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海国英雄志 > 14

海国英雄志 14

作者:凶猛老狐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明善摇摇头,说道:“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在东海极东之地,有一个岛国仴国。这个仴国是蛮夷小邦,丝、丝绵、绵绸、锦绣、精瓷、棉布、漆器、铁锅、铁针、水银、甘草、川芎等等样样皆无,百姓所需都要从我大康采买。

仴国虽然物产不丰,偏生盛产金银,银子极贱。千年以来,仴人浮海而西,以白银购买我华族出产,沿海商民获利颇丰,有因与仴人海贸而巨富者。

神武皇帝开国,以农战为立国之本,不喜贾人奸猾。又担心仴人强盛,勾结华族叛逆成为我大康之患,所以强行禁绝海贸,将沿海岛民一律迁入内地,通番舶者一律处以严刑。

仴国顿时物价腾贵。湖丝1石5、6百两,丝绵1石2百两,红线1斤70两,川芎1石60两,大铁锅1口1两。1枚铁针要7分银,铁比银贵了,这就是入娘的民不聊生。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有穷凶极恶之徒,冒死泛舟来我大康贸易。”

刘关笑道:“那他们岂不是来送死,神武皇帝虽然厉行禁海,可是并没有放松海防。每年春季,我大康水师左右卫、广洋卫和横海卫水军都要巡海,一直到秋天才会回航,秋冬季沿海诸卫也会随时出海清剿海寇,哪里有他们的活路。”

刘明善说道:“你们在南京,不知道海上的实情。若仅仅是几个仴寇,自然是有来无回,就怕有内地奸民勾结。神武皇帝扼杀仴人,可是也苦了我沿海百姓。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边山多地少,渔夫又不会耕作,即使高皇帝分给渔民土地也难以过活。至于富商大贾,断了海上番舶财路,他们岂能坐吃山空。

白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谁不眼红仴人的银子?所以穷苦渔夫出海为寇,豪绅大户勾结官府,都在想方设法把仴人带来的船银留下。仴贼和奸民勾结起来,就结成了大股海寇,官军想抓住他们就难了。东海何其广大,岛礁海屿不计其数,如果有人通风报信,提供粮食补给,到哪里找到他们?

官兵出海进剿,他们早就逃之夭夭。若把他们逼的狠了,他们就上岸劫掠,抢了就跑,官兵援剿不及,带兵的主官就会吃军法。官兵出海无功,还会被海盗报复丢官丢命,谁还有心气跟海盗拼命?

若是与海盗相安无事呐?反倒孝敬丰厚,海疆无事。如果有肆意侵扰之徒,不用官兵动手,海盗们自己就会把那些破坏规矩的家伙收拾了。官兵不如睁只眼闭只眼,大家都好过些。

久而久之,在我大康东南沿海诸岛就有了几个走私澳口,当然也是海盗窝子。大者有广东的南澳,闽越交界处的梅岭,漳州的月港,柘林,最著者就是宁波外海的双屿,因为钱货巨万,被称为小苏杭,至于小的走私澳口可说无数。

这些澳口就是真正的化外之地,王法不及。我刘氏本来就是海上人家,强则坐拥州郡,逐鹿中原,弱则蛰伏海隅,海外称王。天下之大,哪里还有比双屿更好的藏身之地?”

刘关目瞪口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高帝禁海之后,海上并没有变成盗匪蛮荒之地,而是财山货海,天高水阔,这不是逃亡,而是大有可为之地。

刘明善感到兄弟的兴奋,用筷子指指刘关说道:“又在胡思乱想,不要忘了你身边的崇文帝,若是不小心泄露了他的身份,燕王会举天下之力杀向大海,你们如何抵挡?”他把筷子放在书案上,继续说道:“你是去逃难的,藏的越深活的越长久,越有机会。”

刘关一下清醒过来,回到了现实。他默默啃着鸡腿,良久,才瓮声瓮气的问道:“既然你不让我们占了双屿,过入娘的快活日子,那我们去那里干什么?”

刘明善淡淡的说道:“隐姓埋名,去做走私海商,有我在镇海卫,总能护得你们周全,你们就在双屿扎下根基,等。”

刘关不解的问道:“等什么?”

刘明善把杯中酒一饮而尽,说道:“就像高帝扎根应天府,以待天下之变。燕王大军南下中州,刀山火海里杀了3年,北方空虚,漠北黑鞑又死灰复燃,他该如何应对?他兴兵谋反,以武力夺至亲之江山,难道天下人都心服口服?

他其实已经内外交困,屁股底下如积薪侯燎,随时会成燎原大火,那时候才是我们的出头之日。前提是我们还活着,如果你们轻举妄动,暴露了废帝的身份,那时候老天都救不了我们。”

刘关说道:“我明白了,那你什么时候见崇文帝?”

刘明善冷笑一声,说道:“我见他干什么?你记住了,过去我们是高帝的棋子,如今时移世易,崇文是我们的棋子。你真以为他还能回到那个位子上?这个天下,不是留给笨伯的,他一个黄口小儿,有资格执掌华族,号令天下英雄么?”

刘关再也没想到大兄会说出这番话,惊的目瞪口呆。

不远处的跨院,月光如水,树影婆娑,刘关的伙伴们正在促膝而谈。

李启乾神往的说道:“看来天无绝人之路,大海就是穷途末路之人的家。”

总兵顺冷冷说道:“海上风高浪涌,怪石乱礁,妖魔横行,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半寸板内是娘房,半寸板外是阎王,你这样的生瓜嫩枣儿,在海上一个月都活不过,那不是你们的家,是你们的坟墓。”

李启乾心里一寒,对总兵顺这个饱经沧桑的老头,他有种说不出的敬畏。良久,鼓起勇气说道:“我到底年轻力壮,经得起风浪。”

总兵顺不屑的说:“葬身鱼腹的家伙们哪个不是身强力壮?”停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想活命只有同船一心,还有妈祖娘娘保佑,千万不要做触怒神鬼的事情。船上的规矩和忌讳多如牛毛,你最好少说话,要是一不留神害了全船的人,大家会毫不犹豫把你扔下大海。”

林养浩说道:“阿顺大叔,你跟我们说说海上的规矩吧。”

总兵顺沉吟着说道:“有些话确实要先给你们交代清楚,以免将来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都是人生父母养,我也希望你们多活些日子。”

李启乾笑道:“入娘的,要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放洋出海?反正我们的命也是捡来的,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也许活个长命百岁,老死榻上。”

总兵顺也嘿嘿的笑起来,笑容渐渐敛去,缓缓说道:“吹螺出海,就是死中求活,第一层就是天大地大舶长最大,只要是在船上,舶长说一不二,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启乾说道:“若是舶主错了呐?”

总兵顺说道:“你记住,在船上舶长永远不会错,错的只是你。”

林养浩说道:“我等本来就是军人,若是光这一层,那可太容易了。”

总兵顺说道:“海上的规矩可比军律严酷的多。比如船上忌讳穿湿衣服,忌出海洗头,身流水湿是沉船之兆,海浪雨水打湿了衣服,要马上更衣。海上只许赤足,赤膊,不能赤下身,那是对妈祖娘娘不敬。

海上不许双脚荡出船舷之外,以免被海鬼拖下水。不许头枕膝盖,手捧双足,因为那是哭相不吉。不许双手托腮或者抱膝,那是发愁,抓不住肥羊的兆头。像你们现在这个样子,如果在海上,轻则鞭笞、绑桅杆,重则抛下海喂鱼。人活着吃鱼,死了喂鱼,这也算是入娘的天道公平。”

林养浩和李启乾顿时噤若寒蝉,赶紧正襟危坐。

总兵顺点点头,说道:“不许在海上吹口哨,那会惊动巡海夜叉招来风浪。不许拍手,那是两手空空,遇不上船财。不过也有例外,遇到奇石怪礁要鼓掌欢呼,那是取悦龙子嘲风,不然他就会兴风作浪。”

林养浩说道:“传说嘲风喜险要,喜夸赞,礁石上就有嘲风么?”

总兵顺说道:“谁入娘的知道海礁上有没有嘲风,多拜神总比不拜保险。”

林养浩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还有什么规矩么?”

总兵顺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你们倒是不傻,肯听我一个老舵工唠叨,也许真能活的长久些。船上都有老鼠,不能放老鼠从船上跑掉,因为老鼠能掐会算,预测吉凶。若是不能把老鼠请回船中,就不能开船。

船上不允许仰面睡觉,也不许俯卧,因为那是死人相,不吉利,只能侧卧。如果有鱼虾跳上船来,不可食用,要马上送回海中,并赠米一把。因为鱼虾都是龙王子孙,跳上船来是讨食的,如果不对龙王子孙不敬,龙王岂会保行船平安。

船上的一切用具,桶、锅、碗、鱼篓等等都不能倒放,因为倒放就是翻,翻就是翻船,海上人家谁不畏惧翻船?不许把碗筷丢在海里,那是丢掉饭碗。最好不要让女人上船,如果非上船不可,也要远离船尾后舱,因为那里供着海神娘娘,不可不敬。

如果在海上张网捕鱼,网到大鱼骨、大兽骨,特别是人骨头,都必须保留下来,返航以后供奉在海边的神庙里。如果水蛇在海上,船要加快船速,超过蛇最好。因为船是木龙,蛇是水龙,如果木龙斗不过水龙,行船还能平安么?

如果网到海和尚,海鳖等等珍奇海物,要放生。如果海上遇到死尸,一定要捞起来,带到岸上供家属认领,如果无人认领,也要好好安葬,那叫捞元宝。妈祖行善救人,厌恶恶行,大海的子孙要尊奉妈祖教诲,方能得到保佑。”

李启乾大笑起来:“你们在船上干的都是杀人越货,绑票害人的勾当,还有脸提什么行善救人?”

总兵顺板着脸说:“我们害的都是海神厌憎之人,如果无罪,妈祖就会保佑他,我们想害也害不了他。”

林养浩点点头,说道:“海神就是妈祖娘娘么?”

总兵顺沉默良久,终于说道:“海上到处是吃人妖魔,也有救苦救难的神明,妈祖娘娘是最仁善的一位。不过我们这些人,船上供奉的是三婆神,她是妈祖娘娘的三姊,所以我们这些人被官军称为。。。阿妈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