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的因果模拟器 > 255 飞碟?

我的因果模拟器 255 飞碟?

作者:君莫令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51: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办案被冤,牢狱之灾……

除了在这个自称学生的杨文广处套话,又花了两天时间,通过与狱卒闲聊比对,林书航大致了解自己现在的处境。

他姓林名特,官至当朝刑部尚书,也是如今林家的家主。

林家自林月如生林嵩,传至现在,不过才只仅仅历经了五代,如今是公元1018年6月,真宗天禧二年。

林特是林嵩的曾孙,自己此前对身体的判断相当准确,林特现年已有67岁,为当朝刑部尚书,林家亦为当朝旺族,不敢说权倾朝野,但也算得上是北宋核心人物之一了。

事件的起末源自于一个月前西京洛阳出现的帽妖案,有河阳三城节度使张旻上书,称‘近闻西京讹言,有物如帽状,夜飞入人家,又变为大狼状,微能伤人,民颇惊恐,每夕皆重闭深处,以至持兵器捕逐’。

谣传闹市有妖怪,民间这类传闻本就不少,这本不算是什么大事,但能吓得民众人心惶惶,以至家家户户闭门不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就属于大事了。

往小了说,这会一定程度的影响上层统治,往大了说,这有可能有人在图谋不轨、心窃社稷。

于是真宗下令刑部彻查此事,一开始时抓了几个道士,说是妖道作法、祸乱西京,而主管此事的,就正是时任刑部尚书的林特。

可等林特去西京查了一圈,所谓的妖道明明已经被关押了,可西京仍旧还有帽妖出现于夜空之中,且能发光,形颇巨大,即便在高空中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林特是个文人,本是信奉孔夫子‘子不语乱力鬼神’那一套的,但亲眼所见,不得不如实回报,结果就出了岔子……

宋真宗赵恒是个不信鬼神的,原本派林特去西京,就是要他平息谣言,结果连这当朝刑部尚书都口口声声‘帽妖帽妖’,岂不是在妖言惑众、蛊惑人心?

再加上朝中政敌借机落井下石,攻奸林特蛊惑人心、图谋不轨,于是被真宗下令暂革官职、打入这天牢之中。

不止是他,连同朝中一系列林家派系的官员,也都是革职的革职、查办的查办。

那天晚上学生杨文广所谓的‘梁少保、左詹事、张同知等大人已联名上书’之事,对朝堂而言不过只是一点小小的插曲,上书所述,也并非是真正的站到林特一边为他辩驳,不过只是恳请皇帝看在林特曾经功劳的份儿上,从轻发落而已。

这显然指望不上。

至于杨文广所谓的京城出现帽妖,皇上只要亲眼目睹,又或是众口一词,便会相信林特的奏报,并且放他出来云云,那显然就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朝堂上的党派之争,林书航即便没有经历过,但至少也明白这肯定不是‘对与错’的问题。

他一个堂堂刑部尚书,能被直接下狱,这是断案对错的事?内里的情况不知有多复杂,断然不是所谓帽妖出现在京城就可以为自己佐证什么清白的。

林书航倒是不着急。

皇帝纵然能轻易关押一个刑部尚书,但要说问斩,那也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自己眼下虽然受困,但只要等模拟器吸收灵元体力的十天虚弱期一过,小小牢笼,自然是困不住自己,哪怕这个世界的天地灵气已经很稀薄了也不影响,毕竟金刚不坏之身还在,那自然是想留便留,想走便走,就看到时候局势如何了。

相比之下,他倒是对自己这个学生更有兴趣一些。

那日晚上时便曾旁敲侧击的求证过,不是同名同姓,这位杨文广,正是著名的杨家将中,六郎杨延昭之子。

说到这个,现代倒是有许多人都被带偏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杨文广并非是杨宗保和穆桂英这两个杜撰人物的儿子,而是杨延昭的长子。

至于杨延昭这所谓的六郎称呼,也不过是因为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星镇幽州,是他们的克星,因此把杨延昭称为杨六郎,也被演义给照此编撰了下来,可事实上,杨延昭乃是杨业的长子……

关系有些乱,与演义大相径庭,也不似唐朝李玄霸那般有林书航这个‘冒充者’去带节奏,倒是给了林书航几分更加真实的感觉。

如今是天禧二年,杨文广之父杨延昭,早在四年前便已战死沙场。

与中杨家几代兴旺不同,杨家虽因杨延昭之死受了不少追封,但毕竟朝中已无人,这几年除了一些民间人士在崇拜外,已然是彻底退出了北宋的权利中心。

杨文广如今不过19岁,其父死后,不甘在家闲赋,游学四方,因年轻气盛,与林家一后辈在酒馆中大打出手,挨了揍不说,还被开封府所拿,后来林特知其为名将杨延昭之后,便出面担保,最后收其为徒,跟在林特身边学习已经有一年有余了。

要说这林家,对杨文广的吸引力可着实是不一般。

林特本身便是当代大儒,进士出身,学问那是没得说,更要命的,林家一直还有武学传世,虽说如今林家的主流是学文为主,但自当初林天南那里传下来的各种江湖武学,终归还是有些喜好此道的林家后人在练着的,偶尔也能出一两个一流高手,这对一向好武的杨文广而言,吸引力就更大了,与林特属于亦师亦父的关系。

想象着昨晚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居然会是杨家将中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未来北宋的名将之一,林书航也是不禁觉得有些有趣。

在模拟器里经历得多了,可对这种看着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自己眼前成长的事,仍旧还是显得如此有趣。

似乎……除了自己老了一点外,也挺好玩的。

这几天,就权当体验一把别样的人生,突破天仙要的是人生感悟,这天牢大狱的生活,可不是正好?

灵元和体力虽然枯竭,但模拟器的功能还在。

他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发现北宋天禧年间,还真有过这么一档子帽妖案的记录,而根据史书上的形象描绘,形如帽盖、悬空而停,要照现代人的理解,这不活脱脱的就是一架飞碟吗?

因此现代人往往认为那应该是人类对ufo的最早期记录之一。

当然,对林书航而言就未必觉得有这么简单了。

毕竟是了解过寒武时代的人,也接触过了道家玄法和仙界,所谓的形如帽、悬空停,光是道家的许多法宝就都有做到的可能,妖魔道中应该也有许多达成这一点的手段。

反倒是ufo、外星人什么的,倒不是说直接否认,但林书航反正是从来没亲眼见过,何况接触了诸多仙界隐秘、乃至寒武隐秘,都没听谁说过有外星人的存在,他倒宁可相信这只是某位仙家或大妖的法宝手段。

林特去西京调查过此事,亲眼见过所谓的帽妖,可惜……看不到林特的记忆,模拟器的魂穿可没有灵魂融合一说,否则若是能结合亲眼目睹的景象,那就能轻易分辨出到底是法宝还是ufo。

不过没关系,等十日期满,只要愿意,自己自可以随时出狱去查看那帽妖到底是什么东西,即便这个世界的灵气已经变得相当稀薄也不影响,毕竟肉身的修为还在。

“林尚书,天快亮了,职权所在,对不住您了,该上枷了。”狱头姓陈,年约四十出头,粗人一个,但对林特倒是极其尊敬,晚上时不会有人来,便会将他身上的脚枷取下,这样至少让他好睡一些……事实上,陈狱头对这里关押的所有人几乎都很尊敬。

毕竟这是天牢,能关押进来的几乎都是些四品以上的当朝命官,谁也说不好这些官员到底有没有翻身之日,在牢狱里面对他们好点,万一平反了一个出去,说不定就能成他的贵人,即便出不去,这些官员的势力在京城错综复杂,你在职权范围内让人家舒服点,多少总也会有些好处,至少也没坏处不是?

林书航倒是顺其自然,要上枷就上,要下也就下,给好的就吃,吃不惯的就少吃,一副泰然处之之象。

一晃五日已过。

这几天,学生杨文广依旧每晚过来送饭,除了陈狱头好说话外,上上下下的打点自然也是在所难免,除了各种食物和药物,带来的外界消息自然也是必不可少。

事情果然与林书航五天前预测的相同,京城虽也出现了帽妖,但所谓的赦免却并未有任何消息。

且京城出现的所谓帽妖,除了几个百姓言之凿凿外,并没有多少人亲眼目睹。

如今开封府已将那几个百姓‘请’了去,由刑部郎中吕夷简负责审问,要详细追问其‘帽妖’的形状与发现过程。

杨文广兴奋的说道:“那帽妖,当日我与师尊在西京也皆是亲眼目睹,其神奇之处,根本就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出来的。这刑部郎中尹吕夷简既是老师下属,又素有贤名,平素也与老师交好,这次询问那几个百姓,必会不厌其烦的求证细节处,倘若连细节与老师汇报的如出一辙,自然便可证明帽妖真实存在,或许再有一两日,陛下的赦令必到,老师便可出去了!”

林书航微微一笑,暗暗摇头,这杨文广还真是个愣头青。

这吕夷简虽是他在刑部的下属,可却并非是由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吕夷简此人,妥妥的名门之后,吕氏一脉,在这北宋初期可谓是真正的权倾朝野,其父吕蒙亨为当朝大理寺丞,叔父吕蒙正则更为太子太师,其祖父吕龟详为殿中丞知,乃至其太祖父吕孟奇,亦为户部侍郎,且家族中人人进士,别人是所谓的一门三进士,可这吕氏家族已经是一门六进士了。

而吕夷简本人更是真宗近臣,如今虽只是刑部郎中,但在宋真宗面前的受信任程度,比他这个上级只高不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上下级情面可言。

若要说为公,吕夷简揣摩圣意,也该知道真宗只是想平息事端和谣言,而不是想真的查个究竟,因此为从大局着想,哪怕这帽妖是真的,他也必须说是假的,是有人在妖言惑众,以此来迅速的安人心。

而要说为私,吕夷简如今是刑部侍郎,又得真宗信任,林特这刑部尚书倘若下台,那顶他位置的必然便是吕夷简了,即便抛开这层阴谋论不谈,前有刑部尚书因言之凿凿的说‘西京有帽妖’,就被下入天牢,那吕夷简到底需要多么愚蠢,才会在这当口去给皇帝汇报说‘咱们京城也出帽妖’了?

因此无论于公于私,这审查到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给林特,所谓的‘细节’对上了号,那可不是给林特洗脱罪名的,反而是加剧他的罪名,把这惹得皇帝震怒的案子给赶紧接了,理由也是现成:这些百姓必然是林家花钱雇佣,故意让他们这样说,去帮林特洗脱罪名的,否则怎会连帽妖的细节都说得一模一样?

当然,这些就用不着和杨文广这铁憨憨一一说来了。

他并不担心自己,不管皇帝想要如何处置他,政敌想要如何坑害他,只要十日之期一满,他便可天地任逍遥,这官还能做便做,不能做,那大不了便带着林家后代再‘隐居’一次罢了。

所以,与其和杨文广扯那些政治,还不如说点有趣的。

林书航笑着问道:“说到帽妖,你那日也曾亲眼所见,给为师再描述描述,年纪大了,怕是有些细节记不清了,万一对起口供时,说错了可不好。”

杨文广说道:“不就一个明晃晃的帽子嘛,飞在空中悬停,边缘处要平整些,像是帽檐,中间却是隆起的,还会发光……可惜那日我们注意到时,只看它在空中悬停了数秒,便突然飞向远处,速度之快简直是闻所未闻,只一眨眼就只看到一个残影,随后就消失不见了。”

“它飞走时可有发出什么声音吗?”

杨文广歪着脑袋想了想:“好像……当时周围许多人都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嘈杂声太大了,应该是没什么声音吧?”

“它的光是如何发出来的?”

“呃……老师您这可是为难我了,我怎可能知道这妖怪的事……”

林书航换了个说法:“是整体发光,还是局部发光?是发散性的光芒,还是成束的光芒?”

杨文广愣了愣:“这么说来,好像是局部发光……对了,它身上应该是有十几个光点在一起发光,这有什么区别吗老师?”

林书航笑了笑,并未回答,只是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来。

但见那纸张的左边画了个飞碟的模样,右边则是画了一个圆形的法宝……此二物非但栩栩如生,乃至其光照影像,以及一边的金属科技味、一边的灵气宝相十足的仙界法宝,那种感觉完全泾渭分明。

即便是形状上稍微有些许出入,但二物的表现力、带给人的感受却是天差地别,绝不可能混淆认错,毕竟作此画的并非林书航,而是山河图里的画中仙。

此时将两幅图案同时放到杨文广面前:“你且认一认,哪一个更像?”

杨文广看了看,毫不迟疑的便将手指在了飞碟上,笑着说道:“老师还说记不得细节了,原来是哄我,这不是画得一模一样吗!”

------题外话------

北宋这段,一开始想写杨家将,写大战辽国,但战场争斗,此前已经写过几次了,感觉没什么新意,不外乎装逼再装逼,于是还是写了帽妖。

天禧二年的帽妖案,在资治通鉴上是确有记载的,也是最早的、有明确记载的飞碟目击事件,当然,咱们已经写了寒武人了,再来外星人就不太合适了,但具体怎么发展就不剧透了,请看后文吧。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涉及林特、吕夷简、杨文广等著名人物的事,肯定会有与历史不同的改编,怎么有趣怎么来,希望懂历史的大神们不要太较真就好。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