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的因果模拟器 > 336 大因果(上)

我的因果模拟器 336 大因果(上)

作者:君莫令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51: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汴京中人先是不信,朝堂上对此也是嗤之以鼻。

林太尉那是什么人?在应天军中训练时,一个人能打全部新兵的勐人……当初与童贯的一战,也早已在汴京城中慢慢传开,更身兼林家本身的神秘性,在汴京人眼里,林冲那都已经快成神仙了,能遇害?这怕不是什么敌人在故意散布谣言吧。

可很快,各种有模有样的细节便开始随之而来。

时间是大约十天前,地点是在清溪县,动手的是金国第一高手萧远山,更有龙虎山天师府的张风凌张天师相助,张天师还为此损失了一件龙虎山的道家至宝,随那林太尉一起陪葬了。

时间地点乃至人物都说得头头是道,且涉及的都是当今天下有名有姓之人,不容人不相信。

赵恒这才有些慌了,命人迅速去龙虎山求证,结果自张风凌张天师处得到了明确回应,“自己误杀了大宋功臣,自知其罪,如今已将天师之位传于后人,愿听从朝廷发落”。

过程,张风凌不愿细谈,只是认了这罪而已,而其将天师之位旁传,据说也与其丢失了一件天师府的道家至宝有关,倒是与流言不谋而合。

可是……这特么的发落?发什么落?

在北宋这时代,龙虎山天师府的地位是非同一般的。

由于唐时过于崇尚佛教,因此自后周起,朝廷的态度基本便是抑佛扬道,到得宋太祖的时候,虽然已不再打压佛教,但道教却已是天下人毫无争议的第一信仰,且道教的无为而治与儒家思想较为接近,因此在这个时代是极受推崇的。

而龙虎山天师府,普遍被视为道教领袖,历代张天师则更是大多获封国师,无论在朝堂还是民间的地位都尊崇无比。

如今虽说误杀林冲,但人家主动认罪,连天师之位都让了出来,摆出认罪伏诛的态度,朝廷还真不好再做点什么。

怎么?林冲已经没了,还要再把这道家领袖也给弄没了?

张风凌这些年也帮朝廷做了不少事,明面上的背地里的都有,与各方达官权贵乃至王爷们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被许多人奉为圣师,真要是办他,在朝廷没了林冲的情况下,怕是肯定会阻力重重。

如此非但于国无益,徒增内耗,且最后很可能也没个结果,只能是顺坡下驴,责令其自罚监禁的同时,为朝廷找回点颜面,同时也是卖张风凌及其背后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们一个大人情罢了。

天师府那边的事暂且不了了之,汴京这边却是有点炸开了锅。

先是蔡党死灰复燃,原本的蔡京等六贼虽已被斩,但其党羽犹在,且因徽宗念着蔡京等人的好,也未曾对其家人下手,只是一律革职而已。

林冲还在时,与赵恒一起把持朝政,自然没有这些人生存的空间,一个个夹着尾巴做人,上街都生怕被人认出来。

可现在林冲没了,赵恒又是个没有决断力的孩子,蔡家曾经的门生故吏满京皆是,更重要的是蔡京还在时搜刮的无穷财富,光是吞没一个造作局就堪称富可敌国,大量的金银钱财洒出去,党羽死灰复燃,朝堂上的事顿时就风云变幻起来,竟开始有人提议让蔡攸、蔡绦等人重归朝堂,理由是如今朝堂上群龙无首,理应有那么些拥有足够声望、震得住群臣的领袖出来,而这领袖位置,除了蔡京这几个本就被蔡京培养为接班人的儿子外,再无他人可以服众。

赵恒暂时还算顶得住压力,毕竟在林书航那里学了不少,知道国家此前积弱的根结在哪里,不敢再轻易让这些朋党结盟把持朝政,一边拒绝,一边也是重用李纲、李若水这些曾经林书航留下来的人。

可他毕竟还只是区区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李纲此时也还年轻,李若水在朝堂上更只是个闲职,并无朋党相助,其他诸如呼延灼、陆运等武将就更别说了,在整体重文轻武的北宋,这些人在朝堂上是根本就说。 _o_m (本章未完!)

336 大因果(上)

不上话的。

再加上林冲当初爬的太快,无视了太多人,也坑了许多人,当初在的时候震得住场子,但如今树倒猢狲散,落井下石的更多。

唯一庆幸的是身边终究还是有个厉害角色,大太监杨戬。

当初诛杀六贼时,杨戬为了站队林书航,可没少帮着出力,因此现如今最不愿意看到蔡党重新掌权恐怕就要算他了,即便是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也是在后面托着赵恒不放,而作为这时代有名的贪官,他自身的势力也是不小,加上本身的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再有赵恒的坚决,这才勉强顶住朝堂上各方的压力,没有将蔡京的几个儿子给重新放回来。

但饶是如此,蔡党的势力也仍旧足以与赵恒、杨戬等人对抗,两边势力如今已然势成水火,天天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眼看着天天吵成马的朝堂,坦白说,林书航也只能是仰天空叹。

这次进入北宋场景,他是真有心想好好改变一次历史的。

一来是为了证实一些自己心中疑惑的、关于模拟器、关于历史、乃至关于因果等等的疑点和结论,若真证实了,那或许将会是他突破心境,以另一条不寻常之路去突破天仙界限的机缘。

其二,他也是真有些不忍看到靖康之耻时宋人的悲惨遭遇,也想瞧瞧,倘若华夏民族的历史当真因自己而改变,那还会不会再有屈辱的近代史发生?倘若是一个大一统的华夏民族,自宋明就开始延续,一直到现代,那又会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文明?

所以他这次是真的放开手脚去做了所有一切了,乃至于提前挖掘出岳飞、宗泽、韩世忠等名将,并给予军权和绝对的掌控力,也在朝堂上提拔了李纲、李若水等有志之士,且提前诛杀了北宋六贼,乃至高求等辈。

如此巨大的变化,按理说历史的轨迹应该已经完全不同了才对,可没想到啊……

原本已经整顿一新的朝堂,仅仅在他消失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乱成这样,大有朝着继续将北宋灭亡的方向而去。

想要改变历史,想要改变如此大的一段因果,看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得多了,林书航的心态倒是渐渐放平缓了下来,对因果、对大的因果,倒是更有了一番深刻的见解。

你别说,在这维度夹缝中虽然无法修行肉身和真元,但长时间待在这个什么都没有的空间中,让人对灵魂的净化以及对自我的思考,却是无比的深刻。

刚开始时林书航本还有些急躁,但自从清溪县返回汴京后,内心就开始逐渐平静。

而他等看过了这满朝堂之争,看过了无力无改变的大因果,内心开始从平静变得澹然起来。

他不再天天想着朝堂和金人之事,也不去多考虑模拟器和任务,转而静下心的享受起了在这维度夹缝中的生活,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记录者,偶尔去朝堂、偶尔在林府,偶尔也跑去汴京城外的名山大川,就着那风景烤烤妖兽肉,放松一下自我。

反正自己本就什么做不了,反正也只是在等待一个结果而已,干嘛搞得那么累呢?

而当他的心态处于这样彻底放松的状态下时,那天天跟着他的“正一盟威符箓”也终于出现了一丝与众不同的变化,居然主动向林书航靠近了一点……

虽然只是那种凡人或许都无法察觉的一点点距离,但对林书航这样顶尖高手的感知力来说,却是再明显不过。

这倒是让他来了兴趣,开始分析总结、以此尝试。

结果很快就发现,这样的靠近,居然是来自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则又是源自于他的放松和心态。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讲究的是顺其自然,这与林书航此时的心态吻合。

而“正一盟威符箓”出自道家鼻祖太上老君,连“无为而治”这句话都是出自。(本章未完!)

336 大因果(上)

老子的道德经中,那“正一盟威符箓”会认同什么,还用的着多言吗?

道家法宝,说神奇也神奇,但要说有多灵性,那也未必如他人所想一般的灵性。

认主之说固然有之,但在已经与主人完全切断联系的情况下,还会去贯彻主人曾下过的一个模棱两可的命令,那显然是有些过于荒唐扯澹了,除非是像鸣鸿刀这类由林书航亲手养育起来的法宝还差不多。

而正一盟威符箓不过只是天师府代代相传的东西,要说较真点,恐怕人家符箓的器灵压根儿都不会承认张风凌就是它的主人,不过只是听从真正主人张道陵的命令,守护天师府,将自身的力量借给历代天师使用而已,压根儿就谈不上认主。

此前的清溪县一役后,之所以跟着林书航,那皆因整个维度空间中压根儿就没有旁人,正一盟威符箓也不知自己该去何处之故,只是因林书航当时心浮气躁、且带有极强的功利心,并不符合它心中的道家正统,因此也不愿意让林书航接近罢了。

可现在,当林书航渐渐平和下来,倒是让正一盟威符箓渐渐感受到了其与道家的亲近之意,因此主动靠近……

玩着玩着,居然还玩儿出了个意外之喜。

解铃还需系铃人,倘若自己能掌控这正一盟威符箓,那倒说不定可以借助其力量摆脱如今所困之局。

林书航也是感觉有些好笑,但深知自己越是强求怕是越不得,因此倒也并不表现出过分的热情,继续平常的生活之余,也只是偶尔冲着那“正一盟威符箓”说上几句没什么营养的闲话,等着这正一盟威符箓有主动飞到他手上那一天。

“培养感情”嘛,这种事是急不来的。

林府那边暂时也还好。

林娘子由于怀有了身孕,又被告知这前几个月绝不能乱动,因此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基本都是待在家中安心养胎,对城中的传言一概不知。

老丈人张教头和经常出门的锦儿虽然知道林冲“遇害”之事,但怕惊了林娘子导致胎儿有所闪失,倒也不敢在家里谈论,张教头只说是林冲被派去了边关执行军务,怕是半年都不一定回得来,以安林娘子之心,甚至连太子赵恒都主动来了一趟林家,帮着张教头在林娘子面前圆了这个谎,且专命宫中负责妇科的御医,定时到林府为林娘子安胎等等,当然,太医也是提前打过了招呼的,绝不敢胡言乱语。

毕竟对林冲,赵恒的内心是充满感激与尊敬的,保住林家这唯一的子嗣也是他自认为义不容辞之事。

如此一番安排下来,家中倒是和睦,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林书航这边心态四平八稳,汴京朝堂上的吵闹却是继续热火朝天,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各种朝政权力之争持续了大概半个月后,一个毁灭级的消息终于自前线传来。

金国以宋朝背信弃义,伐辽时不出兵,坐收渔翁之利为由,派遣两路大军南下伐宋,要向宋朝讨个说法。

右路军大元帅为完颜宗翰,率原本调集燕京的大军五万精锐,自燕京进取真定,虽只五万,但却是实打实的金人精锐,包括金人的三千铁浮屠、六千拐子马等灭辽主力,战力非同小可。

左路军大元帅则为完颜宗望,率本部兵马两万,以及自征辽所降的降卒,以及各方投奔金人的部族军队,如渤海兵、契丹兵、铁骊兵等等共计二十万,自云中进取太原。

如此两路大军,势不可挡,剑锋直指汴京,喊的口号是要生擒宋徽宗与太子赵恒,让其在金人因攻辽而死伤的所有战士面前下跪道歉,以折其违约不战之罪!

大军压境,这可当真算得上是一声晴天霹雳,连那个哪怕朝堂上吵翻了天都可以不予理会的宋徽宗,也被惊得从后苑出了关,好几次找赵恒了解前线的战事。

朝堂上的各种不合之声以及党派之争。 无错更新@(本章未完!)

336 大因果(上)

才总算是在这空前的压力之下稍稍得到了缓解。

而历史真正的变化,因果之轮的真正转动,也在此时悄悄展露出了一丝头角……

由于朝堂上的党政之争被空前的压力暂时压下,北宋朝廷并未表现出如林书航预料那般的慌乱和失策。

赵恒采用了李纲的建议,左侧命真定守军退守大名,与张叔夜合兵拒敌,另一边则是命人火速与西夏议和,同时抽调西北战线上防御西夏的种师道悄悄挥师东进,助太原知府张孝纯固守。

金人虽是来势汹汹,但其伐辽之后还尚未得到真正休整,久战疲惫之师,加上金国接收辽土的时间尚短,资源调配等等各方面都还未达到掌控由心的地步,其后勤并不足以支撑数十万大军的持续消耗,只要两条战线都能坚守上一两个月,那金人必退。

这番安排,可谓是四平八稳,李纲的军事开始崭露头角,各种调动也是紧锣密鼓,现在就等前线传回来的具体消息了。 首发更新@ 。

336 大因果(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