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捡漏:有了透视眼后,我财色双收 > 第1027章 完全一模一样

“呵呵,前辈都请我吃饭了,我也不能白吃啊。”

王东笑了笑,同样明白了石田雄太的用意。

其实刚才他在逛一、二楼的时候,就把这里的宝贝看完了,哪里是真品,哪里是假宝贝,哪些值钱、哪些不值钱,他的心里都已经了然了。

不过现在他肯定得做做样子给东仁大人看,让东仁大人感受下自己的鉴宝水平。

如果他不做样子,很难不让东仁大人怀疑,是不是王东开始就把这里的古玩给看了一遍,而这一遍是怎么看的,用了一天、两天还是多久,自然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了。

说完之后,王东在一楼走了起来。

“这个青花瓷,是赝品,在他的内侧底部,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应该是这高仿品匠人的名号。”

“这个砚台,你低估了它的价值,它是唐太宗时期的一方砚台,虽然它有所损坏,但是现在它的市场估价,不会低于五百万。”

……

王东在一楼一连说出去六到七个宝贝的真假,把东仁大人都看呆了。

至于石田雄太,他是见过王东远距离迅速鉴宝的,倒是没有这么震惊。

“王大师,你说这个青花瓷是假的?这个青花瓷我可是从一位老友那里买回来的,我这位老友,是军人之后,这个青花瓷小花瓶,其实是从你们华夏抢来再传承下来的,你真确定它是假的?”

在王东逛完了一楼之后,石田雄太不确定地开口问道。

虽然一楼的宝贝没有二楼的宝贝值钱,但是他一楼的宝贝,也都是正品。

这些宝贝,不仅经过专业的机构鉴定过,也经他鉴定过,绝对错不了。

“你要不信的话,可以把这个小花瓶给摔碎,用放大镜看看它的内侧底部就明白了。”

王东对石田雄太肯定地说道。

“好,我倒要看看,这个小花瓶到底是真是假。”

听到王东说得这么肯定,石田雄太也想知道花瓶的真假。

这个小花瓶,他是花了两千万岛元收的,换算成华夏币,也足足有一百万了。

但是为了见证王东的鉴宝水平,他准备大胆地做下尝试。

说完之后,石田雄太直接当着王东和东仁大人的面把青花瓷的小花瓶摔碎面了地面,而后他拿着那底部的内侧看了起来。

不过看了一会儿后,他发现没有什么异常,正准备和王东说什么,才想起来王东让他拿放大镜看。

于是,石田雄太把放大镜拿了出来,而后仔细看了起来。

“果然,这里面果然有青刺两个字。”

石田雄太失声看着王东,眼中充满了震惊。

这个花瓶,也是精仿品。

所谓精仿品,就是模仿得非常像,以乎可以以假乱真。

如果不是那仿制之人署名的话,恐怕没有人知道这小花瓶是假的。

而且因为它署名的位置是在小花瓶的内部瓶底,这小花瓶的瓶口又非常小,放大镜根本就没有办法放进去,所以人用肉眼是看不到那两个字的。

东仁大人听到石田雄太的话,把放大镜抢了过去,也在那里观看了起来。

等观察了一会儿,他也失声道:“果然有两个字,我的天啊,王大师,你是怎么发现这里面有字的?莫非你拥有传说中的鬼眼不成?”

鬼眼,并不是真的指鬼的眼睛,而是特指人有一双神奇的眼睛,眼力比常人的眼力要强非常多,甚至有看破虚妄直指本质的本领。

他也只能够想到王东拥有鬼眼了,不然为何小花瓶内侧底部这么小两个字,王东都看得清楚呢?

“东仁大人,实在抱歉,这是我个人的秘密,不方便向你透露。”

王东歉意地说道。

“理解,理解。”

王东虽然不说自己有什么本领,但是东仁大人却表示非常理解,同时说道:“是我的问题问得有些过了。”

每一位鉴宝师,尤其是越厉害的鉴宝师,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这些看家本领,都是秘密,不可能对外传。

他现在问王东怎么鉴定小花瓶的,问王东是不是拥有鬼眼,本身就已经问了过去隐私的问题,这就已经显得有些不礼貌了。

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东仁大人肯定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来,不过因为他现在处于巨大的震惊中,所以才会失了分寸。

“不碍事。”

王东摇了摇头。

“对了,王大师,这个砚台你说是唐初的宝贝,这又怎么讲?”东仁大人当即转移话题,提到了王东说到的第二件宝贝。

“有纸和笔吗?”

王东并没有立即回东仁大人的话,而是看向了石田雄太。

“有,你稍等,我这就让人给你取纸和笔来。”

石田雄太应了一声,随即吩咐服务员拿了纸和笔过来。

王东拿过纸和笔,就在旁边的桌子上飞快地勾勒起来。

不过数分钟,一个圆形的砚台就呈现在纸上面了,王东画好了这个圆形的砚台,而后递给东仁大人,说道:“你看看,我画的这个砚台,和这个残缺的砚台,有什么区别。”

“不能够说百分之百像,完全就是一模一样啊,你画的这个圆形砚台,完全还原了这个砚台的全貌。”

东仁大师震惊的看着王东,开口说道。

这个砚台,残缺得比较厉害了,所以一般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判定他的年代,但是王东却是把它完全还原了。

这就如同是文物修复大师一般,要修复一件文物,首先你要知道这文物的全貌才能够精确地还原,不然还原出来就是四不像,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了。

王东现如今明显是完全还原了这件圆砚的原状。

“既然东仁大人认可了我还原了这个砚台,那么你们对华夏的历史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在唐代初期的时候,圆砚是比较盛行的,不过到了唐代中后期的时候,箕形砚开始兴起,圆砚开始没落。”

王东见东仁大人认可了它的形状,继续道:“至于唐代之后,各种各样的砚台又相继出现了,但是很少出现圆砚,不过如果就是这样,也很难判断他就是唐代初期的砚台。”

“另外还要看它的石质,砚台的砚石,要求兼备坚硬和细腻易发墨的特点,所以唐代初期,选择的石头是有标准的,当时选择的就是广东肇庆的端溪石,至于后面的其他朝代,则是用的其他地方的一些石材,比如鲁、洮等地方的石头,而这一尊砚台所用的石头,就是端溪石,由此可以断定,它必为唐代初期的砚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