”沈周凝视着玉,一声感慨道:“您真是我命中的贵人,这片残玉又让我回到了从前在西夏做经略安抚使的日子。”

“这么好的和田软玉,我自然得小心翼翼地收留着,要知道它可是稀缺珍罕、寓意吉祥的贡品。我说过待重逢之日就是它完璧归赵之日哈!”沐云帆泯了一口茶,缓缓道:“我也不是什么贵人,只是过客。这不,我又从大人您的地盘上打马而过来了哈!”

“老爷,原来这玉是贡品,难怪沐公子说它能‘预言吉凶,映照古今’呢!”侍卫长恍然大悟道。

“呵呵,它不仅能够‘预言吉凶’,而且还能逢凶化吉呢!”沈周欣欣然道:“这个宝贝可是让老爷我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若不是沐少的良策唤起‘魔咒’,我沈府的家眷恐怕已经在老爷我的坟头哭过4个春秋了哈!”说着,沈州从家中一个尘封多年的匣子里取出另一块断玉,两块断玉凑在一起,竟然组成一只“玉桶”。

自唐以来,西夏属于番汉联合政治,以党项族为主导,汉族与其他族群为辅,主要处于列强环视的河西走廊与河套地区。宋朝在河东、陕西、河北等地设置了经略安抚使司,兼任所驻州府的最高长官,但只能管兵而不具备发兵的权力,同时受其他官吏的监察和制约。

宋真宗赵恒咸平元年,也正是4年前,因为崇尚西夏的佛学礼俗,沐云帆慕名前往银州高台寺参悟禅理,登上塔顶,凭窗眺望,古城风光和塞上景色尽收眼底,且天地连接处一线黄河,又见见香火鼎盛,游人不绝,“东土名流”、“西天达士”往来频繁,兴致勃然,脱口道:“高台现慈云,观千顷悦色,尽是三空妙谛;宝寺映佛天,听晨钟暮鼓,无非一点禅机。”正巧被时任西夏五州经略史的沈周撞上,觉此人才华横溢,气宇不凡,便在谈笑间有了往来。

直到有一日,沈周气喘吁吁找到沐云帆下榻的客栈,一脸晦气,掌心摊开两块残玉,慌神道:“沐少,这回我算大难临头了!”原来,西夏夏毅宗之母没藏太后为向宋真宗表示附庸大宋的诚意,特命工匠用上等和田玉制作了一对玉桶作为贡品,送到沈府,不料府上官吏在运往汴京的途中,一只玉桶被意外打碎,一对玉桶变成了单只。

“《易经》中水代表财富,玉桶装水,即是装财,寓意“盆满钵倾”,如今碎了一只,是不吉之兆,更是失职之责,轻则被官贬,重则被免职呀!”沈周焦急道。

“恐怕比预想的还要坏!”沐云帆听后解释道:“没藏太后之所以选择雕琢‘木桶’赠给圣上,最大的寓意不是财富,而是江山,象征‘有备无患’、‘固若金汤’,如今碎了一只,不只是不吉之兆,更是大凶之兆,轻则人头落地,重则株连九族!”

沈周一听,几乎瘫坐在地上,定了定神道:“沐少,您足智多谋,见识卓越,可要救我呀!”说着,潸然泪下。

沐云帆倒是轻松,他笑着劝说沈周道:“打碎一只玉桶,不足担忧,你只管放心回京进殿面圣,只要照我说的话讲,一定平安无事,说不定,还会因祸得福!”

第二天,沈周睡上一个好觉后,满脸悦色从容不迫地带上剩下的一只玉桶,以及象牙、丝绸、酥酪等贡品重新踏上了返京的路途,只是将打碎的玉桶的另一半残玉留于沐云帆,作为临别的赠物,待有朝重逢之日再重聚“残玉”。陆也随即离开了西夏,开始了下一站旅途。

半个多月后,在汴京的宣德殿上,沈周果断地承认了是自己私下故意打掉了一只玉桶。在众大臣无不诧异的眼光和宋真宗愤怒的表情中,他不慌不忙又义正言辞道:“为了万岁的江山,我别无选择打掉玉桶,因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只有一统(桶)江山,哪有二统(桶)江山?否则,国家永无宁日,社稷民不聊身呀!”

事后,沈周果然如沐云帆所料,因祸得福,否极泰来,不仅没有被贬官,反而被抽调回江南“财赋重地”应天,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双丰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