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母 > 第80章 有心事

重生农家母 第80章 有心事

作者:麻辣香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不嫌你小,娶个小媳妇我就一心一意疼你。”刚子是这么跟何小满说的,然而没过几天,刚子同志就开始嫌何小满太小了——

她过了年才十九岁,结不上婚啊!

刚子这东西,自从跟何小满挑明了,拉拉小手,搂搂肩膀,便开始大大方方地占便宜,何小满那个性子,动不动一张脸就弄得跟个猴屁股似的,那老长时间也不适应,偏偏她越羞得慌,刚子却越有成就感,就更加喜欢招引她。

这一点何小满就不如人家周君梅,传强性子是内敛些,然而也不经意会有一些亲昵的举止,周君梅开始也脸红,很快人家就适应了,学会了不脸红。

何小满就住刚子隔壁房间,结不上婚,就这么干看着不能吃,太不人道了吧?何小满毕竟比他小十岁,没订婚没结婚就下嘴吃掉,刚子总觉着有一种“杀生”的感觉,想起钟传强跟周君梅订婚后,家里也是默许他们同居了的,刚子便积极主动地要求订婚。

即便何小满手上戴着他的戒指,但没有农村那一套风俗过程,没人承认他们订了婚的。

说这话春节就近了,小五放了寒假回来,传秀、传慧都来送年礼,钟家一下子又热闹起来。传慧那头有公婆,孙军又是独子,送完了年礼,三口人还要回孙家去过年的。然而传秀就不一样的,陈东可说是孤儿,便干脆一家四口都回来钟家过年。

趁着节前一大家子人都在,冯玉姜就决定给刚子跟何小满订婚。何小满家里好办,她爸不在了,家里就还有她妈跟她弟弟,冯玉姜知道何小满的妈没个倚靠,便主动给了何家一笔丰厚的订亲彩礼,何小满的妈便也没再提旁的要求,一口答应了他们订婚的事。

钟家这边也好办,没弄什么大动静,光自家人就一大桌子,吃个饭,照着头几年周君梅订婚的规矩,给何小满买了些子衣裳首饰。随年吃饭随年穿衣,如今订婚礼金啥的也涨了,何小满的首饰,刚子痛快地砸了一大笔钱,反正钱是他自己个挣的。周君梅从来就大气,人家没有意见。

从传秀、传慧来了,小六就吧啦吧啦地跟她两个学话,把刚子那一句“媳妇”搞定何小满的情节讲给她们听,听得那姊妹俩一愣一愣的。

“刚子,这是我听说的最无耻最无赖的求爱方式。”传慧忍不住说刚子。

“无赖?管用就行。要像我二姐夫,比八年抗战还费事儿,我都替你俩不好意思。”刚子马上反击,顺便把孙军也拉下水了。

钟传秀撇着嘴,来了一句:“你姐夫当然不像你,花心大萝卜,就这方面最在行。”

刚子看看不远处正跟嘟嘟玩的何小满,抗议道:“我就不明白了,动不动就有人说我花心,我到底哪里花心了?我交过的女朋友是多一点,但是我都是一个一个地处,我从来没有脚踏两只船,不合适我会掰了再交下一个,凭什么说我就是花心?”

“巧舌如簧,掩盖不了花花肠子的事实。要叫小满防着你点。”传慧说。

“你是我姐吗?我已经正儿八经订婚了,何小满归我管了。”

冯玉姜恰好走过来,听到她姐弟在讨论花心的话题,便随手在刚子脑袋上拍了下,说:“先跟你说,小满年纪小,订了婚你也给我老老实实的。”

那他急着订婚是为了啥?刚子同志一听,郁闷了。

传秀一家四口回来过年,这个年节就变得更加热闹。如今过年,即便是庄户人家,也不再像原先那样忙年了,没人再自家做豆腐,不用烙那老些煎饼,无非自家弄点吃吃喝喝。

大年三十年夜饭,一家人吃过了,就看春晚,放鞭炮。赶到年初一,照例要磕头拜年。

冯玉姜家的规矩是,没结婚的,一律有磕头钱,结了婚的,没有!不光没有,传强两口子,传秀两口子,还要给第三代们掏钱压岁。

传秀的两个孩子,陈思过年十九了,都大一了;陈晋过年也十七了,读高中。但论起辈分,还要把小六叫一声小姨,这个事弄的。陈思到底是大了,名义上小六是她小姨,实际上呢,陈思来了就辅导小六做寒假作业,带着小六玩,感觉更像俩小姐妹似的。

陈思精灵稳重,她不愿情叫小姨,她就笑,就是不肯下称呼,都说“你我”。陈晋就不行了,他比小六也大了足足五岁呢,在传秀的要求下他倒是喊小姨,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他越不想喊,小六还就越找他。

年初一大早上,十二岁的小六拿着她刚收到的红包,得意洋洋地叫陈晋:“陈晋,喊小姨,就给你压岁钱。”

陈晋呿了一声,没理她,小六不依不饶,干脆过去推陈晋:“陈晋,不许耍赖,快喊小姨。”

陈晋一脸无奈,他就算喊小姨,他也不能要一个小孩的压岁钱啊。

小五看的好笑,便招呼陈晋跟他出去放鞭炮,小六拿着红包,撅着嘴不高兴,终于看到传强两夫妻带着女儿念念来了,赶紧去叫念念:

“念念,过来,小姑给你压岁钱。”

小念念当然来者不拒,小六终于过了一把当长辈送红包的瘾。一家人坐着说话吃瓜子,见到这番情形,就一阵哄笑。

******************

零一年年底,何小满好容易满了二十周岁,钟家便操忙着给他们结了婚。当刚子跟何小满的儿子上了幼儿园的时候,本硕连读七年的钟小五同学,终于终于毕业了。

冯玉姜还以为从此小五就要穿上白大褂当医生了,哪知道小五竟然继续上学——他去了英国读医学博士。小五再一出国,钟家就只剩下小六了。

小六,是钟家最特殊的孩子。

小六是在蜜糖罐子里泡大的孩子,旁的孩子从小都过过苦日子,即便是小五,小时候也没看顾好,到现在额脑门上还看得见摔破头的疤,浅浅的,仔细就能看的见。

小六呢?从小保姆跟后边长大的,标准的宝贝疙瘩。

一方面,小六来到钟家时,钟家日子已经十分兴旺了,当然不会给她受一点委屈;另一方面,小六是弃婴,小时候抱养的经历几经波折,差点就没机会长大成人,冯玉姜心里头难免就怜惜,再加上哥哥姐姐都比她大得多,一家人处处都小心护着她,自然就养成了个娇憨的小公主。

保护过度,养成了小六特殊的性格,依赖性也十分强。据说小学三年级之前,小六就从来没花过钱,数学课学到了人民币那一段,小六彻底搞笑了,一团浆糊,她不会算账啊!家里有超市有饭店,什么都给她准备齐全的,她就没有机会花过钱。

钟家最小的孩子,自然是幸福的。然而小六孩五岁的时候从幼儿园回来,问冯玉姜:

“妈妈,我是捡来的吗?从哪儿捡的?”

冯玉姜心里一愣,这孩子怎么突然问了这么一句?冯玉姜想了又想,蹲下来问小六:“谁跟你说的?”

“我班小朋友说的,她妈妈说,冯小萌是大路上捡来的。”

冯玉姜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先不告诉孩子,她太小了,能知道什么?冯玉姜便说:

“小孩子都是捡来的,你二姐是我从庄稼地捡的,你大哥是咱家门口捡的。”

庄户人家,即便是亲生娘养的孩子,问起“我从哪儿来”这样的话题,得到的答案基本上都会是这样,甚至说从垃圾堆捡的,从沟里捡的……就这样,冯玉姜把这件事忽悠过去了。

七岁的时候,小六回来家问:“妈妈,为啥哥姐他们都姓钟,就我姓冯呢?”

“你哥你姐他们跟你爸一头,他一个姓,小六跟妈一头,咱娘俩好,一个姓。”

冯玉姜想啊,等这孩子大了懂事了,她要非得问,那就告诉她,可怎么觉着小六一直都没长大呀,冯玉姜又觉着,她不知道也好啊!

九岁的时候,放学的人群中几个长舌妇指着小六,尖酸的声音说:“就是那个,看见没,钟家捡来的那个小孩,落到他家享福了……”

小六这次回到家没去问她妈,九岁的孩子,心里头会藏事情了。

小六自从上学,跟钟家旁的孩子都不相同,她哥她姐,搁现在的话说,要么是学霸,像传慧、小五,要么是学渣,说的就是刚子啦。小六学习成绩总是不好不坏的,中游晃荡着。

小六就这么一路晃荡着,晃荡完了三年高中,进了一所大专学校。

属于钟家小六子的故事,就从这时候开始了。

******************

小六关上了电脑,跑进客厅里,搂着冯玉姜脖子笑。

“这孩子,什么事笑成这样?”

“妈,我刚才跟三哥视频呢!”

视频?她兄妹两个不是经常对着电脑聊天吗?冯玉姜便问:“聊什么这么高兴?”

“妈,重点不是聊什么。”小六神秘兮兮的,“我刚才在视频里,我看到三哥屋里有个女的。”

“有女的?”冯玉姜惊讶了一下子,那个整天钻实验室的小五,有空交女朋友了?冯玉姜说:“那好啊,你算算,你三哥都多大了?也该找女朋友了。”

“重点还不是有女的,重点是……”小六一脸的神秘,“我看那个女的好像不是中国人。”

“外国人?你真看清楚了?”冯玉姜这下子更惊讶了,“哎呀,他要是给我弄一个外国的洋味蛋子来家,说话都听不懂,那可怎么弄?”

“我跟三哥视频的时候,有个女的从后头走过去,叫我眼尖看见了,穿着很长的裙子,就是看着不像中国人。”小六嘻嘻地笑,“不过,很漂亮的。”

“说不定就是巧了,根本不是他女朋友,我反正不喜欢他找个外国媳妇。”

“外国媳妇好啊,赶明儿生个混血儿宝宝,最漂亮了。”

娘两个正说着,外头响起了几声喇叭,很快的陈晋便进来了。

一方面,国家如今开始回收私营的煤矿,另一方面,落叶归根,陈东跟传秀在外头生活了够三十年,这两年便慢慢把事业往家乡转移了。陈晋大学毕了业,便先回来本地,看中当地交通上方便,在市区开起了一个商贸公司。

“姥姥。”陈晋先来问候冯玉姜,“姥爷呢?”

“找人下棋去了。”冯玉姜说,“陈晋,你小姨这趟来家,像是有心事的样子,你帮着姥姥多注意点啊。”

“她?她能有什么事!”一个保护过度的小丫头罢了,陈晋便说:“没事的姥姥,我会注意她,不用你担心。”

说着话,小六拎着个行李箱过来,叫:“陈晋,我好了。”

“都收拾好了?那走吧。”陈晋转向冯玉姜,说,“姥姥,我们走了。”

“走吧,开车慢一点。”

陈晋便接过小六的行李箱,拎起来往外头走去,小六跟着他一起出了大门,看着陈晋去放行李箱,小六赶紧坐到驾驶位置上去。

“下来。”陈晋扶着车门叫她。

“大外甥,给我开一段路行不?”

“不行。”

“好外甥,我拿到驾照了的。”

“拿到驾照不一定能开车。”陈晋不客气地打击她,“赶紧下来,赶时间呢!”

小六很不情愿地离开驾驶座,直接挪到了旁边的副驾上。车子离开了钟家的小楼,平稳地开上大路。

“你这阵子怎么啦?”

“没怎么呀,我好得很。”

“没怎么就好。”陈晋说,“有什么事情,要赶紧让我知道。我要是没管好你,姥姥还不得怪我!”

小六噘嘴:“我是你小姨,应该我管你才对。”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whfz8090、青青梧桐妹子的地雷,很开心。

这阵子抽空有在想新文,正在努力开大脑洞,想在这里问一问,各位是想继续看方言写的呢?还是希望比较正常的语言?

拿不定主意,各位亲吼一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