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的因果模拟器 > 311 北宋应天军!

我的因果模拟器 311 北宋应天军!

作者:君莫令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51: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次性通关任务(困难级)1:在三个月内诛杀高求与北宋六贼,执掌枢密院,掐灭梁山与方腊之乱的源头,稳定北宋后方(完成度65%)】

【分级任务完成(困难):高求与北宋六贼伏诛,你已肃清朝纲,获封太尉,执掌枢密院,手握天下权】

【分级任务奖励(困难):因果币 2000W】

正所谓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的大概就是林书航眼下的情况了。

他可着实是没想到原本看来很难的执掌枢密院这一项,自己甚至都还没开始发力,居然就已经这样轻轻松松的解决了,而给出的任务完成度恰是林书航此前预估的30%。

这复杂的任务……如今总算是已经看到了头,也不过只花了不到一个月而已,只是,扑灭梁山与方腊叛乱这任务的尾巴,让林书航感觉着实有些疑惑。

按理说,休说晁盖、武松等人如今已经归顺,便单说从他穿越那天开始,他林冲只要不上梁山,那后来的梁山集团几乎就是没可能建立起来的。

可别小看林冲在梁山集团中的重要性,若非其先火拼王伦,那晁盖很可能就上不了梁山,自然也就没有后来宋江的什么事儿,何况现如今,晁盖已然选择从军,断不会再发生劫生辰纲的事,也不会被通缉到逼上梁山,那梁山集团应该已经不复存在,在任务上显示‘分阶已完成的进度’才对,可却偏偏又没有……仿佛即便照此下去,梁山依旧还是会爆发叛乱一样。

这着实是有些古怪,只是目前的信息太少,也很难做出具体的推测。

对暂时想不通的事,林书航从不纠结,将之先摆在一边,而与此同时,脑子里也弹出了第三个分段任务提示。

【一次性通关任务3:操练三司兵马,整肃军纪,训出一支精兵,皆借平息内乱自练,以应对来自北方的终极威胁】

终究还是有内乱,大概率便是指梁山与方腊了。

林书航对此倒是早就已有过谋划,即便没有这系统任务,组建一支精兵,也是拯救北宋的当务之急……

刚领命从后苑出来,迎头便撞上了定王赵恒。

赵恒显然早已知道林书航获封太尉之事,想来在林书航来后苑之前,他便已经和徽宗通过了气,乃至亲口提过了这个建议,此时看到林书航,赵恒满脸的兴奋。

一个上进的皇子,岂有不关心国家军事之理?赵恒显然也是关心的,甚至对朝中三司军部也早就多有了解。

满脸喜色的开口道贺之后,用那种略带一丝考量的语气问道:“不知太尉上任后,欲先作何为?”

林书航反问道:“愿先闻殿下高见。”

赵恒那一问果然只是一个开场白而已,听林书航反问,他笑了起来,壮志满满的说道:“三司糜烂已久,从根上就已经坏了,非但吃空饷的情况严重,且在职士卒尽皆荒于训练,且贪生怕死、欺软怕硬,便拿殿前司来说,早已养成了汴京里的老爷兵,如今军无战力、兵无斗志,尽皆酒囊饭袋,不堪所用,需立刻勤加操练!同时彻查军中空饷,既可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亦可获取百官信任,此外,我宫中有几位门客,对军中之事十分熟悉,太尉初初上任,改革军中弊端正是用人之际,这几人定可帮上大忙!如此三件事,此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也!”

林书航微微一笑,端详了赵恒数秒。

坦白说,这家伙给自己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赵恒确是用过了心,去了解过军中的各种弊端,也有心改革,但想法未免太过天真,所提的上任三件事,根本就没一件是做对的,简直是哪里有坑就往哪里跳,蠢得无可救药,自己真要这样干,那估计不到半年就得被金人打到这汴京来,重演一次靖康之耻了。

可对方毕竟是满怀热情而来,直接否定,一则过于打击赵恒的激情和自信,二来容易给君臣之间的关系留下裂痕。

自己倒是无所谓,有自己在,林书航相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把赵恒拿捏得死死的,可若等自己任务完成,离开之后呢?

届时金人威胁解除,北宋国力蒸蒸日上,赵恒这宋钦宗也必被当做中兴华夏的千古明君,到得那时的赵恒,可就不是现在这个十四岁的孩子了,加上自己已经离开,只留下一个能力完全不足的真林冲,若在钦宗和他之间曾留下过一些裂痕,那恐怕自己的离开之日,就是林冲被清算总账之时。

可若是不说,又或与他赵恒阳奉阴违,那留下的裂痕必然更大,甚至失去赵恒的全力支持,自己的计划也得处处受阻……

“殿下所言极是。”林书航不得不放下身段哄了哄孩子,上来便先是一颗大枣:“能见此等军中弊端,足见陛下对军事之用心与了解,只未知,陛下这三策,是自己想的?还是殿下宫中那几位熟悉军事的谋客所献?”

赵恒微微一怔,倒是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他从几个门客处听了这些话,自觉极有道理,本是想来林冲面前装个逼的,没想到被一眼看穿。

眼下的赵恒毕竟还是个孩子,脸皮薄,此事若稀里湖涂混过去,他便绝口不提,可既然被人问到,那倒不好冒领下人之功了,但至少自己识人重才的美名也是没得跑的。

他笑着说道:“果是瞒不过太尉,这三策,均是麾下门客所献,不过军中弊端我此前也曾有过了解,此三策尽非虚言,因此才来告知太尉,不知太尉以为这三策如何?”

林书航微微一笑,此前反驳是反驳赵恒,现在反驳,则就等于是在反驳其门客而已了,他澹澹的说道:“此数人知殿下心忧国事,投其所好,只为博取殿下欢心,可所献之策漏洞百出,尽是一派胡言!”

赵恒微微一怔,被呵斥时本是稍觉脸上有那么点挂不住,可再一回味,却又觉林冲骂的是那几个门客,一句‘心忧国事’反而是在不断捧他。

赵恒并非蠢人,立刻明白了林冲为什么要先问这计策是谁出的了,非但不是故意训斥自己,反而正是要避开自己尴尬,可谓对他用心之极了。

想现在的林冲,深受徽宗信任,谈笑覆手之间,童贯、蔡京、高求等国之大贼顷刻覆灭,自身通鬼神之术,乃至连他这太子之位都是人家林冲一手扶持起来的。

如此功盖千秋、权倾天下的重臣,还在为说一句话而照顾着自己的小情绪,可自己居然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人家心生怨愤……

想到此处,赵恒心中那点怒意瞬间消散,反而是升起惭愧之意,乃至连这几日脸上的那份儿志得意满也随之收敛了许多,正不知该说点什么。

《基因大时代》

只见林书航做了个请的手势:“陛下曾有言,不在后苑中议事,殿下且请移步,便还去潘楼一叙如何?”

赵恒脸上的尴尬之意稍减,顺从的说道:“太尉说去哪里,咱们便去哪里!”

潘楼……

不久前与赵恒认识之处,自己给林冲设计的翻身之旅也是在这里开始的。

如今的赵恒,其立太子的传言早已是传得整个汴京上下人尽皆知,因此比之此前的王爷身份,显然又更多了几分贵重。

掌柜的给安排了三楼最好的包间,乃至连整个三楼也随之封闭起来,闭不接客,如此谈话倒是既清净又不用担心隔墙有耳。

有得此前的一番情绪迂回,林书航知道赵恒心中已经没有了抵触之意,再批评起这三策来,那就真是毫不嘴软了。

操练?就此前殿前司那些一年半载只出两三天操都喊累的汴京子弟?

那都是些什么人呐……以前林冲在殿前司时就最了解不过了,殿前司士卒,大多都是这汴京权贵子弟,加入殿前司吃份儿军饷的同时,更重要的只是为了镀金,以便日后父辈操作、青云直上。

所以在殿前司,教头们往往不敢得罪士兵,训练什么的,都是大家装装样子就好,二世祖们不想练,教头们根本就不敢真逼,逼急了,分分钟就能让你教头卷铺盖走人。

所以那些兵,一个个比那堂中二大爷还要二大爷,吃喝玩乐、寻花问柳,熘个鸟就行,操练个鬼啊?

朽木不可凋也,说的便是殿前司,乃至如今三司中的士卒也都好不到哪里去。

包括眼下的北部边军情况,林书航也给赵恒顺势分析普及了一下。

其组成虽非汴京这些二世祖,但在童贯的带领下,早已成了只能欺凌平民、遇强则弱、一盘散沙般的军队,纵是诸葛武侯复生、纵是白起张量再世,制定下再怎么无敌的战术,可军队执行力不到位,一见强敌,打都不打就开跑,那照样得饮恨边关。

所以纵是有韩世忠、宗泽等北宋名将前去坐镇,也是根本不可能挽回其败局的,甚至即便是自己现在亲至边军,大概率也无法凭借那北军战胜金国。

毕竟历史上的童贯就已经败过了,证明了个人武力在这个时代的国之争斗中并不能完全左右一切,又或是对方也有个人武力不在童贯之下的绝世高手,那童贯拿不下的,自己同样也拿不下。

之所以申请圣旨调令,派遣韩世忠、宗泽等人前往北军执掌,其主要目的,一则是童贯的北军中有不少他的旧部残余,并不那么容易被人接收,必需要是军中颇有些威望之人才行。

韩世忠作为御林军统领,其威望无疑是足够的,宗泽眼下还未在战场上崭露锋芒,其名声不显,但周侗、王进等人,则尽都是三司总教头出身,军中实权没有,但在军中的威望和名气却绝对也是如日中天,如今的北宋朝廷,既有威望又有能力,还有足够忠诚度可以派过去接收北军的,除了如今因镇守西北,抵御西夏不可调动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也就是所谓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外,其实也就只有这帮人了。

其二,是为了给这两位未来名将指挥大战的经验锻炼,同时也是锻炼岳飞、周侗、武松等人,其二则是这帮人纵然打了败仗,但自身素质摆在那里,林书航相信他们必也可以败而不乱,替北宋保存一些战力的同时,也有可能从那群乌合之众中,多少练出一些可用之兵来。

说白了,韩世忠、宗泽他们这趟北伐,就是让其去刷经验的,虽然必会遭受一些非议和朝中反对派的阻力,但在赵恒摄政,且自己手握大权的情况下,一切都可以强压下来,直至反败为胜那天。

连如此世之名将都救不了的队伍,足见这北军的腐朽。

练兵?直接就地解散、重新招人,不比跟他们磨嘴皮子强一万倍?

所以,这三策中的第一个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错误,北宋目前这批腐朽的军队,那压根儿不是操练就能解决问题的,只能就地解散,虽然会为此得罪一些汴京权贵,但当此特殊时刻,只能快刀斩乱麻,该扛的压力终究是会来的,何况有自己的铁腕,不管来明的还是来暗的,都不怕那些权贵闹事。

而其第二点就更是错得更离谱了,也与第一点息息相关。

彻查军中空饷,以让朝臣满意,得到他们的信任?

我干嘛要让朝中那些朽木满意?咱们干嘛要得到他们的信任?

当次国难当头的乱世,相比起让那些满嘴之乎者也的文臣满意,我要的是钱!

你北宋军队早已是人民公敌、所有平民眼中的蛀虫和垃圾,不花大钱,你随便贴张告示出去就能招到身强力壮的好汉?

就算招来了人,那精良的装备难道不要钱?大量高强度训练导致的体力亏空,需要更多更好的食物来补充,衣食住行……这些都不要钱?

就北宋那点正常的军饷,能勉强将一个士兵喂个半饱都算不错了,连吃饱都谈不上,还想练精兵?

简直就是扯澹!

自己的山河图中固然有当初五指国主夏侯阳留下号称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夏侯阳不过一城之地,其财富在个人看来虽多,训练个一两千人的精锐队伍、乃至特种兵都不在话下,可要训练一万乃至十万呢?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何况自己这点存粮也要用来以备现实中修炼的不时之需,全填在北宋军队这个无底洞里,那也实在是太坑了些。

这笔钱,终究还是要让北宋朝廷来扛大头,但新官上任就是向朝廷伸手要钱的话,那才是真正激起百官矛盾的事,所以,童贯、高求等人搞出来的‘空饷’,这时候可就是派上大用场了……

利用这些空饷,将原本两三个甚至四五个人的资源堆在一个兵上,再加上自己和赵恒额外补贴一部分,这练精兵的基础不就有了吗?且旧制度延续,朝中众臣本就已经习惯的军费,不过是以为换个人来‘贪’而已,正是瞎子点灯笼,一切照旧,大家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谁都不会说什么,这才是在最大限度满足自己所需的同时,还维持朝堂稳定的最佳法门。

所以,那三策中的第二策,那都已经不是胡说八道了,那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挖坑,要把自己给生生活埋!

帮朝廷彻查空饷?哥们儿巴不得那空饷报得多一点,傻逼才去查!

而几个凑在一起才想出这么两条愚蠢计策的谋士,居然还想来自己的枢密院任职?

这第三策的评判结果,还用明说吗?

听林书航分析完其中利弊和实际情况,赵恒也是此时才恍然大悟。

心中实恨家里那三个不学无术的谋士,声称回去就给逐出家门,同时感慨的说道:“如今的中枢院少了蔡京,各种圣旨传达得倒是极快,父皇今日已下达让我监国之令,而太尉的任命,只怕等晚些时候也能到得府上,太尉可速归,待拿到枢密院虎符,明日早朝时我二人便可开始颁布军中新政,如今北辽覆灭在即,金人虎视眈眈,这精兵越早一日练出来,我北宋才能凭此真正有安定之日!对了……这新兵新气象,殿前司这名头真是不堪所用,这支精兵,太尉可曾想过一个好的名号?”

这倒还真没想过,林书航略一沉吟间,听赵恒笑着说道:“此军乃是太尉一手策划出来,我看便教林家军挺好!”

林书航神色微微一肃。

想南宋赵构诛杀岳飞、削减韩世忠、宗泽兵权等事,主要便是因为功高盖主、拥兵自重,导致皇帝不信任之故。

而这份儿‘不信任’,所谓的岳家军、韩家军等民间称呼,恐怕也与之脱不了关系,而现在将新军叫做林家军,岂不是给未来的林冲埋一颗大炸弹?

“不可!”林书航认真的说道:“此军动用大宋国库,吸大宋血汗而成,为拯救黎民苍生而立,岂能视为我林冲私兵?便叫应天军吧,既有顺应天意之意,亦指天子的军队,只归殿下统调,殿下任主,林冲可作副手,从组建到训练,乃至上战场,殿下亦都需参与其中,既是为军队正名,也是让陛下更加熟悉军事,更是给众将士立威树志,必让其永远忠于皇家方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