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637章 打脸不过夜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637章 打脸不过夜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4:31 来源:蚂蚁文学

今天散朝后胡广讥讽了方醒几句,那些话瞬间就传遍了金陵城。

文官四品以上不得经商,但武勋就没有这个忌讳。

关键是胡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方醒的本质:你娃凡事都喜欢扯起大明的利益这面大旗,可你经商日进斗金,钱都进了自己的腰包,大明的利益何在?

“兴和伯这次是作茧自缚,胡大人太厉害了!”

“他口口声声的说文人无耻,可他自己又好得到哪去?还不是一样的与民争利!”

“你还真以为他是圣人呢?都是一丘之貉!”

“就是,伪君子!”

“……”

而夏元吉当然知道外面的物议,所以听到方醒的问题就说道:“那是太祖高皇帝时定下的,不许门肆经营,全都集中在塌房。时至今日,其实这些禁令早就不废而废了,不然你的酒楼也开不起来。”

方醒笑了笑:“太祖高皇帝不是抑商,而是想把商人控制在手中,可集中交易的方式终究不可取。”

朱元璋当年在南京不许门肆开业,那些商人没办法,货物就堆放在船上和城外,结果就便宜了那些中人。

最后这位老大觉得也不是常法,就建了十多座楼,让商人们集中在这里交易。

“三十税一,这对民生物资交易倒是很恰当,可对于某些行业,夏大人,我觉得低了。”

方醒正色道:“太祖高皇帝时的低税率那是为了重振商业,可现在还那么低,在很多行当就只能是便宜了那些商贾。”

夏元吉苦笑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可那些行业是谁在经营?背后都有谁?武勋经营不收税,文官背着做生意也很少交税,大明一年的商税送到户部,本官看着都不想收!”

看到方醒还想说话,夏元吉起身道:“你这个题目太大,本官接不住,要不你就去和胡广谈,或是直接上奏折。”

方醒起身道:“如今的商税等同于无,全部的负担都在农户的身上,夏大人,有的地方一石米要交八斗的税,已经出现流民了!”

夏元吉摇摇头,“这事你得去找陛下,别人都不敢动。”

方醒打个哈哈道:“有件事你倒是可以做,比如说先把我家的税收了。”

“你这是在找死呢!”

夏元吉气急败坏的道:“才将弄了盐商,你又准备让那些勋戚文官恨死你吗?咦!”

夏元吉狐疑的看着方醒,良久才说道:“你,你不会是用盐商做引子,实际上是想拿商税开刀吧?”

方醒拿过账本道:“无稽之谈,夏大人,作为户部尚书,收税吧!”

“本官不收。”

夏元吉不想接过这颗烫手的山芋,急忙就准备闪人。

方醒也不拦他,只是坐在他的椅子上笑道:“今日你若是不收,那我可就在这里安家了啊!”

夏元吉本就走到了门口,回头看到方醒笃定的模样,就跺脚道:“起来,跟本官去面圣。”

“不必了。”

方醒把自己带来的木箱子打开,指着里面的宝钞道:“方某认为第一鲜的税率应该定在二十税一,这是账本。至于田赋也在里面,方某算是完事了。”

方醒挤开夏元吉出了房门,扬长而去。

可夏元吉拿着这些宝钞和账本却傻眼了。

收下?以什么名目?

不收的话又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夏元吉觉得自己坐蜡了。

想了想,夏元吉就提起木箱,带着账本去找朱棣。

有困难,找老大,这是大明官场的潜规则。

朱棣正和几位学士处理政事,听闻夏元吉来,就笑道:“这个夏老抠,莫不是来找朕诉苦的?让他进来。”

户部有钱了之后,各个衙门都开始张嘴要钱,最后夏元吉没办法了,只得让他们来找朱棣。

夏元吉行礼,起身看了胡广一眼,然后把事情的原委说了……

“陛下,兴和伯自愿按照二十税一的标准交税,前面的也不漏,都在这里了。”

我曰!

杨荣惊骇之余,马上就看向了胡广,心想你挤兑方醒,可人家马上就回击你了。

而朱棣的表情却有些复杂,他看着放在御案上的账本,幽幽的道:“此事如何,你等试言之。”

大家面面相觑,杨士奇垂眸,金幼孜欲言又止,杨荣跃跃欲试,而胡广却不能不出来说话。

自己泼出去的水,无论如何也得把它收回来。

看着御案上的账本和宝钞,胡广心中苦涩的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宜过急,当缓缓图之。”

这是上午被讥讽,下午就打脸啊!

果然是宽宏大量方德华的行事方式。

“你在犹豫?”

朱棣冷笑道:“商税形同虚设,你等难道就没有一点作为吗?”

盐商!

杨荣的脑袋里冒出了这个词,他只觉得身上一冷,抬头就看到了杨荣同样是面带惊色。

胡广低头道:“陛下,商税难收,只要开了口子,底下的小吏便会如狼似虎,到时候……”

“陛下,兴和伯有奏折进上。”

胡广一个激灵,然后看到奏折被送到了朱棣的手中。

朱棣看了看,然后交给了大太监:“念念吧。”

大太监干咳一声后,念道:“……如今我大明日用虽足,可十之来自于田亩租税,陛下,屯田已呈糜烂之势,文武上下勾结,吃空饷,收逃役好处,甚至还有侵吞田地者……”

胡广有些发呆,他觉得大明此时已经能和贞观、开元媲美,永乐盛世将会在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可……方醒的奏折却就像是一巴掌,打的他的脸生痛。

“……东南税负甲天下,可文教同样甲天下……”

杨荣一个激灵,看着前方垂首的胡广,心中生出了些许同情。

这是在活生生的揭开胡广嘴里所谓盛世的面皮啊!

“……我朝优待文人,凡中举者、进士、官员……均可不纳税赋,引得投献之风大起,赋税之地愈发减少,然朝中每年向该地收取税赋依然不减,致使贫者愈贫,每到缴纳税赋时多半借贷,到期以土地偿之,举家流窜逃亡……”

这是一篇在指责文人无耻的战斗檄文啊!

朱元璋是优待士绅,可那是有条件的:家道寒苦,无力完粮者,可由地方官上奏豁免。

可现在这项帮扶文人困难户的政策早就成了士绅们疯狂敛财的工具,土地兼并正是由此而来。

朱棣挥手,暂时止住了大太监,然后问道:“大明何时免除了天下举人进士的赋税?”

大殿内鸦雀无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