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最后结局 > 第十八章:唯一电子

最后结局 第十八章:唯一电子

作者:zhttty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9: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ps:这一章里有很多我对科学前沿领域的幻想,虽然不一定科学,但是我个人感觉真的很有趣,若是有懂行的朋友,千万不要骂我就成,科幻嘛。)

光石奇迹!

这是所有科学家给予光石的评价!

三万七千一百颗光石,根据对其的“调教”度,最差的一枚光石都可以负荷下现在人类所要求的全部算力,而且还有结余。

或者更直白的说,一枚调教度最差的光石可以负荷现在人类集团这样量级的算力十个!

但是科学家们也发现了这种光石最大的缺陷,或者说不是缺陷的缺陷,那就是这光石是根据人类现有科学科技的层次,知识的多寡,信息的多寡来决定其计算力上限的。

要想达到理论上的近似封闭类时曲线超计算模型,人类现在的科技科学层次还远远不能够做到。

那或许真要达到九级宇宙文明才可以奢望了。

但是即便如此,这等量级的算力也完全可以让人类产生爆炸式的增强。

最简单的,无人四级战舰完全可以做到。

一枚光石全力运算,可以控制差不多一百五十亿艘无人四级战舰!!

如果有足够的物质,人类现在完全可以直接暴兵,不说将一个星河的物质质量全部转化为无穷无尽的战舰或者武器平台,随随便便制造個几千亿,几万亿艘四级宇宙战舰真和玩似的!

而科学领域方面,通过光石的算力,人类甚至可以制造出伪虚拟空间。

这并不是虚拟实境,而是以光石的算力与逻辑模块所制造出来的小型虚拟真实空间,从而在其中调整各种宇宙参数,以达到实验目的。

特别是一些高端理论科学方面,短短时间内就有了大量突破。

“……所以,这唯一电子是什么东西?”

路远明正在参加一个政府高等会议,会议上两位大科学家联名提出希望获得目前人类集团总舰队以及蓝星号百分之八十的能量,以运行三十颗光石,以达到模拟四维空间中唯一电子的运行轨迹。

大科学家刘彦就要说话,路远明却是一摆手道:“解释之前我还有话说,我以为你们获得光石运算矩阵后,第一时间做的是解决能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已经得手很久的零点引擎试作型,作为下一个世代的能量来源,这是我们现在最为急缺之物,可是现在你们告诉我,要先弄这个唯一电子?而且还是在付出百分之八十能量的情况下来做实验……你们莫不是忘记这里是在宇宙中了吧?”

在场的科学家都是人类现在的顶梁柱石,那怕不谈刘彦和席勒·罗德里格斯,其余类似钰轩,彰化,雷斯顿……这些科学家也都是当初地球圈时就赫赫有名的人物,这时齐聚一堂,却是个个说不出话来。

原因很简单。

正如路远明所说的那样,这里是宇宙之中,而且还是在极度危险的第三道坐标区域里,一片除了奇诡维度外什么都没有的虚空宇宙区域,不,或许还有潜藏在虚无黑暗中的外星文明,亦如在第四道坐标的星河中有着大量的三级宇宙文明,六个四级宇宙文明那样,这里或许也有大量的四级宇宙文明,以及……五级宇宙文明!

因为绝育诅咒,白银时代的宇宙之中,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慎重审视彼此的猎人与猎物,虽不至于如黑暗森林那样闻声必杀,但是也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和平好意,像人类这种情况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一旦人类集团现有百分之八十的能量全部提供出来,这意味着绝大部分战舰都会失去动力,蓝星号除了最基础的维生系统以外,可能连最基础的防御系统都无法使用。

这也是路远明产生疑问的原因,按道理来说,零点引擎才应该是科学家们的重中之重啊。

科技程度越高,对能量的需求也就越大,同样的,光石作为超级计算核心,其能量消耗之大简直超乎人类想象。

现在人类有三万七千一百颗光石,但是别说是将其全部使用了,连使用一半,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做不到。

人类现在的能量获得总量,最多只能够日常使用三颗左右的光石而不影响别的作业,一旦超过五颗光石使用,那么就有一些耗能单位被停用下来。

三十颗光石,意味着人类相当于赤裸裸的站在这危险里,除了路远明可以作为机动保护力量,别的一切力量与防御都无法使用了。

大科学家席勒·罗德里格斯性格比较急躁,他看到众多科学家都不说话,当下他就说道:“因为就我们的实验与计算之后,猜测很有可能唯一电子的轨迹方程式是零点引擎这项科技的前置条件!”

这让路远明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

之所以举行这场闭门会议,就是这是科学家们联名的申请,事实上,在此之前政府就接二连三的拒绝了这些科学家们了,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了联名,到这个份上,政府已经压不住了,这可不是地球时代,在现在的人类社会中,科学家集团已经是足以和人类政府分庭抗礼的一个组织了。

这事就必须路远明亲自拍板了,可不可行,可不可以,人类现有总能量的百分之八十拿来做这么一个实验,只有路远明才有资格决定。

路远明压力也是巨大,他自然知道科学进步对人类的意义,但是人类整体的安危同样是第一事项,他想了想就说道:“那好,你们告诉我这个‘唯一电子’又是什么样的科技?”

刘彦就松了口气,他说道:“这其实是地球时代就有的一个前沿科学猜想,也即整个宇宙之中其实只有一颗电子。”

路远明自然不是科学家,对于这个理论他也是闻所未闻,所以一时间有些惊奇,不过他忍住了自己的好奇心,继续听刘彦说着。

“决定者,你应该知道零点引擎的核心,也即是极微观的量子涨落中,不断诞生出来的正负粒子,真空零点能就是提取这种能量,而具体到提取步骤,零点引擎试作型的原理其实更接近于黑洞反应堆。”

“这其实就和核能分为了初级的核裂变反应堆,以及更为高级的核聚变反应堆一样,提取真空零点能的初级方法就是利用极端时空曲率来产生类黑洞视界场,从而讲任何物质……不仅仅只是反物质,将任何物质化为能量,这就是最初级的真空零点能的应用。”

“但是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获得一个方程式数据,也就是在量子涨落中诞生的正负粒子的湮灭方程式。”

“这很好理解,对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路远明仔细捋了捋这逻辑,他就点头了。

这确实很好理解,要提取真空零点能,人类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研究透彻这台零点引擎试作型,而其原理则是制造极端曲率空间来形成类黑洞视界层,以类似霍金辐射的方式获得能量,所以初级的真空零点能其实更可以命名为黑洞反应堆。

而这个获得能量的过程,其实就是视界边缘产生的成对虚粒子,在视界吸引力下,一个虚粒子被拉扯入了视界内,另一个虚粒子则成为了实粒子,而这就是霍金辐射,会导致黑洞不断蒸发,而这也是黑洞反应堆的原理了。

这其中确实就涉及到了量子涨落中的正负虚粒子的诞生与湮灭。

刘彦这才继续说道:“但是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个非常难以解释的核心问题……这些正负虚粒子从何而来?虽然大概上描述了量子涨落中出现的正负虚粒子,我们靠着现在的四级宇宙文明等级的科技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但是核心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些粒子从何而来?”

“在地球时代,科学家约翰·惠勒曾经提出来了一个假设性理论,那就是整个宇宙中其实只有一颗电子,也即是单电子假说,也是唯一电子假说。”

“看似宇宙中有近乎无穷的电子,但其实这些电子全部都是同一颗电子在其自身时间线中所形成的复杂循环。”

路远明有些难以理解的说道:“等一下,如果按照这个假说,那么这颗电子可以在一瞬间遍布整个宇宙,这速度得有多快?这违背了有实际质量的物体无法达到以及超越光速的相对论了吧!?”

另一位大科学家席勒·罗德里格斯这时插话道:“如果是在三维物质宇宙,那唯一电子假说确实不可能存在……但是除了三维世界,我们已经确认了还有四维空间,甚至还有更高维世界,而在这些维度中,世界并不是单向流动,甚至不是前后流动,不过我们就以时间只有前后两个方向而论,唯一电子于高维世界中进行时间线上的前后不同流动,而具体到三维物质宇宙中,就出现了正负电子的诞生,这其实是两个时间方向不同所导致的正负不同,而在相遇的那一刻所产生的湮灭,其实是两个不同时间线电子产生了中和化,也即是时间归零。”

“这个假设解释了我们所观察到的所有电子都具备相同电荷与质量的原因,因为这就是同一颗电子。”

路远明一边努力跟上科学家们的逻辑节奏,一边说道:“那就做实验啊,那就测试啊,那就用光石来计算啊,这也用不到三十颗光石这么巨大的计算量级吧?”

席勒·罗德里格斯和刘彦都苦笑了起来,现场别的科学家们也大多露出了同样的苦涩笑容。

仅次于两位大科学家的彰化,这是一名核物理学方面的大拿,他就说道:“我们做了实验,而且做了好多次,然后得到了让我们难以理解,或者说预料之中的答案……”

路远明顿时有了兴趣,他说道:“说来听听,是什么样的答案让你们既觉得难以理解,又在预料之中?”

彰化看了看周围人,他这才说道:“我们设置了一个近极限时空曲率场域,然后清空了这个场域内的实粒子……”

路远明忽然恍然道:“六天前,还有十一天前,对了,还有十六天前的有几个区忽然控电停电是伱们搞的鬼!?”

彰化顿时面露尴尬,他喃喃说道:“是用电多了一些,但是事后我们写了完整报告……”

路远明就不置可否了,彰化这才咳嗽了几声继续说道:“我们设置了一个近极限时空曲率场域,然后清空了这个场域内的实粒子,之后我们将一颗经过加工的电子放入到了场域内,也即是在这颗电子的电荷上附属了一个极微尺度的曲率标识,在我们计算中,这种附属会在十普朗克时间后消散,但是在此之前,从外界重新放入的别的电子可以观察到是否具备该标识。”

“也就是说,你们打算在十普朗克时间中确认唯一电子假说是否真实?”

路远明有些匪夷所思的道:“我们人类现在的观察工具已经可以精确到普朗克时间了?”

刘彦这时就接过话题道:“我们做不到,但是光石做得到……总之,我们做了这个实验,然后实验结果是……所有外界放入电子都具备该标识!”

路远明立刻道:“那这不就成了吗?这意味着唯一电子假说成立,我们宇宙里只有一颗电子!”

在场大部分科学家都苦笑了起来,刘彦也是苦笑着道:“因为是实验,所以需要重复多做几次,以避免误差,只有可重复的实验才具备着科学性,所以我们之后又做了几次,这也是几次停电的原因……然后,最后两次实验时,因为舰队交接班,我们所用的光石被调走了,我们不得不另外用了一颗光石,然后结果就是,从外界放入的电子并不具备该标识。”

路远明满脑子问号,他想了想道:“操纵失误?实验偏差?还是别的什么?”

刘彦就摇头道:“不。”

“光石如果在逻辑内已经明确了唯一电子理论,并且知道我们在做唯一电子实验,那么结果就是显示所有电子都有这个标识,而如果这是一枚我们没有对其进行唯一电子理论调教的光石来做这个实验,那么除了打上标识的电子,别的电子全部都不具备标识……”

“也就是说,这和最初量子理论出现的双缝干涉实验一样,因为观察者的存在与否,决定了其显现的状态,甚至更进一步,因为对其是否具备认知,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路远明立刻懂了,他也陷入了沉默。

知道唯一电子假设,并且知道这是在做唯一电子实验,那么就会让电子变成唯一电子。

但是不知道这一切时,电子又变成了复数电子,每一颗电子都不相干。

这种事情曾经在地球时代的量子实验中发生过许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自然就是双缝干涉实验了。

“还不光是这样。”

这时,席勒·罗德里格斯再次说道:“我们对该项实验进行了多次验证,除了得到这个量子领域的常规结论以外,我们还发现了另一种非常奇妙的可能性……”

路远明看向了席勒·罗德里格斯,他就说道:“我们在进行唯一电子的诸多实验中,发现了除了我们所设置的极限曲率标识以外,还发现了别的更小,更隐秘,存在时间更短暂的别的极限曲率标识……”

“我们不确认那种极微尺度下的极限曲率标识是自然存在的吗?亦如在量子层面上一闪而逝的极微虫洞,还是说存在另一种可能性……”

路远明疑惑的问道:“什么可能性?”

科学家们沉默着,良久后刘彦说道:“如果有文明能够利用唯一电子的存在与否,是因为观察者的认知而定,那么理论上,这个文明可以利用唯一电子来传递信息,这是远超过光速无限倍,而且安全性与稳定性也远超过双粒子纠缠态的通讯方式。”

“甚至更大胆一些的设想,凡是科技达到某个等级,比如五级,或者六级时,宇宙中的文明都可以用唯一电子来进行通讯,这甚至就是一个天然的,加密的,瞬时到达的宇宙互联网……”

“我们怀疑,宇宙中的中高级文明全部都在用唯一电子互相聊天扯淡呢!”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